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三复习教案1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4章第2节,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以及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与结构相适应,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膜结构的探索。而第二节内容又是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学习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第四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科学史的渗透,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二、说学情
本课所面对的学生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对“化合物”、“细胞膜”、“生物膜系统”等内容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在这一前提下学习本课内容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层层深入。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相关的生物学科的知识,初步掌握生物学科学习的方法,认同生物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2.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难点】
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说教学方法
1.教法
通过讲授、讨论、问答等多种教学手段,建立诱导探究的课堂模式,使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的实验变成一种探究式的实验,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发现真理、探索真理的全过程,进而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科学方法,理解科学内容。
2.学法
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利用课本和课件提供的资源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综合了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完成模型的构建。
接下来,我重点讲解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利用生活示例导入,多媒体展示:小龙虾—横纹肌溶解症—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尿。随后提出问题,有没有注意到自己尿液的颜色和患者尿液颜色的区别,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随后补充,正常人的细胞膜没有破坏,具有选择透过性,引导学生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与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有关,从而引入本节的内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症是生活中常见的示例,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回顾旧知,引入新知,目的是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利引入新课,并且渗透健康饮食习惯。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对这一知识点的教授,我打算采用:教师提供资料→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假设(构建模型)→教师提供实验验证,通过这种思路,可以将课本中的结论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一个验证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1.组成细胞膜成分的探索(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一和实验二)
鼓励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循序渐进、层层诱导。并顺势引导学生提出何种假设?又如何来证实你的假说?学生根据实验一、二,能够得出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假说,引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随后称热打铁,继续提出问题,脂质和蛋白质又是如何组成细胞膜呢?
2.磷脂分子的排布形式(多媒体课件展示磷脂分子资料和实验三)
多媒体课件展示介绍磷脂的性质和细胞生存的条件,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小组讨论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以及假设组织细胞膜中磷脂的分布情况,并派代表在黑板上演示。教师评价,给出意见。最终得出细胞膜是一种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相对朝向内侧,只有这种结构才可能稳定于细胞内外均为水的环境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3.蛋白质分子的排布(多媒体展示资料4和冰冻蚀刻显微技术)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如果把自己当作科学家,会得到怎么样的假设?同时表述模型。学生根据扫描电镜技术和冰冻蚀刻技术的实验结果,描述细胞膜结构中的蛋白颗粒的存在状态。培养学生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4.细胞膜是静止的吗?(多媒体展示变形虫视频和实验五)
视频展示变形虫运动,动画展示荧光标记技术,启发诱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相应结论,并设计新的验证性实验证实细胞膜具有流动性。通过视频和动画的辅助,增加学生对微观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质疑、创新、探索的科学观点。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认同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多媒体展示模型)
多媒体展示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引导学生结合之前的实验探究上进行回顾,用自己的话说出基本要点。教师纠正、展示完整内容并进行详细讲解并补充糖蛋白等相关知识。
让学生进行回顾,增强口语表达和概括归纳的能力,并检验教学效果。
环节三: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知识、形成概念图。为巩固学生所学内容,教师布置课外思考题,之前所学习的知识中,哪些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哪些又体现了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点?
通过学生总结知识,形成概念图,有助于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课后以思考题的形式,既能消化知识,应用新知,又能激起学习生物的兴趣。
生物高三复习教案2
《伴性遗传》
一、说教材
《伴性遗传》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3节。本节课讲述伴性遗传的现象和特点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本节以及本章的其他两节《减数_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是在第一章认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沿着科学家探究基因在细胞中位置的脚步而设计的。本节又为《人类遗传病》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在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为他们理解本节课基因和性染色体行为一致打下了基础。生活中学生知道遗传病的概念但并不了解伴性遗传病的特点,因此适合带领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伴性遗传。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已经接近成熟,而且通过之前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分析思维,可以对伴性遗传的例子红绿色盲症遗传进行探究。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资料,总结出伴性遗传的规律;发展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
(2)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学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养成善于发现生活中小问题的习惯,形成探究生活中现象的意识。
(2)形成生物联系生活生产的观念,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为:伴性遗传的特点。本节课主要以红绿色盲的分析为例学习伴性遗传的特点,所以难点为:分析红绿色盲遗传。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是以红绿色盲为例进行问题探究,因此我会准备足够的资料,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和讨论,得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和应用。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请同学们根据PPT上的红绿色盲检查图,检测自己的色觉。此时学生会积极的参与到检测和讨论中。之后教师引出:有一种色觉不正常的病症叫红绿色盲症,它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请大家说说什么是伴性遗传。在忙碌的高中学习生活中,教师采用这样的导入可以很迅速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伴性遗传的学习。
2.新课展开
接下来就是我的新课展开环节,将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是探究人类红绿色盲症,首先我会出示红绿色盲症家系图。提出问题串:①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②Ⅰ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③Ⅰ代1号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2号,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④为什么Ⅱ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通过观察思考学生能知道红绿色盲症是伴X隐性遗传病。此时我会展示人类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组型图,请学生看图思考为什么色盲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学生通过观察会得出:因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形态差异,Y染色体上没有色盲基因的等位基因。整个过程我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学生通过观察图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接着请学生自己用表格总结出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且分析为什么色盲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能够得出正确结论,此时我会请学生代表上讲台展示他的结果,师生对他进行评价。用表格做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养成对比总结的习惯。
接下来带领学生分析正常女性与男性红绿色盲婚配、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在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遗传图解后,为了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请学生以生物小组为单位分析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与男性红绿色盲婚配、女性红绿色盲与正常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师生共同总结出红绿色盲的遗传的特点是交叉遗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一般为隔代遗传。
第二步是探究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特点,由于已经带领学生对人类红绿色盲症做了分析,他们有了一定的分析思路和知识基础,所以我会让学生以生物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这一部分的内容。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会巡视指导,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经过讨论,我会请一位学生化身小老师上台讲这一部分的内容,之后我会注意总结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连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定是患者。
第三步是学习伴性遗传的实践应用,学习生物科学不是为了单纯的学习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用知识改变生活。所以生物学习要紧密的联系实践。这一部分我会给学生多举一些例子,如通过眼色区别子代果蝇的雌雄,通过芦花羽毛区别雏鸡的雌雄,通过分析家系图决定生男生女等。生活真实的例子更能直观的体现出这一部分学习的价值。
这一部分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会让学生做教材上的基础题,并请有兴趣的同学把拓展题也做了。通过分层次习题的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也可以让我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针对性辅导。
3.小结作业
在课程结尾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总结伴X显性遗传病和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并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个血友病患者家族的家系图,尝试分析血友病是什么遗传病。下一节课的时候进行分享。这样的作业既能应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也锻炼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下面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用表格的形式把本节课的重点呈现在黑板上,做到整洁清晰、大方明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生物高三复习教案3
一、说教材分析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安排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希望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这一精神。
本节教学内容并不难,时间也较充裕,应该适当安排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
关于男女染色体的差别,教材编入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后安排学生仔细观察,找出男女染色体组成上的差异。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能力目标: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情感目标: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教学难点: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用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即培养普通公民必备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不是培养生物科学家的素养,以此来指导教学行为。《性别和性别决定》属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范畴,本节课的重点是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和生男生女的原理。我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知道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本节课重在从人类性染色体的水平分析人类性别遗传的规律,另外基于社会上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把生男生女的责任推于女性,导致了许多悲剧的产生。这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必要通过教学了解科学真相,这是我确立重点的依据。生男生女的原理,在知识联系上属于断层,突如其来,而且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确立为难点,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游戏活动来突破这个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1、关于导课:
以问题导入:“雌雄有别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人有男性和女性,许多动植物也分雌性和雄性,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想不想知道生男生女的奥秘?”这样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
本节教学从认挂图、为染色体配对、寻找男女染色体异同开始,引出“性染色体”概念,进而通过生男生女的小组游戏活动,理解人类性别的决定方式及男女性别比例特征。再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对男女平衡问题产生兴趣,探究自然状态下,为什么生男生女的概率为1:1。
3、学生活动:
为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设计了活动环节,老师宣布游戏规则,两人一组,制作卡片,随机抽取,模拟家庭生男生女的游戏,各组统计男女性别比例,向全班汇报、汇总。老师巡回指导,依据学习活动中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原则,设计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A这个活动的原理与生男生女的奥秘有关系吗?B有人认为生男生女的责任全在女性,你认为这种想法科学吗?通过学生活动揭示人类性别遗传的自然规律。当然从一个班统计结果来看,样本不够,不能科学地反映性别比。老师可引用全年级或几界届学生的统计总数,更有说服力。甚至推广到全国人口。
4、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用小黑板列举建国以来我国大陆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启发学生实事求是的分析历次人口普查有什么共同特征?尝试解释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
5、知识的迁移和升华:
新课标关注个体差异,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创造机会,因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A人们的观念和医疗技术会不会影响男女性别的比例?
B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吗?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和自主学习的空间。
生物高三复习教案4
第一节 细胞质遗传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三章 遗传与基因工程第一节 细胞质遗传
二. 学习内容:
本周学习细胞质遗传,了解细胞质遗传的概念,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细胞质遗传的原理,细胞质遗传的应用,三系配套的原理,三系配套培育杂交种的过程。细胞质遗传和核遗传的比较,异同点。
三.学习重点:
1.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2. 细胞质遗传的成因
3. 三系配套法原理应用
四. 学习难点:
1. 形成细胞质遗传特点的原因
2. 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五. 学习过程:
(一)引言
1953年
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 阐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标志着遗传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遗传学阶段
20世纪末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遗传密码的破译
真核生物基因非连续结构的发现
原核生物基因调控机制的阐明
20世纪70年代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 基因工程产生
基因工程的发展 使人类进入了控制和改造生物的*
(二)细胞质遗传概念
细胞核遗传:真核生物的许多性状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核基因)控制的,这种遗传方式称为细胞核遗传,简称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真核生物还有一些性状是通过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这种遗传方式称为细胞质遗传
(三)细胞质遗传特点
典型的实例:紫茉莉质体的遗传
A. 质体:除细菌、蓝藻、菌类以外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细胞器。有两层膜,随细胞的生长而增大,并能分裂增殖,是植物细胞内合成代谢最主要的细胞器。
B. 实验植物——紫茉莉
性状:叶色,枝条一般是绿色的,但有多种变异类型。
显微镜检测结果(茉莉花叶肉细胞):
绿色叶:含有正常叶绿体
白色叶:细胞内不含叶绿体,只含白色体
花斑叶:有三种不同的细胞
(1)白色斑处细胞:细胞内不含叶绿体,只含白色体
(2)深绿色斑处细胞:含有正常叶绿体
(3)浅绿色斑处细胞:既含叶绿体,也含白色体
C. 叶色性状遗传方式:
研究目的:
(1)检测叶色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孟德尔经典遗传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
(2)通过实验鉴定控制叶色的基因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方法:用不同性状的茉莉花品种相互杂交,观察实验结果,是否出现定比分离
结果预测:从表现型上看,若是经典遗传,控制绿色与白色的基因可能是并显性(共显性)关系,这样才会出现条斑状的花斑色
实验结果:
紫茉莉花斑植株的杂交结果
接受花粉的枝条提供花粉的枝条种子(F1)发育成的植株
绿色绿色绿色
白色
花斑
白色绿色白色
白色
花斑
花斑色绿色绿色、白色、花斑
白色绿色、白色、花斑
花斑绿色、白色、花斑
结果分析:F1代发育成的植株的叶色,完全取决于种子产生于那一种枝条,与花粉来自哪一种枝条无关。 即:F1的性状,完全是由母本决定的。
结论:紫茉莉的叶色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概念:母系遗传:F1总是表现出母本性状的遗传现象。它是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
母系遗传实例:
植物中:藏报春、玉米、棉花等叶绿体的遗传
高粱、水稻等雄性不育的遗传
微生物中:链孢霉线粒体的遗传
和 代表两种细胞核
和 代表两种线粒体
和 代表两种质体
细胞质遗传物质分离特点:
不呈现遗传物质的有规律分离,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细胞质遗传的原理: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1. 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
2. 两个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都不会象细胞细胞核遗传那样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四)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研究:1962年 里斯和普兰特
方法:电子显微镜观察衣藻、玉米等植物的叶绿体超薄切片
发现:叶绿体基质中存在20.5nm左右的细纤维
检验:用DNA酶处理,细纤维结构消失
结论:细纤维结构是DNA
1. 细胞质中有控制某些性状的遗传物质——细胞质基因
2. 细胞质中没有核遗传物质一样的染色体结构
3.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存在着细纤维状结构的DNA物质
4. 线粒体和叶绿体DNA能够进行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5. 细胞质DNA的复制与核DNA过程原理一样,但分离随细胞质的分离进行,所以细胞质遗传后代不出现定比分离
(五)细胞质遗传的实际应用
主要应用:主要用于农作物育种上
问题产生:农业优良品种种植几年,由于隔离不严等原因失去丰产性,出现品种退化,产量下降
生产经验:生产上用杂交种,比使用连年种植的优良品种有更显著的增产作用。但杂种优势往往只能表现在两个品种杂交第一代上。杂种第二代出现产量下降、生长不齐等退化现象
杂种优势:杂交后代的性状要优于两个亲本,具有出生长整齐、植株健壮、产量高、抗虫抗病性强等特点,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解决思路:为保持作物的杂种优势,生产用种子必须年年用杂种第一代杂种
新出矛盾:用杂交种生产时面临的是种子生产难、来源少与实际需要量大的矛盾
雄性不育:植株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可育花粉,但是雌蕊正常可育,可以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而产生种子,这种现象称为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系:同种植物中具有可遗传的雄性不育性状的植株群体称为不育系
作物范围: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
原理:雄蕊是否可育由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基因共同决定
细胞核:不育基因用r表示 可育基因用R表示 R对r呈显性
细胞质:不育基因用S表示 可育基因用N表示
关系:R对r呈显性,核可育基因R可以抑制质不育基因S的表达
特点:
1. 植株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可育花粉
2. 雌蕊正常可育,可以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而产生种子
3. 产生的种子都是杂交种
4. 该种雄性不育应该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用于生产可获得稳定杂交种
5. 雄蕊是否可育由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基因共同决定
6. 核基因可育时该植株安全可育,只有当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同时表现不育时,植株才能表现雄性不育
杂交种培育:三系配套杂交育种
操作目的:
1. 保留雄性不育系(不育系×保持系)
2. 获得杂交种植株(不育系×恢复系)
三系植株必须配套使用。
成果:
三系配套法培育出了小麦、大麦、谷子、玉米、水稻等多种优势杂交种。
培育水稻优势杂交种方面,我国取得世界地位。
线粒体DNA的重要作用:
线粒体DNA:多个,环状,每个含几十个基因
线粒体DNA缺陷病:很多与脑部和肌肉有关的遗传病,都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的,如:线粒体肌病、神经性肌肉衰弱、运动失调、视网膜炎等
线粒体DNA检验:多用于对犯罪的鉴定,身份鉴定等
【模拟试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质遗传是由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B. 细胞质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后代的性状表现出定分离比
C. 在细胞质遗传种,F1的性状完全是由母本决定的
D.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
2. 保持系的特点是( )
A. 能使母本结实,又能使后代保持不育性
B. 质基因是不育基因,核基因为可育基因
C. 质基因和核基因都为可育基因
D. 既能使母本结实,又可使后代成为杂交种
3. 已知细胞核和细胞质都有决定雄性是否可育的基因,其中核中不育基因为r,可育基因为R,R对r显性。细胞质的不育基因用S,可育基因用N表示。上述四种基因的关系,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杂交种基因型种的正确的组成顺序依次是( )
① N(rr) ② S(rr) ③ N(RR) ④ S(Rr)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②③
4. 下列属于母系遗传性状的是( )
A. 紫茉莉的花 B. 棉花的叶型
C. 高粱的雄性不育 D. 玉米的子粒
5. 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下列叙述种正确的是( )
A. 只有细胞核基因控制
B. 只有细胞质基因控制
C. 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
D. 细胞核或细胞质基因中的一个控制
6. 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籽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
A. 单倍体 B. 三倍体C. 四倍体 D. 杂交种
7. 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的主要原因是( )
A. 精子细胞质中不含有遗传物质
B. 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 精子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 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于母本
8. 在玉米杂交种培育过程中,若以基因型为S(rr)的品种作为母本与基因型为N(RR)作为父本杂交,F1代的基因型为( )
A. S(RR) B. N(Rr) C. N(rr) D. S(Rr)
9. 在一系法杂交育种中,若(♀)N(rr)×S(rr)(♂),则产生的后代将是( )
A. 雄性不育保持系 B. 雄性不育恢复系
C. 雄性不育系 D. 不能产生后代
10. 在三系法杂交育种中,若N(rr)(♂)×S(rr)(♀),则产生( )
A. 不育系 B. 恢复系 C. 保持系 D. 大田优势杂交种
11. 下列哪种植物在利用雄性不育培育这类植物的杂交种时,父本的基因可选用N(rr) ( )
A. 水稻 B. 小麦 C. 萝卜 D. 大豆
12. 人类神经性肌肉衰弱症是由线粒体中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该病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B. 母亲患病,子女全都患病
C. 父亲患病,女儿全都患病 D. 父亲患病,子女全都正常
13.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是一种遗传病,此病是由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所致。某女士的母亲患有此病,如果该女士结婚生育,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
A. 如果生男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
B. 如果生女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
C. 不管生男或生女,孩子都会携带致病基因
D. 必须经过基因检测,才能确定
14. 遗传性眼视网膜炎是一种由质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病基因肯定存在于线粒体中
B. 该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C. 该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D. 某夫妇第一胎生下一个患者,第二胎患病几率为1/2
15. 以下A、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遗传病在两不同家族中的遗传系谱图,分析回答:
(1)甲遗传病的病基因最可能存在于人体细胞的 体中,它的遗传属于细胞
遗传。
(2)乙遗传病的病基因最可能存在于 上,它的遗传属于细胞 遗传。
(3)若某对夫妇中,妻子患有甲病,丈夫患有乙病,若其第一胎生了一个儿子,则该儿子两病兼发的可能性是 。若其第二胎生了一女儿,则该女儿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 。
16. 1985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指出,要进一步挖掘杂交水稻增产的潜力,就必须冲破“三系法”的框框,向“两系法”和“一系法”发展。经过10年努力,我国首创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已经获得了成功。两系法杂交稻技术的关键是培育完全受核基因控制的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即该水稻在长日照,高于临界温度时表现为不育;而在短日照低温时,表现为雄性可育。一系法的原理是设法利用杂交种自身来繁殖后代,使后代既能保持杂种优势,又不发生性状分离。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杂交稻技术中人们利用不育系杂交的好处是
(2)在“三系法”中三系是指 、 、 ,其基因型分别是 、 、 。从基因型可看出其是否可育是由 基因和 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在“二系法”中,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系两用,在长日照高温条件下它相当于“三系法”中的 系;而在短日照低温条件下,它又相当于“三系法”中的 系,其实它的可育性主要用于 。
(4)你认为在一系法中杂交种的自身繁殖应采用什么繁殖方式?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B 2. A 3. B 4. C 5. C 6. D 7. B 8. D 9. D 10. A
11. C 12. B 13. C 14. A
15.(1)线粒;质 (2)Y染色体;核 (3)100%;100%
16.(1)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水稻产量
(2)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S(rr);N(rr);N(RR);质;核
(3)雄性不育;雄性不育保持;自交繁殖后代
(4)应采用营养繁殖(或无性生殖);因为营养繁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生物高三复习教案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分组实验以及小组学习交流等方式,掌握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技能以及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教学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态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辨别植物细胞的结构。
三、教法学法
启发法、讲授法、实验法
四、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自愿准备感兴趣可观察的植物材料,如:洋葱、成熟的番茄、黄瓜、西瓜、苹果等。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邀请学生展示各自准备的生物材料,并且对于材料做以适当的说明从而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探究欲望。
其次请学生使用显微镜,并请有关学生纠正其中容易出错或者操作注意要点。从而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内容,为本节课做铺垫。最后,教师通过显微镜的使用与再次的学习,由显微镜的用途引出本节课的学习。
环节二:自主探究,新课教学:
由显微镜的用途,提出问题:学会操作显微镜是为了利用它看到微观生命世界,那么是否可以直接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放到显微镜下,就能看到起内部结构呢?引发学生思考。最终引出用显微镜观察材料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以及材料的特点。其次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各种不同玻片的标片,让学生更加了解到制作标片的必要和基本形式。
由教师介绍制片所需要的一些材料用途和用法,简单介绍一下在制片过程中牵涉到的一些陌生的名词和过程。在学生大致了解制片基本的一些知识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并观察老师制片,以及选择一两名学生跟随着操作,同时,随时依据所提出的问题,适时的停顿,一一对疑惑加以解决。所提问题依次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②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③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④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⑤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⑥吸引染液的方法?最后,组织学生开始自主来制作临时装片,对于刚学习的方法加以及时巩固,老师则在其中不断巡视加以指导纠正。
在学生学会制备临时装片之后,组织学生用显微镜来初步观察一下自己所制备的玻片的效果。同时,老师通过细胞结构的彩色挂图、模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细胞的结构。在此基础上,老师先给学生以标准的玻片,组织学生通过显微镜来观察植物细胞的各个结构,学会辨别各个细胞以及其结构上的特点。同时,邀请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各个细胞结构的特点,其他学生补充,最后老师总结。在观察了多种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后,讨论、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主要结构,体会细胞的整体性。并适当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感知细胞液里含有的物质。最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物像,跟随老师的讲解和示范,绘图。注意把握绘图要领。同时,作为教师则通过边讲解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边在黑板上画板图示范。
组织学生观察自己制作的玻片,检查制片效果,以及是否能找出相关的细胞结构。分析制片过程中的不足和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环节三:巩固提高,小节作业:
组织学生集中讨论课后的练习题,也可在制片、观察过程中留意各种情况的出现,及时思考、尝试处理,再讨论交流,总结。
六、板书设计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高中数学教学常规总结
人教版高三生物教案范文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模板
新学期初一政治教学计划五篇
人教版高三生物教案范文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教案范文
湘教版生物高三教案范文
高一生物教学案例设计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高二生物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初中生物个人教学工作总结最新五篇
常用的生物教学方法
九年级生物理论课教学方法有哪些
高一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设计五篇
关于高中生物学科组教学设计案例
生物高三实验复习教案范文
关于高二生物教案的撰写五篇
初一生物教研组教学设计五篇
高一生物情境教学设计案例五篇
高二年级生物理论课教学设计五篇
关于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高二生物教研组教师教学设计方案
关于中学生物教研组教学设计
高考生物专题教案范文
高二生物学科知识教学设计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