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时美文

马振华老师

又是一年端午时美文

  白迎迎,山东省郓城县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与语言文字痴缠了几十年,还将继续痴缠下去的80后中学语文教师。教书育人是职业,舞文弄墨是爱好。生性端矜无趣,惟愿以书文自安自娱,感念四方同好知遇之恩!

  小朋友拿着手机查日历,说:“妈妈,下周就是端午节了,要放三天假!”她兴奋地跑开了。放假的端午让小孩子快乐,我却思绪连翩……

  我生活的北方小城,每到端午也会包粽子,大多是江米红枣味的,比较单一。去年我学着包肉馅的,虽然外形不好看,但是味道还好,小孩子边吃边点赞,可是她讲不太清楚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小城的东部有条河,有些年份的端午,会有人请了熟谙水性的南方人来划龙舟,那些人操着我听不懂的方言,循着铜锣的节奏,卖力挥动船桨。岸上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可是没人关心他们为什么要划龙舟。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差不多每年都要带着班里的孩子们学习屈原《楚辞》中的选段《渔父》。被楚怀王和顷襄王多次流放、心灰意冷的屈原在江边游荡,翘着白胡子的渔翁问他:“曾经的三闾大夫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屈原回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被流放。”

  然后,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就开始了激烈的冲撞。渔翁在讲与世推移的道理——世人都混沌,为什么不搅混这泥汤推波助澜?世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这酒糟喝这薄酒?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行为高出世俗而被流放?

  隔着书页,隔着漫长的时光,我似乎也能看到屈原鄙薄的浅笑:“我听说,刚洗完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完澡的人一定要抖落衣服上的灰尘,为什么要让洁净的身体蒙受外物的玷辱呢?我宁愿跳进湘江,葬身在江鱼的腹中!”然后,屈原自沉汨罗江而死。

  我组织学生讨论:在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舍生取义和随波逐流、折节保身的对立中,你会做怎样的选择?让我失望的是,近些年来,主张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的学生越来越多!我便一年又一年地给孩子们讲:不苟合、不妥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种伟大的人格!有学生站起来问:“老师,你讲得那么高大上,我们听你的,但是在社会上会不会碰壁?”我苦笑,但是从不怀疑自己的价值引领,并且确认,格调局促的人生才真的会碰壁。

  我不想看到每个孩子长大之后都走上那条与世沉浮的`自我保护之路,不想看到他们都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于国于家无望。我希望他们有原则有底线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做地方官的,能够护佑一方百姓;做新闻媒体的,敢讲真话敢说实话;做医生的,能心怀仁义救死扶伤;做法官的,能保有良知维护正义;种瓜菜的,不跟着别人一起喷洒激素药;养猪的,不喂瘦肉精;卖肉的,不往肉里注水……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天真,可是这样引领学生的时候,又觉得一切充满希望。但是,还忍不住想:假如屈原还活着……

  暗夜里,我翻开《史记》——那本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史书,看《屈原列传》。司马迁讲:“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我看到幽囚的太史公写此文言若丹青,目光如炬,直若砥矢,我的后背也簌簌起清风。

  我转身问夫君:“你说,现在还有不随波逐流、不妥协不苟合的人吗?”我听到他的声音很坚定:“有!不能因为眼前看不到就否认他们的存在。”

  我想到那个倍受争议的公知崔永元。他为澄清认知手撕方舟子;他自费百万四赴日本、美国调查转基因,拍摄纪录片;他揭穿娱乐圈黑幕,向知名导演大腕宣战……他像一个斗士,单枪匹马对抗暗流。

  我想到那个曾辞去宜宾市副市长公职的樊建川。他拿出经商所挣来的全部家产来建博物馆,他的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他承诺,百年后遗体归军医大学做研究,博物馆归国家。他有情怀,不入染缸,一腔赤胆,孤军奋勇,舍利成义。

  我又忍不住地想:假如屈原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