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推荐:原来孩子可以很明理

秦风学老师

美文推荐:原来孩子可以很明理

  一天,在楼下的花园里,一群孩子凑在了一起。其中有一个大约4岁的女孩,手里拿着一袋旺仔QQ糖自顾自地吃着。

  沛沛(当时26个月)看着这个姐姐,好奇地问:“姐姐吃什么呀?”

  还没等我说话,周围立刻有人替我“解忧”。

  一位奶奶说:“那个东西不好吃。”

  一位姥姥说:“对。你看***都不吃,沛沛也不要吃哦。”

  沛沛满脸困惑,仍然看看姐姐手里的东西,好奇心似乎不止。

  一位阿姨继续解释:“姐姐是大孩子,可以吃,沛沛还小。走,我们荡秋千去。”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居然没有一个人正面回答沛沛的问题。而沛沛也很快忘了她想问什么,事情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看见沛沛没有吵着要吃,邻居们显然非常满意她们成功的劝导。

  “可、可、可,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呀?”我的心里说不出的'无奈,只有苦笑的份儿。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愿意回答孩子的问题呢?(我倒是想回答来着,硬是没插上嘴。)

  显然是怕!怕什么?怕孩子闹着要吃。可是——

  为什么就不愿意相信孩子仅仅是想知道“那是什么”呢?

  即使孩子真的要吃,为什么就不愿相信他们也有自控能力呢?至少可以相信他们的能力是可以从无到有的吧?

  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用隐瞒、欺骗的方法来避免事端、达到控制的目的呢?

  我真想为孩子们鸣一声冤!

  单纯就零食这一问题,我的观点是,对于无害的食品,尝一尝没关系,只要不过度。而这种度的尺度只是装在我心里,在行动上我从不会如临大敌一般戒备。每次带沛沛去超市,她总会问起那些花花绿绿的食品,我从不回避。详细给她解释之后,还会主动问她想不想吃。如果她想要很多种,就明确告诉她妈妈没带那么多钱,这一次买一样,下次再买另一样。可能是从来没有神秘感的原因,沛沛从不会没完没了地要吃。而且对于零食,往往她并不是要吃,而是要玩。

  有一次,沛沛从柜子里翻出一罐糖,嚷嚷着要打开。奶奶打开罐子,拿出一颗给她。不行,还要,奶奶又给她一颗。还不行,还要,她要整整一罐糖。这回奶奶可不答应了,而沛沛也同样固执。我见了,就让奶奶把罐子给她,看她究竟要干什么,然后再阻止不迟。谁知沛沛接过罐子后,把糖全部倒了出来,给糖排起了队。之后我又让她按颜色分类玩儿。最终,她一块也没吃。看到这样的结果,奶奶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她有点惭愧。

  当然,对于这个年龄的沛沛,也有我不让她吃的东西。比如大果冻,比如QQ糖。说到这里,可能也会有人反对,果冻怎么就不能吃呢?QQ糖怎么就不能吃呢?我想这里没有是非对错,各人有各人的尺度,各人有各人的风险偏好。我就是不愿意有那万分之一噎着的危险,因为以前听说过其他东西噎着问题不大,但果冻一旦呛到气管里后果极严重。

  沛沛是知道果冻的,在超市里见过,也曾想要过。但在她第一次要的时候,我就回答她:“想吃果冻啊?好,没问题!等你长到姐姐(旁边一个买果冻的姐姐)那么大的时候,妈妈就给你买,好吗?”我不记得沛沛当时有没有坚持,但只要多动动脑,总会有对付的办法。而这个道理,只要有机会,我都会有意无意地说给她听。

  而后,就有那么一天,沛沛看见院子里一个姐姐在吃果冻,就指着问:“这是什么?”

  “你说是什么呢?或者你问问姐姐吧?”我反问她。

  她于是对着那个姐姐问:“这是什么?”

  姐姐没有回答,旁边的妈妈刚要代答,沛沛已经自问自答了:“果冻。”

  看着沛沛好奇的样子,那位妈妈问她:“你要吃吗?”

  “我不吃。”说实话,这个回答让我都有些意外。

  “那是为什么呢?”我也好奇了。

  “因为我太小了。”

  “哦?”

  “我—我—长到姐姐那么大再吃。”此刻的我感动得一把抱过这个天使。

  “好!等你长大一点,妈妈就给你买。你要什么颜色的?”

  “绿色的。和姐姐一样的。”

  “好!那我们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快快长大。然后就买和姐姐一样的果冻,绿色的,好吗?”

  “好!”沛沛也兴奋极了,充满了期待,没有丝毫失落感。

  其实,孩子真得可以非常通理,只要你愿意相信她。

  后记:沛沛现在二岁5个月了,上个月,我第一次给她买了果冻,她很高兴,同时也很随意和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