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高考重点诗词赏析1
水龙吟·补陀大士虚空
[宋] 辛弃疾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蜂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不然应是,洞庭张乐,湘灵来去。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竟茫茫未晓。只应白发,是开山祖。
作品赏析
原序:题雨岩。岩类今所画观音补陀。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
【注释】
①此闲居带湖之作。类:像。观音:即佛家所谓观世音菩萨。补陀:梵文音译,即补陀落伽山。佛经谓观音菩萨说法之处。按:补陀,一般作普陀。今浙江普陀县东有普陀山,以供奉观音佛像为主。辛词首句称观音为补陀大士,并不确切。 领略探索雨岩之美。虚实相生,巧为比喻,尤富想象,出以瑰丽、神奇、幽秘之境界。妙笔最是岩间飞泉音响之美,或卧龙鼻息,或洞庭仙乐,或松吟风雨,令人耳不暇给,美不胜听。更冠以“又说”、“应是”、“我意”,以致“竟茫茫未晓”,渲染出一派神幻迷离气氛,令人惊叹之馀,顿生一探为快之心。
②“补陀”两句:雨岩的状态如观音凌空,有谁知道它从何处飞来?虚空:凌空。翠岩:绿的岩石,即指雨岩。
③“蜂房”三句:雨岩如万点蜂窝,其间似相通又似各不关连,宛若一扇扇玲珑小窗。黄庭坚《题落星寺》诗:“蜂房各自开户牖。”
④“石髓”三句:千年石乳倒悬其间,犹如条条奇兀峻峭的冰柱。石髓:即石钟乳,如乳之下垂,故名。嶙峋(yínxún林寻):形容山石林立峻峭或层叠高耸貌。
⑤“有怒涛”三句:山泉喷涌,落花飘香,人疑进入桃源仙境。怒涛声远:飞泉声似怒涛,渐渐远去。桃源路:通向桃花源的路。陶渊明《桃花源记》谓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其中不独风景绝胜,且有人隔世而居,一切和平美好,不复知人间兴亡事。
⑥“又说”两句:或谓春雷般泉涛声源于泉底卧龙的鼻息。弯环:盘旋貌。
⑦“不然”三句:或谓泉声犹如洞庭仙乐、湘神鼓瑟。洞庭张乐:《庄子·天运篇》:“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湘灵:神话中的湘水女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
⑧“我意”三句:我谓泉声如风雨中的山涧松涛细吟微啸。阴壑:背阴的山沟。
⑨“竟茫茫”三句:大自然美的奥秘茫茫难晓,我是身临其境的第一人。白发:白发之人,作者自称。开山祖:佛教中称建寺创业的僧人为开山祖师,后泛指各行各业的创始人。
辛弃疾的高考重点诗词赏析2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宋] 辛弃疾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要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作年不详,玩词意,当为晚年退居瓢泉时作。 稼轩咏陶词以此首为陶评价最高,体验最深切。梦见梦觉,极写思慕景仰之情。挂冠归里,夏卧北窗,秋醉东篱,此中应别有深意。陶翁虽死犹生,千载之下,正可引为异代知音。以下抒怀明志:宁田园终身,决不同流合污;即便出山再仕,终个图个人荣华,但求南北一统。
②“老来”两句:谓老来对陶潜始有深切认识,乃至梦中依稀相见。渊明:西晋大诗人陶潜字渊明。参差:仿佛。
③觞(shāng商):酒杯。御:用,进,此引申为饮。
④“白发”三句:谓陶潜不堪忍受“折腰”之耻,宁肯白发萧萧对西风,辞官归隐。折腰五斗:见前《水调歌头》(“君莫赋幽愤”)注④。
⑤“问北窗”四句:谓陶潜辞官归隐,非一味醉心于飘逸静穆,自当别有深意。北窗高卧:见前《念奴娇》(“近来何处”)注⑨。东篱自醉:言对酒赏菊。陶潜《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⑥“须信”两句:言陶潜精神不死,至今犹觉其凛然有生气。《世说新语·品藻篇》谓庾道季曾说:“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凛凛恒如有生气。”凛然:严肃貌,令人敬畏貌。
⑦“吾侪”三句:言与陶潜心心相通,虽远隔今古,却是异代知音。吾侪(chái柴):吾辈,我们。高山流水:喻知音,参见前《满庭芳》(“倾国无媒”)注④。
⑧“富贵”三句:言即便他年为官富贵,也应无味之极。富贵未免:用谢安语。参见前《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注⑤。直饶:即使,纵然。
⑨“甚东山”三句:言谢安当年何以东山再起?那时士大夫也曾说他是为苍生而再仕。据《世说新语·排调篇》,谢安隐居东山,朝廷屡诏不出,人们常言:“安石不能出,将如苍生何?”甚:是。东山:指谢安。何事:为什么。苍生:黎民百姓。
我们知道,辛弃疾自青少年时代起,就饱经战乱之苦,立志抗金,恢复中原,他的词也以激越豪放而著称。但是在这首《水龙吟 》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却引归耕隐居的陶渊明为“ 知己 ”,未免有点消极。之所以如此,与他的遭际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学者考证,此词约作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 ),那年辛弃疾已经五十五岁,秋天又被罢官 ,于是感伤世事人生,免慨叹。
此词上片开头就说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句法就有点特别。陶渊明与作者,本来志趣不同,性格各异,而作者却说他们已有了神交,并在梦中见过面了。这对一般读者来说,不能不感到突兀、惊诧,从而也就有可能构成一个强烈的印象,令人玩味 。“老来 ”二字是特指,说明作者驱驰战马、奔波疆场或是筹划抗金、收复故土的年轻时代,与脱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陶渊明是无缘的,而只有在他受到压抑与排斥,壮志难酬的老年时代,才有机会“相识渊明 ”。这个开头,对读者来说既有些突然,又让人感到十分自然。而作者也以平静的语气叙述,益发显得深沉。接下去的“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三句,直接抒写作者心中的沉痛心情。心头之恨是如此沉重,竟使得作者酒也不饮,歌也不唱。这是为什么?作者作了回答:一个白发老翁怎能在西风萧瑟中为五斗米折腰!但是,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
词的下片紧随前文,并作了更深入的回答:悔恨东山再起!先讲陶渊明的精神、人格和事业都是永在的,而且仍凛然有生气,和现实是相通的 。“懔然生气”一句,这里暗用《 世说新语·品藻》“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的语言以赞渊明。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作者紧跟着又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来说明他同渊明之间是千古知音。这知音就在于对“富贵他年”所持的态度。接下去“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三句,引用了东晋谢安的故事。据《世说新语·排调篇 》记载:“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 ,翕集家门 ,倾动人物。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 ?’谢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 。’”说明即使他年不免于富贵显达,也是没有意思的。结语“甚东山何事”三句用的仍然是谢安的事,同书又记载 :“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 :‘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 。”很显然,从作者到陶渊明,又从陶渊明到谢安,或富贵显达,或归田隐居,或空怀壮志,虽处境各不相同,但其实一样,都没有什么意义。这是英雄的悲叹!
与辛弃疾其他一些诗词中所反映出来的豪情壮志不同,在这首词中,作者已没有“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水调歌头》),“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那种壮志凌云、激越慷慨的感情,而是把一切都看得如此闲淡无谓,如此的不屑一顾,这难道是作者的本意吗?不,这是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与哀叹,是时代的悲剧!
辛弃疾的高考重点诗词赏析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作品赏析
【注释】: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创作背景]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内容评析]满怀家国之愁,壮志未酬的词人在友人纵谈离去之后,借酒浇愁愁更愁,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当年战斗的情境。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原来战士们正在沙场点兵!在词人的笔下,看似信手拈来的点兵场面,火热的战斗激情却自然喷涌而出。一个「连」字,透出声势之豪壮,军容之整肃。「八百里」、「五十弦」佳对天成,与「吹角连营」相辅相成,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
下片以两个特写镜头开始:骏马飞快,箭如霹雳,惊心动魄。马与箭两个具典型意义的事物,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得历历如画。这一切都是为了「了却」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是为了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前身后名」!读到此,有声有色,酣畅淋漓的点兵场面,斩将擎旗的英雄战士,「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赤胆忠心,无一不跃然纸上,然而一个陡转──「可怜白发生」!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了现实的深渊。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寻思。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难词注释]①陈同甫:陈亮(1143-1194),字同甫,辛弃疾的好友。富有才华,坚持抗金,终生未仕。为南宋豪放词派的重要词人。②麾下:指部下。麾,军旗。炙:烤熟的肉。③的卢:一种烈性快马。传说刘备在荆州遭遇危险,骑的卢「一跃三丈」而脱险。
李白有首叫《越中览古》的诗。诗中写道:“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好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七言诗中,有三句写到越王勾践的强盛,最后一句才点出越国的衰败景象,虽然表达的感情显然不同,但在谋篇布局方面又有相似之处。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 ,意味无穷。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 ”?“挑”亮了“灯 ”,为什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说明。“此时无声胜有声”。用什么样的“说明”还能比这无言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呢?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 ,仍然不能平静 ,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
而刚一入睡 ,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 。“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 ”。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多么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啊!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 。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 ”、“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三、四两句,可以不讲对仗 ,词人也用了偶句。偶句太多,容易显得呆板;可是在这里恰恰相反。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牛肉一吃完 ,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多好!正当“秋高马壮 ”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按谱式 ,《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片”构成的。后片的起头,叫做“过片”,一般的写法是 :既要和前片有联系 ,又要“换意”,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落,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
辛弃疾却往往突破这种限制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如此,这首《破阵子》也是如此。“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 ,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 。一战获胜 ,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
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 ”。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 ,并没有产生真正 “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 ,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 ”,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又有谁“可怜 ”他呢 ?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同甫是陈亮的字。学者称为龙川先生。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 》,积极主张抗战 ,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天,他到上饶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贺新郎》词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 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 ,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
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 。《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 。“醉里挑灯看剑”一句 ,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①词作于辛、陈唱和《贺新郎》之后,具体日期不详,权附于此。或谓此词写于绍熙四年(1193)秋。是年陈亮考中进士,被光宗赵?亲擢为第一。时稼轩正在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任上,作此壮词以寄,愿与陈亮共勉。 梁启超《艺蘅馆词选》:“无限感慨,哀同父,亦自哀也。”此词构思布局卓然创格。起句写现实,挑灯看剑,然豪中已含悲意,为结句伏笔。“梦回”以下,倒叙梦境,结句峰回路转,梦回现实,一声浩叹,无限悲愤。前宾后主,化“雄壮”为“悲壮”。前九句一气贯注,酣畅淋漓,结句转笔换意,自成一段,从而打破上下片的结构定格。
②“醉里”两句:夜醉入梦,梦醒似乎犹闻连营吹角之声。以下即借梦境而写理想之境。梦回:梦醒。按:一说“梦中回到”,似与诗词习惯用法不合。
③“八百里”两句:工对。承“吹角连营”,写奏乐啖肉、豪迈热烈的军营生活。八百里:牛名。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駮(同“驳”,花牛)”。王济与王恺比射,以此牛为赌物。恺输,于是杀牛作炙。事见《世说新语·汰侈篇》。苏轼《约(李)公择饮,是日大风》诗:“要当啖(dàn,吃)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分:分享。麾(hūi挥)下:部下。炙(zhì至):烤肉。五十弦:指瑟,古瑟用五十弦。此泛指军中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雄浑悲壮的军乐。
④沙场:战场。点兵:检阅军队。
⑤“马作”两句:写鏖战场景。作:像。的卢:一种烈性快马。相传刘备在荆州遇危,所骑的卢“一跃三丈”,因而脱险。见《三国志·蜀声·先主传》注引《世语》。霹雳:雷声,此喻射箭时的弓弦声。《南史·曹景宗传》说,曹在乡里“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
⑥“了却”两句:抒发宏伟抱负。天下事:指恢复中原。赢得:博得。
⑦“可怜”句:叹壮志未酬,白发先生。按:如此词亦定于淳熙十六年,则陈亮四十七岁,稼轩五十岁。
辛弃疾的高考重点诗词赏析4
菩萨蛮·稼轩日向儿曹说
[宋] 辛弃疾
稼轩日向儿童说。带湖买得新风月。
头白早归来。种花花已开。
功名浑是错。更莫思量着。
见说小楼东。好山千万重。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作期同上,时带湖宅第将成而人尚未归去。 词旨亦与上篇《沁园春》相仿佛,赋带湖宅第风月之美,抒急欲归隐之情。“功名”二句乃激愤语,实是不堪仕途之险恶。
②儿曹:儿辈。
③带湖:稼轩新营宅第之所在。见《沁园春》(“三径初成”)注①。
④“头白”句:苏轼《送表弟程六知楚州》:“功成头白早归来,共藉梨花作寒食。”
⑤小楼:当指带湖宅第的集山楼,见洪迈《稼轩记》。因登楼可望灵山群峰,故名集山楼。
辛弃疾的高考重点诗词赏析5
水龙吟·听兮清珮琼瑶些
[宋] 辛弃疾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愧余独处无聊些。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
作品赏析
【注释】:
原序: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皆为之
①题云:“再题瓢泉”,当是继上阕《祝英台近》之后,亦庆远元年(1195)之作。用些语:用“些”字作语尾叹声。“些”,为古代楚地方言中的语尾助词,仅表声,无实义。《楚辞》中的《招魂》,即通篇以“些”字作语尾收声。歌以饮客:用此歌助客酒兴。声韵甚谐:声调和韵律非常和谐悦耳。(jiào叫):喝尽杯中之酒,犹言“干杯”。 此仿《招魂》体,系词中创格。托名招魂,亦泉亦己,借以明志抒怀。是以貌若光怪陆离,无迹可求,实则处处关合自身,寓情于泉。上片从正反两方面立意:应高洁自守;外界污浊险恶,不可逗留。下片希瓢泉魂兮归来,与我同享宁静悠闲。结韵点明题旨,厌弃官场,甘居山间,清贫自乐。
②“听兮”两句:赞美瓢泉声脆如玉珮叮咚,水明如镜可察秋毫。兮(xī西):语气助词。琼、瑶:都是美玉。镜:此作动词,作“照见”讲。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来的极细小的毛,用以形容极细微的东西。
③君:指瓢泉。去:离开。
④“流昏”两句:浊水会污染你的清白,野草会窒息你的生命。流昏涨腻:两词重义,都指污浊的水。涨腻:用杜牧《阿房宫赋》语:“渭水涨腻,弃脂水也。”(宫女众多,弃下的脂粉竟使渭水为之混浊。)
⑤“虎豹”三句:与其为食人的虎豹解渴,宁肯让吃果的猿猱饮用。甘人:《招魂》写地下幽都的魔鬼食人,有“此皆甘人”句,意谓此物皆以食人为甘美。汝:你,指瓢泉。宁:宁可。猱(náo挠):一种有长臂的猿。
⑥“大而”四句:一旦汇入江海,你切莫推波助澜,覆舟杀生。大:壮大,指泉水与他水合流。覆舟如芥:弄翻船只如同弄翻一棵小草那么容易。
⑦“路险”两句:外面山高路险,而我这里却独处无聊。块予独处:即“予块然独处”,语出《汉书·杨王孙传》,谓孤独自处。
⑧“冬槽”三句:请瓢泉归来为我酿酒。槽:酿酒用的槽床。盎(àng):盛酒用的盆。松醪(láo牢):松子酿成的酒。
⑨“其外”三句:请瓢泉归来为我煮茶。芳芬:此指茶香。团龙、片凤:皆茶名。云膏:形容煎好后的茶如云脂油膏般的软滑宜口。
⑩“古人”三句:古人往矣,我愿效法颜回,清贫自乐。古人:指孔子的大弟子颜回。箪(dān丹)、瓢:盛饭用的圆竹器和饮水用的瓜瓢。孔子曾赞美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瓢泉在江西铅山县东二十五里,泉水清冽,风景幽美。作者在这里有处旧居 。光宗绍熙五年(1194)七月作者被解除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的职务后,便来这里“新葺茅檐 ”。闲居宁宗庆元二年(1196)又移居退隐。这首词大致是闲居瓢泉时期写的。
杜甫《佳人》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仇兆鳌注概括其意为:“此谓守贞清而改节浊也”。这首词在意境上同杜甫《佳人》诗有相近之处。杜甫以“佳人”作为寓传,作者则以寄言泉水,寓写自己对现实环境的感受。
上阕头二句,从视、听觉来写,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欣赏、赞美之情 。“清珮琼瑶”是以玉珮声形容泉水的优美声响;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也曾写道:“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镜秋毫”是可以照见的秋生羽毛之末来形容泉水的明净。这两句给瓢泉以定性的评价,表明了山泉能保持其可爱的本色,以下通过泉水所处的三种不同状态,来反映作者对泉水命运的设想、担忧及警告。这些刻画,正好用以反衬起笔二句 ,突出“ 出山泉水浊”之意。首先劝阻泉水不要出山(去此 )去流昏涨腻,生长蓬蒿。
“流昏涨腻 ”取意于杜牧《 阿房宫赋》“谓流涨腻,弃脂水也”“虎豹”句,用《 楚辞·招魂 》“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和“此皆甘人”。虎豹以人为美食,渴了要饮泉水,它岂同于猿猱(之与人无害 ),不要为其所用。“大而流江海”三句 ,反用《庄子·逍遥游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对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的语意,谓水积而成大江海,可以视大舟如草叶而倾覆之 ,泉水不要去推波助澜,参预其事。这些都是设想泉水不能自守而主动混入恶浊之中,遭到损害而又害人的危险情况。以上几种描述,想象合理,恰符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
下阕作者自叙,贞洁自守,愤世嫉俗之意。路险山高,块然独处,说明作者对当前所处污浊险恶环境的认识。故小隐于此,长与瓢泉为友,以期求得下文所描写的“三乐”即“饮酒之乐”、“品茶之乐”、“安贫之乐 ”。词的上下阕恰好形成对比。前者由清泉指出有“三险”,后者则由“无聊”想到有“三乐”。其实“三乐”仍是愤世嫉俗的变相发泄。瓢泉甘洌,可酿松醪(松膏所酿之酒 ),写饮酒之乐,实寓借酒消愁;瓢泉澄澈,可煮龙凤茶,品茗闲居,却不被世用;最后写安贫之乐,古人既往,聊寻同调,则与“一箪食一瓢饮 ”颜回一样的便是同志 。箪瓢之“瓢”与“瓢”泉之“瓢”恰同字,以此相关,契合无间。
总观全词,可以用刘辰翁对辛词的评语 :“谗摈销,白发横生,亦如刘越石。陷绝失望 ,花时中酒,托之陶写,淋漓慷慨 ”(《须溪集 》卷六《辛稼轩词序》),来领略这首词的思想情调。瓢泉的闲居并未能使作者的心情平静下来 ,反而是郁积了满腔的愤怒。流露出的对官场混浊,世运衰颓的憎恶并不是衰婉之调,而是一种激昂之声。不可以视之为“ 流连光景,志业之终 ”。尽管词的上片阕似乎构成了不和谐的画面。(上去阕多激愤,下阕多欢乐),但贯通一气的还是愤懑,不同流合污,自守贞洁的浩然之气。这就是刘辰翁所说的“英雄感怆,有在常情之外,其难言者未必区区妇人孺子间也 ”。寓悲愤于欢乐之中,益感其悲愤的沉重 。“含泪的微笑”大概是最悲愤不过的了。
这首词是词体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以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作韵脚的惯例,而是用《楚辞》语尾字“些”作后缀的尾字 ,又另用平声“萧、肴、豪”韵部的字作实际的韵脚 ,这就是所谓的长尾韵。这种格律声韵具有和谐回应的美,犹如是有两个韵脚在起作用。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草船借箭课文读后感400字优秀五篇
校园学法活动总结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辛弃疾诗词五篇
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四篇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辛弃疾诗词五篇
辛弃疾的古代诗词赏析解读五篇
思念的抒情经典诗歌推荐五篇
感恩老师的古诗好词好句5首
关于对老师感恩的古诗词
关于七夕的伤感爱情诗句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了无痕爱情诗歌
曾侯乙墓爱情诗歌
最感人的爱情诗句有哪些
表达爱意的爱情诗句(精选70句)
最经典的悲伤爱情诗句
赞美思念的诗歌伴奏朗诵五篇
著名抒发思念感情的诗歌五篇
永远的思念心情诗歌朗诵五篇
歌颂思念的童谣朗诵诗歌五篇
抒发思念散文诗歌10篇
抒发家乡的思念唯美诗歌五篇
抒发思念的现代诗歌10篇
抒发思念的散文抒情诗歌五篇
辛弃疾的古代诗词鉴赏论文五篇
南宋辛弃疾的诗词心得体会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