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高一历史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立的史实,认识中国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的新变化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通过对清朝边疆政策的了解,认识到正确处理边疆民族关系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图片、文字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图文资料分析和思考,使学生从宏观上理解君主专制政体演进过程并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封建专制制度,并且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的积弊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设立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清代的边疆政策
教学难点:明清时期中枢权利机构的变化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加强;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代专制皇权的了解通常受大量历史影视节目的影响,对专制皇权的起源、发展等存在一些误区,而且大部分同学初中基础不扎实,习惯于形象思维,对于较抽象的概念难把握。因此,对于许多史实和观念有待引导与纠正。
四、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用多媒体教学,以讲解为主,同时辅以图表、史料分析等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训练
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外练习,让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六、教材讲授
(1)导入:主要采用复习式提问导入
(2)讲解:通过分析史料讲解、图表分析来讲解内阁制度、军机处的设立、边疆政策等内容
(3)小结: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
教材讲授:
一、导入:(5’)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句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播放PPT),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很大的权利,相信大家应该都在古装电视剧或者电影中经常看到。那么一般而言,在我国古代什么样的官职才有如此之大的权力呢?
生:丞相
师:大家回答的很对,那么大家好好想想,丞相这个官职最早是什么时候设立的?
生:秦朝
师:刚刚大家都已经说到是秦朝,我们在第三课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讲与强化中也已经学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一个措施就是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板书),那大家再好好想想,丞相都有些什么职能?
生: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预设)
师:不错,从丞相的这些职能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丞相的权利很大?
生:是师:权利大了就必然会威胁到皇权,导致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加深,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皇权,必定要采取一些措施,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学到(汉代:设立内外朝 唐代:三省六部制度 宋代: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院),那么到了明清的时候统治者究竟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加强皇权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这一课来了解,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17页,先预习一下第一节的内容。
教师过渡:
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制时代晚期主要指的是明清两代,本节课老师也主要分成两个朝代来讲。接下我们就先来看一下明朝统治为加强皇权措施。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一)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板书)
师: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明太祖时期采取的措施,请大家先看下面这段材料,大家边看材料边思考,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展示材料)(2分钟)材料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一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君臣即对劾奏,处以重刑。——摘自《明太祖实录》
师:这段的意思大家都懂吧?懂的话老师就不解释了,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明太祖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加强他的皇权?(4分钟)
生:废除丞相,权分六部(预设)
师:很好,那同学能不能再告诉老师,明太祖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是什么?
生甲:吸取了历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 (预设)
生乙:为了彻底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以巩固统治。
师:同学们讲的都很对,明太祖一方面是吸取了前朝宰相专政乱权的教训,另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他的君权。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明太祖才开始废除丞相,使得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且规定以后的皇帝都不许设立丞相,使皇权得到了高度集中。到此,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取得了胜利。
师:那么,宰相制的废除又有什么影响呢?(4分钟)
生甲:有利于解决君相矛盾,加强皇权,巩固统治。(预设)
生乙:易形成君主的独裁专制,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
生丙: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的兴衰完全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不利于社会
的进步与发展。(预设)
生丁: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预设)
师:大家分析得有道理。宰相制度的废除一方面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巩固了统治。另一方面,易形成君主的独裁专制,军国大事均由皇帝 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师:明朝终于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君权与相权矛盾,但正如大家所说此后皇帝的政务实在繁忙,朱元璋曾有一段时间每天要处理奏章二百余件(让同学看书本的17页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明成祖当时是很辛苦的,而在丞相废除之前都是由丞相来协助其处理的。
(二)明成祖:内阁制的设立(板书)
师:皇帝忙不过来要怎么办?怎么做才能处理好国务呢?(1分钟)
生:找帮手,帮助皇帝处理
师:找哪些人做帮手呢
生甲:找一些对皇权构不成威胁,又能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文人
生乙:找太监帮忙
生丙:组织一个不参与决策,不职掌行政权的机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还真多,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明成祖他又是采取什么措施来
加强他的皇权的?
师:相信大家通过预习已经知道明成祖是通过设立内阁来加强他的君权的,那么
这个内阁制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内阁制度的一个发展情况。1、 内阁制度的发展阶段:(3分钟)
(1)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
(教师解释)殿阁大学士:朱元璋起初任用一些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的文渊阁当值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明成祖:设立内阁大学士
(教师解释)内阁大学士: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由于文渊阁处在宫内,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皇帝,故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师:我们通过下面的图来看看内阁政治地位的演进情况(展示图片)
2、内阁政治地位的演进情况:(3分钟)
师:分析图表 并且解释票拟权(也称票旨,是内阁大臣草拟各种奏疏的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在奏章上,供皇帝参考使用)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内阁的地位是在逐渐上升的,那么究竟是丞相的权利大还是内阁的权利大?我们再通过下面的表格来看.
3、丞相制度与内阁制度的比较:(展示表格,叫同学回答问题)(3分钟) 相同点:帮组皇帝处理政务
不同点: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内阁的权利在明朝虽然很大,但是相对于丞相而言,内阁的地位却是下降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皇权的加强。但是到了明朝后期,随着内阁的权利不断增强,统治者担心内阁会威胁其皇权,就派一些司礼监太监去监视内阁成员,(如我们平常看到的东厂、西厂),而宦官的参政,也成为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有关明朝宦官专权的人物和史实,大家要是感兴趣的话,课后可以自己看看书上18页左边上角的资料卡,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去了解。
教师过渡:我们已经学完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接下来我再来学习一下清朝的君主专制是如何强化的。
二、军机处的设立(板书)
师:清朝建立后基本上沿用了明朝的内阁制。清初的决策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他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康熙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学士入值,参与政务。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最后集权于皇帝。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雍正皇帝是时,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加强皇权的?我们也先通过一段材料来看(展示材料) (2分钟)
材料: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师:同学们刚刚已经阅读完了这段材料,那老师问大家,军机处设立于何时?它设立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2分钟)
生:雍正年间。直接原因: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对,那么军机处的职能又是什么呢? (1分钟)
生:由单纯处理军事扩大到其他政务,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但军机处不是“决策”机构,它只是将皇帝的旨意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
师:大家刚刚已经回答出来了,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就是跪受笔录、秉旨承办。以切都命令都听从于皇帝。既然军机大臣的职能是这些,那么大家告诉我军机处都有些什么特点呢?(5分钟)
生:简、精、速、密
师:回答的很对,军机处的特点有很多,我们可以简单的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简、精、速、密。这里的简指的是军机处的机构精简,我们可以通过这两张图片看出来。(演示图片并对图片进行解说)这里的精主要指的是人员精干,有官无吏。速,则是讲这些人都是由皇帝自己亲子提拔的,办事效率高。最后一个密,则是讲的军机处地点比较隐蔽,一般处于宫廷的内廷之中。军机处既然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么大家想想,军机处得设立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生甲:精简了行政办事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
生乙:加强了皇权,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生丙:达到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顶峰
师:大家回答的很好,军机处的设立确实精简了行政办事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皇权,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同时雍正帝在奏本外,还命令地方官员密折奏事,以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清政府就是在军机处和密折制这两种制度的合力之下,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教师过渡:通过建立内阁制度和军机处,我们可以看出到了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并且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清政府为加强他的中央集权究竟采取了何种措施呢?同样先请同学们再预习一下本节的第三部分。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板书)
1、基本原则:(板书)(3分钟)
师:首先先来看一下基本原则,这部分内容不是重点,所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归纳一下(组织学生阅读课本)
清政府处理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清中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什么?有何职权和作用?
生:略
师: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改土归流这个内容。
2、 改土归流(板书)(3分钟)
师:首先我们看以下改土归流的原因,教科书上已经写的很清楚了,由于土司世袭,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于是清政府就采取改土归流来加强中央集权。
师:可能有同学会问,什么是改土归流,老师就结合课本“知识链接”给大家解释一下(教师解释书本的知识链接)。改土归流指的是指的是改土司制度为流官制度。 土司即为元朝时设置的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的首领,后由中央派遣 流官进行管理。
师:那么这个改土归流制度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的书上也已经讲的很清楚了,老师带领大家来看一下(教师领学生看课本的内容),就不再多讲,我们接下来重点看一下改土归流的意义有哪些?(4分钟)
生甲: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生乙: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
生丙: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师:同学们答的很对,改土归流政策的实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堂小结: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高峰。明初废除宰相制度,进一步加强皇权,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清朝在此基础上,又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请同学们在课后思考:明清的君主专制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并预习一下下一节课的内容,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开学第一课高一历史教案2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综合国力强大。但对于真正的美国主流精英人士来说,他们的国家最值得为之骄傲的不是其庞大的物质财富、世界的科技和教育、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而是创造这一切的机制。这种机制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治国之道。而这种机制的建立则源于1787年宪法。
1787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将启蒙思想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它不仅为美国200年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了解:宪法出台的背景
知道:1787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作用
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2)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结合1787宪法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了解美国联邦制的结构特点。
2.对比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在权利结构、有无君主、总统与首相的产生方法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
2.采用探讨式,探讨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运用比较法、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去研究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787年宪法所蕴涵的大量民主因素都是与美国人民、民主派人士的斗争分不开的。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为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2.要辨证全面地分析1787年宪法,要认识其局限性。
(三)教 学 重难点分析
1.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如何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是“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这会涉及独立之初美利坚合众国复杂交错的矛盾斗争和阶级关系,因此需要大量的材料和教师的总括引导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
突破方案:“为什么要制约权力?”---自由
怎样来制约权力?----理论来源
现实是否接受?-----平衡各方利益
2、比较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的政治常识比较匮乏,讲解时要深入浅出
突破方案:“北美可以说是英国的儿子”来比较两者的异同
二、教法的运用及依据
(一)依据
学生对美国的历史及现状都是挺感兴趣的,特别是高一的学生,感性的思维要多于理性的思维。但经过了一段时间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教师课前准备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搜集相关课件制作资料(美国“白宫”、“国会”、“联邦法院”的外观图片等),力争再现历史,为学生创设历史学习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编写得较详细的内容,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情境诱思法、问题诱思法和角色扮演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自由女神像
2、学生活动:为年轻的美国看病,开药房
3、师生共同学习:美国开国者们的方案
引用史料,教师站在各方立场上提出问题,请学生根据书本来回答并理解。
引导学生列表来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4、阅读“从邦联到联邦”的内容,概括联邦制的实际效果,引导学生客观的评价1787年宪法
5、小结巩固(课堂练习)
6、作业布置
四、板书设计
一、年轻美国的窘境
1.经济问题
2.债务问题
3.国家安全问题
4.劳动人民的反抗问题
二、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
1.联邦制的确立
2.“三权分立”原则
3.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三、从“邦联”到“联邦”
1.进步性
2.局限性
开学第一课高一历史教案3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和对外扩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和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开始,扩大和结束;中国军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思想目标: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留给我们的教训,使学生树立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的理想和目标.
能力目标: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通过对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教学难点:运用史实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问题—阅读—共析式,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通过由浅入深的思考,逐步理解和剖析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按照鸦片战争的发生原因,发展进程,结果及影响理清知识线索,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处理史料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初,高中学习侧重点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
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1,本节是中国近代史的起始课,首先向学生讲明中国近现代史的整体发展概貌;
2,指导学生概括引言的知识线索.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社会状况如何
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发展状况如何
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是否会发动战争
你怎样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指图简述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
结合史实分析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
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对外政策,军事等四个方面比较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认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解决1,2题.
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要求学生简单理解出超和入超的概念.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进行分析.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通过上一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分析出禁烟的原因;简单分析禁烟措施;通过原因和措施的分析,理解禁烟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加深对林则徐是民族英雄的认识.
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第四个问题,帮助学生全面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而认识鸦片战争的性质.
鸦片战争的经过
指导学生读图《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要求学生结合地图,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理清英军的侵略路线和中国军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线索.
课堂小结:1,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引导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思考,具体从战前力量对比,战争中双方的准备,两国制度的优劣入手比较.
2,学生论述本节要点
布置作业:鸦片战争的原
开学第一课高一历史教案4
第一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养成国际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通过介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使学生养成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重点 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难点 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理由。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修改意见
回顾上一课时内容
导入新课:以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导入。
【自主学习】
知识点1: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思考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使得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1931年和1934年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独立的斗争,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及其失败表明,革命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胜利。
(3)理论基础: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特别是空想*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做出了重要贡献,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继承批判,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批判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英法的空想*及诸多*思潮(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借鉴,创立了科学*)。
【关于空想*】
早在十六七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就出现了以英国人莫尔(“乌托邦”思想)为代表的早期空想*。19世纪初,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并没有什么改善,甚至更加困苦。这使得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并不是那么的美好,于是各种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勾勒未来理想社会的空想*理论开始活跃起来,出现了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空想*。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政治斗争,更多的欧洲有识之士怀着迫切的心情,深入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形成诸多的*流派,如被恩格斯“德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次独立理论运动”的德意志的魏特林主义。
知识点2:伟大的友谊
1、 马克思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小城特里尔。年幼的马克思过着清苦的生活,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在柏林大学期间,参加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接受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并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给《莱茵报》撰稿,后成为该报主编。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他更深入地了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进一步看清了统治者的丑恶面目。1843年他来到巴黎,巴黎时期的生活是马克思一生的转折点。他深入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直接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并保持密切的联系。1844年马克思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中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了共产主义者。
2、 恩格斯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
恩格斯出生于德国巴门市的工厂主家庭。被迫弃学从商的他,一边工作一边勤奋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1842年,他来到英国的纺织工业中心曼彻斯特,利用空闲时间和工人交往,密切注视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通过革命实践,恩格斯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3、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用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4、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革命友谊的建立。1842年,恩格斯在科隆《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与马克思会面。1844年,两人在巴黎第二次会面,他们充分交流了思想,在一切理论领域都取得了一致的意见。1845年,他们在布鲁塞尔第三次会晤,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他们志同道合,患难与共,共同研究,共同写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知识点3: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意义。
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新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由。
首先,《共产党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具有新思想原则和新组织结构的共产主义政党的政治纲领。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其党的纲领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
其次,《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基本任务和策略原则;批判了各种非科学的*思潮;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为*所取代;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科学的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伟大历史使命。
【重难点阐释】
1、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前提和阶级基础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愈加明显地显露出来。从1825年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给劳动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集中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病。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逐渐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
(2)阶级基础: 工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而且引起了社会关系方面的深刻变化。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尤其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并且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如: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起义中甚至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口号;英国的宪章运动则是工人阶级在世界上第一次具有全国性的独立-;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从一开始就做到了英法工人运动结束时才做到的事情,即意识到无产阶级的本质。同时,各种非科学的*思潮在工人中间广泛流传,也反映了无产阶级与*的密切关系。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及斗争的实践表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2、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内容:
①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指出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主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②科学的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壮大的历史,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建设*和共产主义社会。
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总之,《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意义:
①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 使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合作探究】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诞生是早产儿。”试结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认识,评议这一观点。
【课堂练习】
见学案“典型例题”
【课堂小结】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客观条件 经济:
阶级:
主观条件 理论:
实践:
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作业布置
见学案“巩固练习”
开学第一课高一历史教案5
第六节 亚洲革命风暴
重点: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主要方式及其危害;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与作用
难点: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地图、历史图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亚洲革命风暴形势图”。提问:世界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上半期时,亚洲哪些国家的领土已不再完整?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引入新课。
二、亚洲革命风暴:
1.亚洲革命风暴的起因
提问:欧洲列强何时踏上殖民亚洲之路的?
回忆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殖民历史,结合地图,简介19世纪上半期亚洲一些国家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提问:工业革命前后,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方式、特点有哪些不同?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明显的历史阶段性特点。
通过比较商业利益和工业利益的结果不同,引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危害。可结合教材中资料部分所引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的一段话进行分析。
2.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
依据教材,重点分析其双重性。
3.亚洲革命风暴的五次重大起义及意义
结合地图由学生概括起义名称,分析起义的意义。教师简介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三、印度民族大起义
本目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如下:
首先,由学生阅读教材中本目内容,归纳起义的原因、概况和意义。
其次,教师设置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起义的特点和失败的原因。例如:
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人参加?起义的主力是谁?是谁?
印度的封建王公为什么要参加起义?发挥了什么作用?
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并可扩展、引申:
探讨印度人民怎样才能取得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胜利?印度的独立最终采取了什么方式?
四、小结
亚洲革命风暴之所以发生在19世纪中期,是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结果。它是亚洲人民掀起的第一次争取民族独立的高潮,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和本国的封建势力,体现了亚洲人民争取改变现状的进步的历史要求。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板书设计:
第六节 亚洲革命风暴
一、亚洲革命风暴
1.亚洲革命风暴的起因
2.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
3.亚洲革命风暴的五次重大起义及意义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2.起义的爆发与发展
3.起义的失败
4.起义的意义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范文7篇
新学期初一政治学科教学计划
职高高一历史教案五篇
初二政治学科教学计划
职高高一历史教案五篇
旧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五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案下载五篇
高中阶段历史简单高效学习方法
初中历史多媒体课堂导入方式的选择最新资料
高效的高二历史学习方法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关于高二历史多媒体教学计划
高中高效历史学科学习方法
中学历史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最新资料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最新资料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基本情况总结
高中人民版必修2历史教案五篇
理科高中必修一历史教案五篇
必修1高中历史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历史教案范文
高中人教版必修二历史教案设计五篇
人教版高一上历史教案五篇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案五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案通用模板五篇
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五篇
高一历史教案人教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