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角色固着美文

刘莉莉老师

走出角色固着美文

  企业有自己的组织架构,家庭同样也有内在的系统和序位,不论你是服从上司意志的员工、果敢高效的领导、传道授业的老师或一丝不苟的程序员,回到家中,都需要调整角色定位,改变沟通方式。

  然而生活中往往有不少人会无意识地混淆角色,将家庭角色带入职场,或者将职场角色带入家庭,导致出现很多沟通问题。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固着”,泛指一种固化的心理模式。角色固着带来的影响常常很广泛,一个人如果不自觉地固化自己的某一身份,不仅会将之带入家庭关系中,还会延续到他所有的人际关系中。

  习惯性教导的老师

  吴芸是一名语文老师,她把所知所学尽可能地教给学生。除了带学生领略语文课本之美,她还将课本之外有关文学、美学和生活方式的点滴融入到教学中,她的影响是渗透式的,在一种温馨的氛围中,学生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很多学生毕业后,回顾中学时代获得的视野扩展与思想启蒙,都会特别感激她。谁也不能否认,她是一位出色的老师。然而遗憾的是,她把这种与学生交流的方式移植到了与丈夫的相处中……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和文学积累中,吴芸形成了自己的美学标准,而学理科的丈夫,显然跟她不是同一类人,两人志趣爱好和对生活的理解都大相径庭。于是,在她的主导下,她和丈夫形成了如师生般的关系模式:她是他的监督者,他的行事方式一旦不符合她认为的好标准,就会遭到“教导”,生活中更无时不在的是她的灌输和改造。她把跟学生的相处模式带入到家庭中,丈夫不堪其累。

  行为模式会深入地影响一个人,不觉察间,她也把这种行为模式带入到所有的人际相处中,成为她的一种处世基调。老师只是她的角色之一,回到家,她的职场角色就不复存在,她需要扮演的是一个平等交流的妻子;与朋友相处,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她身边的人会轻松许多,她自己也会因为看到他人的存在,而体会更宽广的人生。

  只下达指令无需执行的领导

  周鸣年过五十,已是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他曾经在宣传、外经贸等多个部门担任领导,果敢坚决,能力很强。长期以来,他在职场中的主要职责都是分析与决策,根据当下条件和已有资源,做出决定,而具体执行则是秘书的工作。甚至,周鸣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被秘书包办,细致的秘书会想领导所想,把种种细节考虑周到,做成方案,供领导决策。

  当了多年领导,周鸣已经习惯这种思维模式,他也把职场角色带入到了生活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严重退化。

  在一次长辈的生日宴上,周鸣和女儿、女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作为一家之长,周鸣需要为家庭的重大聚会承担很多细碎的事情,比如采购很多烟酒等用品。那天,他带着女婿出门,回到家后却大发雷霆——他对着女儿怒吼一通,斥责她选择了一个无用的丈夫。女儿被骂得云里雾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非常委屈。仔细询问才知道,在超市买东西时,父亲在一大堆货物面前完全不知所措,女婿认为不能越俎代庖,乖乖等着老丈人发出指令,两人都陷入了不知所措中。

  事实上,周鸣根本不知道怎样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符合他要求的东西,他指望女婿揣摩出他的想法,给他分析各种品牌的好坏利弊,他只要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决策即可。可是女婿不是秘书,他没有干扰老丈人的主导地位,他以为,只需要帮着提东西付钱就可以了。

  这个冲突的侧影,是周鸣行为模式的浓缩。他把职场和生活混为一谈,处处展现领导身份,固着在单一角色里,因而失去了体验不同角色的`可能性。

  走出固着心态

  角色固着产生的心理原因很复杂,简单分析起来大约有以下两个:一是过于认同自己的某一角色,且这一角色带给个体某一方面的极大自我满足,导致对它表现出过度的渴望。二是个体把自己的中心角色,即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主要角色绝对化、唯一化,不能意识到不同角色的不同要求。

  要避免角色固着的困扰,首先需信任自己。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扮演许多角色,每个角色有不同要求。信任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不是陷入担忧,结果导致下意识地选择最擅长的角色去应对所有的问题。其二,要对自身所处的关系状态有清晰的认识,职场和家庭中的不同身份,到底需要自己承担怎样的责任与义务?清晰角色,摆正心态。其三,要经常反思自己有无角色混淆,同时多与他人沟通,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