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课文同步练习答案

黄飞老师

但愿人长久同步练习答案

一、

mán chánɡ yín hào tínɡ chán

二、

屈指 玩耍 思念 阴晴圆缺 观赏 但愿 思绪 悲欢离合

三、

背诵 朝廷 睁眼 隐约 歌颂 挺拔 干净 稳住

四、

1. 手足情深 2. 形影不离 3. 心绪不宁 4. 十全十美

五、

西沉 把银光洒到床前 睡不着 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六、

1. 相聚。 缺口。 成全。

人生免不了要遭受悲欢离合,月亮免不了要经历阴晴圆缺。

2. 希望。 美好的月色。 只希望人们能长寿健在,远隔千里也能欣赏这月光的美满!

七、

1. “提高”改为“丰富”

2. 杨利伟叔叔勇敢的精神把我感动了。

3. 示例:战士们鼓足士气, 一个个奋不顾身地冲向阵地。

八、

1. 宋 苏轼 水调歌头

2. 思念亲人 乐观豁达

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九、

1. 妈妈让我多吃点我爱吃的菜。 就是为了让妈妈吃红烧排骨。

2.“我”发现妈妈不吃肉,口味特殊,是为了让“我”多吃点。

3. 我赞同这个观点。因为母亲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并且不图回报。

4. 示例:我最喜欢妈妈做的红烧鲫鱼。每次吃鱼的时候,妈妈总把鱼肚上的肉轻轻地挑去鱼刺,然后放到我的碗里,而她却把鱼头悄悄地放到自己的碗里。我突然意识到,妈妈对我的关爱无处不在。

但愿人长久课文原文

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苏轼。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月亮渐渐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轼、廷、皓、辙、婵、娟”;积累词语“朝廷、皓月当空、手足情深、埋怨、十全十美、吟诵、婵娟”。理解“婵娟、皓月”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能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读懂诗词的意思,了解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经过,感受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

4 通过学习,体会中国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想感情,了解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意。

二 教学重难点

1 能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读懂诗词的意思,了解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经过,感受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

2 通过学习,体会中国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想感情,了解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师: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你知道哪些关于中秋的习俗或故事呢?

说明: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入手,便于教师了解学情,更好地进行接下去的教学。

2 学生交流。

3 师:中秋是团圆的象征,远在他乡的游子,望着天空的那一轮明月,常常涌起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此,中秋又称“团圆节”。

4 出示课题:39、但愿人长久 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自由读课文。

3 交流

(1)学习生字

轼 辙:读准字音(翘舌音)

偏 扁:辨别读音

廷:复习笔顺

说明: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字词的教学依然不能放松,对于一些容易读错、写错或混淆的词语要帮助学生加以辨析。

(2)开火车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出示:古时候,___________,______思念_______,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什么时间) (谁) (谁)

个别说

三 重点突破,读中感悟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苏轼在中秋节的夜晚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思念之情?用“——”划出有关句子。

2 自读体会、交流。

3 出示句子: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1)“皓月”是什么意思?

(2)师:在这样美丽的月夜,苏轼却思念着自己的弟弟,心绪不宁,他想起了什么呢?

(3)齐读2——5小节。

出示:在这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中秋之夜,苏轼在深深地思念着弟弟,他_________________。

师:你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书上或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

学生思考、交流

说明:在教学时,老师以一个填空来帮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以这个填空作为主线贯穿整篇课文的学习。先从填空中的“思念”出发,请学生找出能反映苏轼对弟弟思念之情的句子。通过联系上下文朗读、理解,来思考一下当时苏轼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学会把书本上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文本和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师:于是,苏轼写下了一首小诗,它成了流传千古之作。让我们好好地来诵读一番。

(1)以各种形式吟诵

(2)思考: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古” 查字典理解意思

“婵娟” 通过课文后的注释来理解

我们在学习古诗时,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既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来帮助我们理解。

说明:文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片段的意思,文本中有现成的解释,学生只要找到相对应的小节朗读一下就能自己理解,这里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但是其中,有两个词的含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些困难,一个是“古”、一个是“婵娟”。理解这两个词的解释并不难,但是,老师完全可以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古文的方法。例如:“古”可以通过查字典、“婵娟”通过看课文后的注释就可以理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今后学习起来,就有法可循了。

(3)对照解释背诵

四 拓展延伸,扩大阅读

1 出示完整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诵读,配乐演唱。

2 师介绍苏轼以及苏轼的其它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