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分类法经典美文

孙小飞老师

人群分类法经典美文

  傍晚,城市广场上来了一群学生模样的人,由一位教师带领。他们竖起一根三米高的竹竿,顶上用细绳挂着一套《红楼梦》,竹竿旁边立着一块大纸牌,写道:智力小测验——不倒下竹竿而获书者,奖励此书。××学校课外活动小组敬启。

  很快来了一些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觉得怪有趣的。而教师和学生们在附近坐成一圈,静观事情的进展。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竹竿周围变得嘈杂了。他们抬头盯着书瞅,有的独自沉思,有的互相商量,但没有人想出办法来。教师对学生们说:“注意观察,给人群分类。”

  这时一个观众问:“嗨,我说,我搬凳子来拿下书,算不算数?”教师点头笑道:“只要竹竿没倒,当然算数。”看客们大哗:“啊?这么简单?我以为好深奥呢!”于是散去一批人,但没有谁赶回家搬凳子来取书。

  又一个观众问道:“是不是有更巧妙的办法?”教师回答:“应该有吧。但我们这里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也想请教大家,集思广益。”说话间,又聚拢一些看客,对着题目或沉思,或讨论。时间就这么流逝着。竹竿依然稳稳地立在那里。教师对学生们说:“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像这样,看似简单,但一时就没有人办到,所以,即使简单,在没有办到之前,就是一种困难。”

  说话间,来了一位拄拐棍的老者,看见启事,他很高兴,问:“真的吗?这套书好啊,我倒是想要。”围观者起哄:“老人家,想要就拿去吧!”老者转身向旁边一个人借了支烟头,用线绑在拐杖头,举臂,烧断挂书的细绳——啪!《红楼梦》掉在了地上。

  教师和学生们热烈鼓掌,围观者哈哈大笑,老者怪不好意思的。教师上前拾起书,交给他说:“谢谢您,老人家,这书归您了。”在围观者或羡慕或奇怪的眼光中,老者拎着书走了。

  收拾“实验器材”的时候,教师对学生们说:“大家看到了,围观者至少有五十人,大部分在看热闹;少数人想出办法了,却不实施;而最后付诸行动的',却是一位行动不便的老者。你们将来面对的人群,大体上也就是这三类。不要老是抱怨社会竞争激烈,从某种意义上看,那只是围观者在一旁议论纷纷时制造的假象。只要你愿意行动,即使自身条件像那位老者一样弱,也有可能收获最后的果实。”

  一个学生提出新想法:“老师,毕竟只是一套书的小诱惑,如果竹竿上挂的是金砖,我敢肯定,会有人抢着回家搬凳子。”

  教师一挥手:“错了!真正的行动者哪会那么迂腐,完全按照既有规则办事?他会直接打倒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