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我比任何人都相信大学的意义

王明刚老师

美文欣赏:我比任何人都相信大学的意义

  考试结束,请考生立即停笔……

  几个小时前的一声铃响,高考结束。十年寒窗,交给命运。

  高考依旧严肃,大学却早被踢下神坛。

  穷亲戚最喜欢在我面前装腔作势“那个谁初中毕业照样当大老板”;出租车司机阴阳怪气地对我说“现在红灯区的生意,都被你们学校的女生抢完了”;小学都没毕业的五叔气焰嚣张地说到“除了清华北大,其他全是野鸡大学”,他带着金戒指的手还不忘在在我面前晃来晃去。

  现在的大学遍地开花,大学生也已泛滥成灾。物以稀为贵,不断扩招的大学早已失去了往日高高在上的地位。如果说上世纪的大学是出身高贵的名媛,现在的一些大学似乎成为堕落红尘的。

  校长忙着拉投资,搞建设,做产业;教授看着哪个课题有钱途就拼命申请。至于学生嘛,更是乌烟瘴气。整日无所事事,浑噩度日,把大学当做前往社会最后的避难所。大学课堂越来越冷清,校门口的宾馆却络绎不绝,无处安放的荷尔蒙在那里得到最好的释放,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我的大学是一个位于四线城市 城乡结合部的普通二本。我所学的专业是一个首届毕业生都还没毕业的新专业。这样的大学生活注定是灰扑扑的。这样的结局也注定是平凡普通的。上课对着几年前的PPT一念一节课的老师有之;向兄弟炫耀昨晚又睡了个处女的学生有之。

  在这里呆了三年,我却看不到它可爱的地方;最为一个即将毕业的人,我甚至不愿承认这是我的母校。我曾给我的大学假设了100种可能,但上天却给了我第101种。

  但如果你问我,如果重新让你选择:你是否还愿意读大学。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比任何人都相信读大学的意义。

  虽然在这个时代,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越来越差,深处底层的我们想要飞上枝头当凤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知识改变命运”对大多数出生寒门的人来说仍然是唯一有效的法则。在这个处处充满不公正的社会里,高考仍然是相对公平的地方。

  很小的时候,我对大学的认知来源于妈妈口中的“可以坐在办公室,不用种地摆摊”。小学毕业的妈妈对知识的尊重远超周围的人。有个卖菜的阿姨每次经过我家门口,妈妈总会象征性地买点。“那个买菜的阿姨有两个儿子在读大学,开销大,要支持”;每逢有老师夸我“好好努力,以后应该可以考上大学”的时候,我妈眼里就会闪着光亮,觉得自己再苦再累也会有希望。那时我就坚定了自己要考大学的'信念。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我的妈妈。作为我妈的好儿子,我要让我妈开心,我要读大学。

  而真正让我意识到,我要为了自己读大学是在高中。

  我的表哥表姐们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自从我读高中后,我发现彼此的差距越来越大。曾经一起嬉戏玩闹的兄弟姐妹却成了不同的模样。他们的生活狼烟四起,鸡飞狗跳;我这边风平浪静,青春年华。对于这种差距我感到的不是害怕,而是欣慰。我甚至希望把这种差距拉大,越大越好。我的父母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但我不希望我也和他们一样。

  我二舅妈家的表弟,曾是亲戚中距离大学最近的一个人。

  表哥成绩优异,尤其是英语口语特别好。后来因为高三恋爱,没考上大学,去了云南。多年以后,当我拿着英语资料准备让他帮我补习时,看到眼前那个大口抽着旱烟,蓬头垢面的男人我一时语塞。之前听人说过,表哥现在天天除了买彩票就是睡觉,快三十岁的人从没找过一份工作,到处向亲戚借钱。曾经被大家称赞的孩子,却成为了亲戚讨伐的对象。看到表哥,我好难过。他曾经是我童年时的榜样,而此时这尊在我心中供奉多年的大佛,就在我眼皮底下轰然倒塌。

  我知道:对我而言,如果想拥有不一样的生活,那么必须读大学!

  后来我曾问过我妈:

  当初送我读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能考上大学?

  和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我妈从来没指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在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妈给我的人生规划就是:混到初中毕业,跟着我爸学做糖果,在镇上开一家糖果店,终其一生。

  所幸,一年级的期中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一。我永远不会忘记原本不想去参加家长会的妈妈在回家路上逢人就炫耀的模样。虚荣的女人,第一次通过不是金钱的东西得到了自尊心最大的满足。

  此后的日子里,他们开始重视我的教育。

  有时想到这件事,我都会感到庆幸,如果不是因为第一次考了那么好的成绩,我的未来会不会完全不一样。我是不是就要按照他们给我安排的人生走完一生,就像我的哥哥姐姐他们一样。

  所幸,一路走来,还算稳定。现在,他们不再干涉我的人生。我要去哪个城市工作,做什么行业,他们从不多问。甚至家里的很多问题,他们都会咨询我的意见。在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地位不会是完全平等的。一个孩子想要和父母站在同一位置上,只有通过财富和年纪。而我用的是知识。

  正如前面所说,我的大学不够好。我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微乎其微,但我仍然要感激我的大学。正是在大学里认识到的人,遇见过的事,读过的书,改变了我。让我知道什么是逻辑、理性、法律、自由;让我重新去认识自我、击破自我,完成新的自我重建;让我懂得在暴力面前不畏惧,在迷信面前不盲从;让我从一个混沌未开,土里土气的小屁孩成为了自己曾经想要的人。

  现在鼓吹读大学毫无意义的无非是两种人。

  一种是从未读过大学的局外人。

  他们或居心叵测,虚张声势,通过贬低大学来掩盖自身学历的自卑。

  像喜欢找“大学生小姐”的土老板,以为自己艹了个大学生,灵魂就得到了升华一样。这种人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其本质依旧是无能的Loser。

  他们或混沌未开,目光短浅。靠着自己勤劳打拼下的财富,沉迷于丝的自满。

  这种人最为危险,因为他们往往会把这种想法贯彻到对子女的教育上。以为只要有钱,孩子就算成绩不好,也可以继承家业。可殊不知,属于他们那个凭着“勇气和勤劳”就能一夜暴富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知识和财富的综合较量才是*主题。

  他们或麻痹愚昧,自甘认命。

  这种人是最多的,譬如我母亲当年。他们不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贫苦的他们认为把自己劳累终身的积蓄留给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对孩子的教育听之任之,舍不得多花一点银子,却不知教育才是最好的投资。越是贫困的地方越不重视教育,越不重视教育就越是贫困。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第二种鼓吹大学无意义的是部分作为“局中人”的大学生。

  随着“大学生包分配”的取消,从小接受到“考上大学就轻松了,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的大学生们一次次地遭到社会无情的打击。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寒窗苦读十年书,如今抢着去打工。当大学生们发现自己投了一堆简历,却收不到一张offer,好不容易找到个工作,结果到手的工资还比不上民工时,忍不住吐槽“读大学有个鸟用啊”

  我不会给你说“虽然找不到工作,但读大学可以升华你的灵魂”这种鸡汤。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读大学的目的,就是找个好工作!

  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否就等于读大学没有意义?

  首先,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是逻辑不严谨的伪命题。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某楼下洗碗大妈说到“现在的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了”时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时,我就忍不住想告诉她“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那些年轻漂亮,体力又好的大学生应聘洗碗工,指不定比你有核心竞争力”。

  其次,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原本正常。部分人大学四年,除了年龄和体重外,没有得到任何的提升,虽然是大学毕业,但能力和智商仍然停留在高三水平,甚至下滑。

  未来对于大三的我来说还很遥远。

  我也可能会因为一项“只招收985 211应届毕业生”被许多单位拒之门外;我也会因为薪水不及隔壁初中毕业的小王,得到“大学毕业还挣那么少”的嘲笑。

  这些我都知道,

  但这些也都不重要。

  因为我知道,大学对于我来说虽然不是生活的免死金牌,但却是我走向更好生活的一张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