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故事-我伯伯

秦风学老师

美文故事-我伯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各种形式的大型纪念活动,我就打算因此写一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我打算写一写我伯伯范信来。

  贵阳市是一个移民城市。我从小就知道,我的籍贯是宁波,我们家之所以成为贵阳人,是因为,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日本鬼子疯狂地侵略中国,华北、华东等地的难民潮涌般的来到大西南,贵阳市自然也是难民的目的地之一。

  我伯伯范信来则是从宁波逃难逃到了贵阳,后来在贵阳开了家汽车修理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的父母也来到贵阳当我伯伯的学徒,我们家的姐弟几个也就在贵阳市出生、长大,成了地地道道的贵阳人。但现在我想写一篇文章,就觉得应该认真核实一下。

  我伯伯在几年前就已经以93岁高龄去世了,我的父亲也早已过世,我只能问问我的已是75岁高龄的母亲。

  母亲告诉我,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时候,当时的中国十分贫弱,但我们国家的地域广阔,国民政府就命令并组织各种学校及文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迁到大后方,而一般的民营的小工厂国家是没有能力管的,只能让其自生自灭。

  我伯伯范信来自然只能把自己的修车铺的机器和员工一起与众多的战争难民逃向内地,迁入贵阳。当时贵州的交通条件很恶劣,再加上兵荒马乱的,我伯伯怕出事,还打着当时上海滩非常出名的青帮老大杜月笙的.旗号。总之,我伯伯他们是费尽了周折,吃尽了苦,才来到贵阳。

  虽然我母亲并没有亲身经历,不可能说得那么详细,但在我母亲讲述我伯伯的逃难过程时,我的脑海里就会不时闪现出我曾经在各种抗战回忆录、纪录片里看到的那种惨烈的内迁场景。

  我还想多了解点我伯伯逃难时的各种细节。我又去问了我的一个已经近70岁的堂哥也就是我伯伯的一个儿子。我堂哥说的却与我母亲说的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出乎我的意料。堂哥说,我伯伯在抗战时期的1939年,为保家卫国参了军,当上了一名汽车兵。

  在炮火连天中来往于各个战场,后辗转来到贵州,先是驻扎在遵义的鸭溪镇,最后才来到贵阳。抗战胜利后退伍,我伯伯就在贵阳市的一家修车铺当学徒。凭着宁波人的精明能干,只几年功夫,我伯伯已是一家修车铺的老板。大约在1953年左右,已经长大成人的我的父亲及叔叔、表叔等也来到贵阳,当了我伯伯的学徒。几年后,我的父亲又回宁波,与我母亲结了婚,再一起回到贵阳。

  我堂哥还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进行私企的公有化改造时,设在三桥新街现在已经倒闭的也就是我父母曾经工作过的原贵州汽车大修厂就是以我伯伯的修车铺为基础建成的,而政府则给我伯伯定了个八级工,这可是那个年代八级工资制中的最高一级,相当于现在企业里的高级技师。

  我母亲说的与我堂哥说的是如此不同,让我犯难。只是如今我伯伯已经去世,我已无法核实。我真后悔以前没有向我的长辈们多问问这方面的情况,我伯伯生前也从来没有给我们讲起过他在抗战时曾经当过兵的往事。现在我只有靠自己分析。

  我母亲说到我伯伯逃难的过程时十分激动,还提到了杜月笙这个青帮老大,让我不由不信,只是我还是有点疑问,我伯伯怎么可能放下一大家子人独自逃难呢!而我堂哥谈起我伯伯来,虽然没有那么激动,却也说得有板有眼,合情合理。

  比较而言,我更愿意相信我堂哥的说法。一者,堂哥是我伯伯的儿子,肯定会比我母亲更清楚我伯伯的过去,再者,仔细想想,当时我伯伯也才是个20岁左右的年青人,不太可能已有了自己的修车铺之类的资产,而更可能为了保家卫国,响应祖国的号召,参军打仗,赶走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后,我伯伯退伍了,才得以在贵阳市从当修车铺的老板的学徒开始,一步步干到自己也开了家修车铺,并叫来老家宁波的众兄弟。

  我坚信我的分析是对的。我伯伯就是一个抗战老兵,一个充满血性,与日寇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抗战老兵!我为我有这样一个伯伯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