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励志文章精选三篇

孙小飞老师

  篇一:用热忱去生活

  人的一生一定要努力避开一种人,那种时常泼你冷水的人。

  有个妈妈在厨房洗碗,她听到小孩在后院蹦蹦跳跳玩耍的声音,便对他喊道:「你在干嘛?」小孩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你猜妈妈怎么说?她没有泼冷水,骂他「小孩子不要胡说」或「赶快进来洗干净」之类的话,而是说:「好,不要忘记回来喔!」这个小孩后来成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热忱」就是一种热情,一种对人的热情、对事情的热情、对学习的热情,还有对生命的热情。人的热忱如果被浇熄了,真是很可惜的事。

  有时候我想去听音乐会,想邀朋友一起去,他们常常泼我冷水:「算了吧,搞这套!」我说要去看芭蕾舞,他们更不屑:「你真的有这个兴致?那你自己去吧!」

  谈到热忱,我真心觉得不该泼别人冷水,最好也不要跟爱泼冷水的人在一起,因为,拥有热忱,可以让你做出很多原本可能做不到的事。

  有次卡耐基在美国开年会,有位讲员提醒大家,旅馆房间的门上都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请勿打扰」,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天天从家里到办公室,脖子上彷佛也挂了这么一个牌子。由于你对一切事物缺乏热忱,同事不喜欢跟你合作,顾客也觉得最好离你远一点。你也把这块牌子带回家,小孩不敢跟你玩,太太也小心避开你。你一定想把脖子上的牌子拿掉吧?

  请给世界一个微笑!因为, 笑容 是热忱表现在外的一个象征。

  篇二: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做保险?

  我于2001年初进入保险业,一晃九年过去了,一些久未谋面的朋友对此很惊讶:“你还在做保险啊?”是啊,都说保险不好做,我居然不知不觉做了这么多年。回顾九年多的保险生涯,一路起来,撞撞跌跌,酸甜苦辣尝遍,说没有想过放弃,那是假的。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原因也很多,其中深藏在我心底的一个故事,时常生发出一种力量,拨动着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让我无法下定决心割舍保险这个行业,抛弃我的客户朋友们。

  那还是我刚刚进入保险公司的时候,在一堂新人课上,我听到了这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我还没有与人分享过,今天就和向日葵的网友们一起分享吧。特别感谢当年讲故事的老师!)

  故事原是一个马来西亚的杰出青年在荣获“十大杰青”的颁奖典礼上自述的。他打从记事起,父亲就不在身边。他的母亲告诉他,父亲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他还记得小时候经常跟着母亲到银行领取父亲寄来的学费和生活费,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也是衣食无缺。母亲说,父亲很爱他们兄妹几个,很努力地工作,总是及时把钱汇过来,让他们不必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他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勤奋学习,帮母亲照顾好弟妹,一直希望着长大后能报答父母之恩。在颁奖典礼上,他要感谢他的母亲,还要特别感谢他多年没有见过面的父亲。原来,在他懂事之后,母亲告诉他,父亲其实早就离开了他们,但因为疼爱他们,早就买好了人寿保险,所以去世之时就留下了一大笔保险金,足够他和弟妹生活与升学之需。这些年来,他一直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因为他觉得疼爱他的父亲一直在天堂注视着他。今天,在这个颁奖台上,他可以告慰父亲的是,他没有让父亲失望!

  我就在听完故事的一刹那,突然明白了:原来人寿保险是那么伟大!它可以让爱心永续!做什么工作都是做,但不是每一份工作都能让我感觉到有意义。这是一份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啊:传播爱心,落实责任,倡议互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大家帮助大家……这不正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吗?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真正好的东西往往得不到赏识。满腔热情地推销保险,遭遇的是冷漠,是嘲笑,是躲避……我无数次地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但一个个真实的理赔案例告诉我:保险是好的,是真的。只是,我看到了,我明白了,而我的朋友们没有看到,没有明白。我的工作,就是要想方设法让他们知道,让他们明白,让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得到保障。这正是我作为保险营销员存在的理由。

  “成功销售一份保单,国家减少一份负担”这是我加入香港保险大师郑棣盛先生的夫子俱乐部会员卡上的一句话,而卡的另一面印着的是:“保险尚未普及,同志仍需努力!”是啊,是努力的时候,而不是放弃的时候!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整个社会的保险意识日益增强,保险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光明。有时候我也会偷偷地在私底下想,这个历史巨轮的滚滚向前,是否也有我个人的微薄之力在其中参与了推动?呵呵,别人不知道,我自己知道,我自己偷着乐吧。苦中有乐,这保险,值得继续做下下去。

  篇三:身价是自己创造的

  小张是刚毕业的一个专科毕业生,在单位员工中学历最低,所以工资也比别人低很多。但小张有一种不服

  输的劲头,他深信只要自己好好干,一定可以把工作干得非常出色。

  小张的公司主要做电视广告,老总鼓励单位每个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出去拉业务,无论谁签

  到单子,都可以拿百分之十的提成。小张印制了一些名片,每天中午利用休息的时间到附近的一些写字楼

  里去“扫楼”拉业务。那个时间段,正好是许多公司的老总刚吃过午饭,准备休息的时间。有的人来了兴

  趣,就让他坐下来聊天,他就抓住时机大谈自己公司的业务和发展,然后扳着手指头给他们一一讲述公司

  给大客户们做过的成功案例,甚至把广告词也一并说给他们听,以增强说服力。

  渐渐地附近很多人都知道了小张的公司。两个月后,小张终于和一个化妆品公司签下了三十万元的合

  同。之后小张越做越好,老总破格把他提拔为副经理。当了副经理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员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