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安全感跑哪里去了儿童教育美文

王明刚老师

儿童的安全感跑哪里去了儿童教育美文

  今天早上和5岁的女儿提到,是否愿意回去阳山过年,她很高兴,但是当我说,待几天就要回来上班、她如果想要多待,可以等几天后让外婆送回来,她一下子就心酸了。我们知道触动了她三岁时的心结了。我们赶紧趁此机会,帮助她宣泄旧时情绪。

  至今后悔一件事,她三岁时,我们把她送到了外婆家半年。期间有一次外婆因事,带她去番禺,我们从顺德赶过去见女儿,玩得好开心。因为怕走时她哭闹,第三天早上没有告别就偷偷回顺德了。

  这下的麻烦可就大了,女儿刚刚享受到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开心,一下子又不见了!据说她哭喊得好厉害!外婆只好骗她说第二天带她去找,结果却带她又回到了阳山。接下来的四天里,她哭闹个不停,拒绝上幼儿园,总要婆婆带她去找爸爸妈妈。好惨啊!

  四天后婆婆想到了什么招,就跟她说,回顺德去可以,就没有婆婆煮的好东西吃了。意外的是她居然同意上学了。可是在幼儿园,又缠着老师带她出去找!估计是老师也被缠怕了,骗也不行哄也不干,就只好来硬的了,不理或者大声说她,以至于女儿后来怕老师!

  三个月后,我们去接她回来时,外婆家邻居还跟我们说,“你女儿真聪明啊,会问我们‘我爸爸妈妈到底去了哪里?’”,很会用“到底”这个词。听了以后表面好笑,内里却有点酸楚。我们知道孩子受伤了。

  回来后半年里,我们没敢送她去幼儿园,先给她建立安全感吧。那半年里,有一次她问我是不是老师,我说有时候是,她就马上排斥我了!直到她妈妈解释了很久,爸爸不是真的老师,才又接受爸爸。碰到年轻的女性朋友,她都要先问问是不是老师?如果说是,准不喜欢她!那次的分离焦虑留下了很大的阴影。我们决定暂时不送幼儿园,用了足足半年时间,才给她恢复了一些安全感。

  很多时候,许多父母都以为,自己很懂孩子很爱孩子,其实可能并非如此。学心理学的我,并不是不知道孩子在身边好,可是当我们的工作要被孩子拖累时,我们也选择了牺牲孩子的快乐!一句话,我们考虑自己多于考虑孩子!

  导致这样的原因是,尽管父母们都知道育儿心理知识,却还是没有认真体验孩子的心!我们还没有真正地担心和在意。

  之前还有过一些给她带来分离焦虑的事件:一岁半不到时,工作不方便,就把她送托儿所,她每天都哭得凄惨,在路上拼命回头蹿。我们却认定小孩子都需要锻炼,硬着心肠还是要送去托儿所。要不是10天后她发烧了,我们还会送。现在想来,孩子似乎是不得不以发烧来提醒,或者阻止我们的行为!

  另一次是2岁多,外婆带她回去半个月,我们也知道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消失了,就天天给女儿打电话聊天,经常逗趣她“宝贝幸福不幸福?”,她好多次都说“不幸福”,说外婆外公舅舅等人都幸福,她自己不幸福。我们还以为哪个大人教她的,不以为意。回来后的那天晚上,她睡觉做梦,梦里有不安,在梦里清晰地说“爸爸妈妈不喜欢我了……爸爸妈妈不要走!”我们才意识到问题有点严重!这下才知道,没有人教她说“不幸福”,那是她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我们真的不懂孩子的内心感受!看看,大人们都只在关注自己。

  两三次的分离焦虑,终于让我们重视了孩子的安全感。自从孩子三岁半回到我们身边,我们就再也不肯让孩子离开身边了。后来她在其他孩子面前有一些胆怯和退缩,更让我们后悔,因为以前她很落落大方的,6个月以来进出大门都优雅地和保安打招呼的!心理咨询的经验告诉我们,几次短时间的分离,我们的代价还是太大了。

  一个很有气质的中年女士刘小姐,说家财万贯是少的,身价几千万应该没有问题,可刘女士还是有很大的焦虑。她似乎总在担心老公,他不在身边就会不安。老公虽然是大老板,却也很老实,很少出去应酬。她的不安全感从何而来?内心深处。那是她一直没有意识到的童年心结——父母当年的忽视、不关注留下的不安全感。一般人都无法理解了,财富如此、丈夫如此、自己又漂亮如此的人,居然还过得不快活?可她还真的这样了。

  越来越多的'成人在心理咨询中,显示出心灵深层的被忽视感、不安全感、空虚孤独感,这种感觉的来源一般无法被意识到,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性格、情绪、亲密关系、自信心,跟童年的亲子安全感满足感密切相关!他们只知道自己不快乐,却不知道为什么拥有了很多之后,他们还是不快乐。

  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连结,非常特别,不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的关照,都无法取代孩子对父母的心理需要。有父母在身边疼爱的孩子像个宝,父母不在身边的,也许就可怜得像根草。

  人都说,三岁看老,心理学上看,这话真没错。小时候温暖幸福,长大就能延续幸福。孩子和父母的心灵连结是独有的,爷爷奶奶不能替代!现代人离家打工的人很多,把孩子留给了家里老人,孩子们的内心是怎么样,这种沉重话题简直无法去面对!别人怎么样管不了,我就打定主意,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待在身边!

  别自己不小心,给孩子挂上个终身的包袱,累他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