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下册历史教案设计1
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高一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方法与过程:
①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②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高一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高一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高一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单元序言分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1996年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更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那么四千多年前我国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呢?本单元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高一学生形成时间概念。)
2、本专题的关键词是“政治制度”。考查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容。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向我们描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导入新课:从“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起,可以由高一学生讲述导入夏朝的建立。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设问: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大禹治水”:传说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鳏的儿子禹就自告奋勇地要求继续治水。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从而-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正是因为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王朝——夏朝(根据断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
设问:请观察一下教材中的插图《戴冠冕的夏禹》,这时的夏禹有何变化? 这时的夏禹因为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举例:在禹统治的时期,禹已有特权。相传因为有个部落酋长参加会议迟到,被禹处死,可见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权力。)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
1、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内部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选贤与能”。 设问:成为夏国王的大禹还会继续推行禅让制,选出他的继任者吗?
材料分析:禹继位后,社会进一步发展,阶级已经形成,组成国家的各政治、军事要素已经具备,国名“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位国王。他的儿子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禅让时代”结束,“夏传子,家天下”的时代开始。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他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杀掉益而继承王位。这说明我国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已被王位世袭制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
提供两段材料给高一学生,可比较分析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与阶级社会的“家天下”: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袭制不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终弟及这种形式。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商朝为例说明。在中央,统治者为王,设相、卿士参与商王决策;卜、祝、史负责占卜、祭祀和记录王朝大事;武官师执掌军权,各类官职的主要职能划分非常清楚。在地方,商时期方国林立,方国首领被商王封赐为“侯”“伯”等,他们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同时对商王效忠,定期纳贡、朝见,并奉命征伐。(这里可结合《商朝疆域图》和高一学生所熟悉的《封神榜》,以周方国的文王被赐封为西伯侯为例讲述,高一学生更易理解。)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前1046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西周强盛时控制的地区,已经远远超过商朝。
材料说明:“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西周控制区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辽宁,南达长江,是三代中疆域的王朝。
情境设置:对于如此庞大的王朝,作为周王,怎样才能有效地统治?(西周疆域图)
1、西周的分封制 (“分土封侯制”) (武王开始,周公继续)
(1)分封的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最根本的即巩固统治)
情境设置: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结合《周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表》说明分封的对象,能认识到分封的主体是同姓分封,同时可结合地图说说一些功臣的封地)
(2)分封制的内容 (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尽到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举实例说明,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会盟诸侯,周昭王时期的巡游南方。)③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3)分封制的影响 设问:当周天子把同姓王室贵族、立功的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后,他们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是否真如周天子所想,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用此设问主要是让高一学生充分体会分封制带来的影响,高一学生可结合教材以及自己的认识进行思考。)
教师总结:认识分封制的影响,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强大,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成反比。当周王室力量强大时,就能保持对诸侯国的震慑力,并能通过诸侯国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当周王室力量衰弱时,诸侯国独立性就会增强,并威胁到周王的统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对周王朝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明显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掩盖前者。
2、西周的宗法制
设问: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室贵族? 同姓王室贵族和周王的关系最亲。他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而血缘关系的亲疏对周朝同姓贵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际上,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亲疏不同的家族结构,构成了当时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它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1)宗法制的含义 简单说即宗族的法规。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庶嫡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庞大的宗族网;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其中嫡长子继承制是的特点)。
(3)影响:确立一整套分配与继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早期国家制度以宗法制,用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用世卿世禄制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总结:在夏商周时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规定了西周金字塔式的社会统治秩序,分封制则保证了周王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它们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共同维持西周社会秩序正常运转。
人教版高一下册历史教案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柯立芝繁荣”、冲击资本主义的大危机、意义深远的新政。
学习本课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而罗斯福新政则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不仅保存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且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树立了典范。所以本课在世界现代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学生对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等世界史内容接触较少,需借助更多的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针对本课中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多种形式的历
史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现象,客观地去评价历史事件。
学习方法:自主研习、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归纳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特点和影响。
归纳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探究“新政”特点和影响、充分理解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对西方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课内外多种史料获取历史信息、认识历史现象、
分析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罗斯福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和勇于面对危机克服困难的精神。
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罗斯福新政措施和影响
难点:全面客观地认识罗斯福新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CCTV公益广告《读书-主持人篇》视频,
【教师活动】阅读可以提升我们的品味和文化素养。同样阅读丰富的史料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今天我们大家一起以阅读课的方式来学习一下《罗斯福新政》。
大家跟老师一起迅速浏览课本,看一下共包括哪三个子目:
【师生共读】1.“柯立芝繁荣”;2.冲击资本主义的大危机3.意义深远的新政。
【投影展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略)
二.【新课探究】
(一)自主研习
1.自读课本33页小字回答:柯立芝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矛盾?
2.自读课本33--34页内容归纳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3.自读课本35--36页内容归纳罗斯福新政涉及的领域、措施、影响。
(二)自学检测、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强调
【教师引导】一战后,国际环境相对稳定,资本主义经济也出现了一度繁荣,历称为“柯立芝繁荣”,那么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矛盾呢?
【投影展示】自学检测一:柯立芝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矛盾?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产品大量积压,最终引发了股票狂跌,企业倒闭、一些大股东瞬间变得一无所有【投影展示】资料和漫画
【教师引导】这样1929.10.24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就在美国爆发了,那么这场危机具有哪些特点呢?
【投影展示】自学检测二:归纳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学生回答】学生根据材料分析说明
【教师引导】这场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下面大家阅读以下史料探究”经济危机的影响”
【投影展示】反映经济危机影响的历史资料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材料从经济、政治、国际关系角度说明“经济危机的影响”
【教师引导】这次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乃至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受害的是美国,灾难中的美国此时迎来了第32届总统大选。胡佛和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的候选人,下面大家共同读他们的竞选主题,
【投影展示】胡佛和罗斯福竞选画面和竞选主题
【学生活动】学生读竞选主题
【教师引导】假如你是美国的民众,你将把宝贵的一票投给谁呢?
【学生活动】投票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就加一个小插曲,【投影展示罗斯福的生平】据此阐述一下罗斯福最让你敬佩的地方在哪?
【学生自由发言】(略)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材料来了解一下罗斯福执政时遇到了那些棘手的问题?
罗斯福总统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投影展示】危机中美国面临的种种问题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教师引导】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共同归纳一下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强调】新政的特点就在”在它抛弃了美国信奉的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通过立法手段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最后使美国成功渡过了危机。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材料来共同了解一下新政后的美国,归纳一下“新政的影响”
【投影展示】新政后美国社会发展的资料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根据材料从经济、政治、资本主义发展角度归纳新政效果。
【教师引导】新政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新政不仅挽救了美国,而且使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得以保存,更重要他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二战后被资本主义国家广泛推广,迎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就此能否新政“完美无缺”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全面客观地认识‘罗斯福新政’呢?
(三)师生交流园、拓展延伸
【投影展示】
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即罗斯福政府)挽救了它。——罗斯福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
【教师引导】问题1.新政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
如何理解“新政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新政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3.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投影展示】全面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资料
【教师引导】目前我国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从成功的改革案例中用应该吸取哪些经验呢?
三.以史为鉴:改革路上的探索
【投影展示】列宁新经济策:——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探索*道路
罗斯福新政:——借鉴*“计划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教师点拨】启示:开拓国际视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发展进步,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教师引导】本节课我们利用大量的可内外资料探究了“罗斯福新政”的重点知识,下面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知识结构梳理一下本课内容,以便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四.知识梳理、课堂小结
【投影展示】学生根据板书自行梳理知识结构
人教版高一下册历史教案设计3
五四爱国运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又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巴黎和会的概况、性质;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五四精神的内涵;
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二十一条”是日本妄图而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人们的反帝斗争,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深层背景。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③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结果及五四精神
难点:五四精神的内涵
二、教法、学法(为了解决刚才所提到的重点难点,我设置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本人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如讲述法、提问法、设问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引导讨论法、小组讨论回答得分法等,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本人还将采用倒叙法,打破教材结构,把五四运动背景放到五四运动经过、结果之后并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讲授。对五四运动经过和结果的讲授,本人将采用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融于其中。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一定要充满激情,自始至终的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
三、学法指导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课堂中指导学生扮演角色,并采取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加深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等,并指导学生用归纳法构建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
(一)、导入新课
设问:五四青年节的由来?直接引入五四爱国运动。(引出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而设定的,激起学生了解这场运动的求知欲望,从而揭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
本目是教学重点,我先通过对当时国外、国内的背景进行分析。用PPT提供背景材料,指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归纳出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2.“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一目主要讲述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这一子目的讲授,可采取指导学生营造历史情境,进行角色表演的方法来了解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场景:
时间:1919年6月28日
地点:民国电视台
事件:《新闻关注》节目录制现场
人物:《申报》记者邵飘萍北大学生许德珩
北大校长蔡元培本台评论员
主持人播放《五四运动》片段(课前准备的视频)回顾五四运动的经过。
通过采访邵飘萍,根据他的所见所闻及出示的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通过采访许德珩,根据他的亲身经历——五四运动前的筹备:口号和传单的确定;运动的-路线及其发生的重大事件;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以及被捕到最后的释放等种种经历,进一步落实五四运动的经过。
通过采访蔡元培,根据他的所见所感掌握五四运动初步胜利成果及青年学生、工人阶级、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地位。
角色表演后,多媒体显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口号、二个阶段(爆发和高潮)的时间、中心、主要力量、方式和结果(用表格制作),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3.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本目的讲授,采用学生阅读法和归纳法相结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五四精神”一目的内容,并归纳。
在讲授到“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时,通过新旧民主主义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4.五四精神
这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先指导学生对照课本找出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然后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五四精神的表现。
5.课堂小结
采用概述法进行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87年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6.课堂反馈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本课学习的知识
7.课外延展
布置一个课外探究课题,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深入现实,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学能创新的精神。
四、板书设计:
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
1.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壮大
3.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
4.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3.经过、结果
阶段时间中心主要力量方式结果
爆发1919.5.4北京青年学生--、口号部分学生被捕
高潮1919.5.6-6上海工人、商人、学生三罢斗争罢免卖国贼
拒签和约
释放被捕学生
三、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3.思想解放运动
4.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人教版高一下册历史教案设计4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沿着西方政治文化上溯其源头,就是古希腊,古罗马.古希腊人以其睿智创造了两个名词"公民""民主",影响了直至今天整个西方的历史.而古罗马的法律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其中所蕴含的"公平,正义"的原则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至今仍然是人类为实现它而追求的法律目标.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也为下一个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作了铺垫.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知道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
2)理解罗马法的演变与罗马帝国扩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思考问题
3)理解罗马法对后世法律体系的影响,促使学生通过对比,联系更清晰的从历史纵面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罗马法的内容及《人权宣言》,《权利法案》和拿破仑时期的《法国民法典》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学会收集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并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小组讨论罗马法的内容所体现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础和分析中西法律发展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思维,加深其对现实的关注
3)以案说法,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4)通过资料研读,问题探究分析罗马法的内容和实质,以及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现实的关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留给人类的不是这些法律的本身,而是一种追求民主追求法律意识的人文精神和确立民主与法制的一些基本原则.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罗马法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习惯法向成文法发展的原因;公民法向万民法发展的原因
二,说学情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平时的见闻中,对罗马帝国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较少涉及罗马法这一方面及对法律认识较为缺乏,因而需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中引发其对罗马法的兴趣.另外,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积累了不少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相关知识,因而可以从已知推向未知,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古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三,说学法
以案说法比较方法问题探究法
四,说教法
由于学生对于古罗马时期的历史了解不多,所以对本课程的内容可能感觉比较陌生,尤其是对法律概念的认识不够深入,所以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和介绍一些古罗马历的重要人物与法律的故事,使教学深入浅出.采用谈话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让学生有条件的话翻阅初中的历史书,好好的温习旧知,并事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并翻阅相关资料,可以有一些印象,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时间短内容多的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新课导入
德国的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如此说道:"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可见耶林对罗马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罗马建立过一个庞大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帝国的维系主要是依靠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博大缜密的罗马法律.那么什么是罗马法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罗马法又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以至影响至今呢
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直截了当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新内容.
3.问题探究
(1)案例导入"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发展:
罗马共和国早期,卢修斯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卢修斯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其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请同学们想一想
①法官会怎样判决为什么
②如果你是平民面临上述的结果,你是否愿意当你的权利受到不公正的损害,你会怎么做呢
③如果还是这个案例,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
④通过这个案例分析一下《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意义是什么
规律总结:
(2)课件展示罗马扩张示意图,讲解: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简述罗马共和国向外扩张的过程.
问题:版图的扩大带来了哪些新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后归纳:随着征服地区的扩大,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原有的公民法已经无法适应这些新变化(质疑).公民法适用范围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在扩张中纳入到疆域中的许多外邦人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这种背景下,公民法发展成万民法.
万民法的出现,一方面由于公民法的狭隘性,另一方面伴随对外战争的胜利,奴隶制在罗马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奴隶主的私人利益,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
问题探究:万民法的制定产生哪些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后总结: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协调了罗马人和外邦人之间的关系及外邦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在庞大帝国内微细,协调各地区的民族关系,社会矛盾也祈祷重要作用.万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也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3)合作学习:完备:《民法大全》——体系最终形成
问题探究:为什么说《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体系的完备
(4)课件展示:罗马法的影响
课件展示:《拿破仑法典》,美国《独立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相关材料.
结合教材,阅读材料,分析罗马法对当时和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问题探究:罗马法为什么影响如此深远
4.课堂小结
形成阶段:习惯法到成文法(表现形式)
发展阶段:公民法到万民法(适用范围)
完备阶段:汇纂《民法大全》(体系完备)
总之,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过程,成为古代世界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古代罗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珍贵的遗产.
5.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6.布置作业
举出你身边经常发生的法制意识淡薄,或者法制不健全出现的违法犯法的事;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现在法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人教版高一下册历史教案设计5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历史。初中教材中,已经介绍了民族资本发展的一些基本史实,所以在讲授中需要学生把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线索: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抗日战争结束后,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动;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思考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张謇和荣氏兄弟的事迹,并进行评价,使学生能把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思考。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图片以及教师的引导,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为了使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和阅读法等学习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教师要使学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及意义。
难点: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初创时期的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的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远远超过官僚资本主义,成为中国工业资本的主体的意义;基于民族工业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与壮大对于此后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以上几个难点多带有一定的理论性,也比较抽象,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建议
(1)以黄梅戏《天仙配》音乐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会逐渐瓦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目,首先需要学生回忆专题一的内容,理解在鸦片战争前,中国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理解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让学生看书,找出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最后,使学生理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3)“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一目,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时间、产生途径、代表性企业、早期发展情况。注意在讲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时,可以补充介绍洋务运动。指出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一定的诱导作用。在介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时,可以补充一些数据、图片,加强教材的直观性。
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这部分内容,让学生看书,找出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的原因、发展的状况、代表性企业、特点以及意义。打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和与民族工业发展概况相关的资料,在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自然和社会(或地理、历史)原因,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意识。同时通过幻灯片打出于张謇、周学熙以及荣氏兄弟相关的资料,加深学生的认识。
二、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等史实。理解民国初年出现兴办实业潮的主客观因素、币制改革的影响和导致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因素。认识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出现的原因,学会将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从分析“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结果,学会辩证地看待国民政府的这两项改革举措。学会运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待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很快萧条的原因,理解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全面了解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认识民族工业要想健康成长,必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呈现出“短暂春天”的原因和表现;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及其意义;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
难点: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
教学建议:
(1)分析子目,从整体上介绍本节内容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战间—短暂春天;抗战前夕—短暂发展;国民党后期—陷入困境。
(2)“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一目,是本课重点,“春天”的出现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议教师从辛亥革命的影响导入。在分析原因时,还可适当增加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法令和《临时约法》中的部分条款, 展示一些抵制日货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揭示反帝爱国运动也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此外还需教师补充一点,北洋军阀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使民族工业得以继续发展。讲外部条件时,需阐明这是“春天”出现的主要原因。发展概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信息,归纳要点,教师可简单介绍荣氏兄弟和简氏兄弟及其企业的发展,(幻灯片展示),接着师生共同探究在此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一目,可以结合教材指出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发展的原因,重点介绍“法币政策”,注意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评价这一政策。关于其发展概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信息,归纳要点即可。最后,需要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的同时,受到了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道路曲折而又艰难。
(4)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发展,教材中没有介绍,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知识链接”中“民族工业的西迁”,指出抗战中民族工业受到了沉重打击。
(5)“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一目,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抗战胜利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反而日益萎缩呢?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对教材提供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认识到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通货膨胀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课标要求: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等史实。理解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认识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压迫的史实,学会史论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掌握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所进行的斗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帝国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摧残;本国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摧残与破坏;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的目的。
难点: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
教学建议:
(1)首先让学生回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指出发展曲折,设问:为什么中国民资发展曲折缓慢呢?由民族资本主义受双重压迫的漫画导入新课。
(2) “在夹缝中求生存”一目,教师需要讲述两方面问题: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然后结合教材,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压迫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3)“在斗争中求发展”一目,则需要依据教材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补充介绍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斗争具体的一些表现。最后教师需要总结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可能有充分地发展。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搭配教案
积累高中政治学习基本方法
高一升高二历史暑假班教案范文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课教案
高一升高二历史暑假班教案范文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课教案范文
岳麓版高一第8课历史教案范文
高中阶段历史简单高效学习方法
初中历史多媒体课堂导入方式的选择最新资料
高效的高二历史学习方法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关于高二历史多媒体教学计划
高中高效历史学科学习方法
中学历史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最新资料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最新资料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基本情况总结
高中历史教案华东师范范文
人教版必修三高二上册历史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教案模板范文
如何写高中历史教案最新模板
高中历史教案总结五篇
志鸿优化新高一历史教案范文
高一历史教案岳麓版五篇
高一年级必修二历史教案范文
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及其反思范文
高中人民版历史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