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专题一教案五篇

王明刚老师

中考生物专题一教案1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探究遗传现象的兴趣

师:(用实物投影出示某位学生父母的登记照)今天我给同学们 带来了两张照片,大家看看,猜猜他 们是哪位同学的父母?

生:我觉得这是李意杰同学的家长。

师:你们是根据什么猜出来 的?

生:我觉得这2张照片中,他的爸爸妈妈的某个部位长得很像李意杰,所以我们一看就看出来了! (放课件)

师:我明白了,刚才同学们说

照片上的人和李意杰同学有很多相似的特征,所以他们是一家人。那是不是孩子都有一些和父母相似的特征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对父子。

【评:引导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同学家人谈起,从而启发学生提出关于遗传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认识人类遗传现象

1.研究陈强、马季父子的照片。

师:这是我国的喜剧演员陈佩斯和他的父亲陈强的照片,大家仔细找找,他们有哪些地方相似,把你们小组的发现记录在这张表中。商量一下,拿出一个一致的意见。

(生分组找陈强父子的遗传特征,教师巡回辅导。)

师:下面哪一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发现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我觉得他们两人的眼睛像、眉毛像、耳朵像、脸型像,嘴巴不像、头发不像。

生:我们得出来的结论是眼睛像,但我们认为眉毛不太像,鼻子也同样像,耳朵也同样的不像,嘴巴是像的。不过头发我们认为也是像,脸型觉得也像。

师:关于头发,认为像的小组举手。我巡视的时候,同学在下面对这个问题有讨论和争论,陈强我们看得出来他患有脱发,这里要补充的,陈佩斯原来头发也是一样的,也是脱发,头上头发不是很多,为了演出的方便把其它的头发也剃了,所以你们再看看他们的头发是否是相似的。 生:是的。

师:陈强父子在这个特点上也有一个相似之处,我把它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刚才找出的眼睛、鼻子、脸形等都属于相貌,也就是说陈强父子在面部特征上有相似之处。除了长相和疾病以外,孩子与父

母还可能具有哪些相似特征呢?我们再来看一看另外一对父子。

(课件出示马季父子的全身照。)

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左边的是我国的相声艺术家马季,中间的是他的儿子马东,现在是湖南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马季父子除了长相很像,还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生:他们身材很像。

师:的确,都是微微发福的体形。

【评:选择大家熟悉的明星,学生从心理上认同率高,使学生更能自然地接受遗传特征。】 师: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一些相似的特征,你们知道这种现象叫什么吗?

生:遗传。

师:谁能用一句简单的话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遗传。

生:就是一个人上一辈跟下一辈长得很像。

生:就是上一辈和下一辈相似的地方。

生:我认为是子女继承父母的一些东西,自己和父母有相像之处,这种现象叫遗传。

师:他们三个的解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生:有,继承。

师:老师把你们三个人的答案综合,遗传是上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的一些生理特征,这些相像是继承。

【评:通过寻找两对父子相似特征后,在这里揭示出“遗传”这一概念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学生对疾病、相貌和体形是继承完全理解。】

2.学生对照相片找自己与父母及不同种族人的遗传特征。

师:陈强父子有遗传,马季父子有遗传,你们和父母之间有遗传吗?下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爸爸妈妈的照片,帮助对方找一找,他有哪些特征是爸爸遗传给他的,哪些特征是妈妈遗传给他的。 生:我和我妈妈长得一模一样。我有一个弟弟,弟弟长得像我爸爸,我的脸形、眉毛、嘴巴、头发长得都很像我妈妈。

生:我认为我和我的父亲耳朵、身材、头发都比较像,然后我从我妈妈身上遗传的特征有嘴巴、眉毛、鼻子,最后还有近视。

生:我有白头发,据说爸爸也是少年白。

生:我有很多习惯像妈妈。

师:是不是每位同学都找到了从父母身上遗传的特征?看样子我们中国人身上都具有遗传现象。那外国人呢?让我们瞧一瞧这对父子。(出示布什父子相片)布什父子之间有相似的特征吗?

生:脸形像、嘴巴像、身材像、眼睛像、鼻子像。

师:中国人有遗传现象,外国人也有遗传现象。看来遗传是人类的普遍现象。

3.根据遗传特征找父母。

(游戏:找这一家子)

4.教学生认识父母把人类所有基本特征都遗传给下一代。

师:老师想到一个问题,我有两只手,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头,手的皮肤是黄色的,我的父母也有这些特征,这算不算遗传呢?

(生讨论交流。)

师:这个问题,刚刚出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说这不是遗传,经过大家讨论之后,有的同学得出了新的结论,说不是遗传的,现在反而少了。不要紧,我们相信真理。 生:因为我们觉得人的皮肤当然是黄的,你就是说人都是5个手指头,难道长出六个、七个手指?就算有6、7个,那也是例外,而且这种情况很少。

师: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人都有5个手指,这是人的基本特征。

生:我的理由跟他一样。

生:我觉得这不是遗传的现象,因为这个手指头的颜色,他们有些人的深,有些人的浅,而且手上的指纹也是不一样的。

师:嗯,她找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老师刚才所说的一样的地方,是不是遗传?不过她也不错,找到不一样的地方。关于这个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生:我认为皮肤的颜色跟遗传没关系,跟太阳晒的多少有关系。

师:现在有这样一个观点,黄色的皮肤,5个手指都是我们中国人的基本特征,所以不是遗传。其它认为这是遗传的说说你的观点。

生:我认为皮肤和手指都是遗传,如果有两个中国人,两个美国人,两个非洲人,你基本上不能指望两个美国人生出的小孩是中国人的样子,也不指望非洲人生的孩子跟非洲人不一样。他们总有相像之处,因为这是遗传。

师:刚才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第一种认为这是人的基本特征;另一种认为是遗传。这是不是人的基本特征?现在,我们就看一下,这些特征是不是你爸爸妈妈遗传给你的。

生:是的。

师:看来父母不光把他们特有的特征传给了我们,更重要的是把人的所有基本特征都遗传给我们。

【评:教师适时肯定与激励学生用事实说话,养成了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严谨的科学思维,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得出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师:是不是只有人类才有遗传呢?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吧。(出示动物一家让学生寻找遗传特征。)这是斑点狗的一家,中间的是妈妈,他们有没有相似之处?

生:眼睛像、身上的斑点像、鼻子像??

师:动物有没有遗传?

生:有。

师:(出示植物一家让学生寻找遗传特征。)我们来看植物,这个水塘有去年的荷花,有今年发芽长

中考生物专题一教案2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

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

2.教学难点

基因的本质。

3.解决办法:

(1)强调基因是重要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重视。

(2)加强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举例与解析。

(3)重视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记忆。

(4)对遗传效应的内容要举例解释清楚。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 DNA分子是怎样控制遗传性状的呢?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认为,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那么,基因与DNA有什么关系呢?

新课: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55-56"资料分析",看懂图A、B、C,分析强调:

1、大肠杆菌的DNA与基因

2、海蛰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转基因技术

3、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计划):测定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上的碱基序列。

4、小鼠体内的HM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

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讲述: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有很多基因,每个基因都是特定的DNA片段,有着特定的遗传效应,这说明DNA必然蕴含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DNA分子为什么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呢?

引导学生"探究---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然后设问: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学生答出:脱氧核苷酸。

又问:有几种脱氧核苷酸?

学生回答:4种(它们分别是:略)

1.基因的化学组成: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讲述: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例如:白花基因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这样特定的排列顺序就代表白花的遗传信息。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是遗传信息而不是白花的本身,在下一代就可以将白花遗传信息表达为白花。

2.基因不同的实质:不同的基因,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但是每个基因都有特定的排列顺序(可举例说明)

3.基因的位置: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银幕显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

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这就是说,基因是DNA的片段,但必须具有遗传效应(指具有复制、转录、翻译、重组突变及调控等功能)。有的DNA片段属间隔区段,没有控制性状的作用,这样的DNA片段就不是基因。

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有特定的DNA片段,蕴含特定的遗传信息,可以切除,可以拼接到其他生物的DNA上,从而获得某种性状的表达。例如:把牛的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上,大肠杆菌可以生产胰岛素。

教师最后归纳: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DNA分子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小结: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板书设计】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

1.大肠杆菌的DNA与基因

2.海蛰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转基因技术

3.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计划)碱基序列。

4.小鼠体内的HM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

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1.基因的化学组成

2.基因不同的实质

3.基因的位置

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中考生物专题一教案3

学习目标:1.减数_的概念和意义

2.图示说明细胞减数_的过程

3.细胞减数_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规律

4.比较细胞的减数_和有丝_、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5.细胞的减数_过程中各时期图像的识别

[教材梳理]

一、真核细胞_的方式

有丝_、无丝_和减数_。

二、细胞的减数_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_两次。

3.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4.过程

三、生殖细胞的形成

1.精子的形成

(1)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的_。

(2)形成过程及数量变化:

2.卵细胞的形成

(1)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的卵巢中。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牛刀小试]

一、减数_过程相关概念辨析

1.如图为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并指出图中对应的染色体。

提示:①同源染色体:指在减数_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如图中的1和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和4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②非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不相同,且在减数_过程中不配对的染色体。如图中的1和3、1和4、2和3、2和4分别是非同源染色体。

(2)什么是联会?什么是四分体?并指出图中对应的四分体。

提示:①联会:指减数第一次_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该时期已完成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已形成。

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1和2构成一个四分体,3和4构成一个四分体。

(3)什么是姐妹染色单体?并指出图中对应的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提示:①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粒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a和a′、b和b′、c和c′、d和d′。

②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粒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b(b′)、a′和b(b′)等。

2.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定相同吗?举例说明。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吗?举例说明。

提示:(1)不一定。如人的X和Y染色体,X染色体比Y染色体大得多,但减数第一次_过程中能联会,仍称为同源染色体。

(2)不一定。如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完全相同,但由于来源相同,因此不属于同源染色体,一般称为相同染色体。

3.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一定会发生联会吗?

提示:不一定。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前期,而有丝_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联会。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阅读教材内容,探讨下列问题:

1.减数第一次_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后,其数目和形态结构有何变化?

提示:染色体数目不发生变化;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一条染色体中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哪个_期?减半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的末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3.经减数第一次_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有什么不同?

提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情况下)形态大小一一对应两两相同。

4.在减数第一次_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减数第二次_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结构相同吗?

提示:数目相同,形态结构不同。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5.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_后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说明原因。

提示:两种类型。原因是由于在减数第一次_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阅读教材内容,探讨下列问题:

(1)试从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角度,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相同点。

提示:Ⅰ.行为变化:①染色体复制;②联会、形成四分体、交叉互换;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减数第二次_后期染色体着丝粒_,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Ⅱ.数目变化:①减数第一次_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②减数第二次_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_有哪些异同点?

提示:精子形成过程中两次细胞_时,细胞质均为均等_;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次级卵母细胞_时,细胞质都是不均等_,但极体_时,细胞质是均等_的。

(3)试从产生部位、是否变形、产生细胞数目分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不同点,填写下表。

提示:_卵巢变形不变形41

2.试依据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特点分析,核DNA、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

(1)体细胞含有染色体数为2N,核DNA分子数为2C,填表分析它们在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数目变化。

提示:2N2NNN→2NN2C→4C4C4C2CC

(2)依据上表数目变化,尝试在坐标中画出染色体数、核DNA数目变化曲线。

提示:

3.连线(把细胞_图像与所对应的时期用线连接起来)

[重难突破]

一、细胞_图像鉴别

1.常见的前期、中期、后期的_图像(以2N=4为例)比较

时期有丝_减数第一次_减数第二次_

前期

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染色体散乱分布,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有同源染色体,且有联会和四分体,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无联会,染色体散乱分布,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

中期

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

后期

着丝粒_,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一极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分开,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每一极细胞中均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_,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一极细胞中均无同源染色体

2.鉴别图像的常用方法

(1)前期的鉴别:看有无同源染色体及联会、四分体现象。

(2)中期的鉴别

(3)后期的鉴别

二、减数_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的变化

1.变化曲线

2.曲线分析

(1)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DNA分子含量的变化不是完全平行的,因为复制后的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而DNA分子含量已加倍。

(2)在间期DNA复制之前(AB段和ab段)和减数第二次_后期着丝粒_之后(FH和fh段),染色体数目∶DNA数目=1∶1。

(3)在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到减数第二次_后期着丝粒_之前(CF和cf段),染色体数目∶DNA数目=1∶2。

(4)BC(bc)段表示间期DNA(染色体)的复制,DNA含量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5)DE(de)段表示减数第一次_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每个细胞内DNA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6)ff′段表示着丝粒_,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是DNA含量不变。

(7)H(h)点表示减数第二次_结束后,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分到了两个子细胞中。

[考向聚焦]

[例1](江苏高考)如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_图像,着丝粒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_前期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

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_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D.染色体1与3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解析]图中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因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_前期,A错误。染色体数目以着丝粒数目为依据,图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B错误。染色体1与染色体2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_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正确。在减数第一次_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且是随机的,因此1与3可能出现在同一细胞中,也可能出现在不同细胞中,D错误。

[答案]C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方法

(1)看有无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等现象。配对形成四分体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2)看有无交叉互换的发生。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3)看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如果不是减数第二次_,则:

①有丝_后期:每一极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为同源染色体(上下对应的染色体不是)。

②其他时期: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一般为同源染色体。

[例2]下面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_和减数_的部分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_图像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_图像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有________个DNA分子。

(3)在上述_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________。

(4)在上述_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________。

(5)在①~?中,染色体数和DNA数与如图所示相同的是图________。

[解析]①中含4条染色体且两两配对,属于减数第一次_前期(四分体时期);②中含4条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没有出现两两配对现象,为有丝_中期;③中含4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为减数第一次_中期;④中含2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二次_中期;⑤⑥都含8条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移向两极,均为有丝_后期;⑦中细胞的每一极都含4条染色体,细胞膜正把细胞缢裂为两个,为有丝_末期;⑧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为减数第一次_后期;⑨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变成4条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_后期;⑩中无同源染色体,含2条已复制的染色体,为减数第一次_后得到的细胞——次级性母细胞;?为减数第二次_后得到的细胞——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散乱分布,中心粒正移向两极,为有丝_前期细胞。

[答案](1)?②⑤⑥⑦①③⑧⑩④⑨?(2)24(3)⑤⑥(4)①③⑧(5)④⑩

_图像的判别

(1)三看识别法

(2)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图像的判断方法

———————————————[课堂归纳]——————————————————

[网络构建]

填充:①初级精母细胞②次级精母细胞③精细胞

④初级卵母细胞⑤次级卵母细胞⑥卵细胞

[关键语句]

1.减数_的特点是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_两次,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2.精(卵)原细胞通过有丝_增殖,通过减数_形成精子(卵细胞)。

3.减数第一次_的主要特征: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4.减数第二次_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_,姐妹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5.1个四分体包含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6.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区别在于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_是不均等的。

7.1个精原细胞能产生4个精子,而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个卵细胞。

8.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1)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知识点一、减数_过程中相关结构(或物质)的变化规律

1.一条经过间期复制的染色体,其着丝粒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依次为()

A.2,2,4B.1,2,2

C.1,4,4D.2,2,2

解析:选B染色体复制后有关的数量关系:1条染色体=1个着丝粒=2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

2.某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将该动物的精巢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是()

A.N和2NB.2N和3N

C.N、2N和4ND.2N、3N和4N

解析:选C精巢中的细胞有些进行有丝_,有些进行减数_。有丝_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或4N;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或N。所以共有三种可能,即4N、2N和N。

3.(海南高考)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_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_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选B在有丝_后期由于着丝粒_,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知生物体的染色体数为20条。减数第一次_结束,染色体减半,在减数第二次_后期之前,染色单体不分开,这时染色体数为10条,染色单体为20条,减数第二次_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0条,无染色单体。

4.假设图A为某动物精巢内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时期1为精原细胞的_间期)

(1)请根据图A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2~4时期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此细胞有__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②图中8时期是减数______________期,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

③图中4发展至5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分离,并分别进入到2个子细胞中。

④图中7发展至8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于9时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B的空白坐标上画出该细胞减数_过程中核内DNA分子数目变化的曲线图。

解析:(1)通过识图首先确定该细胞有20条染色体,有10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时期1为_间期,即可推导出2~4时期为减数第一次_,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5时期染色体数减少一半。5~9时期即为减数第二次_,其中时期8是由于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_形成两条子染色体,这时处于减数第二次_后期,所以处于9时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2)染色体虽是DNA分子的载体,但在减数_过程中,数量变化并不完全一致。复制的染色体,由于存在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都要比染色体数多一倍,因此有染色单体存在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绘制此曲线注意一定要参照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依据DNA分子数与_过程各时期的对应关系,按DNA分子数目变化规律(2a→4a→2a→a),先在空白坐标中确定关键的几点,最后连接各点即可。

答案:(1)①初级精母细胞2010②第二次_后次级精母细胞③同源染色体④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粒_,形成2条子染色体精细胞(2)如图

知识点二、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5.动物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_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_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_形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

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A.②④⑤B.①③⑤

C.②③⑥D.①④⑥

解析:选A准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或可用排除法来解答:①是错误的说法,先排除选项B和D,而③和⑥是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相同特征,可排除选项C。

6.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_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_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_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_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解析:选D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_末期,因为细胞中形成了细胞板且重新出现了核膜和染色质;b图为无丝_,而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能进行_;c图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_,且细胞质不均等_,故为减数第二次_后期,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_后将产生1个卵细胞和1个极体;d图具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_中期,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有8条染色单体。

知识点三、减数_的图像判断

7.如图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

A.①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②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C.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位置

D.④减数第一次_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位置

解析:选C①图为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并没有_。②图为减数第二次_后期,着丝粒_,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③图为减数第一次_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位置。④图为减数第二次_中期。

8.如图甲表示某精子,图乙中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图像的是()

解析:选BB中移向同一极的非同源染色体只有一条与精子的染色体相同,因此B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图像。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多选]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为1/223

解析:选ABC人体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在减数_的间期,DNA复制可能出现差错,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不同,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以达到92条;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前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后期;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且两两相同,故其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为1。

2.以下细胞中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①有丝_中期细胞②有丝_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_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_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_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_后期细胞

A.①③⑤B.②③④

C.①③④D.④⑤⑥

解析:选A有丝_后期及减数第二次_后期,着丝点_,染色单体消失;减数第二次_中期虽有染色单体,但不含同源染色体。

3.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可能有()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C减数第一次_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_的特点:次级精母细胞内由同一着丝粒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中,所以由同一精原细胞最终_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或恰好“互补”。根据图乙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特点分析,图①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互补,图③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由此可判断出①③与图甲精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精原细胞。

4.(江苏高考)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_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减数第一次_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_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_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_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解析:选A因为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所以正常情况下,在减数第二次_后期的细胞中,每一极中应含有3条染色体且无同源染色体。但据图示可以看出,该细胞的每一极中含有4条染色体,即多了1条染色体,且存在同源染色体,由此推知这是因为在减数第一次_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所致。

5.图中横轴表示细胞_时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图示,表示有丝_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_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④②①③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选B无论是有丝_还是减数_,在间期都进行DNA的复制,使DNA含量加倍,据图示分析,图中①、②都有间期倍增现象,因此,图①、②是DNA含量变化曲线。图①的一个细胞周期中,DNA数目又恢复原状,故图①表示有丝_中DNA含量变化;图②的一个细胞周期中,DNA数目恢复原状后又减半,说明图②表示减数_中DNA含量变化。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图③和图④应是染色体数目变化图。看图④的变化曲线,在一个细胞周期的某一时期(后期),染色体数目倍增,然后又恢复原状,说明它是有丝_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而图③中始终没有染色体在原有基础上倍增的现象,则一定是减数_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

6.(安徽高考)某种植物细胞减数_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粒尚未_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解析:选A图甲为减数第一次_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能够发生交叉互换,实现了基因重组,A项正确;图乙为减数第一次_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如果该植物细胞中两条性染色体组成不同,则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就会有差异,B项错误;图丙为减数第二次_前期,不发生染色体复制,C项错误:图丁为减数第二次_后期,着丝粒_,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D项错误。

7.(上海高考)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_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②代表染色体

D.Ⅰ~Ⅳ中③的数量比是2∶4∶4∶1

解析:选A分析图示可知:Ⅰ为精原细胞,Ⅱ为初级精母细胞,在减Ⅰ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Ⅲ为次级精母细胞,Ⅳ为精细胞;①表示染色体,②表示染色单体,③表示DNA,在Ⅰ~Ⅳ中③(DNA)的数量比是2∶4∶2∶1。

8.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_各时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_过程顺序的是()

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

C.⑨→⑥→④→②→①→⑤

D.③→⑥→②→④→①→⑤

解析:选D整个减数_过程为:

9.Aa、Bb、Cc分别表示三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成为AaBbCc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_形成的配子数目和种类分别是()

A.4和8B.2和4

C.1和1D.4和2

解析:选D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_可产生2个染色体组成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而次级精母细胞的_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形成的4个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两两相同,因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_可产生2种、4个精子。

10.(天津高考改编)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粒_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粒_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着丝粒_一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解析:选C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粒_,说明该细胞正处于有丝_后期或减数第二次_后期。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_后期,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若该细胞处于有丝_后期,则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着丝粒_,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B错误,C正确;若该细胞处于有丝_后期,则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体细胞的2倍,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_后期,则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相同,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10分)如图是雌性动物的一个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处在减数_的________时期。

(2)图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有________种组合的可能性。而一个这样的细胞,最后实际只能产生________种配子。

(4)发生交叉互换时,a可能与________发生交换片段,增加配子种类的多样性。

解析:由图可知,A与B联会,C与D联会,说明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_的四分体时期,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该细胞_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以有A与C、B与D或A与D、B与C两种组合。如果只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最后只形成一种卵细胞,即上述四种组合中的一种。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增加配子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1)初级卵母细胞四分体(减数第一次_前期)(2)2A和B、C和D(3)41(4)b或b′

12.(10分)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_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_图像,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

(2)图1中Ⅱ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________,由Ⅱ变为Ⅲ,相当于图2中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图2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如图所示坐标中绘出该细胞在减数_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分子含量的变化曲线。

解析:本题首先由图2中的乙确定是雌性动物。(1)判断染色单体,其技巧是数量可以为0,即可确定b柱表示染色单体。存在同源染色体则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相同,还得排除减数第二次_后期着丝粒_后的染色体暂时加倍时的情况。图1中的Ⅰ为原始生殖细胞卵原细胞、Ⅱ是初级卵母细胞,都含同源染色体。(2)图1的Ⅱ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与图2中乙相对应。由Ⅱ变为Ⅲ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因为初级卵母细胞(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丙)。(3)由(2)题知初级卵母细胞(乙)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4)绘图的第一步是标出横、纵坐标的含义。本题绘图要特别注意纵坐标为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其中的关键变化点有:间期DNA分子复制,DNA含量逐渐加倍后,1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减数第二次_后期着丝粒_后,1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

答案:(1)bI、Ⅱ(2)乙乙丙(3)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4)如图

中考生物专题一教案4

学习目标:1.受精的过程和意义

2.有性生殖的概念、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以及个体发育过程

4.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教材梳理]

一、受精——孕育新的生命

1.概念

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4.意义:减数_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二、有性生殖和个体发育

1.有性生殖及其意义

(1)含义: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_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意义:后代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2.无性生殖

(1)概念: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种类:

生殖方式概念实例

_生殖

(裂殖)一个生物体直接_成两个新个体变形虫、草履虫、细菌等

出芽生殖

(芽殖)出芽形成芽体,进而发育成新个体酵母菌、水螅等

孢子生殖由无性生殖细胞——孢子长成新个体青霉、曲霉、衣藻等

营养生殖

(扦插、嫁接等)由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发育成新个体马铃薯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等

3.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双受精

①含义: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

②过程: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

a.一个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胚。

b.另一个精子+两个极核→受精极核→胚乳。

③适用范围:被子植物。

(2)子房的发育

①果实的形成

子房壁珠被胚珠子房

果皮种皮种子果实

②胚乳的发育

a.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因被子叶吸收而退化,如花生、大豆的种子。

b.一些植物种子的胚乳发达,大量的养分储存在胚乳里,如水稻、小麦、玉米的种子。

③胚的发育

a.实质: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b.发育结果: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个体。

4.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配子的来源

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在精巢和卵巢中经减数_形成的。

(2)生殖过程

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

(3)胚胎发育

①含义: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②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

③三胚层的发育:

(4)胚后发育

①含义:幼体从卵膜中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出生后发育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②类型:

a.直接发育: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较小,如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胚后发育。

b._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如蛙的发育。

[牛刀小试]

一、受精

1.结合细胞膜的成分,讨论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精子与卵细胞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什么特性?

提示: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是否意味着父、母双方各为后代提供一半的遗传物质?分析原因。

提示:不是。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3.判断正误

(1)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现象。(×)

(2)绿色开花植物的同一个胚囊中的卵细胞和极核的核遗传物质组成相同。(√)

(3)双子叶植物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没有受精极核的发育。(×)

二、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思考

(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此谜语的谜底为花生。请探讨:

①谜语中所描述的是花生的哪几种结构,分别由子房的哪部分发育而来?

提示:花生果实麻屋子――→指果皮――→发育为子房壁红帐子――→指种皮――→发育为珠被白胖子――→指胚――→发育为受精卵子房

②花生种子与玉米种子相比,缺少哪部分结构?思考其原因。

提示:花生种子无胚乳,因其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被子叶吸收而退化了。

(2)有人说,因种子的胚能发育成新植物体,所以种子的成熟就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试分析这句话是否正确。

提示:错误。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而种子的胚其实已经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了。

2.连线

三、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用流程图表示蛙胚胎发育的过程。

提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幼体。

2.请在图中填写出原肠胚的三个胚层。

[重难突破]

一、受精

1.受精前的准备

(1)精细胞变形的意义

精细胞变形为蝌蚪状的精子,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集中在头部,细长的尾部获得运动能力,利于受精。

(2)卵细胞体积较大的意义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次细胞质不均等_,使卵原细胞的细胞质更多地集中在卵细胞中,为受精卵提供营养,供早期胚胎发育所需。

2.受精作用的细胞学原理

(1)细胞膜和核膜上糖蛋白的识别功能,保证了只有同种生物的_生殖细胞才能融合。

(2)生物膜的流动性,使_生殖细胞融合为一个受精卵。

3.受精作用的实质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的过程。

4.受精作用和减数_图解(以动物为例)

[特别提醒]

(1)受精卵是新个体的第一个细胞,其_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2)精子和卵细胞是亲子代之间联系的桥梁,它们将亲代的DNA传递给子代。

二、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及发育

1.生殖细胞的形成

(1)雌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减数_大孢子――→3次有丝_8细胞胚囊――→其中有1个卵细胞2个极核

(2)雄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2.果实和种子各部分发育来源(假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

[特别提醒]

(1)不管是有胚乳的种子还是无胚乳的种子,在种子形成的过程中都有由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只是有胚乳的种子,胚乳没有被胚吸收,而无胚乳的种子胚乳被子叶吸收了。

(2)胚和胚乳是在双受精基础上发育而来的,包含着双亲的遗传物质。种皮和果皮都是由母方的一部分结构变化而来,其遗传物质完全由母方提供。所以种皮、果皮及胚的染色体数目虽然都是2n,但来源不同。

三、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

[考向聚焦]

[例1]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

B.幼鹿经过_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

C.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

D.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可发育成不同的组织

[解析]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原肠胚分为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这三个胚层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多细胞生物体细胞寿命不等于个体寿命,在个体的任何阶段都有细胞的衰老死亡。幼鹿经过发育长出鹿角并不属于_发育。_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

[答案]B

[例2]如图为荠菜胚及胚乳发育过程示意图:

(1)图中[16]发育所需营养可由图中[]________提供;而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主要由图中[]________提供,但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________。

(2)图中[18]发育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19]发育成________,[20]发育成________,[23]发育成________,而图六发育成为________,[11]发育成________,[24]发育成________。

(3)荠菜种子萌发长成幼苗直至开花,在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阶段与此相当的发育阶段称为________。

[解析]荠菜的受精卵经一次细胞_,产生两个细胞,其中近珠孔的是基细胞,远珠孔的是顶细胞;顶细胞将来发育成胚,基细胞将发育成胚柄,胚柄的功能之一是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荠菜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来自于子叶,在被子植物的种子形成和果实发育过程中,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荠菜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相当于高等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胚后发育。

[答案](1)[22]泡状细胞[6]子叶[10]胚乳(2)胚胚柄胚乳种皮果皮果实种皮种子(3)胚后发育

———————————————[课堂归纳]——————————————

[网络构建]

填充:①受精卵②受精极核③胚

④胚乳⑤囊胚⑥原肠胚

[关键语句]

1.受精是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它开始于精子细胞膜与卵细胞细胞膜的接触,结束于两者细胞核的融合。

2.受精卵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3.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是有无_生殖细胞的结合。

4.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所特有的。

5.双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6.有胚乳种子与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在于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是否被子叶吸收,无论哪种种子,胚总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7.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前者为受精卵到幼体阶段,后者为幼体出生(孵化)到性成熟阶段。

知识点一、受精

1.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B.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受精后,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

D.受精后的卵细胞能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

解析:选C受精前,卵细胞代谢缓慢,受精过程使卵细胞变得十分活跃,然后受精卵迅速进行细胞_、分化,开始个体发育的过程。

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膜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解析:选A因为遗传物质并不是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在细胞质内的线粒体中也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而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来自母方的遗传物质比父方多。

知识点二、有性生殖

3.下列增加个体数的方式中,不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蕨类植物的孢子生殖

B.蜜蜂的孤雌生殖

C.蟾蜍未受精的卵细胞经人工刺激后发育成新个体

D.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解析:选A有性生殖的实质是生物能够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无论受精作用是否进行,只要是有性细胞参与实现的生殖现象(包括单性生殖)均属于有性生殖。

知识点三、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4.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发育成胚

B.胚珠发育成种子

C.胚和胚乳都在胚珠中发育

D.一个极核与两个精子结合发育成胚乳

解析:选D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A、B、C选项都是发育过程的一部分,胚乳是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的。

5.高等植物胚、胚乳发育和个体发育的起点依次是()

A.受精卵、受精极核、受精卵

B.卵细胞、极核、种子

C.受精卵、受精极核、种子

D.顶细胞、基细胞、种子

解析:选A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只要是通过有性生殖繁殖的生物,它们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不同之处在于被子植物具有特殊的双受精现象。受精卵既是高等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也是胚发育的起点;受精极核则是胚乳发育的起点。

知识点四、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6.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过程表示胚胎发育,②过程表示胚后发育

B.从受精卵卵裂至囊胚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

C.兔子、雄鹰和眼镜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会出现羊膜

D.原肠胚时期不进行细胞分化

解析:选C由受精卵发育为幼体是胚胎发育,由幼体发育为成体是胚后发育。卵裂形成的囊胚总体积基本不变,而每个细胞的体积减小。兔子、雄鹰、眼镜蛇分别是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动物,都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羊膜和羊水能保证其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还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原肠胚时期会发生细胞分化。

7.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动物的个体发育是从____________开始的,主要进行_________。

(2)个体发育成熟后通过[]____________产生配子,它发生在动物的______________中。

(3)图中B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青蛙的该过程是在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4)青蛙的[C]____________过程和[D]____________过程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

(5)高等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卵裂→______胚→______胚(具有______个胚层)→__________。

(6)蛙的胚后发育属于______________。

(7)A、B两过程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高等动物(脊椎动物)性成熟后进行减数_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过卵裂形成囊胚,然后经过细胞_形成原肠胚,再经过_和细胞分化形成幼体,这就是胚胎发育过程。幼体孵化或生出来之后经过有丝_和分化形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叫胚后发育,成体和幼体差别较大的生物的胚后发育是_发育。

答案:(1)受精卵有丝(2)A减数_精巢或卵巢(3)受精作用水(4)胚胎发育胚后发育个体发育(5)囊原肠3幼体(6)_发育(7)对于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有重要意义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_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

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C.从双亲中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解析:选D基因突变概率的高低与生物的生殖类型无关,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变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故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后代的核DNA从双亲中各获得一半,而质DNA来自于母本。

2.在育种研究中,给普通小麦授以玉米的花粉,出现甲、乙两种受精类型的胚珠:甲胚珠双受精;乙胚珠卵受精、极核未受精。两种胚珠中的受精卵在发育初期,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A.甲胚珠发育成无生活力的种子

B.乙胚珠发育为无胚乳种子

C.甲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的小麦

D.乙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的小麦

解析:选B题干中提供了许多的信息,要仔细分析:虽进行了授粉,但属于种间授粉,存在着生殖隔离现象,不能形成正常的种子。小麦是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的发育不能形成种子。由于受精卵发育初期,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形成的胚只含有小麦的染色体,也无法发育成有活力的种子,但其胚细胞经组织培养可获得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体。

3.植物种子的胚细胞、胚乳细胞及种皮细胞中,含有来自母方染色体的比值依次是()

A.1/2,2/3,1B.1/2,2/3,1/2

C.1/2,1/3,1D.1/3,1/2,1/3

解析:选A植物种子的胚细胞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其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这样,胚细胞中的染色体来自母方的应该是l/2;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受精极核是由2个极核与1个精子结合而成的,这样,胚乳细胞中的染色体来自母方(极核)的应占2/3;而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珠被属于母体的一部分,因此,其染色体全部来自母方。

4.[多选]图甲为被子植物种子形成过程的某一阶段,图乙为脊椎动物个体发育过程的某一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1部位的细胞继续_和分化,发育成胚

B.被子植物在达到开花年龄后,其营养器官的生长就会停止

C.乙中的细胞继续_、移动和分化,可发育成原肠胚

D.卵裂期胚的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解析:选AC图甲是被子植物胚的图解,图中的1为球状胚体,该处细胞继续_和分化,发育形成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上述四个结构组成了胚;2为胚柄,其可以从周围的组织中吸收并运送营养物质。图乙是动物发育的囊胚期,可继续发育成为原肠胚。对于一年生植物和两年生植物来说,在植株长出_官以后,营养生长就逐渐减慢甚至停止;对于多年生植物来说当它们达到开花年龄以后,每年营养器官和_官仍然生长发育。卵裂期胚的细胞数目增多,但其体积减小。

5.我们所吃的大米、小麦面粉、大豆和花生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依次是植物种子的()

A.胚乳、子叶、子叶、胚

B.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C.胚乳、子叶、子叶、子叶

D.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解析:选B水稻和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其食用部分主要是种子中的胚乳。大豆和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其食用部分主要是种子的子叶。

6.一颗饱满的花生有两粒种子,则此花生的形成需要子房、胚珠和精子的数目分别是()

A.2、2、4B.1、1、2

C.1、2、2D.1、2、4

解析:选D一颗花生是一个果实,这个果实由一个子房发育而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而花生壳就是花生的果皮;子房中的胚珠长成种子,两粒种子至少需要两个胚珠发育而成;花生属被子植物,要进行双受精,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再发育成胚乳,所以每形成一粒种子就需要两个精子。

7.如图所示,近年来,动物胚胎学家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已研究确定了胚胎发育的过程。若孕妇在孕期的某一阶段受某些药物的影响,而生出口唇畸形(唇裂)的婴儿,则造成该畸形发生的病变的原始部位在()

A.图丙的6和10B.图甲的1和2

C.图乙的3和图丁的4D.图丙的5和6

解析:选D口唇有肌肉组织和皮肤表皮、真皮及皮下血管、脂肪组织等,所以,口唇的形成与外胚层和中胚层有关。

8.下列属于个体发育全过程实例的是()

A.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B.小麦种子萌发到形成麦穗

C.婴儿发育到成人

D.从受精卵发育成成熟的植株

解析:选D个体发育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蛙的受精卵形成蝌蚪是蛙的胚胎发育;小麦种子从萌发到形成麦穗是小麦胚后发育的一部分;婴儿发育到成年人是人的胚后发育。这三种情况都属于个体发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过程。只有从受精卵发育成成熟的植株才是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9.玉米的体细胞内含有20条染色体,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卵细胞、一个极核、胚细胞、胚乳细胞、珠被细胞、子房壁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A.10、10、20、20、20、20B.10、10、30、30、20、20

C.10、10、20、30、20、20D.10、20、20、30、20、20

解析:选C卵细胞和极核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而胚细胞、珠被细胞和子房壁细胞均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本身就是体细胞),胚乳细胞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1.5倍。

10.在高等动物胚的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原肠胚的形成,原肠胚的主要特点是()

A.有囊胚腔、原肠腔及外胚层

B.有囊胚腔、原肠腔及中胚层

C.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和囊胚腔

D.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和原肠腔

解析:选D原肠胚时期,随着内卷动物半球细胞和内陷植物半球细胞的推进,原肠腔逐渐扩大,囊胚腔逐渐变小,最后消失。植物半球细胞位于胚体内部,构成内胚层;包在外面的动物半球细胞,构成外胚层;内陷的植物半球细胞和内卷的动物半球细胞构成中胚层。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6分)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的生殖周期,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过程A和过程B这两个过程对维持生物体的________的相对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过程A的现象可在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器官中找到。

(3)过程C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栖类动物的过程D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过程C和过程D,形成高等动物的性成熟个体,其细胞学基础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解析:减数_发生在性腺中,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_和细胞分化发育成新个体,减数_和受精作用保证了亲子代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相对稳定性。

答案:(1)染色体数目(2)精巢或卵巢(3)受精卵(4)_发育(5)细胞_细胞分化

12.(12分)如图表示胚珠结构及荠菜胚的发育,据图回答:

(1)荠菜的胚由图甲中的[]________发育而来,其增殖子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2)图中[11]________是由图甲中的[]________发育而来的,它的成分将被[]________所吸收,从而形成________种子。

(3)荠菜胚中具有_能力的细胞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中。

(4)种皮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果实由[]________发育而来。

解析:(1)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时,所进行的_是有丝_。(2)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的,无胚乳种子形成的原因是子叶吸收了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导致了胚乳的消失。(3)荠菜的胚由胚芽、胚轴、子叶和胚根组成,具有_能力的细胞主要位于胚芽和胚根中。(4)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子房则发育成果实。

答案:(1)[2]受精卵有丝_(2)胚乳[3]受精极核[7]子叶无胚乳(3)[8]胚芽[10]胚根(4)[5]珠被[6]子房

13.(12分)如图表示蛙的某一发育时期,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示表示蛙发育过程的________期,它的前一时期为________。

(2)图中最先出现的腔是[]________;逐渐扩大的腔是[]________。

(3)蛙的消化道上皮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精巢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发育而来。

(4)蛙胚发育过程中所进行的细胞_属_________,胚后发育被称为________发育。

解析:(1)图中已经出现了原肠腔,应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原肠胚期,它的前一时期为囊胚期。(2)原肠腔是在囊胚腔形成后逐渐形成的。(3)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发育为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表皮及附属结构,中胚层发育为骨骼、肌肉以及循环、排泄、生殖系统;内胚层发育为肝、胰等腺体以及呼吸道、消化道的上皮。(4)受精卵在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进行有丝_,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与成体有明显的差异,幼体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显著的变化,发育为成体,像这样的胚后发育称为_发育。

答案:(1)原肠胚囊胚期(2)[④]囊胚腔[⑤]原肠腔(3)[③]内胚层[②]中胚层[①]外胚层(4)有丝_

中考生物专题一教案5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能力方面: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

⑴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⑵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探讨

介绍教材P78斯帕兰扎尼的实验,讨论下列问题:

⑴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⑵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细胞中代谢过程离不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学生回忆:⑴化学反应中无机催化剂的概念?⑵无机催化剂的作用、特点和条件是什么?

学生思考: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化学反应却能高效有序地发生,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酶。

【讲授】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2H2O22H2O+O22H2O22H2O+O2

2、实验步骤及现象

3、讨论

⑴——⑷见教材P79。

⑸这个实验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为什么要将肝脏制成研磨液?

⑹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

4、实验结论

5、实验过程的理论分析

⑴在做该实验时让学生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高效。

⑵控制变量:讲解教材P79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

⑶进行实验: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用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如H2O2的分解,20℃无催化剂时需活化能75kJ/mol;用铂作催化剂时,只需活化能54kJ/mol;用H2O2酶时,活化能下降到29kJ/mol以下。(结合教材P80图讲解)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讲授】二、酶的本质

[资料分析]教师设置下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P81——82相关内容。

1、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各有什么积极意义?各有什么局限性?

3、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争论是正常的。试分析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间出现争论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争论对后人进一步研究酶的本质起到了什么作用?

4、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间的争论被哪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平息了?

5、简述毕希纳实验的过程?

6、从毕希纳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7、要证明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和活酵母细胞的作用一样还需要对实验如何改进?

8、萨姆纳提取到了脲酶,他是如何证明它的化学成分的?

9、萨姆纳历时9年才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你认为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0、请给酶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11、结合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谈谈你对马克思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讨论回答:

二、总结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