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是一门学问美文

张东东老师

比,是一门学问美文

  “比”是一个会意字,即拿一物或一类物,与另一物或另一类物进行比较。“比”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在学校,同学之间比成绩、比品德;在社会上,人们之间比地位、比权势;在超市里,人们比质量、比价格……

  从“比”的字形看,它是一把双刃剑。善于用“比”这把剑的人会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不善于用的人则可能伤害自己。因此,“比”是一门学问。

  客观理性地“比”,带给我们的是启迪和成功。只有理智地“比”,才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被广泛熟知的莫言,就值得我们借鉴。在写作生涯中,他的内心就有“两个要点”,其一是分析一些名作家,究其大红大热的'成功因素,其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在农家生活中寻找灵感,让文风愈加独成一派。现今很多作家将赚钱和功利放在首位,成为了所谓的“市场作家”,什么畅销就写什么;还有的作家为了搏关注,沉迷于风花雪月、野史风韵。莫言就是善“比”的典型,知道自己应该比什么,是销量、关注度、名利掌声,还是文学著作本身的意义,相信莫言内心总有一把“比”的尺子。

  缺乏理性地“比”,带给我们的是人生的空白和遗憾。和别人进行比较后,自己仍没受到任何启迪,这样的“比”就是盲目的,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事例,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诉人们,秦朝实力雄厚,阿房宫的建造更是雄伟壮丽,秦始皇满以为这样就会稳坐江山千余载,不曾想,一个陈涉起义就让一切土崩瓦解了。“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后代统治者“比”而不鉴,所以悲剧才会重复上演,令人扼腕叹息。

  不顾实际地“比”,带给我们的是诱惑和伤害。现在有些学生圈就存在着一种不良风气——攀比,且愈演愈烈。媒体也报道过一些学生举办豪华聚会,开著名车,穿著名贵礼服,排场浩大。这些学生比的不是成绩和素质,而是吃喝穿戴、时尚享乐、排场,无不让人惋惜。校园里应该是最纯洁的圣地,可攀比之风让这里丧失了本来的纯真、质朴和善良。

  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摒弃不恰当的“比”,选择理性的“比”。对待生活,我们应努力将“比”变成自我奋进的动力,使“比”成为我们顺利到达成功彼岸的助推器。

  该“比”的时候,我们绝不怯懦;不该“比”的时候,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和的心态。善比者,“比”是一种促进,一种提升;不善比者,“比”是一种累赘,一种牵绊。

  总之,“比”是一门学问。只有善比者才能知足常乐,才能体会“心远地自偏”的美妙。比出思想,比出境界,比出风采,才是我们应该达到的人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