重阳节习俗
佩插茱萸
佩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一个标志性习俗。
茱萸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有多个种类,与重阳节有关的茱萸主要指的是吴茱萸,古名越椒。
吴茱萸的特点一是花房艳丽,给人以很强的视觉上的美感;二是香味浓烈,是很好的提神植物;三是吴茱萸的药用价值,中国传统医药认为它有治寒驱毒的功效。吴茱萸原名萸,因为原产在先秦吴国,所以叫吴萸。后来为什么又称为“茱萸”呢?据说这里有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弱小的吴国每年须向强邻楚国进贡,其中有一年派出使者将本国特产 “吴萸”作为药材献给楚王,无知的楚王不识吴萸为何物,反认为是吴国在戏弄他,于是大发雷霆,不容辩解便将吴国使者赶出宫去。
楚王身边有位朱姓大夫,因与吴国使者素为相好,忙将其接回家中并问其缘故。吴国使者说,吴萸乃吴国上等药材,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吐之功,善治胃寒腹痛、吐泻不止等症,因素闻楚王有胃寒腹痛的痼疾,故而献之。朱大夫听罢遂将吴萸精心保管起来。
次年,楚王受寒旧病复发,腹痛如刀绞,群医束手无策。
朱大夫见时机已到,急忙将吴萸煎熬,献给楚王服下,片刻止痛,楚王大喜,重赏朱大夫并询问这是什么药?朱大夫便将去年吴国使者献药之事叙述。
楚王听后,非常懊悔,一面派人携带礼品向吴王道歉,一面命人广植吴萸。几年后,楚国瘟疫流行,腹痛的病人遍布各地,全靠吴萸挽救了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
楚国百姓为感谢朱大夫的救命之恩,便把吴萸改称吴朱萸。
放纸鹞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相传公输般(鲁班)“削竹为鹤,成而飞之”,“作木鸢以窥宋城”。这里的“竹鹊”“木鸢”,就是代风筝的雏型。
不过,当时没有纸,只能用竹木制成。清人笔记中说“韩信率军十万围攻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其声悲怨,楚军弟子八千人尽皆散去”。这里所说的汉代风筝,也只不过是牛皮制的风筝。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始有纸制风筝,出现了“纸鸢”和“鹞子”的称谓。
“风筝”之名的出现,据记是出现在五代,《询刍录》记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俗呼风筝。”唐以后,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间普及了。
从这以后,风筝的形状已不局限于鹊、鸢、鹞等鸟类,虫、鱼、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风筝制作已成为一种十分精湛的手工艺术。
惠州民间的纸鹞,已非本来面目,多为四方平面,带一尾巴,其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神位相似,故疑为神状风筝的一种简化。在惠州民间,风疹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支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巴调好线,即可放飞。有一种不带尾巴,四方状纸稍大,称“阿婆鹞”,以放飞时平稳、安定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状的纸鹞也偶而有之。
重阳这天,人们多伴以凳高,于街道和旷野处放飞风筝,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壮观。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考究。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
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重阳食糕
九月食糕的习俗起源很早,“糕”之名,虽然起于六朝之末,但糕类食品在汉朝时即已出现,当时称为“饵”。饵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与黍米粉两种,黍米有粘性,二者和合,“合蒸曰饵”。黍为五谷之长,黍在古代是待客与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人们以黍米为应时的尝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享先人。重阳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尝新食品。这也就是後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荐神祭祖的秋祭习俗渊源。
六朝时期登高古俗得到光大,重阳节俗形成,糕类自然成为节令食品。如童谣所谓:“七月刘禾伤早,九月吃糕正好。”(《隋书.五行志上》)唐宋时重阳食糕俗流行,唐称麻葛糕,宋人已习称“重阳糕”。
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述九月九日,“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订,插小彩旗簇之,名曰‘重阳糕”’。由於糕面有多种装饰,重阳糕在明清以後又多称为“花糕”。重阳花糕成为都市、乡村的应节食品。
1936年《山阴县志》记重阳节俗有:重阳登高,蒸米为五色糕,剪彩旗供小儿娱戏。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糙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乾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乾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 “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糕在汉语中谐音“高”,糕是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徵。宋代民俗,在九月九日天亮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
作三声”(吕原明《岁时杂记》)。糕不仅谐音“高”,而且重阳糕上的诸种饰物也都有著各自的寓意。如糕上置小鹿,称为食禄糕。糕上的枣、栗、狮子之类饰品,都是中国传统的祈子象徵物,它们明白地表示著人们在秋收时节祈求子嗣的愿望。
重阳还是出嫁的女儿回家的日子,接出嫁女儿回家吃重阳糕,是重阳的另一节俗,俗谚有“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所以重阳如端午一样,被称为“女儿节”。
饮重阳酒、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节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习俗,但其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起于上古,由杜康创造,另一说是起于汉初,源自宫廷。但不论何种说法,将菊花和酒紧密联系,并赋予文化内涵、影响深远的是晋代陶渊明。
陶渊明一生酷爱菊花和酒,他在《九日闲居》诗序中写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魏晋之后唐代也盛行饮菊花酒。
权德舆《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诗云:“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历代文人雅士喜好菊花酒,这一方面和菊花酒的健身功益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士大夫对菊花人文风格的大力推崇有着紧密联系。
当然茱萸和菊花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
如《梦梁录》云:“今世之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姑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而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可见除了饮菊花酒之外还有簪菊花的习俗,而茱萸除了可以插在头上之外还可以吃,也可以佩带于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等。
这种习俗后来发展成各种变俗,如重阳节在门窗上挂菊花枝叶或贴剪纸,或者把彩缯剪成茱萸、菊花形状来相赠佩带等。
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由来已久。但您是否知道这个习俗的由来呢?关于重阳节登高的由来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东汉时汝南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并嘱咐桓景回去搭救乡亲:“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瘟魔来犯,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
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久而久之,登高便宴变成了一个美好、风雅的习俗。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还有其他不同的说法:
一说可能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古代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长寿的活动,并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称九为“宜于长久”之数。这是明代谢肇制《五杂咀》中的看法。
一说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小秋收”。
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点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
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在《易经》中,九月九日,表示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称为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重阳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在我国的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节,还与“久久”同音,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1989年,我国还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寓意“久久”长寿之意。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有着尊老传统的群体,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脍炙人口。而现阶段,大量老年人口的增加,“未富先老”的社会压力,赋予了文化色彩浓郁的重阳节更多更沉重的现实意义。
不管怎么说,重阳节只有一天,我们不能指望在一天的时间里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以此为契机,形成长效机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从风气上加以影响,从观念上加以调整,这才是重阳节真正的意义。
重阳节,一个承续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人美好的节日,不应再被现代中国人所忽略。其中蕴含的传统、内涵和价值,更应为人所真正认知并深深铭记。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但重阳节的意义,却是永恒的。
重阳节有什么禁忌
1、不能说节日快乐
九九重阳,九被认为是阳数,二阳相逢叫重阳。九又是数字之中最大的数字,所以这一天也是大凶日。按照中国传统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维转换模式,一系列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而设立。所以在这个原本是辟邪的日子里,说节日快乐似乎有些不妥,不如说身体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更为恰当。
2、忌送菊花
虽然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可别以为重阳节就应该送菊花。菊花在老一辈心中是祭花,是赠给死者表达哀悼的鲜花。若送一束菊花给老人,很可能让老人家很生气,误解你送花的意思。
3、忌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
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比如鲁西南地区的滕县一带,嫁出去三年之内的闺女这天不能回娘家,三年以后就可以回。当然这只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全国其他地区一般是没有禁忌,可以回娘家的。
4、忌行房事
男女交合必以时,才能达到阴阳调和,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还会生出许多祸患。“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
5、忌煮饭
传说“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重阳节是老人节,过节这天要让老母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当时没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就拿这个俗语来吓唬人。
考阿坝职业学院要多少分贵州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考贵州大学要多少分重庆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南京工业大学在北京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和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服装学院和江苏科技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范文最新五篇
乘车商务礼仪是什么
怎么写好元宵节活动主持开场白五篇
感恩重阳节主题征文7篇
感恩重阳节主题征文7篇
最新九九重阳节的来历作文例文
重阳节意义小学满分作文7篇
父爱的心血满分作文五篇
父爱优雅初中优秀作文五篇
父爱的财富高中作文五篇
江西高考排名297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40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7863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239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307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2375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和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北高考排名1566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267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31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57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贵州黔南经济学院要多少分河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江西高考排名1637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2271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420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2281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和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浙江高考排名2506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62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中秋节制作月饼活动总结作文六篇
做中秋节月饼作文五篇
中秋节月饼的由来作文五篇
中秋节的月饼作文六篇
愉快的中秋节三年级作文六篇
老婆生日礼物送什么礼物好
五一劳动节送老板的祝福留言
国际护士节暖心祝福语
5.12护士节感谢医护人员的祝福寄语
重阳节的意义初中作文五篇
有关5.12国际护士节送花祝福语
庆祝5.12护士节送礼物祝福寄语
父亲节赞扬父爱的祝福寄语
护士节给白衣天使送上祝福
关于24节气小满给小辈的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