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闲话散文

莉落老师

书信闲话散文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 ·张籍

  云水相隔,悠悠的思念倾诉给远方的亲友或恋人,心先要定下来,在静谧的暮色里,或清晨鸟儿的啼叫声中,就着一方书案,窗外清风徐徐,落叶飘飘,抑或细雨绵绵,雪花片片,笔下轻染烟霞,缓缓道尽深藏于心中的情愫,执笔为念,落字如面。

  书信往来是天涯路远,彼此之间信息传递的载体;文字纷飞是相望相守,一种情感的寄托;点画纵横是寒暑易节,相思积蓄出的真诚问候。一纸信笺,传去千里之外的挂牵,也许语句通俗平实,但其中寄予的情感却悠远绵长。雁字回时,心有灵犀,即便只是琐碎的家长里短也让守望的远方柔软了心,还以泪眼。

  书信,也称作书扎,简扎,尺牍,尺素,名称的演变传达出中华文化特有的深沉儒雅,流淌着一脉书香气息。现在能查到的最早的书信始于春秋(郑国大夫郑子家写与晋国正卿赵宣子),算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和平与峰火交相更替的岁月中,一封封书信无不在叙述一段段人世间的沧桑与传奇,或展现中华气节,民族大义,或流露出缠绵悱恻,细致微妙的人情之美。早期有“飞鸽传书”“鸿雁传书”等传送方式,让它多了一点远古的沌朴和灵动。山高水长,轻轻诉说,一路不停歇的发展、演变,到了汉代,建立起成熟的邮驿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也因为在官方与民间所具备的实用价值而经久流传,当一封饱含深情的信笺发自于心,千里跋涉,辗转传至另一个人的手中,多么今人欣喜快慰。开封之时,一纸纤薄,透发出的温情却厚重饱满,暖了人间。

  书信往来中,浓浓的亲情与至真的关怀,陪我们渡过异乡的.孤寂,冲淡了低落与忧伤,感召我们乐观的去面对眼前的偃蹇处境。这种倾诉交流,在漫漫人生路上会陪我们很久很久,伴我们走过很远很远,温情似水,牵动着彼此的心。

  从古至今,从弥漫的硝烟峰火中,穿越过千山万水,行经乡野庙堂,不知记录了多少亲友恋人之间的思念与山盟海誓,不知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风流雅趣。有田间俚语,有致仕忧郁,有?湘静夜依依的情话,有巫山云中的点点雨意,一个风和日丽的晴日,有原野上千里牧歌声,时光穿越幽暗的旧巷,有乌蓬船摇醉的水榭江南。有对父母安康的挂念,有对子侄后辈的教导和规劝,娓娓道来,一如岁月间泛舟江上,听两岸风啸猿啼,沉醉于漫天的晚云落霞。

  它可能是一池静水泛起的波澜,一阵秋风吹过的思绪,点点落花堆砌的闲愁,片片秋叶染红的乡情。笔墨在纸上挥洒,就像在枝头采撷粒粒红豆,为冰冷的历史洒上一片烟火气息,“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里寄托着征战中一声声平安祝愿;“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这里有风花雪月下的儿女情长。“鸿雁声里锦书来,片片红枫传颜色”,感叹亲友之间时空上的距离,日复一日的思念终有一天让你拾起了笔独自诉说,情怀时而喷薄奔涌,如洪水溃堤,时而静静流淌,如溪水潺潺,此刻,最难得的是真实自然的心境。

  离乡千里,更深夜长,一纸虽轻,字字情重。这是心神合一的妙境,此刻,从容放松放纵,恰好也合了书法创作的要旨,书法不再只是一种技能,同时也是情感恣情宣泄的渠道,情至真处,挥洒自如,纤毫灵动,意趣天成,故而往往有天真无痕的妙作。书法崇尚自由,书信中的书写自有一份轻松与真诚,自古书法大家来往书信中的墨迹最是写的自信从容,洒脱不羁,出离法度束缚,悲喜之间,赋予文字以生命,散轶于书信中的书法,也徜徉着一种真性情。

  不论形式如何改变,文言或白话,家书或致友,横写或竖排,毛笔或硬笔,都不掩一份或激荡山河,或辗转悱恻的情怀,“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是曹操写给孙权的书信,百万雄师,沿江而下,事关天下的水陆会战,却写的风清云淡,旍旗甲兵未着一字,读来依旧意气风发,睥睨天下;“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这是林觉民的与妻书,坚毅哀婉,儿女情长间字字泣血,论及革命又豪气干云,勇于赴死,每读至此,似见到两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凄美画面。

  一方小小的邮票,如同飞鸟的双翼,浮摇展翅,越关山万里,携一纸心底的倾诉,投寄出相思与期盼,文字续情,遥遥牵动两地的心。如今早已迈入信息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简单而直接,电话、手机、网络让天各一方也如近在咫尺。 高科技方便了交流,但总觉少了一丝味道,电脑弱化了人们的书写能力,就像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食品冲击湘浙鲁粤等传统菜系一样,终归是欠了点火候的微妙。相比短信微信的问候,我还是喜欢于清风明月下静静写下“见字如面”时的那种激动与亲切。一笔在握,让寂寞、孤单、回忆、想念,情感交集一处,如浮云悠悠,如月色盈满衣袖,于喧嚣的红尘中怀一许相思的清寂。

  就像小时候在山间废弃的山庙前小心呵护一片片残碎的琉璃,就像在六月的风中扑捕一只粉蝶或红蜻蜓,对它,我有一种尊崇和深深的怀念,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一条磅礴长河,那么它也是汇集其中的一股清洌的细流。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潮流下,我们都能感觉到,人们已很少通过它互致问候了,谁又知道,它的老迈是否正在让自己成为历史的尘烟,若干年后,随着实用价值的退化,它是不是也会如同神秘美丽的楼兰古国一样,消逝在漫天黄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