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五篇

王明刚老师

8年级下册历史教案1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说教材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本课的内容为综合考察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思维素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从而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新课标理念。

教学目标

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性质和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在落实目标1、2、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本课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本课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二、说教法

探究性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让学生静下心来自主学习,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梳理,找出自己的不足,作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供依据。教师通过给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教他们学会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反复整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避免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滑行”,达到查缺补漏、深化提高的学习目标。

三、说学法

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刚开始高中学习不久,初高中的过渡尚在进行,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还有待养成。

主要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当堂反馈。

简述历史思维的三时态特征,并将学生分为三组

让学生分组在课本中找出与各时态相对应的观点

提出本课的总问题:为什么同一事件不同的时间人们的看法会有如此差异?

分别以“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为例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由共时态思维向即时态思维转化,完成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及实质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攻占大沽、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一些基本构想,上述构想基于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主”这一理念,力图在课堂上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培养发散性四维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历史的乐趣不仅仅建立在轶闻野史之上,关注社会演进中人们的观念之变,体味社会文明的进步,才能真正从理性层面体会历史之美。

8年级下册历史教案2

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川教版世界近代史部分的一节复习课,说课的题目是: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复习主题,包括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学习主题的三课内容:英国的新生、美国的独立、法国大革命。

2、课程标准的要求

①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②讲述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3、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从世界近代史的整体来看: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确立的历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跨越,这是人类历史的一次巨大变革。

这一复习主题主要在讲述“资本主义的确立”部分,属于资本主义确立的“开局之篇”,是世界近代史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

从教材的第一学习主题来看:

该主题是讲述“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共5课,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讲述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舆论准备和资本主义发展条件环境的开拓;二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讲述欧美主要国家反对封建统治和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及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三是“欧洲的殖民扩张”,讲述西欧殖民者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的野蛮掠夺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这一复习主题属于第一学习主题的第二部分内容,属于第一学习主题的“核心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主题的复习,一方面能使学生建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框架,区分易混点;另一方面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4、教学目标

今年的这届学生,是我县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第一届。我省从今年已开始实行开卷考试,新形势下,“教”重在教方法、能力、思路、规律。“学”重在学方法、能力、思路、规律。在接受素质教育的同时,九年级学生还面临升学的压力,“教”与“学”还要适应“开卷”考试的要求。复习课作为新授课的后继教学,要巩固基础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提高运用能力。

综合上述情况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①比较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内容

②比较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三个文件

③客观评价华盛顿、拿破仑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复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复习,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一个民族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和以弱胜强的坚强意志。

5、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及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本节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1)重点:三个文件

(2)难点:评价人物

8年级下册历史教案3

《收复新疆》

各位评委、各位专家: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收复新疆》,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四个方面)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史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其中之一就是外国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收复新疆》则是这条主线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课标和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

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掌握新疆行省的设置。

②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海防”“塞防”之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看《收复新疆示意图》,讲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历史图表陈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评价左宗棠,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左宗棠“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因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我国的西北大门,它的得失不仅关系到我国的主权,更维系着国家的安全,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以左宗棠为首的爱国官兵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爱国情怀和爱国之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4、难点:

①“海防”“塞防”之争。因为初中学生看问题往往比较片面,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把握问题。

②收复伊犁的重要性和付出代价的必要性。因为中国用一大块土地和大量的赔款去换取一座山城,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

二、教学方法:

本课面对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欠周到和重表象等特点。我根据对本课的教材分析和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下的问题情境教学法、史料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和归纳总结法。

三、教学程序(包括创设情境、新知探索、知识提炼、练习巩固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

让学生伴着熟悉的新疆民歌《我们新疆好地方》那欢快、优美的旋律,欣赏一段表现新疆美丽风光的纪录片;然后让学生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和风土民情;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后,导入本课。

用歌曲和视频创设情景,直观生动,有强烈的吸引力,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间的松散状态直接进入学习状态,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2、新知探索:(包括新疆危机、收复新疆和治理新疆三个方面)

(1)新疆危机:教师引导学生看书阅读课本并归纳: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疆危机的表现。

这一目的内容条理、清晰,学生通过阅读及思考,可以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2)收复新疆:包括两个问题:海防、塞防之争和收复新疆的过程。这两个问题,前者是本课的难点,后者是本课的重点。我对难点的处理方式如下:

第一步:屏幕显示中国地图,闪烁新疆和台湾,教师指出在新疆遭受侵略的同时,我国的台湾也受到美、日的侵略,东南西北都处在多事之秋,哪头为重呢?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第二步:屏幕出示两段史料,分别代表海防论者的观点和塞防论者的观点。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

“新疆不复,于肢体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李鸿章

“海疆之患不能无因而至,其所视成败以为动静者,则西陲军务也。”——王之韶

第三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这两种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和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不同的思维火花进行碰撞。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第四步:屏幕出示史料:“海防”与“塞防”并重论者左宗棠的观点。并指导学生阅读,通过阅读这段材料,可以让那些在讨论中走进死胡同的学生,产生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之感。使学生认识左宗棠高瞻远瞩,誓死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观点,才真正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加深学生对左宗棠主张收复新疆正确性的理解。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左宗棠

通过让学生阅读史料展开讨论,然后再通过史料让学生深切体会“手心手背都是肉,东南西北都得要”的道理,达成共识。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献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攻克了难点。

对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的过程,这是本课的重点,我是这样来解决的:

第一步:屏幕出示左宗棠的画像及其“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词句。使学生感受左宗棠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并形成感性认识。

第二步:屏幕上出示五个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思考、讨论,并依次回答

其中①左宗棠分几步把新疆收复回来的?②在驱逐阿古柏的过程中,左宗棠采取了怎样的斗争策略和斗争方法?结果如何?和③左宗棠是怎样收复伊犁的?着重考察学生阅读能力、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④在收复伊犁的过程中,左宗棠为什么没有采取军事打击的方式而采取了外交途径?着重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要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

⑤中国政府通过《改订条约》收复了伊犁,但同时付出了大块土地和900万卢布的赔款,是否值得?是本课的难点之一,攻克方法:

屏幕出示《收复新疆示意图》,教师在图上点明伊犁这座山城位置的重要性,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培养学生用全局的眼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引导学生结合屏幕上的《收复新疆示意图》,复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历史图表陈述历史事件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

这部分内容是把重点知识分解,设置为若干个小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每个问题之间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3)治理新疆:

由于本目知识简单明了,我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明白两个问题:左宗棠建设新疆和清政府设立行省。使学生认识这些措施为巩固西北边防、防御沙俄侵略起了积极作用。

然后,教师再适当补充西部大开发策略和新疆的发展,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

在新知探索之后,引导学生评价左宗棠。同时教师要指出,这节课我们仅仅了解了收复新疆的左宗棠,还不是完整的左宗棠,在学完第六课《洋务运动》之后,可以结合前后所学,对左宗棠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知识提炼:

通过板书进行知识提炼。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全面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加深学生的整体印象。

4、练习巩固:

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夯实基础,巩固重难点,拓展思维能力,并检查学生的听课效果。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出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研,达成共识,体现一种多媒体辅助下的问题情境教学特色。

8年级下册历史教案4

《大变革的时代》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本课上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教材已经在第6课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动,但是,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也才会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出现生机勃勃的缤纷局面,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了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特别是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分析战国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故事讲解、分析比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改革,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图片、视频,或者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铁器的广泛应用的意义);通过“立木为信”、“舌战群臣”等角色扮演,和“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最后自己却被秦国以‘谋反罪’车裂而死,他为变法献身值不值?”进行课堂辩论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资料的查找、筛选、归类和分析、讨论、比较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地位、闻名世界的都江堰,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也说明我国劳动人民有着高度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从而也加深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方面的认识。

通过对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的学习,倡导科学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强调只要利用得当,就可以化害为利,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等环保意识。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并理解改革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变法运动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初中学生对这样的历史转变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难。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抽丝拨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而且,厦门市区的中学生普遍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来搜集和整理资料,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样便于老师提前布置课前预习。

2.不利因素:

七年级学生经过只有一个月的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识积累有限,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但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重表象、轻本质等特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应该“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

学生历史知识积累较少,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通过指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及兼并战争的基本情况(出示战国时代几次主要战争发生地的示意图),请学生简单讲述三次战争(特别是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及结果。然后设疑:为什么秦国由西部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却能成为大的国家,乃至打败东方六国,最后统一全国?

秦国能够抓住时代跳动的脉搏,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并进行政治变革,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我导入了新课: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板书】

2.讲授新课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板书】

首先,通过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学生感受生产力发展的两个具体表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需要使用图片展示、分析、比较、数据说明等形式来说明铁器相对木器、石器、骨器、青铜器等来说进步许多,而牛耕相对与人力来说学生容易理解的多,通过课后小男孩掌握牛的脾气这个故事来说明那时候人类已经可以支配牛为自己服务了。

讲述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个时代变革的决定因素以后,再重点讲述秦国发展强大的两个关键因素:经济上兴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政治上任用商鞅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

二、的都江堰【板书】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水利过程的不朽杰作,至今还在造福人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它的构造原理,可以通过录像展播或者图片展示等形式直观而形象的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说明都江堰的修建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同时,通过李冰父子修堰的感人事迹和后人对他们的敬仰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三、商鞅变法【板书】

在讲述“商鞅变法”这个内容的时候,我通过“生产力的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出现封建剥削方式——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封建地主和封建农民产生”这样的过程讲解,来说明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的三个主要内容需要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分析讲解等方式来说明这次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巩固小结

东周(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工具(铁器、耕牛)的广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促使土地私有化的出现,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谁的变法最彻底,谁就可以成为的国家。

秦国通过较为彻底的商鞅变法,发展生产,加强军队战斗力和中央集权,迅速进入封建社会并强大起来,为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思维拓展

让学生思考“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可是,他后来死与自己亲自制订的酷刑,他的死到底值不值?有什么启发?”教师从“对国家”和“对个人”两个方面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牺牲或者挫折有时候很难避免。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要向前发展就必须变革。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五、教学设计反思:

1.设计中要注意前后联系,指导学生把“春秋战国时期”和“大变革的时代”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认识到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引导学生对李冰、商鞅等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来评价他们的功与过。特别是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变法作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甚至有时候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8年级下册历史教案5

难忘九一八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本课是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主要知识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发动对根据地的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导致西安事变最终爆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性,同时又理解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动机和目的,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培养学生从视频中捕获信息的能力;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3、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案:

(1)、九一八事变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

方案: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回答。

教师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由学生带着问题观看。通过出示阅读蒋介石的密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很快沦亡的原因。

(2)、西安事变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同时又是难点。

方案:通过观看西安事变的影视资料,让学生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出西安事变。引导学生分析西安事件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意义。通过讨论: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从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

二、说教学方法

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

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视频再现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与兴趣,使他们融于家乡、融于历史、融于国家的命运,并以此产生共鸣。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指导: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主要培养学生以下能力: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透过现象分析实质的能力、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用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从视频、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视频音乐片段。这首歌曲中“我的家”是指哪里?是什么事情使东北发生了变化?是谁使得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学生回答)

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东北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园的渴望。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历史。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大屏展示)1931年9月18日,是一个炎黄子孙不能忘记的日子,是一个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日子。

学习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 “九一八”的一段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大家捕捉这样的信息: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播放《九一八事变》视频)

教师:引导分析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大屏幕展示)

学生回答

教师:面对日本的侵略,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蒋介石的态度怎样呢?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教师: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了沈阳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4个多月后,结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东三省沦亡)

教师:东北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又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同胞呢?(大屏幕播放日本罪行图片)

教师引导分析: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教师:面对日本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做的?(展示大屏)

引导学生归纳:东北军和当地人民组成了义勇军,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这时涌现了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一些抗日英雄。谁能讲一下抗日英雄的事迹。出示嫩江之战材料。

二、西安事变

教师指图说明:东三省沦亡后日本侵略者在长春建立什么政权?有什么企图?

教师:动画演示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日本侵占东北后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爱国者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下面我们开看一段,西安事变的视频资料

教师:西安事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发生于什么时候?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结果和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山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大屏幕展示)利用图来进行小结,将知识落实到图中简化知识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亡。而东北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英勇抗敌,涌现了抗日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两支主要的抗日队伍。日军侵占东北后,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将东三省从祖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接着又向华北进攻,华北危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教师:学习了本课内容,有没有哪些历史事件让你印象深刻的?有没有哪些历史人物令你感动的?我们能忘记这段苦难的历史吗?

学生回答。

教师: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勿忘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课堂练习。创新与探究练习册

五、说板书设计: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地点:东北沈阳

3、过程: ①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

②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5、结果:东三省沦亡

二、西安事变

1、背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过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逼蒋抗日

3、结果:和平解决

4、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