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黄飞老师

端午节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

福建晋江

福建的许多地区,特别是晋江一带,更有流行在端午节吃“煎堆”的习惯。做为一个远嫁到晋江的川妹子,我对“煎堆”是相当感冒,觉得吃煎堆简直就是一种煎熬,所谓的煎堆其实就是用面粉、番薯粉或者其它配料组成的浓糊的状煎物。据说吃这种“煎堆”有“补天”的作用,我想大概和那个时候落后的生产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吧。而在晋江往泉州、漳州一带,很多地区都有吃十色面的习俗,也就是用各种蔬菜,蔬菜的种类越多越好一起煮成面食。

吉林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的很多人在端午节这一天都特别喜欢吃打糕。其主要是艾蒿和米饭的结合,其具有浓郁的朝鲜民族特色,至今其糕点的美味仍是很多人的最爱。

每一个地区在端午节这一天都会有自己所特定的民族饮食文化,而对于当下的我们而言,其实偶尔可以静下心来品位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也是诠释生活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与方法。

江南小镇

江南的端午总是多雨,此时人们更喜欢吃五黄,俗称的五黄指的其实就是黄鱼、黄鳝、黄瓜、雄黄酒以及咸鸭蛋。传说在端午节吃这些食物具有驱暑避邪之功效。特别是喝黄酒更是闽南一带的传统习俗,至于为什么要喝黄酒,或许大概和民间的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有关吧,至于是不是如此,我们也无从考证了。小时候,我们的奶奶辈们总会追着跑着让我们喝雄黄酒,说是来年就不怕蚊虫叮咬之类的,不过据现代营养学发现雄黄酒中含有一种砷的成份,这种成份有剧毒,因此喝黄酒的习俗在很多年轻人这里已经不再流行了。不过,倒是流行起了用雄黄洗澡,洗脸,据说有驱虫的功效。

河南、浙江一带

每年的端午节,河南、浙江一带都有吃大蒜鸡蛋的习俗,也就是把大蒜和鸡蛋一起煮,然后让家人当早餐食用,据说这样的吃法可以避“五毒”。

江西南昌

江西一带每到端午节几乎都有吃茶叶蛋、盐水蛋等习俗,而茶叶蛋、盐水蛋更不仅仅只局限于鸡蛋,像鸭蛋、鹅蛋其实也都是可以的。然后在蛋上涂上红色,做成网袋让家里的孩子带着,寓意孩子可以一生平安,逢凶化吉。

扬州

到了扬州的商行节,似乎人们更加喜欢吃五红,端午吃五红的习俗倒是和江南的“五黄”有点相似之处,只不过这里的五红指的就是苋菜、烤鸭肉、龙虾、黄鱼、黄鳝等等。传说在端午节这一点只要吃这些食物就可以避邪消暑了。

台湾地区

每到端午节祖国台湾就流行吃桃子、茄子、菜豆等食物。此外在苗栗地区的客家人也有此传统,在他们看来在端午节这一天“食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

端午节民俗活动

1、佩长命缕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2、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3、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4、采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5、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端午节由来

“端”是开始的意思。《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古人常把“五日”写成“午日”,所以,“端五”可以写成“端午”。到了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为避 “五”字讳,由当时的宰相宋璟提议,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因古人又常把“午时”当做“阳辰”,于是端午又可称“端阳”。》》推荐: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