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诗歌赏析六篇

李盛老师

兼并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

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

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

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

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咍。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

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

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兼并》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五言律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王安石仍任舒州通判。这首政治诗,当作于此时。

北宋初期,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到北宋中期仁宗(1023-1063年在位)时,更达到了“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伪冒,习以成俗”(《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的地步。宋神宗时,地主不到总户数的10%,却霸占了70-80%的土地。王安石久在地方,深知这种现象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威胁政治的稳定。这首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王安石对兼并弊害的深刻认识,揭露了宋王朝纵容兼并的弊政,怒斥了那些反对抑制兼并的“俗儒”、“俗吏”。

郊行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阴稀,

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

如何勤苦尚凶饥?

葛溪驿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葛溪驿在江西弋阳县,这首诗是写他在驿站中看到的自然景物,引起乡思和岁时已晚的感觉,从而抒发对国事的感怀。开头,“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漏”,古代计时的仪器,漏未央即夜未尽,夜很深的意思。全联是说,在一个秋天的深夜,天边缺月,暗淡无光。旅舍的床边,一盏油灯,半明半暗。但无论是月色还是灯光,都不是皎洁明亮,而是一片昏惨暗淡,表现出旅舍中的清寂冷落。这就为后面的抒情描写很好地渲染了环境气氛。

“病身最觉风露早,”自己身体有病,最容易感到风露侵人,气候转变的早;“归梦不知山水长”,是虚写,在梦境中回到家乡,就不觉得山高水长。在这里,回到家乡只是梦境。但是,梦境的恍恍惚惚,一下子在遥远的异乡,一下子又回到家中,不但很合乎梦境的情况,而且这样表现怀乡的感情,比实写收到的艺术效果更好。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是接前一联的意思来说的。上句接“风露早”,因为感到岁时已晚而慷慨悲歌;下句接“山水长”,从梦境回到现实,看到天地的景色,是一片苍茫凄凉。诗中写的岁时已晚,自然界是一片凄凉,引起作者悲歌慷慨,可见诗中的真正的含义不仅仅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主要还是写国事的艰难。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这种思想与他一生的政治作为,是一致的。

最后,又回过来写秋天大自然的声音,“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说蝉声聒噪,使得旅途中的人心烦意乱,但是,鸣蝉所停的梧桐,已是树叶半黄了。这里的鸣蝉,是不是另有所指,是否与他政治改革中受到种种阻挠干扰有关?结合他在政治活动中的遭遇来理解,就可体会到他的这些借物寓意的语言,意味是深长的。

入塞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荒云凉雨水悠悠,

鞍马东西鼓次休。

尚有燕人数行泪,

回身却望塞南流!

【注释】:

①悠悠--形容又长又远的样子。这句写北方地区天上落着凄凉的雨,地上河水呜咽地流向远方。

②鼓吹--这里指乐曲。这句说:南返的宋朝使臣和送行的辽方官员骑马来到边界上,相互手各奔东西,音乐停止演奏了。

③燕人--指燕地百姓。

④这两句说:给宋朝使臣送行的燕地百姓,远望南方,不禁回身伤心落泪。

商鞅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金:古代货币单位。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指信守诺言可贵

【典故】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新法公布以后,为使人们相信新法一定要执行,商鞅命人在国都南门处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声明谁搬动到北门就赏五十金。有一个胆大而力大的人果然得到五十金,人们认为商鞅言出必行就按新法行事。

河北民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这首诗是他的早期作品,诗中强烈反映了河北人民的痛苦生活,字字句句饱含对人民的同情。作者转折累叠、层层深入的手法,运用得很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