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清明节吃青团作文六篇

张东东老师

二年级清明节吃青团作文1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二年级清明节吃青团作文2

“包青团喽!”一阵充满喜悦的呐喊冲出了我的喉咙。

只听,从厨房间里面传出哗啦啦的响声。原来,我正和妈妈在里头包青团,忙得不可开交。

从小到大,每逢清明节前夕,妈妈都会给我买香喷喷的青团吃。吃,必然是简单的,不用教我也会,可是,要说包的话,那对于我来说,也许比登天还难上加难。不过,凡是都得善于尝试嘛,不尝试怎么知道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呢?

说干就干!

首先,我们把绿油油的青叶浸在水中清洗。在拿出米粉倒入盆中,掺一点儿水,一边用手搅拌。哎呀,不好了,我这细皮嫩肉的小手被米粉黏住了,无法自拔。我用力地把手往上抬,使出吃奶的劲挣扎,但每次抬起手来都是连米粉一同上来的。不知道为什么,是这米粉太喜欢我的手呢,还是怎么的,我怎么也甩不掉它。终于,经过我的一番努力,我的手轻轻地从黏黏的“白色海洋”中挣脱了出来。啊,又可以继续正常“工作“了。接着,我又把刚才洗净的那些青叶也放入盆子中,和米粉混合在一起,再一直慢慢地揉,直到青叶和米粉完全融为一体后就大致可以包了。

我和妈妈把大面团分成一个个小面团。我先拿起一个小面团,把它揉得圆圆的。然后,掏一个小东。哎呦,又不好了,洞掏得太深,皮破了。于是,我又揉圆,又掏了个洞。哦!这下总算没破,我掏成功了。我不禁为我这小小的一点儿成就感到自豪。我把豆沙馅放入里头,再把洞一点点捏拢,封住,继而,又把它揉圆。这会儿,豆沙又从面团的四面八方露了出来,好像一个个淘气的孩子,好奇外面的事物和景象,禁不住探出了脑袋张望。我见此情形,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我随便从大面团中捞了一小块面团,像不破衣服上的洞似的,在馅漏的一塌糊涂的青团上东贴一块,西贴一块。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青团包完了。

之后,我吸取这一个青团的教训与经验,又包了许多青团,一个比一个有进步。远远望去,好像一个个可爱的绿色小精灵,我看着它们会心地笑了……

经过这次自己亲手包青团,我才从中领悟到:世界上没有完不成的是,只要你敢于去尝试,付出自己的努力,全心全力地去做。即使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你也会做到最完美!

二年级清明节吃青团作文3

听说清明节期间要吃青团,我一直想学学怎么做青团。上个星期天,爸爸妈妈终于有机会带我去北仑民丰村长长见识。

我们一下大巴车,就发现村口围着许多人,有的在敲锣打鼓扭秧歌,有的在翻江倒海摆游龙,那情景很热闹。

跟着人流的脚步,寻着青团的清香,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做青团的大祠堂。我走了进去,发现厨房里一位阿姨正在蒸糯米,旁边狗抛判矶嘟邪嗟穆躺植物。糯米蒸好后,阿姨把糯米和艾青混在一起,放进一个大石槽里。只听“当”的一声响,艾青汁四处乱溅。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一位叔叔用木头做成的榔头,在猛力捶打糯米和艾青,旁边的一位嬷嬷还在帮忙搅拌。

叔叔把拌好后的碧绿色糯米团端上桌板,桌子四周早已围了许多人。我从大人的腿缝里钻到桌子前,向做青团的阿姨讨了一个小糯米团,就开始学做青团。我先把糯米团压扁,在糯米团中间凹了个小窝,放入一点芝麻馅,然后搓成圆形,接着沾一些黄黄的松花粉,再把裹好的绿米团放进木头模具里压平,最后把模具反过来倒扣在桌子上。嗨,一个形似月饼、印有花纹、浑身碧绿、散发清香的青团做成了!

二年级清明节吃青团作文4

几年前的四月,又值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岭南地区,我们通常都会去扫墓,吃乳猪,而在我的老家——江南地区,人们不仅会去扫墓,还会弄一种“美味”——青团,岭南地区也叫“艾糍”。每逢过节,我们都会去到奶奶家,而那年清明节,又正赶上姑妈准备做青团,我这个吃货自然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首先,把制作青团的原料:糯米粉、粘米粉、豆沙馅还有最重要的艾草准备好。第一步,把艾草洗干净,然后把艾草放入锅内焯,加水,用搅拌机把艾草打成艾草汁,闻着这散发出来的清香,我们开始进行最关键的一步。

终于开始包青团了,首先把粉和艾草汁活成碧绿的面团,每次截取适量大小,摊开,放入豆沙馅,再包成拳头大小,这样,一个碧绿诱人的青团就大功告成啦~姑妈心灵手巧,飞速地包着青团,成品一个个大小均匀;而我包的青团则“一瘦一胖”,东倒西歪,心中默叹姑妈的手艺,心里倏忽燃起了胜负欲,更加仔细认真地包青团,起初还是不大好看,但我越包越上手,很快掌握了门道,不知不觉包的越来越快,青团也越包越好看,不一会儿,一盘子的青团都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青团拿去蒸,青团散发出的艾草清香,惹得一屋子的人都“口水直流”。

经过不长时间的蒸制,青团终于蒸好了,我等不到青团完全凉透,八成凉时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自己包的青团,一口下去,满嘴都散发着“春天的味道”,青团不甜不腻,不黏牙,艾草的清香仿佛融入了豆沙馅中,散发出清淡悠长的味道,看着大家吃着我包的青团赞不绝口,我不仅享受着美味,更有一股幸福与自豪感。

长大后,我每年清明节都会吃青团,但无论是买的,还是别人送的,我再也没有吃到过像那年那样好吃的青团了。

二年级清明节吃青团作文5

今天,是四月四日,清明节。刚起来,就看到外面烟雨迷蒙。我从窗户往下看,有一家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我好奇的问妈妈:“妈妈,那家店是卖什么的呀,怎么这么多人排队啊?”“他们是卖青团子的,吃青团子是清明节的一个习俗。”妈妈回答道。“哦,我知道了,妈妈,我想试试做青团子好吗?”“好的。”妈妈和我向楼下那家店的阿姨要了一些米粉和豆沙馅。其实,这些米粉就是米粉加了一点野菜汁才变绿的。

我和妈妈来到厨房,先洗了个手,然后把袖子卷高,然后才做起了青团子。我先把那些米粉分成五个粉团,因为妈妈以前做过,所以我就去请教妈妈该怎么做。妈妈给我做了个示范:她拿起其中一个我掰开的粉团,然后沾了点水涂到粉团上,就开始揉这个粉团,直到把它揉成一个圆为止,然后又用手指朝粉团的中间搓了一下,搓出了一个洞,再把这个洞逐渐扩大,然后用勺子勺了一勺豆沙馅,把豆沙馅放到那个地方,再把那个口子合拢,再搓成圆,一个青团子就做好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一个我事先掰开的粉团,把它揉成圆,原本以为很简单,但粉团很软,一揉就扁了,一点也不听话,妈妈说:“你不能把手摊平了揉,要把手拱起来揉,这样子才可以揉的圆啊!”我照着妈妈的话把手拱起来,果然,这个青团子很听话得变圆了。接着,我用手指在粉团的中间搓了一个洞,把豆沙馅放进去,但是,放进去简单,要把它合拢可就难了。不管我怎么弄,它都有一点豆沙馅露在外面,把这里的豆沙馅弄进去了,另一边的豆沙馅又出来了。我无可奈何,只好又去求助于妈妈。妈妈说:“你不能用露出来的豆沙馅附近的米粉来填补,要拿离豆沙馅远的米粉来填补才可以啊!”听了妈妈的话,我用露出来的豆沙馅对面的米粉,取下一小块来填补露出的豆沙馅,果然,没有再露出来的豆沙馅了。就这样,一个青团子做完了。有了上次的经验,接下来的青团子我做起来简单多了,不一会儿,就做完了。

妈妈把荷叶撕成一片一片的放在蒸锅里,然后又把青团子一个一个放在上面,开始蒸了起来。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妈妈把锅盖拿开,香气扑鼻,我和妈妈各拿起一个放在嘴里尝,“嗯,真好吃!”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说道。

做青团子不仅好玩,而且好吃,明年的清明节我还要继续做。

二年级清明节吃青团作文6

4月4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每逢清明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青团来祭祀祖先。

清明前一个星期,我到外婆家玩,正巧,外婆正在做青团呢。我来不及放下带来的东西,就冲向外婆,嘴里还嚷嚷着:“外婆,我要做青团。”外婆答应了。

糯米粉已经和好了,是淡青色的,还有三种馅料:豆沙的、芝麻的、雪菜笋尖的。外婆熟练的捏出一个面团,做成小碗状,加入一勺芝麻,用左手托住,一边使“小碗”飞快的旋转,一边用右手手心周围的肌肉一点一点地搓合起来,没有一粒芝麻掉出来。外婆的动作如此麻利,才用了十秒左右。

外婆给我示范了两次,便让我做起来。比起外婆,我显得笨手笨脚,芝麻撒了一地,做的青团,肚皮裂开,嘴裂开。

看着手中的青团,外婆笑眯眯的看着我:“没事,孩子,你还重来没做过青团呢,已经做得和不错了。”

该蒸青团了,外婆往锅了倒了大半锅水,架上青团,盖上锅盖,便开始蒸了。大约煮了二十来分钟,厨房里的弥漫着蒸气,感觉象在云端里,空气中散发着青团诱人的清香。外婆掀开锅盖,那香味更浓了,沁人心脾。我赶紧凑上前去,瞧那青团个个亮晶晶的,泛着深绿色,哪个苍翠的大树也比不过它,真舍不得吃它啊!

我不禁有点发呆,转眼间,那一个个小青团变成了一张张娃娃的脸,仿佛在说:“小主人,小主人,快来吃啊,我们可好吃了,快来呀……”

我一口气吃了三个青团,一边吃,一边笑,我的小肚子也成了一个圆圆的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