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三优秀教案1
细胞质
(一)基质:简要介绍物理化学性质、特点、性能。
(二)细胞器:讲解细胞器的概念。
1、线粒体:——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粒状或线头状小体。
(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研究思路和方法。培养实验研究能力。)
从了解分布特点入手,推测该细胞器的功能。因为其他方法会伤害细胞不能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准确作用。而且提取出来的细胞器必须在了解功能的前提下,人为设置相应的环境才能进行活动。
提供资料供学生分析推测:
每个细胞中的线粒体数目一般为1~50万个。大鼠肝细胞平均800个(500~1400);小鼠肝细胞有2554个;人的肝细胞2000个;精子尾部20~30个(密度极高);人肾小管上皮细胞800个;多核变形虫内50万个;玉米根冠细胞100~3000个。一般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少。生理活动高的细胞如脊髓的运动神经细胞和分泌组织的分泌细胞数目多。
①分布:所有活细胞中。耗能多的细胞中数量多。
②作用:为生命活动供能。(大约占95%)
学生阅读:26页课文并进行分析讨论,了解线粒体的作用。(为第二章的学习做准备)。
(1)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2)葡萄糖怎样释放能量?一般需要哪些条件?
(3)主要场所的含义?
如此重要的动力工厂一旦受到伤害结果不堪设想,因此需要重点防护。
③结构:(双层膜的保护,以示重要)
问题讨论:线粒体的结构特点对其生理功能的意义?(嵴:面积大、基粒:集中高效率)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介绍线粒体的自主性遗传和线粒体的起源。对于一般学生只介绍线粒体内含有遗传物质,可以相对独立的控制其本身的遗传和变异。点到即可,不要展开。
线粒体的自主性:(相对独立遗传的基础)
具有环状DNA、RNA等与DNA复制、蛋白质合成有关的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有自主性。
与线粒体同等重要的另一类细胞器是质体。
2、质体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中的叶绿体是我们较为熟悉的细胞器。
在番茄果肉细胞、红辣椒果皮等果实、花卉组织中可见到成红色的质体——有色体。有色体使植物组织呈现黄——橙红系列的美丽色彩。
在叶肉细胞、绿色幼茎的皮层细胞中、未成熟的果皮内、衣藻和水绵等植物细胞内均可见叶绿体。
①分布:植物体特有。
②类型: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
(1)白色体与有色体的关系;原质体与白色体和有色体。
(2)有色体的颜色、分布、表现效果。注意区分类胡萝卜素与花青素的色彩和位置等特点。
(3)叶绿体的分布、形状、行为;叶绿体与叶绿素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及词组的正确使用。
③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数量:一般叶肉细胞内10~100个最多可达260个。
形态和行为:大约10倍于线粒体。光镜下清晰可见。在高等植物细胞内多数为扁椭圆体(长轴一般为3~10μm,厚1~5μm)。可以根据光线强弱移动或转换方向……。有应激反应是生命的体现。
叶绿体在弱光下以面积转向光源;强光下则以侧面或顶面朝向光源,或叶绿体向细胞侧面转移,或者堆在一起互相挡光。因为直射的强光会形成光抑制,使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受损伤——生命的化设计。
与线粒体进行比较。注意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问题讨论:
(1)与线粒体结构方面相似的是?不同的是?
(2)基粒的特点(与线粒体的不同)?意义?
叶绿体的膜面积:1克菠菜的叶绿体外膜面积大约为400cm2,内膜面积大约60m2而一个植物体的光合作用膜面积是非常大的!
(3)叶绿体颜色的特点?说明了什么?
简单介绍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影响因素:
叶绿素含量高;温度等因素对色素的影响;不同色素对光的吸收不同;不同环境中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别。
结构:
叶绿体的自主性:叶绿体有自己的ADP和ATP库,不与细胞质中的进行交换。 含有DNA、RNA、核糖体。但是受细胞核控制。
叶绿体内有淀粉粒、脂类滴等,对于维持渗透压有意义。
总结: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异同……。(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体会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细胞器
分布
作用
结构(被膜、基粒、酶、色素)
线粒体
活细胞都有
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双层膜
基粒在内膜上非膜质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无色素。
有核酸
叶绿体
能光合作用的细胞
光合作用的场所。
基粒为膜质结构。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有光合色素。
重点强调要点,引起注意。
3、内质网
①分布:外连细胞膜内接细胞核核膜。
学生观察描述:内质网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意义?根据情况进行讲解。
②结构:单层膜质囊、泡、管连接而成。
③作用以及意义:加大代谢面积;空间分隔;加工运输的通道。
外运的蛋白质多是由粗面型内质网加工运输,并靠出芽方式形成运输泡。运达高尔基体后分泌出细胞。突出体现膜的流动性,及细胞内膜系统是有机整体的特点。
内质网上的颗粒是另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4、核糖体
名称的来历:核糖核蛋白体
成分:蛋白质、RNA、酶。
核糖体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说明什么?数量上与其他细胞器有什么区别?细胞内还有什么前面没有提到,而对于细胞不但必不可少而且需求量很大的物质呢?
作用: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实际上是合成肽链的场所。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捕捉核内输出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控制氨基酸的组装制造蛋白质。具体内容见遗传变异部分。)在细胞中它们多成团聚体存在,意义?(充分利用信息,提高蛋白质的合成效率。)
问题:不同细胞二者比例不同,肝和胰腺等腺体细胞中附着型核糖体可高达80%。这是否能说明些什么问题?
肽是如何变成蛋白质?又是怎样加工并分别分配到到细胞内外的呢?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是如何分泌出细胞?
科学家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或标记氨基酸进行观察……。(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5、高尔基体:(突出连续变化的特征。体会生命的运动性)
结构:膜质囊、泡。
高尔基体具有极性,靠近细胞中心的是形成面,另一面是成熟面。这两个面的形态、化学组成、功能都不相同。在形成面有许多小囊泡,它们是由附近的粗面型内质网出芽形成的运输泡。他们不断地与高尔基体的扁平囊融合,使之扩大。成熟面的大囊泡也叫分泌泡或浓缩泡。
高尔基体的作用是把内质网的分泌泡接收进行加工、分类与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运到细胞的特定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交通枢纽。将各种物质分离、浓缩、转运。
一个细胞内的高尔基体数量与细胞的发育和状态有很大关系数目可以从0到上万个。如腺体细胞、藻类假根处的细胞(分泌粘多糖)高尔基体特别多;细胞分裂快结束时在赤道板处会聚集好多高尔基体。(微管牵引高尔基小泡到达一定位置与内质网等共同构成细胞壁)
根据放射自显影技术、细胞碱性染料标记原料(跟踪糖的形成)和分析高尔基体的分布特点总结高尔基体的功能是什么?
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的细胞核附近,还有一种细胞器叫做
6、中心体:
分布: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观察其表现,在细胞分裂时特别重要。(见39页图)中心体的含义是什么?(位置、行为)可以用磁铁吸引大头针运动来进行演示
作用:参与细胞分裂。
成分:蛋白质 微管结构
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组成。
7、液泡:一般植物细胞都有。单细胞动物体内的伸缩泡也可看作是液泡。
(1)你估计液泡是如何产生的?(来源、形成、描述发育过程。)初中根尖细胞的发育部分曾经学过。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是否一样?分布特点?
(3)结构特点?
结构:膜质泡
(4)液泡中可能会有哪些成分?
(5)液泡的作用?(提醒注意:细胞液与细胞质基质不同)
作用:储存水、盐、花青素、有机养料等;保持植物体形态;影响细胞吸水。
8、溶酶体:简单讲解。
学生总结归纳整理笔记:
(1)比较结构特点方面的异同,将细胞器归类?
(2)分布特点:
细胞壁(动物和人的细胞没有)
质体、大液泡(植物细胞特有)
中心体(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有)
(3)各结构的功能: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分泌
内质网——代谢工作面、膜库、加工和运输的通道
液泡——水和养料的仓库;维持形态
中心体——参与细胞有丝分裂
溶酶体——水解酶的仓库,可使死亡的细胞解体。
教学设计示例——细胞核(续示例二)
三、细胞核──细胞中最为重要的结构
1、位置、形态:
“一般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核,有时还不止一个。”哪些细胞没有细胞核?(红细胞、血小板、筛管细胞)哪些细胞不止一个细胞核?(骨骼肌细胞、草履虫)
细胞核的形状一般是什么样?(链球状多页、肾状、网状、分支状)位置?(一般在中心,有时在边侧)
搜集证据: 证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结构
(1)变形虫显微去核实验: 不食、不动、不分裂繁育然后死亡。
如果1、2天后再移入细胞核,复活。
(2)事实: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120天死亡; 血小板7天死亡。
(3)对单细胞伞藻的实验进行分析
(4)克隆技术——多莉羊的产生(简单叙述过程和结果,分析原因)
问题: 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细胞核里有什么重要物质?遗传物质的成分和作用是什么?
(核决定生物的性状;核内具有全套遗传物质)
鉴于遗传物质的重要性,遗传物质应该如何生产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复制与合成的异同?细胞在何时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原因?
2、功能: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要控制细胞质内核糖体上的蛋白质的合成,如何克服空间上有距离的现实?如何实现呢?细胞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3、结构:
(1)、核膜:两层;与内质网连接;有许多核孔。
既然要保护遗传物质,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孔?孔是做什么用的?是否破坏了膜的屏障作用?细胞核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要控制细胞质内核糖体上的蛋白质的合成,如何实现呢?细胞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孔内有丝交织、有一层不定型物质隔膜──屏障。只有特许证的大分子物质才可以进出。
究竟是那些大分子物质呢?什么物质是细胞核内产生,却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呢?细胞核内主要做那些工作?需要细胞质内提供什么物质方面的援助呢?
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的运输通道。
(2)、核液:
(3)、核仁:
致密、无膜、多球状、染色很深、数目不定(处于分裂时期的细胞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数目多、个大其他细胞可能没有。)
经试验证实:与核糖体RNA合成有关。(影响核糖体的组装间接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RNA的合成需要遗传物质DNA的控制。遗传物质DNA在细胞核内以什么形式存在呢?当科学家用碱性染料对细胞核进行染色时,发现在细胞核内存在着一些容易着色的物质,定名为染色质。经过化学分析得知他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DNA组成的。
(4)、染色质:
①、成分:DNA和蛋白质
②、状态:松散的丝状体。
④、意义:染色体:可以保持大分子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中保持分子的完整性。
染色质:确保遗传物质的复制;保证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进行。
总结: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同一物质成分,不同时期细胞中遗传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
(从中体会生物体化的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完美。)
自然界的生物千奇百怪种类繁多。在微观世界里,还存在着另一类结构简单的原核生物。主要包括……它们具有什么样的细胞结构呢?与真核生物存在什么区别呢?
原核生物
1、主要类型:蓝藻类、细菌类等。举例……。
问题讨论: 观察细菌结构图,找出与真核细胞的不同……。
2、结构特点:体积极小;缺少“膜结构”所以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等结构。
思考讨论问题: 原核生物体积小、结构简单生殖方式单一等诸多特点的根源是什么?
——遗传物质简单,所承载的遗传信息量少……。(DNA分子呈环状独自存在,很少与蛋白质一同构成染色体)
复习细胞结构与功能,进行知识梳理。
学生讨论:
(1)哪些事实可以说明:细胞是一个有生命的结构?(细胞结构是有生命的结构与非生物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生命性)
(2)举例说明:生物体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之中。
生命的本质是物质的,也具有物质的基本属性——运动性。
(3)哪些事实可以说明:细胞在结构和功能方面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体会细胞结构的严整性——有序、高效、整体协调。
(4)哪些事实可以说明:细胞结构与功能是相互适应的?
体会生物体自身以及与环境间的——协调性、适应性
细胞的生命性: 运动性、应激性、协调性等均为生命性的具体体现。
(1)由于细胞膜结构具有流动性,因此使生物体具有如下特性:
①解决了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膜的问题。
(胞饮、内吞、分泌、核孔等)
②是实现膜的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③内膜系统:使细胞在结构、功能等方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从而奠定了细胞整体协调的坚实基础。
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形态、相互转换是一个整体。
空间分隔保证了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各自有条不紊地进行。
(2)由于细胞膜功能具有选择性,因此使生物体具有如下特性:
①可以违反一般物理原则反浓度差运输。
可以根据细胞代谢的需要有选择地吸收需要的各种元素,与细胞外界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具有正相关联系。不需要的元素尽管外界浓度很高也可拒绝接受;有些物质细胞内浓度可以比环境中相应物质的浓度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②在一定范围内,是否被吸收与物质大小无关。
离子很小但不一定被吸收;有些氨基酸分子相对很大但是可以大量轻易地被吸收;尤其是脂类物质连载体都不需要,便可轻易通过。
③不能穿行过膜的大分子,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如胞饮、分泌、内吞等方式通过膜结构。
(3)应激反应。
①叶绿体对光的反应,可以判断光源的位置、光照的强度等。
②核糖体捕获mRNA。DNA和RNA 之间、各种RNA 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蛋白质的生产流程。
③中心体吸引微丝微管形成纺锤体。
④细胞的信号识别。
免疫识别功能;细胞的接触抑制现象;分泌激素或酶;神经传导;形成食物泡取食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
(4)生化反应、物质能量变化的调节。
①线粒体氧化分解有机物的条件完全不同与自然界。
物质燃烧的三要素在生物体中式不具备的:细胞内的有机物是在常温、常压、水环境中“燃烧”的——全是因为有了酶。
②进入叶绿体后,可以被活化近而转化为有机物;与此同时光能也被转化并储存入有机物葡萄糖中形成生物体赖以为生的能源物质。
③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会影响到产物的形成。
(5)整体协调性。
如果由学生总结归纳整理教学效果会更好。生命性贯穿于每一个知识点,需要认真体会挖掘。
探究活动
观察膜的选择透过性
(1)血细胞失水、吸水的过程:
用生理盐水制成临时装片观察红细胞形态。从盖玻片一侧加入略高浓度的盐水、以及添加蒸馏水稀释后,观察血细胞失水和吸水胀破的过程。
(2)植物细胞的选择吸收过程:
制成洋葱叶肉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添加少量2%氯化钙溶液,观察细胞形态改变过程。
可以进一步进行实验:测定试验开始前与实验结束后,溶液PH值的变化。
细胞的体积与面积大小对细胞的生物学意义
形式:试验并对实验进行分析讨论。
细胞是新陈代谢的基本单位。由于细胞与环境的交换量很大,你认为细胞的体积应该是多大更合适呢?依据什么?设计一个让人信服的模型加以说明。
对一般学生可以介绍实验方法让学生做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定性或定量实验均可以)
如:用不同体积的豆腐块(或琼脂块)浸泡于彩色的液体里,分别记录浸泡时间。切开从剖面观察染色情况。分析原因。体会细胞体积为什么要尽可能的小。(保证足够大的交换面积)计算相对体表面积对物质交换的影响,会更令人信服。
寻找可以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证据
形式:根据已有的初高中生物知识或生活经验开展讨论
可以通过每个人自己查找资料后分小组交流
1、草履虫取食过程中食物泡的形成以及胞肛出废渣的排除。(初中:动物学)
2、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初中:人体生理卫生)
3、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高中:细胞结构部分)
4、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高中:生殖发育部分)
5、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断过程。(高中:细胞分裂部分)
6、高尔基体的产生和分泌泡的分泌行为。(高中:细胞结构部分
生物高三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 细胞呼吸的概念(c 理解)
(2) 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 理解)
(3) 细胞呼吸的意义(c 理解)
2.态度观念方面
(1) 通过细胞呼吸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2) 通过学习细胞呼吸的意义,提高对生命科学的认识,树立生命科学的价值观。
3.能力方面
(1) 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总结归纳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比较、创造思维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2)细胞呼吸的意义
2.分析:
细胞呼吸实质是将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从物质变化角度看,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要初步分解,即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之后因外界条件氧气是否参与,内在条件哪种酶系参与,因而在不同的场所沿不同的途径逐步分解。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因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是有机物逐步分解的,所以有机物中的能量也随之逐步释放。并在逐步释放中将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另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或维持动物的体温。
细胞呼吸的意义: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ATP的供能,因此,ATP要不断分解,那么,ATP的合成在生物体中重要途径是细胞呼吸了。三大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而转化的枢纽即是细胞呼吸(例如枢纽物质:丙酮酸),可见细胞呼吸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中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设计说明
1.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式的学习过程。教学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观察、思考,归纳、讨论、动口、动脑的学习过程。利用图表比较,利用智慧园学以致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学习。教学过程着重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充分体现全员参与的教学理念。
2.几点说明
(1)精心设计课件,实现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微观知识宏观化。借助课件的直观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分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刻意编排栏目,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讨论栏、智慧园等栏目中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注重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 组织学生课外预习本课知识,查询并收集本课的相关资料,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收集信息的能力
利用图表对比,总结归纳知识,达到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讨论分析智慧园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把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STS的意识。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模式:观察归纳→讨论比较→实践探究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1)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电脑动画课件及相关图表、栏目显能测试题等
(2)印发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图表,知识衔接,相关资料。
学生:(1)预习教科书本节内容,书写预习纲要。
(2)阅读教师提供的知识衔接,相关资料。
(3)利用上网查询,翻阅书籍,报刊等收集细胞呼吸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课题导入
问题:我们在前面学习过ATP,那么ATP在生物体中是通过哪些途径形成的呢?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引出本课的课题。)
二. 学习新课
问题:在第二章我们学习过细胞器线粒体,那其功能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本课呼吸类型)
(一)细胞呼吸的类型
1. 有氧呼吸
学生观看有氧呼吸三阶段电脑动画课件,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师生互动总结归纳有氧呼吸三阶段,同时教师特别点拨以下内容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②元素示踪
③过程:
第一阶段:1摩尔葡萄糖分解成2摩尔丙酮酸,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可利用能量生成2摩尔ATP。
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水解生成6摩尔二氧化碳,大量[H],释放少量能量,可利用能量生成2摩尔ATP。
第三阶段:氧气是氢的受体,生成水的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可利用能量生成34摩尔ATP。
④能量去路
1摩尔葡萄糖有氧呼吸可释放2870KJ能量,其中1161KJ可转移并合成38摩尔ATP,其他以热能形式释放。
问题:有丝分裂实验若培养根尖不换水会有什么现象?人体剧烈运动后,有何感觉?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引出另一呼吸类型: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
(1) 学生观看无氧呼吸的二阶段电脑动画课件,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3) 师生互动总结归纳无氧呼吸二阶段,同时教师特别点拨以下内容:
① 生物体内因酶的种类不同,故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常见植物细胞、苹果细胞等,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毒害细胞,所以会有烂根﹑苹果腐烂现象。动物肌肉细胞、马铃薯等块茎﹑块根等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使肌肉具有酸痛感觉。
②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第二阶段:丙酮酸是[H]的受体。当丙酮酸转化为乳酸或酒精的过程中并不释放能量。
③能量去路:1摩尔葡萄糖无氧呼吸(生成乳酸)释放196.65KJ的能量,其中61.08KJ可转移并生成2摩尔ATP,其他从热能形式散失。
④由于最初地球的原始大气无氧气,那时的微生物因缺乏氧化酶进行无氧呼吸。后因蓝藻、绿色植物的出现,大气中出现了氧,于是有了有氧呼吸酶的好氧微生物,。有氧呼吸以其较高的能量利用率成为地球生物的主要呼吸类型。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但是,在特殊条件下,有氧呼吸的生物仍保留了无氧呼吸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归纳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概念。
(二).细胞呼吸的概念(略)
学生观看大屏幕讨论栏,引出课题: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比较。
__________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__讨论栏__ 2是不是有氧呼吸只适用于真核生物,而原核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
__________ 3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发生在晚上吗?
(三)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比较
问题:细胞为什么要呼吸?通过学生回答引出课题:细胞呼吸的意义。
(四)细胞呼吸的意义
学生观看大屏幕知识衔接的内容
__________ 1、生物界的能量转化
_知识衔接_ 光合作用 :太阳能 ATP 有机物
(光能) (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__________ 呼吸作用: 有机物 ATP 各项生命活动
(细胞呼吸)(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2、有机物之间转化
学生观看大屏幕知识衔接栏目的内容后,讨论归纳细胞呼吸的意义。第一为细胞呼吸提供能量;第二为其他重要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学生观看大屏幕智慧园栏目,引入实践探究课题。
三. 实践探究
__________ 作物增产 种子贮藏
__智慧园__ 果蔬贮存 酵母酿酒
__________ 种子萌发 运动减肥
学生展开分组讨论。
师生互动归纳。
四 显能测试(习题)
五小结略
六板书设计略
生物高三优秀教案3
学习导航
1.学习目标
(1)说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2)概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构成碱基对。
(3)应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腺嘌呤和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和胞嘧啶配对。
2.学习建议
学习dna分子结构时,要明确构成dna的化学元素、基本单位、化学结构和空间立体结构。要区别构成dna的基本单位——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结合教科书中dna的化学组成平面图和双螺旋结构的空间立体图,明确dna的结构。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要理解dna结构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构成dna主链的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尽管构成dna的碱基只有四种,碱基配对方式只有两种,然而,不同dna的碱基数量不同,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由于每个dna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了dna结构的特异性。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马和豚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 )。
a.生活环境不同 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c.着丝点数目不同 d.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2.分析一段双链dna的组成表明,下列的相关比值中,哪一个是可变的( )。
a.a/tb.g/cc.(a+t)/(g+c)d.(a+g)/(t+c)
3.在下图的各小图中,正确代表脱氧核苷酸的结构是( )。
4.dna分子中,两条链上排列顺序不变的是( )。
a.碱基对排列 b.四种脱氧核苷酸
c.脱氧核糖和磷酸 d.碱基和磷酸
5.在含有四种碱基的dna区段中,有腺嘌呤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
6.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dna c.rna d.核苷酸
7.下列各项中,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 )。
a.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 d.碱基对排列顺序
8.若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
a.a b.1 c.1/a d.1-1/a
9.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生物个体各种体细胞核中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b.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c.细胞缺水和营养不足将影响dna碱基组成
d.单链dna分子的碱基含量的a+g=c+t或a+c=g+t
10.下列的碱基比例关系一定是双链dna的是( )。
11.在双链dna分子中,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中连接两个相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键为( )。
a.肽键 b.氢键 c.磷酸二脂键 d.高能磷酸键
12.某一dna分子中,胞嘧啶与鸟嘌呤二者共占碱基总量的46%,其中一条链上腺嘌呤占此链碱基量的28%,则另一条链上腺嘌呤占此链碱基量的百分比为( )。
a.46% b.26% c.54% d.24%
二、非选择题
13.右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写出①至⑧的名称,并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填写名称:
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
⑦ ;⑧ 。
(2)连接g与c,a与t之间的化学键名称是 。
(3)决定dna分子结构特异性的是 。
(4)dna分子的这种结构称为 。
(5)有人形象的将dna的平面结构比喻为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个“梯子”“扶手”的物质是 和 ,它形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相当于两个“扶手”间“阶梯”的物质是 ,它的形成靠 相连,并严格遵循 原则。
14.在制作dna一条链时,将每个脱氧核苷酸的 和 相间排列依次连接起来。在制作另一条单链时,一是两条长链的脱氧核苷酸 必须相同;二是两条长链并排时必须保证 间互相配对;三是两条长链的方向是 。若制作含100个碱基的一段dna分子模型,现已有20个碱基a部件,还需准备t部件 个,c部件 个,g部件 个。
15.分析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是 ,f是 ,b是 。
(2)一般来说,一个g中含有 个e,在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g和e的比例是 。
(3)e的组成单位是图中的 ,共有 种。dna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图中的 决定的。
(4)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 结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c 5.d 6.d 7.d 8.c 9.a 10.d 11.c 12.b
二、非选择题
13.(1)①胸腺嘧啶 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 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⑤碱基对 ⑥腺嘌呤 ⑦鸟嘌呤 ⑧胞嘧啶
(2)氢键(3)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4)双螺旋结构(5)磷酸 脱氧核糖 碱基对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14.磷酸 脱氧核糖 数量 碱基 相反的 20 30 30
15.(1)含氮碱基 蛋白质 脱氧核糖(2)一 1∶2
(3)d 4 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4)双螺旋
生物高三优秀教案4
1、生物技术药物:
(1)概念:一般是指利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
(2)内容:包括基因工程药物、酶工程药物、发酵工程药物、细胞工程药物等。
2、基因工程药物
(1)生产过程:获得目的基因→构建基因工程菌→工程菌大规模培养→产物分离纯化→除菌过滤→半成品检测→成品加工→成品检测。
(2)例子:大肠杆菌合成人胰岛素、干扰素等。
3、细胞工程药物
(1)制取过程:植物细胞株→固体培养→液体悬浮培养→收集细胞→提取纯化产物→药物制剂 。
(2)例子:人参、甘草、红豆杉、黄连、隐形、紫草和长春花等植物药物已经细胞培养成功;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等,以及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动物细胞培养药物。
4、生物技术疫苗:指基因工程疫苗。将病原体的某个或几个抗原基因转入适当的宿主细胞进行表达,获得的表达产物就可以作为疫苗使用。
5、DNA疫苗的应用前景广阔。
(1)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是将致病微生物中,能够编码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抗原基因与适当的载体结合,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导入宿主细胞,并与宿主染色体整合,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翻译表达出抗原,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DNA疫苗在某些肿瘤、艾滋病和肝炎等疾病的预防上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知识拓展:
1、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构建工程菌,即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转入细菌中,形成基因重组工程菌。利用工程菌可以高效地生产出各种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
2、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培养的细胞通常取自动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
3、生物技术疫苗的载体不仅可以是微生物、动物细胞,还可以是动物体和植物体。目前美国已经在14个州试种了300多种“制药”作物,如生产乙型肝炎疫苗的转基因药用西红柿、香蕉等。这种转基因植物为疫苗的接种和普及提供了方便。利用生物技术不仅可以生产抗原蛋白起到疫苗的作用,还可以利用生物技术敲除病原体中的某些致病基因,获得减毒更彻底、安全性更高的减毒活疫苗,如腺病毒疫苗等。
生物高三优秀教案5
生物入侵的概念
识别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的防治水葫芦从社会中来
水葫芦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但引入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从水葫芦在我国的“角色”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在引入一个外来物种时,一定要慎重;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植物杀手”薇甘菊
林木遭受薇甘菊覆盖逐渐枯萎
薇甘菊学名假泽兰,是一种攀援植物,繁殖能力极强。发生危害的种属原产于南美洲,60年代被引入印尼植物园用于橡胶园的地面覆盖,借助于当地温暖潮湿的泥土,很快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蔓延开来,给种植香蕉、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重大损失。
薇甘菊所“到”之处,像被子一样包裹树木,覆盖花草,受其侵害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
一、生物入侵的概念
1、什么是生物入侵?
一种生物经自然或人类的途径从原来的分布区域迁入一个新的区域,其后代在新的区域里迅速地 ,对迁入地区的 和生态系统的 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称为 。
繁殖、扩散
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生物入侵
2、生物入侵的危害:
入侵的物种由于脱离了在原产地和当地物种之间的 关系,在新的环境里容易快速繁殖、扩散和爆发,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活和繁殖,因而导致入侵地区 的破坏和丧失。
相互制约
生物多样性
二、识别生物性污染
资料分析
实例1、赤潮
实例2、伦敦烟雾事件
实例3、电磁辐射
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1.第一个事例中,造成这种污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造成第一个事例中污染的直接原因是海水中N、P等养分的含量过高。讨论:2.第二、第三个事例与第一个事例有何不同?
第二、第三个事例与第一个事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污染不是由于生物性因素,而是由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
3.请你试着说一说什么是生物性污染,并列举生活中出现的生物性污染的事例。
生物性污染:由生物有机体对人类或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造成的污染等就是典型的例子。污染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动物污染
植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
环境污染的种类
生物性污染与其他污染的不同之处:
生物性污染的污染物是 ,能逐步 新的环境,不断增殖并占据 ,从而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生活。
活的生物适应优势
生物性污染的特点:
一是预测难
二是潜伏期长
三是破坏性大
三、生物性污染的防治
1、赤潮和水华水华类生物性污染:避免水体 ,尽量减少 的产生;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及时进行处理。
2、生物入侵类生物性污染:主要采取
的措施。引进外来物种时一定要慎重。
3、微生物污染的防治:控制致病的 、
等排入水体和土壤,也是预防生物性污染的重要措施。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七年级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教案五篇
高中政治线下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课教案范文
高二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关于高中生物备课组教学设计五篇
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高考教案五篇
高一生物教学案例设计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高二生物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初中生物个人教学工作总结最新五篇
常用的生物教学方法
九年级生物理论课教学方法有哪些
高一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设计五篇
关于高中生物学科组教学设计案例
岳麓版小高考生物教案范文
高考人教版生物教案范文
新课标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广州高二水平考试生物教案模板
关于高二生物理论课教学设计案例
高二生物教学设计案例
高一生物课堂理论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案范本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生物高三辅导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