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开斜阳分外香美文欣赏

黄飞老师

书开斜阳分外香美文欣赏

  夕阳把余辉无私地洒向校园,红色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干净的水泥地面上散发出令人毛孔舒张的温热;曲槐与垂柳,苜蓿花与三叶草,婆娑杨与宝塔松,自然之躯在阳光下疯长……

  晚饭后,孩子们走出餐厅,走出公寓,怀揣书本,散落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或动而诵,或静而思。操场边的垂柳下,两个女生背靠背,屈膝作几,展书而读,声音婉转如流莺鸣柳;读书花园的石几旁,几个男生围成圈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气势豪迈如飞浪冲天;窗明几净的阅览室里,座无虚席,时而书页哗哗,时而笔尖沙沙……真是夕阳无限好,书香满校园啊!

  触景生忆,昔日的夕读情景,像过电影一样清晰地展现在我眼前——

  我们上中学的时代,正是以家为单位农耕繁忙的时代。放了晚学后,会有好多活计等着你——挑水砍柴,铲草喂猪,掏粪积肥,推磨打场……干完了这些,就空着肚子回校学习。也许是因为生活的贫穷与单调吧,读书,就成了丰富我们生活的最好方式。

  学校后面是山,山下是一块块梯田。日暮时分,路畔、田埂、山腰,便出现三三两两读书的学生。夕阳、晚霞、炊烟、青山、碧水、绿树,恬静淡雅的乡村晚景,因为有了读书者的影子而更加迷人。口干舌燥,饥肠如鼓的时候,我们就偷偷钻进山下的豆地,尽情地品尝那鲜嫩嫩水生生甜脆脆的豆角。读书读得厌倦了,还可盘上山去,遥望瀑布挂前川,静听溪流满沟喧。从山崖上渗出的溪流,斜铺下来,在落日余晖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或仰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看白云狼奔豕突,唱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心绪宁静后,继续把书读,直到把夕阳读下西山,把晚霞读得昏暗。

  大学生活中,记忆最深刻,回忆最幸福的,还是那夕读的情景。

  学校教学楼后边有个湖,湖边芦苇丛丛,湖面清波粼粼。时有忙者放鸭,偶有闲者垂钓。晚饭后,湖畔上,又满是如饥似渴读书的学子。那时候,我们对诗词曲赋,散文小说,历史地理,逸闻趣事,凡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无不涉猎。读了一卷又一卷,读了一遍又一遍。从诗经一路读来,真有点“中华五千年文化,尽藏吾胸”的感觉。

  有时,我们也会怀揣书本,到郊外的田塍上去,一边读书,一边体会“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的自由与爽心;做一些“霞光/像南国红豆一样芬芳/苍鹰/为寻找一片蓝天奔忙/山,睡了又醒了/草,枯了又绿了/生生息息的自然之物/偱一定轨迹/回归往昔/只有思情/悠悠似梦/欲圆/难圆”的幼稚诗句。

  岁月沧桑,花发染鬓,不变的,还是夕读的信念。

  公余饭后,我也偶临街边棋摊,看楚河汉界间剑戟齐鸣,烽烟滚滚。下棋,本来是爱棋者在虚拟战场上的智慧较量,却往往演绎成“棋手”在街边“你说我棋臭,我给你臭气”的'小儿对垒以致大打出手的莽夫行径;我也常闻麻将爱好者的闲谈,往往为了一两元钱争得朋友反目,父子成仇,更有甚者,赌得债台高筑,妻离子散……事事这般糟,莫若读书好。我觉得,在世俗的生活中,读书,应该是消遣夕阴、和谐关系、明理尚德、清风正气,传递正能量的最好方式。古人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夕读夜思,当获趣无穷,获益无穷。

  现在,下班后回到家中,我已习惯了去书架上随便抽一卷书,坐在窗前,面对入窗斜阳,细读、慢品,浏览、粗观。斜阳把光点照射在一个个蝇头似的文字上,文字闪闪发光,油墨的香味一直飘到历史的深处……顿时感到富有而心胸开阔,一种活泼的、健康的情绪充盈胸中。或搬把木椅,放在门前的杏树下,面对夕阳,在弥漫着泥土气息和葵花、荞花、菜花芳香的黄昏里,听溪流淙淙,蛙鸣阵阵;看书中三国,品人间沧桑,吟采菊东篱,唱大江东去……或端坐书案前,仰倚沙发上,斜靠床头边,品香茗,读经典,体悟圣贤思想,感悟自然之理,口转心用,陶情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