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退一步的美文

孙小飞老师

百尺竿头退一步的美文

  念大学的时候,我常跟朋友去游泳,其实我并不怎么爱游泳,是硬被拉去的。更妙的是那个朋友也不喜欢游泳,只为听说游泳是减肥最好的方法才去的。

  为了减肥,那朋友一趟又一趟地游,存心消耗热量,而且刚游完就去称体重,兴奋地说效果立竿见影,果然轻了不少,接着请我去庆祝一一大吃一顿。我说:“你不是要减肥吗?”他说:“怕什么?不是减了吗?游了两个小时,当然有资格好好吃一顿。”结果一个月游下来,他非但没瘦,还胖了,连我都胖了。

  我老爸也有这毛病,他血糖高,常常晚餐后拉着我老妈去散步,而且快走,走得我老妈眼冒金星,你猜我老爸每次回家第一句话是什么?他说:“现在可以吃冰淇淋了!”

  其实这些表现在心理学上是有理论根据的,就是我们越在一方面克制,越容易在另一面放纵。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花了力气做出一些“好事”的时候,就更容易告诉自己“你可以做一点儿小小的坏事”。

  最近跟朋友聊天,有个朋友做了类似的自我检讨,说他成了“善霸”,因为当他帮助许多人,做了很多慈善之后,觉得自己对社会有太多贡献,说话就变得很强势、很大声,甚至有时候有点儿不讲理。

  也让我想起春秋时期大将军子反的故事,子反跟着楚王去打仗,回营口渴,下面人知道子反爱喝酒,送上一碗酒。子反知道打仗的时候不能喝酒,所以拒绝,说:“这是酒!”下面的`人却讨好地讲:“不是酒,是水!”子反居然就喝了。结果被楚王发现,送了命!

  想想,子反会分不出酒和水吗?当然分得出,只是似乎人们都会有个自我原谅的“小人”在心里,偷偷说:“你已经够辛苦了,就装糊涂喝了吧!”

  善与恶好像坐跷跷板,一边起了,另一边就会想法压下去。战胜了一个诱惑,却会败给另一个诱惑。唯一的解决方法,是重新定位诱惑与目标的关系。例如心里念着:诱惑是我达成目标的绊脚石,甜食是我实现理想健康的绊脚石。每次用这样的方法,把诱惑跟目标并列,会比自己直接面对诱惑来得容易。还有一点是古人说得对,“施人慎勿念”,坚持做对的事,做多少遍,对还是对!绝不能因为做多了,就改变心态,搞不好还认为大善多了,小恶没关系。

  怪不得老爸最近总叮嘱我:“你最近又生儿子又接大节目,称得上爬到百尺竿头了。但是小心,百尺竿头容易忘形,容易出错,所以别急着再进一步,再进一步就掉下去了,百尺竿头要退一步省思,怎样走好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