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培养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体之中才能限度地发挥作用。通过生产实习,对我们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动观点起了重要作用。
二、实习任务
1、较全面、综合地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技术;较深入、详细地了解企业生产的设备、工艺、产品等相关知识;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企业文化、产品开发与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运作过程。
2、在专业比较对口的实习岗位上,努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并能灵活应用,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工程实践能力均得到一次全面的提升。
3、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在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劳动观念、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逐步掌握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实习基本要求
1、学生在实习企业必须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相应的劳动纪律,不能无故请假和擅离岗位。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或改变实习企业的必须征得实习企业和指导教师的同意。
2、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严防工作责任事故和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3、必须遵纪守法,模范遵守公民的社会公德,不得从事法律法规、厂纪厂规、校纪校规所不允许的各项活动。
4、努力工作,积极完成实习单位指定的工作任务,虚心学习,主动、诚恳地向工人师傅、工程技术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求教,刻苦钻研。
5、应多与指导教师联系交流,及时得到教师指导。
四、实习内容
(一)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学习的目的:
二、事故的发生及其预防:
1、事故发生的因素人为因素不安全行为物的因素不安全因素2、发生事故的认为因素1)。管理层因素;2)、违章:a。错误操作b。违章操作c、蛮干3)。安全责任(素质)差。
三、入厂主要安全注意事项
1、防火防爆2、防尘防毒3、防止灼烫伤4、防止触电5、防止机械伤害6、防止高处坠落7、防止车辆伤害8、防止起重机械伤害9、防止物体打击10、班前班中不得饮酒。
五、设备内作业须知
1、在各种储罐,槽车,塔等设备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是其他密闭场所内部进行工作均属于设备内作业2、设备上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等均应与外界有效的隔离3、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进行清洗和置换4、应采取措施,保持设备内空气良好5、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设备内气体采取采样分析,采样应有代表性6、进入不能达到清洗和置换要求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7、设备内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并应有入抢救的措施及有效保护手段8、《设备内安全作业证》由施工单位负责办理,该项目的负责人或是技术员填写作业证,上检修作业单位应填写的各项内容。
(二)流水线生产特点的简要介绍:顾名思义,流水线就是团体的工作,每个员工必须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因为整个流水线的每个工序都是紧密联系的,可能会因为某个工序的错误而造成整个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为废品。
(三)学习和了解电子器件的结构型式、结构种类和作用。
(四)学习和了解工厂车间的生产组织管理情况,生产工艺等等。
六、实习过程
1、安全教育在实习开始时,学校组织我们到公司由专业人士对我们进行安全教育,讲解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在实习中所要遇到的种种危险和潜在的危险等等。
2、车间实习我们在车间实习是生产实习的主要方式。我们按照实习计划在指定的车间进行实习,通过观察、分析计算以及向车间工人和技术人员请教,圆满完成了规定的实习内容。
3、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进行车间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结合了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实习的要求,将理论与实际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也更加的促使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与研究。
4、实习日记在实习中,我们将每天的工作、观察研究的结果、收集的资料和图表、所听报告内容等均记入到了实习日记中。随时接受老师们的检查与批改。
七、其它活动
在完成好我们所实习业务内容的同时,常常利用现场学习的机会,开展向社会、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实习的活动。在空余时间里还组织球赛、踢毽子、乒乓球等活动,并加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等。
八、实习感悟
生产实习是我们学院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安排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将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使我们通过实习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从而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成为业务骨干打下良好基础。
产品生产用技术资料;生产组织管理等内容,加深对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试验等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生产实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车间管理、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使用的主要工装设备;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工厂车间的工作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从事这方面的研制、设计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不但对所学习的知识加深了了解,更加重要的是更正了我们的劳动观点和提高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等。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我从小就对这种小制作很感兴趣,每次完成一个步骤,我都像孩子那样高兴,并且很有成就感。
一、实习安排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生产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它是学生学完基础课后,在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前,去有关企业进行验证、充实、巩固、提高的过程,也是参加工作的预演。我计划在沧州市的一个监理公司完成生产实习。实习单位为渤海监理有限公司。位于沧州市运河区西环中街65号,主要承担二、三等房屋建筑工程和二、三等市政公用工程的监理。
由于去年我以在该公司提前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而且在颐和广场总监理郭春起郭工(同为沧州设计院副院长)及技术总监王维新王工(退休前为沧州市一建安总工程师)的细心帮助下,今年我以助理监理的身份参与该单位的管理工作。计划从XX年8月15日至9月15日。实习期间共分三个阶段。
1.阶段:熟悉单位或工地,熟悉施工图纸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工长或技术人员指导下拟定个人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内容可包括:了解工程项目概况、学习工程管理的有关理论及知识、参加工程实际工作、进行专题调查研究。
2.实习阶段:深入实习施工技术与管理,参加技术或管理工作或劳动,积累第一手资料,进行专题调查研究等。
3.与考核阶段:整理总结实习收获,写出生产与管理实习报告,并离开实习单位,返校准备答辩。
二、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我所在的监理办公室,有1个总监理工程师,1个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1个土建专业监理员,1个水电专业监理员。土建监理员要负责文案工作,打印通知等。
建筑设计概况:本工程为主楼地上11层,裙楼地上二层,建筑面积19986㎡,建筑物占地面积3784㎡,主楼11层,建筑高度42.30m,其中一、二层层高为4.2米,三-九层层高为3.6米,总建筑面积为24450㎡,北侧为两层裙房,建筑高度9.6米,建筑物长103.90米,宽36.40m,a-d轴为主楼,d-f轴为裙房,主楼和裙房的一层均作为商业门市,二楼是分别为下部店面服务的办公用房,三层以上均为办公用房。
建筑分类:一类高层屋面防水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建筑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基础形式:肋梁筏板基础垫层为c10砼,承台为c30砼,主楼基础顶面~四层框架柱砼为c40,裙楼基础、框架柱、主楼四层以上框架柱、剪力墙、梁板、现浇楼梯砼均为c30,其余砼构件为c25.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hrb335级钢筋,hrr400级钢筋。砌体:土体中采用mu10普通粘土砖,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
总工期及进度安排:本工程计划开工时间为XX年7月20日,竣工时间为XX年10月20日。工期目标为457日历日。
三、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接触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并作了许多实习记录,对一些新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了解。我的实习岗位是土建专业监理员,在对基本的施工工艺有所了解后,还必须了解施工质量的规范,怎样的水平才算合格,哪些情况是不合格的,都要熟记。
实习目的
在即将结束的大三学习中,我终于迎来了本专业第一次实习。实习之中,学院为我们这次实习能胜利圆满的完成指导员老师和院领导交代了注意事项。第一重要的还是安全。毕竟安全第一!而实习也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
实习时间
XXXX年8月29日——XXXX年9月2日
实习单位
黑龙江昊华化工有限公司
实习过程
一、动员大会
时间:8月29日
老师:杨秀英
内容:
1、公布明天实习,实习地点,公司概况,主要生产技术(PVC);
2、安全:佩戴安全帽,穿校服(统一工作服);
3、服装:校服,运动鞋;
4、任务:听讲,记录,写报告,谈感受;
5、行程;早6::55坐火车出发,自备早餐;
6、纪律:服从组织安排,不独行,不掉队。
7、报告格式
二、仿真实验室学习
时间:8月30下午
指导教师:杨老师、轻纺学院老师
目的:初步了解化工厂生产工艺流程
内容:
1、在杨老师处取安全帽;
2、轻纺学院老师讲解安全帽的拆装和安全使用常识;
3、离心泵的原理和运行过程:系统内进料和出料的量需达到50%时才能是系统温度恒定。原始离心泵根据液位高低调节进料量,人工操作,眼看、脑想、手动、调阀门。现代离心泵,仪表检测,通过数模转换的原理实现操作,即:
4、主要操作:
(1)打开“LIC101”调节阀向罐“V101”充夜,在“DCS”图上调节方框内的“LIC101MAN”,在“MAN”状态下降“OP”值定为“80%”或“100%”,此时在现场图上可看到反应器内绿色部分(液体)的上升,以及方框内百分数的变化;
(2)待罐“V101”液位大于5%后,打开“PV101A”,对罐“V101”充压。此时,需在“DCS”图上的“PIC101MAN”框内将“OP”值调到50%以下的任一值,在现场图上可看到红色阀门“PV101A”变为绿色,显示充压;
(3)罐“V101”液位控制在50%左右时“LIC101”投自动。此时需回到“DCS”图将“LIC101”的“MAN”改为“AUTO”;
(4)罐“V101”液位控制“LIC101”设定值50%,回到“DCS”图,将“LIC101”框内的“SP”值改为50%;
(5)罐“V101”压力控制在“5ATM”左右时,“FIC101”投自动,在“DCS”图上将“FIC101MAN”
内的“MAN”改为“AUTO”;
(6)罐“V101”压力控制“PIC101”设定值5atm。在“PIC101”框内将“SP”值改为5。
(7)启动A泵,待罐“V101”液体达到正常后,打开“P101A”泵前的阀门“VD01”,此步骤在现场图内操作;
(8)在现场图内打开排气阀“VD03”排放不凝气;
(9)待泵内不凝气排尽后,关闭“VD03”;
(10)启动“P101A”泵,在现场图内点击A泵,选“ON”档;
(11)待“PI102”指示压力大于2、0倍后,打开泵出口阀“VD04”。在现场图内首先观察“PI102”和“PI101”的示数,估计商值为2、0倍时,单击“VD04”阀门,选择“打开”;
(12)查看扣分项目。
1、结构
现在绝大多数硬盘在结构上都是温彻斯特盘。从1973年IBM生产出第一块温氏硬盘以来,后来的硬盘基本都沿用了这一结构,即采用温彻斯特(Winchester)技术,其核心就是:磁盘片被密封、固定并且不停高速旋转,磁头悬浮于盘片上方沿磁盘径向移动,并且不和盘片接触。
2、磁头技术
硬盘读取数据是通过磁头来完成的。最早的传统磁头是电磁感应式磁头,这些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由于硬盘读、写操作的不同,这种二合一磁头就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对硬盘的设计造成了不便。后来的硬盘开始采用MR(磁阻磁头技术)磁头这种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磁感应磁头,而MR磁头则作为读取磁头磁阻。这样便可以得到更好的读/写性能。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来感应信号幅度,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准确性也较高,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扩大了盘片的容量。
然而,随着单碟容量的不断增加,终于到了MR磁头的读取极限,于是GMR(巨磁阻磁头技术)磁头诞生了,现在单碟容量超过5G的型号都采用了GMR磁头。进入20xx年后,几乎全部硬盘均采用GMR,GMR磁头技术是在MR的基础上开发的,它比MR具有更高的灵敏性。正在基于越来越先进的磁头技术,才使硬盘单碟容量越做越大成为可能,目前最新的磁头是基于第三代巨磁阻磁头技术。
3、接口
硬盘的接口方式可以说是硬盘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这点从SCSI硬盘和IDE硬盘的巨大差价就能体现出来,接口方式直接决定硬盘的性能。现在最常见的接口有IDE(ATA)和SCSI两种,此外还有一些移动硬盘采用了PCMCIA或USB接口。
(1)IDE(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
IDE接口最初由CDC、康柏和西部数据联合开发,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TA)制定标准,所以又称ATA接口。我们普通用户家里的硬盘几乎全是IDE接口的。IDE接口的硬盘可细分为ATA-1(IDE)、ATA-2(EIDE)、ATA-3(FastATA-2)、ATA-4(包括UltraATA、UltraATA/33、UltraATA/66)与SerialATA(包括UltraATA/100及其它后续的接口类型)。基本IDE接口数据传输率为4。1MB/秒,传输方式有PIO和DMA两种,支持总线为ISA和EISA。后来为提高数据传输率、增加接口上能连接的设备数量、突破528M限制以及连接光驱的需要,又陆续开发了ATA-2、ATAPI和针对PCI总线的FAST-ATA、FAST-ATA2等标准,数据传输率达到了16。67MB/秒。1996年昆腾和英特尔合作开发了UltraDMA/33接口,严格说来,这已经不能算IDE接口,而应称为EIDE接口,它采用PIO模式5,数据传输率达到33MB/秒。
1999年昆腾又推出了UltraDMA/66接口,传输率为UltraDMA/33的两倍,采用CRC(循环冗余循环校验)技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并且使用了80线的专用连接电缆,现在市场上主流的硬盘接口类型即为UltraATA/66。不过,在进入新世纪后,最有前景的硬盘接口类型则该是UltraATA/100了,它的理论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可以高达100MB/s。
(2)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
SCSI并不是专为硬盘设计的,实际上它是一种总线型接口。由于独立于系统总线工作,所以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系统占用率极低,但由于其昂贵的价格,这种接口的硬盘大多用于服务器等高端应用场合。
4、容量
容量可以说是用户对硬盘认识最多的一个技术指标,它的单位是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影响容量的两个因素是单碟容量和碟片数量。顾名思义,单碟容量也就是在单张盘片上所能存储的信息容量,单盘容量越大,实现大容量硬盘也就越容易,寻找数据所需的时间也相对减少。现在硬盘的单碟容量是越做越大了,一般都可以达到20G。单碟容量提高的同时,硬盘的生产成本也随之而降低,这也是为什么硬盘厂商竞先推出高单碟容量的硬盘产品。你有时在检测硬盘时可能会发现厂家标称的容量和电脑检测的容量不一致,这是由于他们采用的换算单位不同,厂家多以1000进制换算,即1MB=1000byte、1GB=1000MB,而电脑中多用1024进制换算。
5、缓存
由于CPU运算与硬盘读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速度差异,为了解决硬盘在读写数据时CPU的等待问题,在硬盘上设置适当的高速缓存,以解决二者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硬盘缓存与主板上的高速缓存作用一样,是为了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当然缓存越大越好。目前IDE硬盘的高速缓存一般为512K到2M之间,主流硬盘的数据缓存应该为2MB,而在SCSI硬盘中最高的数据缓存现在已经达到了16MB。
6、转速
转速指的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转动速度,其单位是RPM(RoundPerMinute,每分钟旋转次数),它直接影响硬盘的数据传输率,理论上转速越快数据传输率就越大。目前IDE接口的硬盘主轴转速一般为5400和7200rpm(转/秒),主流硬盘的转速为7200RPM,至于SCSI硬盘的主轴转速一般可达7200到10,000rpm,而最高转速的SCSI硬盘转速高达15,000rpm。更快的转速可以使盘片转动一周的时间减短,使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寻道时间减短,更快地寻找所需要的数据,同时硬盘的内部传输率也会提高,使读写速度加快。
7、平均寻道时间
这个指标指磁头从得到指令到寻找到数据所在磁道的时间,它是代表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单位为毫秒,需要注意的是它与平均访问时间有差别。平均寻道时间越小越好,现在选购硬盘时应该选择平均寻道时间低于9毫秒的产品。
8、内部数据传输率
内部数据传输率是磁头到硬盘的高速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这可以说是影响硬盘整体性能的关键,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密度。在这项指标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为单位,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转换成MB/S(兆字节/秒),就必须将Mbps数据除以8。例如有的硬盘给出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为131Mbps,但如果按MB/S计算就只有16。37MB/s。目前市场上主流硬盘的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为30MB/s到45MB/s,这比UltraATA/100的100MB/s低多了,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硬盘作为电脑的瓶颈,其病根还在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上。
9、外部数据传输率
这是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率。它与硬盘的接口类型是直接挂勾的,因此在广告或硬盘特性表中常以数据接口速率代替,单位为MB/S。目前主流硬盘普通采用的是UltraATA/66,它的最大外部数据率即为66。7MB/s。而采用目前最新的UltraATA/100接口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即可达到100MB/s。对于SCSI硬盘,若采用最新的Ultra160/mSCSI接口标准,其数据传输率可达160MB/s,FibraChannel的最大外部数据传输将可达200MB/s!
10、MTBF(连续无故障时间)
它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是小时。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时。这项指标在一般的产品广告或常见的技术特性表中并不提供,需要时可专门上网到具体生产该款硬盘的公司网址中查询。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技术指标外,影响硬盘性能的还有道至道时间、硬盘表面温度等因素,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说实话,一口气说这么多专业性挺强的内容,不但你可能难以消化,就是我的头都大了。但之所以坚持讲这些术语常识,只是希望你对硬盘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至于对硬盘一无所知。
关键技术篇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由于技术的发展,硬盘的速度、性能在近几年里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究其根源,硬盘在技术上的突破只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使硬盘的单碟容量更高以能存储更多的数据(此项技术也就是在上面所说的盘片及磁头上下功夫);
★改进硬盘的主轴电机以使其转速更高,从而减小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
★采用更先进的硬盘附加技术,以使硬盘的工作稳定性及数据完整性与安全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正是这样一个思路,如今的硬盘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并将在新世纪里继续得以广泛的应用:
1、RAID(RedundentArrayofInexpensiveDisks)磁盘阵列技术
RAID实际上可以理解成一种使用磁盘驱动器的方法,它将一组磁盘驱动器用某种逻辑方式联系起来,作为逻辑上的一个磁盘驱动器来使用。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功耗小、传输速率高,可以提供容错功能、安全性更高以及比起传统的大直径磁盘驱动器来,在同样的容量下,价格要低许多。RAID现在主要应用在服务器硬盘上,但就像任何高端技术一样,RAID也在向PC机上转移。也许所有的PC机都用上了SCSI磁盘驱动器的RAID的那一天,才是PC机真正的“出头之日”。
2、PRML(PartialResponseMaximumLikelyhood,部分响应完全匹配)读取通道技术
PRML技术简单的讲就是将硬盘数据读取电路分成两段“操作流水线”,流水线第一段将磁头读取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只选取部分“标准”信号移交第二段继续处理,第二段将所接收的信号与PRML芯片预置信号模型进行对比,然后选取差异最小的信号进行组合后输出以完成数据的读取过程。PRML技术可以降低硬盘读取数据的错误率,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磁盘数据密集度。PRML技术的普通采用,使硬盘的容量、速度、可靠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S。M。A。R。T。(Self-Monitoring,AnalysisandReportingTechnology)技术
由于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硬盘厂商都在努力寻求一种硬盘安全监测机制,S。M。A。R。T。技术便应运而生。S。M。A。R。T。即“自我监测、分析及报告技术”。它可以监控磁头、磁盘、电机、电路等部件,由硬盘的监测电路和主机上的监测软件对被监对象的运行情况与历史记录和预设的安全值进行分析、比较,一旦出现安全值范围以外的情况,它就会自动向用户发出警告。而更先进的技术还可以自动降低硬盘的运行速度,把重要数据文件转存到其它安全扇区,通过S。M。A。R。T。技术可以对硬盘潜在故障进行有效预测,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4、ATA/100技术
对于IDE市场,世纪末可以说是UltraATA/66的天下,它支持最大的硬盘外部数据传输率为66。7MB/s。到了20xx年昆腾公司联合英特尔等芯片组巨头共同推出了ATA/100标准,在理论上它支持的最大硬盘外部数据传输率为100MB/s,同时在处理器厂商、芯片组厂商、主板厂商及硬盘厂商的努力下,ATA/100成了硬盘新技术的主角。但是硬盘的内部传输率就是影响硬盘性能大幅提高的瓶颈所在,尽管硬盘的内部传输率也正在不断的提高,可目前最高也只能达到45MB/S,这就影响了硬盘整体速度的发挥。
需要指出的是,ATA/100虽然需要相应主板的支持,还使用了单独的80芯接口线缆,但是它可以完全向下兼容,能在ATA/33、ATA/66等不同模式下使用。而且接口同样包含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环冗余校正)特性,这能增加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同时它能检测到数据传送中的错误。
5、数据保护与震动保护技术
硬盘非常怕震动,不管电源是否已经启动,只要硬盘受到了撞击或震动,或多或少总有数据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如果处于运转状态的硬盘受到震动或撞击,所造成的伤害会更大。在这方面,原昆腾公司(已被迈拓公司并购)的DPS(DataProtectionSystem,数据保护系统)与SPS(ShockProtectionSystem)技术、西部数据公司的DataSafeGuard(数据卫士)技术、IBM公司的DFT(DiskFitnessTest)、迈拓公司的MaxSafe与ShockBlock以及希捷公司的SeaShield技术使得硬盘可以承受较高g数的冲击,这种技术可以把硬盘因冲击而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的程度,能够对硬盘中的数据有一个很好的保障,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
6、厂商独特技术
为了增强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很多厂商在自己的硬盘中增加了独特的技术来提升硬盘的质量:
(1)西部数据公司的数据卫士(DataLifeguard)技术
西部数据的硬盘里多了一个“DataLifeguard”技术,它实际上运用了S。M。A。R。T。技术。简单地说,DiskLifeguard在硬盘持续开机八小时后,硬盘本身就自动地扫描侦测硬盘内部,如果遇到可能快要产生坏磁区的部分时,就赶快把些磁区上的数据转移到状况良好的磁区上面,并且做好数据在硬盘上所需的连接。独特之处在于DataLifeguard的所有工作都是硬盘本身就可以启动和执行的,不需要主板或其它工具程序配合,所以用户不需要安装额外的工具软件,只要硬盘的电源开着,每隔八个小时DataLifeguard就会做一次扫描、分析与修复的动作。并且DataLifeguard会在硬盘处于Idle(硬盘15秒钟没有任何动作)状态下才会工作,一旦DataLifeguard准备开始扫描、分析与修复的动作时,如果硬盘还有其他的工作需要完成时,DataLifeguard就会往后延长15分钟再开始工作,所以外面不必担心这个功能会影响到硬盘的工作效率。
(2)原昆腾公司的DPS技术
DPS(DataProtectionSydtem)是原昆腾公司提出的另一项新技术,它可以让用户确定自己的硬盘是否真正发生了问题。如果你觉得硬盘有些奇怪的表现,比如不正常的声音、速度突然变慢的时候,就可以用软盘开机并运行DPS程序,让它帮你测试一下硬盘有没有问题。这时它会检查硬盘的S。M。A。R。T。数据缓冲区,以及其它基本的随机检查测试,而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测试绝对不影响到硬盘里面所储存的数据。有了这个工具,我们就可以判定硬盘是否真的需要送去修理了。
(3)迈拓公司的MaxSafe和ShockBlock技术
MaxSafe是迈拓公司的独特技术之一,该技术提供了ECC错误修正码(ErrorCorrectionCode)功能。所谓的ECC是指以一种复杂的编码算法,当传输一个数据时,额外采用几个位元来当成错误修正的判别码,一旦数据在传输的过程当中出现了错误,就可以通过一个错误修正码来修复不正确的数据,确保数据的正确性。以前在PC-100的SDRAM内存、PentiumII350MHz以上的CPU有ECC的功能,现在硬盘也有这个功能了!
ShockBlock是迈拓新一代硬盘所采用的另一项新技术,它强化了连接读写磁头的钢板的刚性,并且读写磁头比原来的读写磁头轻40%,这两种新设计的目的就是在于尽量降低读写磁头弹离碟片的可能性,如果读写磁头没有弹离碟片,就不会有碟片被读写磁头敲击而产生屑片的情况发生,从而延长了硬盘的使用寿命。
在国内的硬盘市场中,由于硬盘厂商的激烈竞争,硬盘技术不断提升,品种更加多样,而价格也越来越低。这带给消费者的利益就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常见的硬盘厂家有迈拓、希捷、IBM、西部数据、富士通等,另外,著名的昆腾公司已被迈拓公司收购,但品牌的影响还在。下面将就各个厂家的特点、代表产品等方面介绍一下。
1、IBM
说到IBM,不仅仅是因为它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块硬盘,还因为它对硬盘技术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实在太大了,除了前边提到的温彻斯特技术外,IBM的磁头技术一直走在其他厂商前面,其GMR磁头技术已经成为新世纪硬盘事实上的标准。
IBM硬盘在国内的产品可分为Deskstar、Ultrastar和Travelstar三个系列。Travelstar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的2。5英寸硬盘,Deskstar与Ultrastar都是3。5英寸硬盘,Deskstar用于台式机,而Ultrastar则是SCSI接口的,多用于服务器或工作站。在家用市场上,提到IBM,恐怕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它的硬盘容量,当其他厂家还在销售10。2GB硬盘时,IBM的桌面硬盘的最小容量就是20GB了。
2、迈拓(Maxtor)
说起迈拓,我们得先提一下它并购的昆腾硬盘。在被并购前,如果说昆腾是中国硬盘产品的第一品牌,恐怕没有人反对,尤其在1998、1999年,简直有非昆腾硬盘不买的架势。的确,昆腾的技术优势使其一直走在其他厂商前面,它的新产品研发能力最强是其最大的优势。在被并入迈拓公司以后,虽然昆腾的品牌不再保留,但其尖端的研发技术仍然将极大的促进硬盘的发展。
再看迈拓公司本身,其并购昆腾的大手笔无疑就是其实力的证明。现在的迈拓,除了整合了昆腾硬盘的产品优势外,还继续保留着它传统的技术优势。由于迈拓公司是诸多硬盘厂商中最专一于桌面级IDE产品的公司,这使得它在桌面级产品的竞争中优势突出。不仅率先推出了单碟容量高达10。2GB的DiamondMAX系列产品,还形成了DiamondVL系列、DiamondMAX系列和DiamondMaxPlus三条线,分别对应低端、主流及高端三种不同的用户需求。另外,星钻和金钻系列向来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在家用市场上仍然是最受欢迎的硬盘。
3、希捷(Seagate)
近几年希捷产品在中国用户中口碑不佳,主要原因是其某个系列的产品性能不佳,被视为低档产品的代名词,而其另一个系列的产品虽是业界最先推出的7200转IDE硬盘,但因其依旧采用MR磁头,造成发热量高、噪音大而其性能并不比同期其他厂家推出的5400转硬盘高多少,所以市场表现并不是很好。另一方面,尽管希捷在桌面级IDE产品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其优势表现在它的企业级SCSI硬盘方面,它著名的印度豹(Cheetah)和酷鱼(Barracuda)系列分别对应高端及低端应用,高低搭配,使得其在企业级硬盘的市场占有率极高。
4、其他厂商
其他的硬盘厂商还有西部数据、富士通和三星,走的都是低价位的路线,但产品规格还比较齐全,性能虽无太过人之处,但也不会逊色多少,是考虑价格的用户的比较好的选择。
回顾展望篇
如同发生在微处理器领域的变化一样,在过去的几年中,硬盘的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世纪里,这些变化同样会相应地表现在硬盘的容量、缓存、速度、接口、附加技术和价格上。
1、容量
在过去的20xx年中,硬盘的容量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增长,不断创造着奇迹。先进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硬盘的研发和制造当中,硬盘容量在几个月之中就能翻一番。仅仅在20xx年,家用市场的最大硬盘容量就达到了惊人的80GB(MaxtorDiamondMax80),40GB左右容量的硬盘已经变得相当普遍。现在市场上最热销的IDE大硬盘就是IBM公司的Deskstar75GXP,它已经拥有高达75GB的庞大容量。
硬盘容量的提高要归功于单碟容量的提高,回顾一下20xx年的产品,那时的单碟容量达到了20GB。如今的最高单碟容量甚至已经超过30GB。单碟容量戏剧性地从10。1GB、15GB直超30GB,3倍的增长发生在仅仅1年左右的时间里。硬盘容量的提高,还要归功于主要硬盘制造商在研究和开发上投注的努力,是他们使得涂有磁性材料的金属盘片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存储业界一直无休止地探索如何提高面密度和降低MB的价格,其成果就是面密度每年约提高50%。
另外,IBM公司新采用的玻璃盘片技术还改写了硬盘制造的历史。IBM在7200rpm的Deskstar75GXP和5400rpm的Deskstar40GV两个系列中采用了玻璃盘片作为存储介质,单碟容量分别达到15GB和20GB。玻璃盘片的硬盘是以玻璃作为盘片材料,据IBM称,玻璃盘片与传统的铝质盘片相比,拥有以下的优势:使用价格低廉的玻璃代替铝作为盘片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硬盘的单碟容量可以大量增加,而且盘片使用玻璃材料后,硬盘在高转速时稳定性也较铝质材料有了提高。
在硬盘容量方面,20xx年的成果将推动20xx年的硬盘发展。在20xx年初硬盘市场将流行容量在30-40GB左右的硬盘,下半年就会成为绝对的主流,并出现大量40GB、60GB的产品。
2、缓存
与硬盘容量相似,20xx年还没有完全普及的2MBCache,20xx年将完全进入家用市场。由于IBM和迈拓的部分硬盘Cache容量早已经达到了2MB,这将会促使其他硬盘厂商向着更高缓存容量的方向发展。另外,伴随着硬盘Cache容量的不断增加,硬盘的寻道时间也会慢慢的缩短。大家可能已经留意到了,20xx年硬盘的寻道时间已经发展到了8ms左右,并且不久就会超越。这也是明年硬盘技术发展的又一大趋势。
3、速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0xx年7200转的硬盘将成为完全的主流产品。大家可以看到,20xx年5400转硬盘的主流地位已经被7200转IDE硬盘所取代,在各个厂商的产品线中7200转的硬盘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在20xx年中电脑的配置将再上一个层次,在商用配置的电脑系统中,速度对于硬盘性能是很重要的。例如两个硬盘,他们分别是5400转的硬盘和7200转的硬盘,他们的容量相同,性能指数也一样,那么7200转的硬盘读取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就会比5400转的硬盘更少,这时整个计算机系统反应就更快了。由此我们可以完全的'肯定,到20xx年将是7200转硬盘完全取代5400转硬盘的时候。
4、接口
除了以上几个标准发生变化外,在硬盘领域发生的另一个激动人心的变化是UltraATA/100的诞生,它将导致硬盘的接口方式加紧更新换代。在20xx年中UltraATA/100将完全取代现在正在流行的UltraATA/66的地位,成为用户装机的首选。从理论上来说,ATA/100可以提供1。5倍于ATA/66的速度,并且使用与ATA/66一样的数据电缆。接口速度的提高,为厂商带来了新的机会,也为IDE硬盘的市场带来活力。实现UltraATA/100不仅需要硬盘的支持,还需要芯片的支持。虽然现在UltraATA/100技术还不是很完善,不过到20xx年此技术将大有发展前途。在20xx年中支持此技术的主板将大量出现和完善。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到20xx年时支持UltraATA/100技术的主板流行起来时,此硬盘将完全取代现在正在流行的UltraATA/66的地位,成为几乎所有的IDE硬盘驱动器的标准接口,这是不容质疑的。
除了下一代的IDE接口标准UltraATA/100,还有一些即将应用在硬盘上的接口也值得我们在新世纪里注意。USB2。0和IEEE1394技术就有可能应用在外置式硬盘驱动器上,用来增加存储容量或与如机顶盒这样的数字消费电子设备相结合。虽然目前还处在小规模应用阶段,但笔者预测在20xx年中就应该可以大量上市了。在20xx年,这些新型硬盘一定会成为我们硬盘选购的一个新方向。
5、附加技术
早在1998年,各大硬盘厂商就大力发展其产品的附加功能。在20xx年,硬盘的各种附加技术同样也会成为一个大买点。各大厂商为突出自己产品的特色,会极力通过自己产品的各种附加功能大做宣传,这主要表现在加强硬盘稳定性及可靠性方面和降低硬盘噪音方面。
(1)加强硬盘稳定性及可靠性
20xx年的主流硬盘应该来说会有更稳定可靠的性能,这当然要感谢各大硬盘厂商为加强硬盘稳定性及可靠性而采用的各种技术。除了20xx年硬盘所共有的S。M。A。R。T。以外,各大硬盘厂商也都会力推自己的一套先进的数据保护技术。主要有富士通公司的CSS(ContactStartStop)、迈拓公司的MaxSafe和DPS(DataprotectionSystem)、IBM公司的DFT(DriveFitnessTest)、希捷公司EDST(ExtendedDriveSelfTest)以及西部数据公司的DataLifeguard等等。数据保护技术能够自动地进行硬盘诊断,并且更快更准确,这对于保存在硬盘中数据的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新世纪里,这些硬盘安全性将会成为各大硬盘厂商关注的焦点。
另外,在防震动技术上,昆腾品牌原应用的震动防护系统(ShockProtectionSystem,SPS)和迈拓原应用的ShockBlock技术仍来是迈拓公司的两个有分量的砝码,由于它们的原理都是通过分散冲击能量,尽量避免磁头和盘片的撞击,所以能有效减少硬盘在运输和使用中的损坏。与之不同,希捷则在硬盘的外部大做文章,它很可能继续使用SeaShield外壳和SeaShell包装占领市场(SeaShield可以保护硬盘的电路板,SeaShell是取代ESD包装袋的可回收透明蚌壳式包装盒,可以防静电并抵御非震动撞击)。
(2)降低硬盘噪音
为了满足用户在降低硬盘噪音上的要求,在新世纪里各硬盘厂商也会加大力度继续使用各种技术。从马达上降低噪音显然还是最直接的方法,液态轴承马达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它使用黏膜液油轴承,以油膜代替滚珠,有效地降低因金属磨擦而产生的噪声和发热问题。同时液油轴承也可有效的吸收震动,增强硬盘的抗震能力,由此硬盘的寿命与可靠性也可以得到提高。这项技术无疑极具应用价值,虽然20xx年市场上的普通硬盘还没能应用这一技术,但我们相信20xx年一些高品质的家用硬盘就会开始应用。此外,迈拓公司还在原昆腾产品上通过把转速降到4400rpm来实现更低的噪音,而希捷也将大力推广声音屏蔽技术(SoundBarrierTechnology,SBT),它可在制造时配置或由用户设置。
6、价格
与硬盘性能和容量大幅度提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硬盘价格将在20xx年持续下降,如今容量为20GB的5400rpm硬盘价格已经跌到了800元左右,在1999年,这样的价格只能购买一块8。4GB的硬盘,而在20xx年下半年,这样的价格将能购买一块7200rpm的40G硬盘。也就是说,以几乎相同的价格,我们可以购买到几乎5倍于1999年的容量并且速度更快的硬盘。硬盘价格直接引动了购买需求,主流硬盘的容量迅速攀升,甚至已经有人在考虑买一块硬盘来作移动存储设备。
早在1999年大家可能就已经发现了,现在硬盘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了。我们经常看到一家公司刚刚发布了一款最新型号的产品,此产品用了某些新技术,但过不了多久,几乎每家硬盘公司都会推出性能差不多的产品出来竞争。同时各公司又会在几个月后推出同价格的更新产品,面对20xx年如此发展的硬盘市场,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到了暂新的世纪,硬盘及其市场将以无比迅速的速度飞快发展。
认识硬盘的大小、外观与型号
硬盘正面贴有标签,上面有产品的品牌、产地、批号、序列号、以及代理商的防伪标签等信息,一些产品还提供了接口电压、连接与跳线方法等说明。我们在选购时最值得注意的是硬盘的编号,它包含了产品型,容量与性能等基本信息。有必要通过编号识别硬盘,杜绝商家以次充好的不良企图。
Ziff-DavisWinbench992。0Winbench99恐怕是硬盘测试中最常用,也普遍认为是最权威的测试软件了。其实Winbench99的测试范围包括整机、CPU、图形等多个方面,磁盘性能测试只是其中一个主要功能。
我们测试的是硬盘,所以可以直接选择DiskInspectionTests(包括硬盘寻道时间、CPU占用率和数据传输率测试)或DiskWinMarks(包括BusinessDiskWinMark和High-EndDiskWinMark)。当然最好用的还是它的“Selected…”,用户可以自己定制测试项目。
磁盘测试项目就这几个,选好之后按“Run”(注意需要关闭其他无关软件,并将任务栏设置为自动隐藏模式),一盏清茶之后,测试结果就出来了。
其中包括我们最关心的数据传输率,平均寻道时间和CPU占用率等参数,当然还有分别针对商用领域和高端领域的两个综合得分,比较全面的反映了磁盘的总体性能。Winbench还提供了强大的测试结果数据库,如果同时进行多款硬盘的测试,那么数据比较将十分方便。
HD-Tach2。
HD-Tech也是一个比较全面的磁盘测试工具,它提供了硬盘的读写数据传输曲线,最高、最低和平均数据传输率和CPU占用率。
它是专门针对硬盘底层性能的测试软件。它主要通过分段拷贝不同容量的数据到硬盘进行测试,可以测试硬盘的连续数据传输率、随机存取时间及突发数据传输率,它使用的场合并不仅仅只是针对硬盘,还可以用于软驱、ZIP驱动器测试。
比起Winbench,HD-Tach的使用要简单的多,如果有多个硬盘,只要运行界面中选择你要测试的硬盘测试就开始运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测试硬盘中存在分区信息,那么软件将会提示你不能进行写测试,因此写测试通常对于新硬盘才会使用,而读测试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测试结果有清晰的数据传输曲线,所以特别适合数据传输率的测试。而CPU占用率的测试结果往往不太准确,所以不推荐使用里面CPU占用率的测试结果。整体的测试结果相当直观,比较也十分方便。
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模拟测试环境,如进行大量文件的拷贝或对大量文件进行压缩等,这些都是测试硬盘性能的使用方法。通过这些测试方法,相信用户们对硬盘性能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同时为大家的选购和使用带来方便。
硬盘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宽带网的普及需求硬盘容量及性能的不断提升,要求硬盘技术不断改进,数据传输率不断提高,硬盘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将遵循“容量更大、速度更快、使用更安全”基理在前进;而另一个方向就是硬盘也会向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1、数据存储密度大幅提升
数据存储密度提升带来单碟容量可以越做越大,能使用更少的盘片来实现更大的容量,降低硬盘的生产成本,同时又可以增加硬盘的运行稳定性。
2、数据传输率明显加快
随着硬盘"内部通道"的拓宽,硬盘外部数据传输率也进一步提升。
3、硬盘附加技术更加完善
为保障硬盘能在高速下的运行稳定性及数据可靠性,硬盘厂商们纷纷推出了新一代数据保护技术及磁盘
4、在硬盘的磁头技术上
随着硬盘单碟容量越做越大必须要有一种新型的磁头技术以适应要求。
5、将会有更多的SCSI技术被移植到IDE硬盘上来防震技术。
我的感想: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硬盘有了更深的认识。硬盘作为数据存储部件,对于计算机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以后也会朝着多元化发展。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这次实习我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调查和学习,希望下次还能有这样的机会。谢谢!
一、实习说明
(1)实习时间:20xx年6月19日20xx年9月14日(2)实习地点:山东烟台
(3)实习单位:富士康科技集团
二、实习单位简介
烟台富士康为富士康科技集团在烟台的园区,位于烟台开发区,现有员工近10万人,工业总产值居于Foxconn在大陆八大工业园区的第三位,仅次于深圳与上海园区,将建设成为山东半岛最大的3C产品工业基地。目前园区内主要有CCPBG和PCEBG两大事业群。
1.消费电子产品事业群,简称CCPBG。
CCPBG事业群主要从事电脑游戏机、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台式电脑、光碟机、打印机、数码相机、投影机、散热系统及元件、LED光照明、新型界面材料、镁铝合金产品、印刷电路板等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2.企业资讯系统产品事业群,简称PCEBG。
凭借先进的电子研发及产品设计技术,主要从事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主机板、显示卡、散热器、TFT-LCD显示器、服务器、投影仪、打印机及其它机构零组件和电子消费品的研发和制造.
三、实习过程综述
我们于20xx年6月19日来到了烟台富士康,看到这个占地面积巨大的工业园,心里充满了好奇。我想,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就要正式开始了。
经过几天简短精要的培训和填写相关资料,在我们大致了解了富士康的整体情况和基本规章制度之后,我被分配到了UMD装配车间。UMD装配是生产曰本SONY公司出品的PSP掌上游戏机的光驱的车间,由于涉及对灰尘极为敏感的精密光学镜片和大量的精密电子原件,所以车间为无尘车间,对灰尘和静电的控制要求非常高,进车间必须要通过除尘通道,并且人人穿着统一配发的防静电衣、帽、鞋和防静电环。
6月25日正式进入了流水线车间。刚进入车间的时候,车间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所在部门的线长首先让我跟着师傅熟悉环境,学习作业手册SOP,与相关规程与注
意事项,认识所要做的LC发光点位置调整工序。生产实习的头几天,我就在这初次的工作岗位上学习所在的工序机器使用方法和操作手法,体验首次在流水线车间作业的感觉。在工作的同时慢慢熟悉车间的工作环境。
车间的工作实行两班制(a、b班),两班的工作时间段为:早上8:00至晚上7:00;晚上8:00至早上7:00。车间的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该上、下班制度。UMD流水线有6条生产线,每条线约60人,有一个线长两个副线长,工作每天10小时都是保持站立状态。开始几天身体极不适应,通常下班后腰酸背痛。
对车间里的环境有所了解熟悉后,开始有些紧张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工作期间每天按时到厂上班,上班工作之前先到指定地点等待线长集合员工开会强调工作中的有关事项。然后继续学习我的岗位,在休息时间抓紧练习,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跟上产量。
通过一星期的学习与摸索,我从初期的磕磕绊绊甚至有点失去信心到逐渐跟上产量,最后熟能生巧,很轻松自如的工作,还能处理一些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流水线是一个很累人的地方,因为为完成产量,每个岗位的人在工作的时间内就和机器一般没有间歇的重复着相同的动作,然后流给下个工站继续作业,任何一个环节生产速度或作业手法出现问题,势必影响到整条线的产量与质量,而出现问题的人也将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比如速度不够快,前面工站流下的产品将在你这里大量堆积,后面所有工位都将断线。我们进入这个流水线的人在初期的一段时间内感受到体力与精神的双重压力,好在我很快的渡过了这个时期,很好的完成了这三个月的工作。
四、实习总结
实习期间,我对实习工厂的流水线生产、加工、检验、包装产品的整个操作流程有了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和熟悉,对于现代公司的管理与普通工人的辛苦有了深刻的体验。虽然实习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没有很大的关系,但实习中,我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学习了很多学校以外的知识,甚至在学校难以学到的东西。
在实习的那段时间,让我体会知识的重要性,没有知识产权,只能为别人代理加工,用辛苦的体力赚取微薄的利润到。同时也感受到从工作中再拾起书本的困难性。每天较早就要上班工作,晚上较晚才下班回宿舍,深感疲惫,很难有精力能再静下心来看书。这更让人珍惜在学校的时光。
此次生产实习,我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处理简单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了与员工同事相处沟通的有效方法途径。积累了处理有关人际关系问题的经验方法。同时我体验到了社会工作的艰苦性,通过实习,让我在社会中磨练了下自己,也锻炼了下意志力,训练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实践技能,积累了社会工作的简单经验,为以后工作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一、程序说明:
Windows资源管理器是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和目录的有力工具,可以用它来查看全部文件和目录,然后建立一个适合于自己的目录结构;还可以利用资源管理器来移动和拷贝文件、启动应用程序、打印文档和维护磁盘、连接网络,也还可以把数据文件和应用程序连接起来,实现在启动应用程序的同时打开文件,生产实习报告。事实上,资源管理器应该包括DOSOS关于文件、目录和磁盘管理的全部功能,并有很大扩展,是Windows系统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应用程序。由于自己设计程序的能力限制和对编程软件的熟悉程度有限,设计出来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创业实习《生产实习报告》。所以仅实现了文件的移动、拷贝、目录浏览等基本功能.
二、开发环境:
硬件环境:CeleronIII1GHz,128MSDRAM
软件环境:Windowsxp,Delphi6.0。
三、使用说明:
请在Windows98及以上版本运行。本软件和windows自带的资源管理器使用方法一样,利用界面上的按钮提示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高校生施工实习报告
电脑维修实习报告范文
关于大学生银行实习报告三篇
教师实习报告范文(通用三篇)
关于水利工程的实习报告三篇
精选毕业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个人实习报告模板集锦五篇
关于混凝土实习报告四篇
办公室文秘实习报告三篇
有关建筑类实习报告集锦8篇
有关助理实习报告汇总十篇
文秘专业顶岗实习报告
钢结构设计实习报告范文
关于毕业生生产实习报告三篇
精选仓库的实习报告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