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个人实习报告

李盛老师

  教师的个人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实际工作和社会经验,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工作。

  二、实习时间:

  7月15日至8月15日。

  三、实习单位:

  新会xx小学

  四、实习主要内容

  我们三月1号来到新会xx小学,到四月十五日实习结束。我被分到六年级(3)班进行实习。 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六份,试讲次数为六次,上课节数为六节;批改作业五次;监考十场;自习辅导十二课时。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网络的利与弊”的班会;组织本班学生与实习老师之间的篮球赛两次;找学生单独谈心、了解情况十一人次。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 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 教学生知识如果我们仅仅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平时学生也会提一些书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这时候你不仅要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要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比如有一次我分析基础训练的时候,由于事先我觉得此题很简单,也就没有深入地思考。出乎我意料的是,无论我怎么讲,同学们也无法理解题目的原因。后来只好向他们的原任课老师请教此处该如何表达。

  通过这次的经验,我深感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揣度学生的思维,自己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对于刚刚涉及这一知识的学生来说很可能就会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地方,这时候,我们以何种方式将此知识点向他们表达清楚就显得犹为重要了。于是,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我就不在象以前一样只要自己弄清楚了就了事,而是更加侧重于如何将知识的来龙去脉向学生表达清楚。我的这一举措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听完课后普遍都说我讲得较清楚。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在当实习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从他们原班主任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确实让我受益不少。比如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帮助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等等。虽然这些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是我也没有完全照搬,第一是我觉得我的身份毕竟与他们原班主任不同。第二是我觉得我与学生年纪相仿,不象原班主任一样与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代沟,这是我的优势所在,应当加以利用。所以,在与学生的长期交往中,我渐渐形成了一套既有自己风格,又吸收了原有宝贵经验的行事方法,而且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说我和我们班上一位同学谈心的时候,她告诉我她读初中时成绩很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第一名,数学成绩犹为突出,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那时侯学数学简直就是一种乐趣”,但是现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不仅整体成绩直线下降,就连自己的强项数学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当我问及其中的原因时,她告诉我,由于中考的失误,进入高中以后她就失去了信心,再加上高中的课程本身就比初中的要难,使她的成绩更加后退了,以至于现在对读书失去了信心,想一心从事自己的爱好去学声乐算了。而这些她都没有和原班主任说过,原因是班主任“太凶了”。我听了之后并没有直接反对她的观点,而是从客观条件、学习条件以及以后的前途等方面和她分析了她的这种想法,使她明白了学习和爱好之间谁轻谁重,并引导她自觉得把心思放到了学习上来。

  教师的个人实习报告2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具有语文专业特点的应用理论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在毕业之时,实践是少不了的,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登上讲台,完成仅仅一个月的实习时间,体会教师的艰辛。

  一、实习目的:

  1、培养、训练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增强其从事语文教学的本事与信心。

  2、学习掌握几种常用文体的特征,分析教材、明确教学资料、熟悉教学过程、掌握基本的`教学方式方法。

  3、为毕业论文收集资料。

  二、实习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在好,实习不可少呀!在校学习了三年有余的教育理论,却从未实际操作过。这次的实习,最终为我们供给了“躬行”的宝贵机会。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好好做到以下几点:

  1、听课

  听课是实习生上课前的必经阶段,也是日常教师学习、提高的方法之一。

  关于听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要注意:

  (1)听课前先了解该课资料,做到心中有底,并且自我心中对于该课有个大概的教学计划,做到有备而听;

  (2)每一位教师都有自我的授课风格,要善于捕捉他们的亮点;

  (3)课后争取与授课教师探讨本堂课的上课思路。

  实习阶段,我听课三十节以上,听课科目除了语文之外,还有历史、数学、生物、化学、体育和心理。不一样的科目教学方法差异相当大,如果善于学习的话,能到达取长补短的作用,例如数学的故意出错法和体育课的趣味竞赛教学法都是语文课所缺乏的。

  单语文一科,我就听过初一年级五位语文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各有特色,其中三位教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位教师是我的指导教师张教师,她并未严格按照教材安排上课,而是自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删减了个别课文篇目,或略讲讲读课文,反而经常从练习册中挑选个别精彩文章作为新课认真教授。这些文章并不是随意挑选的,而是结合课程要求,就其突出之处进行筛选,每一篇都是整个课程设计中的一环。

  第二位教师是三班的李教师。他上课时声情并茂,感情充沛,并且采用学生指定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从而调动了课堂气氛活跃。他另一突出之处在于,他不统一问题的答案,而是供给种种信息之后让学生自行取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

  第三位教师是四班的语文教师马教师。他是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喜欢用课件,并且课件制作得很精美、资料很充实。每次讲解课文之前,他都会让学生进行小型的知识竞赛,以到达积累文学常识的目的。讲解课文的过程中,他又充分利用了课件信息量大的优势,让学生们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学习尽可能多的资料。上他的课,感觉就像享受文化大餐一样舒服。开学一个月之内,他班上的学生就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设计、出版了好几本精美的诗集。

  2、备课

  无论手头上有多少参考资料,备课的第一要点始终是熟悉教材。熟悉教材,也就是说要熟悉文本。文本里的每一句话都要琢磨透,仅有教师自我把文本读懂、读透了,才能把文本中的知识和情感传递给学生。如果连教师自我都把握不好文本所表达的情感,那就很难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

  备课的第二要点是独立撰写教案。几乎每一位教师手头上都有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作为辅助备课之用。刚刚学着备课的我们总是不那么自信,很容易迷信教参权威,陷在现成教案中出不来,以为把几个教案拼凑整合一番就能够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既不利于自我备课本事的提高,也不利于实际教学。

  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我备《母亲》一课时就是这样备的。当时我把几本教参同时放在桌面上,这边挖一点所谓的精华,那边挖一点所谓的精华,最终拼成了满满四页纸的教案,资料充实而完整。于是我带着教案开开心心地走上讲台开讲了。但一节课下来,我发现教学效果并不好。

  一是因为资料太多,面面俱到,学生好像什么都学了但又什么都没学到。

  二是因为教案中所设计的一些问题难度太大,与我教的学生现有的水平存在着必须的距离,他们理解不了,结果就失去了听课的兴趣。

  三是课堂资料设计过多,为了忠实于教案,我像赶集一样赶着把预设的知识点塞给学生,课堂节奏过快,师生互动不足。

  四是因为不是自我亲手撰写的教案,熟悉程度不够,因而在课堂出现意外状况时无法及时调整教案,反应本事不足。

  当然,第一点和第三点、第四点是新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在这样的一种备课方式下,这些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

  所幸,我实习期间仅有这节课是这样备课的,其余课都是我自我查找资料后独立撰写教案的。因为张教师让我上的其余的课都不是课本中的课文,而是从练习册中抽取文章让我当新课讲,或者直接给我一个题目就让我准备,根本没有任何教参能够参考。一开始我觉得异常痛苦,并且备课时心有戚戚焉,总怕备课备不到位。但慢慢地,我学会了搜索材料、挑选材料、组织材料,从一开始只是列出知识点,到最终能够独立写出完整的教案。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备课本事得到了切实的锻炼与提高,这是拼凑再多的教案都无法相比的。为此,我异常感激我的指导教师,是她的包容与指导给了我如此宝贵的锻炼机会。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备课最好做到“广阅读,精挑驯。

  3、上课

  怎样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关于这一个话题,人们已讨论过无数次了。在那里,我仅就教师和学生课后给我提的意见谈一谈实习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尽量熟悉资料,尽可能脱稿。上课时总抓着课本或者教案讲课,会显得很拘谨不自信。

  课堂重点要突出。一篇课文能够讲解的知识点很多,但一般一节课有一两个重点即可,讲太多太全的话学生反而什么都把握不祝什么都讲,就等于什么都没讲。

  资料安排上要衔接、连贯。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应当有一个过渡的过程。缺乏过渡,整个课堂就会呈断节状态,一块一块的,让人感觉不大舒服。

  着重引导。当知识点太难的时候,教师要学会把一个知识点分解成几个问题,逐步引导。当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时候,教师更要注意引导。如果引导不够,学生理解不了的话,教师上课时即使知识点讲得再完整,这也是一堂失败的课,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善于把握课堂气氛。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时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仅有关于把握课堂气氛,才有可能在课上四十分钟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据有经验的教师说,学生在课堂的前二十分钟和后二十分钟的注意力集中情景差别很大。前二十分钟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能够讲解知识性比较强的资料;后二十分钟是疲劳期,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换一种与前二十分钟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坚持学生精神的集中,到达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门不无遗憾的艺术。没有哪一堂课是完美无缺的,仅有不断总结、不断改善,才有可能不断提高、不断接近于完善。

  三、实习体会

  3月份,我们每个同学要从学生变成教师,心里甭提有多紧张啊!当我正正走上讲台的那一刻,紧张也慢慢离我越远,时间在流逝,我们的实习也结束了。一个月的朝夕相处,使我与指导教师以及三班的五十六位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一份感情因其单纯与真挚而弥足珍贵,是实习结束时让我最为恋恋不舍的,也因为这一点,实习过后我更加确定了自我当教师的意愿。情感的充盈是额外的收获,我实习的主要任务是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实习期间,我为兼顾二者付出了自我120%的努力。幸运的是,这两方面的收获与感悟给我即将开始的教育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矗今日,我只是想把我的一些想法与体会与大家一齐交流一下,请大家给予指导与帮忙!

  1、教学方面

  (1)上课说话应放慢速度;

  (2)在黑板上写错字时不要用手擦,最好是想好再写;

  (3)在课堂上称呼全体学生时不要用“你们”,而要用“我们”,这在心理感受上有一种距离的暗示作用。

  2、班主任工作:

  (1)整顿班级纪律;

  (2)调整并培养班干部。

  (3)严密跟班,有意扶持。我每一天有五个跟班时间段:早读、课间操、自习课、晚读、晚自习。在这五个时间里,我对班里的纪律、卫生等方面都严格要求,如发现问题则请负责的班干部进行相关处理,如班干部处理不来,班主任才出面解决。

  (4)确定重点转化对象。

  (5)与原班主任共创“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职责小组管理机制。我们把班长、学习委员等12位主要干部列为“日常工作组”,其余46位同学分成六个“职责小组”,分别是:学习组、生活组、宣传组、文娱组、体育组和督促组六组。除督促组外,其他五个小组由相关主要干部分管,负责班中相关事务。而督促组则负责督促各班干以及各小组工作。这样貌,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所事务、有所职责,从而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人翁精神,强化学生自主管理。

  在实习中,我深刻地体会了“教学是一门不无遗憾的艺术”这句话,也明白了教育更是如此,惟有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尽可能减少遗憾,也才能够尽可能多地看到“那些花儿”朵朵向阳!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期望自我能够坚持下去,为了那一片灿烂,为了那一寸寸生机,我愿付出我一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