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习资料的内容

阿林老师

关于成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习资料的内容

  《答司马谏议书》(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王安石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进行过变法。

  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北宋年间,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进行了一次变法,遭到了司马光等人的反对。司马光写了一封信给王安石,抨击新政。本文是作者的复信。

  主旨

  这封书信,驳斥了保守势力对新法的种种责难,表示了坚持改革,决不动摇的决心

  疑难词句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鲁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重念:又考虑;反复:书信的往来;具道;详细说出来。

  2、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辟:批驳;难:责难;壬人:小人。

  3、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胥:与;非特:不仅仅。

  4、如今当一切不事事。事:动词,做。事:名词,事情。

  全文翻译

  安石陈言:

  昨日承蒙赐教,我私下认为跟您同游共处,彼此友好的时间已经很长,而议论事情常常看法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彼此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即使我强作解释,最终也一定不会被谅解,所以只简略地写了一封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可是又考虑您对我厚意看待,在书信往来上我不应简慢草率,所以今天我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原谅我。

  大凡读书人所争论的,最主要的是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名义和实际的关系明确以后,那么天下一切事物的道理也就可以认识清楚了。如今您所用来指教我的,是说我侵夺官吏的职权、无端惹事生非、与民争夺财利、拒绝别人的劝告,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接受皇上的命令,议订法令制度而在朝廷上讨论修正,再交给有关部门的官吏去实施,不算是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奉行古代贤圣之君的政治主张,以兴利除弊,不能说是惹事生非,为国 家整理财政,不能算是征敛财富;驳斥谬论、责难那些巧言谄媚的小人,不能说是拒绝别人的劝告。至于说到埋怨和指责新法的人很多,那是我本来就预料到会是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生活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多以不关心国家大事、附和流俗、讨众人的欢心为好。皇上却要改变这种状况,而我又没有去考虑敌人之多少,就想出力帮助皇上与他们对抗,那么,这些人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怨恨、反对的主要是老百姓,不仅仅是朝中的士大夫而已。盘庚没有因为有人反对、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迁都的计划。做事先考虑好怎样做合理,然后采取行动,认定做得对就不要有什么后悔的缘故。

  如果您责备我在位的时间长久了,没能帮助皇上有大的作为,以施恩惠给百姓,那么我不辞其咎;如果说如今应当什么事也不做,只要墨守前人的陈规就行,那么,这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见面,我对您的敬仰到了极点。

  学习要点与难点

  本文是一封书信。属于驳论。

  本文批驳的反面论点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本文驳论是驳论点,分为三部;一、确立论辩双方公认的判定是非的标准,即名实是否相符。二、将对方攻击自己的言论归纳成五个论点;三、逐一加以批驳;要把批驳的论点,与批驳的内容相对应掌握;

  重要段落简析

  文章的第二段

  作者将对方攻击自己的论点归纳成五点,侵官,生事,争利,拒谏,致怨。然后一点一点加以批驳。要注意掌握批驳的论点与批驳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作者理论的原则是:名实是否相符。

  作者在回信中,做到既坚持原则,又不伤和气。表面上十分客气,但骨子里坚

  定改革不动摇,柔中寓刚。

  在批驳“致怨”时,分为两层:第一层,指出致怨的原因在于社会风气不好;

  第二层,用盘庚之迁的历史事实论据,类比自己改革到底,决不动摇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