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冬至的公众号文章

黄飞老师

  冬至,古来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数九也从这一天开始。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有关冬至的公众号文章,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有关冬至的公众号文章一:21日“冬至”: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21日,“冬至”,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自冬至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即人们常说的“进九”。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在每年阳历的12月21日至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270度时。据史料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

  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古籍《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意思是说,从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45天,阳气渐升,阴气渐降,白昼渐渐变长,夜晚渐渐变短。

  自冬至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今年12月21日进入“一九”,2017年3月3日进入“九九”。“出九”之后,我国各地将迎来春暖花开。

  我国民间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但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气象资料显示,每年冬至后都有强大的冷空气和寒潮出现,造成骤然降温。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显示,从21日起,一股新的冷空气将影响我国部分地区。

  值此时节,公众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以防感冒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果外出,要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在饮食调理上,多吃些大葱、洋葱、山药、桂圆、栗子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便于御寒,并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多吃蔬菜和樱桃、木瓜、山楂、龙眼等温性水果,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的心境,切忌急躁和精神抑郁。

  有关冬至的公众号文章二:港台地区冬至吃什么

  12月21日是冬至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十分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的起源与中国人的阴、阳观念有关。冬至是一年之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而中国人相信这天正是阴寒本性最强烈的时候,但亦代表“阳”的光明与温暖将逐渐取代“阴”的寒冷,因此,冬至是一个协调及和谐的欢乐时刻。那么港台地区在这个和谐的节日里有怎样的习俗呢?

  香港:享盆菜 无鸡不成宴

  香港地区同胞视“冬至大如年”。不少市民早早备好酒菜,一家人一起吃团聚饭,吃汤圆应节。此举也俗称“做冬”。

  一家人在冬至日聚餐的架势,丝毫不逊色于大年三十晚的团年饭,菜式也特别丰富,有盆菜、火锅、汤圆等,更继续保持著“无鸡不成宴”的传统,在冬至这一天往往有吃鸡的习俗。

  盆菜拥有数百年的历史,逢年过节的“盆菜宴”也是香港一项传统的饮食文化。到了冬至,盆菜更是不少家庭“做冬”中不能缺少的一项美食。香港各个餐厅几乎都有“盆菜”外卖,但是需要提前数日订购,才能在冬至当日领到。

  香港许多家庭主妇一早就前往菜市场,购买食材准备过节晚饭,也有很多人选择在外面吃,不少酒楼餐馆都会特别推出冬至的菜单。部分居民更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预定,有不少食肆连日旺场,部分于月初已预订爆满。

  香港也在会在冬至日举办祭祖大典,大家一起共同缅怀祖先、祈愿社会和谐。参与祭祖者中,男女老少皆有:出家人身着僧衣道袍,普通人把平日的西装革履换成了马褂;除了香港市民,也有专程从广东等地赶来的内地人。有活动参与者表示,通过活动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教化与祥和之美,很珍视这样祭拜先祖的机会,仿佛找到了根。

  台湾:吃冬节圆 九层糕祭祖

  台民间认为过了冬至算又添了岁,凡外出者这天必尽量回家与亲人团聚,合家品尝“冬节圆”(南方潮汕地区“汤圆”又称为“冬节圆”),谓之“添岁”。各家族聚集宗祠祭拜祖先,祭品必“冬节圆”。据说,门窗、仓库、桌柜、牛舍、猪圈、鸡窝、水井、厕所等处,凡人们以为有神的地方,都贴上一两粒“冬节圆”,可求诸神保佑居家平安。

  冬至日“补冬”在台湾也成俗。冬至日前日,晚饭过后,各家在厅堂搓圆。古例搓圆时禁忌口出不祥语。搓圆仔后要补冬,米糕是补品之一,甜米糕要加龙眼干肉,咸米糕有羊肉糕及红米糕。补品还有雄番鸭、公鸡、猪肚鳖炖八珍或十全大补。

  台湾的一些地区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祭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有关冬至的公众号文章三:冬至里的文化值得细品

  “冬至大如年。”这个有着苏州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于苏州有着怎样的魅力?

  老字号的卤菜店门口、元大昌冬酿酒销售点,从上周二开始,就门庭若市了。到了12月20日,按照老苏州的传统,在“有的吃吃一夜”的冬至夜,这一热购场景更是达到了高峰:市民一早排起的热购长队,买足大包小包后的称心笑容,积聚起的是苏州特有的节庆气息。

  置身这样的氛围里,不能不承认,这个源于3000多年前“泰伯奔吴”的传统民俗传承至今,亲情团圆、祈愿美好的情感认同始终未变。更重要的是,在与当下生活的互动中,这个节俗还产生了一些新变化、新体验,成为这一节庆区别于其他节日的鲜明标识。

  标识一:融入生活。与普通市民的日常紧密关联,冬至传承得再久都是原本的模样。从不会像其他民俗节庆活动一样,演变成美食节或者购物节。而这恰恰是不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程中难逃的窠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少民俗节庆根植民间、关联日常的固有特性常常被忽视了。一味造势过节,导致了不少民俗节庆热闹的表象下,原本牵动普通人的情思荡然无存,难免越过越没劲。而苏州的冬至则不同,除了民间自发的热购热情外,一年一度“盛世观前·冬至大如年”活动中,做足了“融入”二字:口述冬至、群文汇演、馄饨竞技,老字号商家集体设摊,推出“冬至盘”。凡此种种,满足市民的多元需求,更进一步激发了市民的过节热情。

  标识二:融入当下。冬至不仅是节庆,更成为一种文化享受和生活方式。事实上,任何一种留存至今的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的产物,又体现着历史与当下的结合。冬至亦如此。在世界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仪式、礼节、理念等的认知在不断深化。看冬至夜里,那些匆匆回家的脚步,有坚守传统的“老苏州”,也有新鲜起劲的“新苏州”。不同的群体,相同的感知,传递出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传统文化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