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例文1
教学内容:教材第113~119页总复习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学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目标解析: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复习克和千克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在复习简单推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克和千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
(一)回顾复习过程 请学生回忆已经复习过本学期的哪些内容,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继续复习克和千克、推理这两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复习克和千克
1.梳理。
(1)说一说,你在水果店买东西时都见过什么?
(2)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
2.直观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
(2)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克或者1千克?
(3)实物展示:1片口香糖约重1克,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3.进率关系。
(1)已经明确了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2)说一说多少块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500克的盐同样重?
4.测量。
(1)测量物体的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秤。
5.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第3小题,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7题。
要求学生课前调查,填写调查结果,课上根据调查结果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关注,通过操作、提问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在练习时要让学生说说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和原因,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二)复习推理
1.复习推理(一)。
(1)创设情境:李冰、王明、张强、夏雨一起排队上车。张强在李冰和王明的中间,夏雨是最后一个,李冰不是第一个。请把他们的名字从前往后写下来。
(2)思考:你先确定谁的位置?为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推理的过程,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
(4)指名说一说推理的方法及过程,其他同学补充,引导学生注意表达的有序性。
2.复习推理(二)。
(1)出示题目:在上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
(2)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教师注意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推理重在过程,复习中让学生经历想推理过程、说推理过程、演示推理过程、观察推理过程等环节,有意识地对推理的方法进行提炼和改善。让学生明确推理时一般要找到一个关键句,作为推理的突破口。完善表格填数的方法,将“确认”与“排除”交替进行,这样提升了效果,学生也能轻松接受。
三、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一)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你能用我们今天的复习内容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
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例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3、114页总复习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加深对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3.经历整理过程,构建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间的知识体系,培养思维能力。
4.在解决问题中感受除法和混合运算的价值,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解析:
在问题中经历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整理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计算的方法;在对比中明辨混合运算的顺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巩固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余数为什么要小于除数。
2.巩固同级、不同级及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深化对运算及其之间关系的理解,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整理除法相关知识,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一)游戏活动:
教师选12个小朋友上台。
1.分组。
让其他同学给他们分分组,要求每组人数同样多,且每组不止1人。
(可以每组2人,分成6个组;可以每组3人,分4个组;可以每组4人,分3个组,可以每组6人,分2个组。)
2.抢答。
分好组后,开始抢答游戏。
( 课件依次演示:)
七八( ) ( )三十 ( )八十一 四八( ) 54÷9=( ) 35÷( )=7 ( )÷8=9 ( )÷2=5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复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形式,既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知识,即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从而揭示课题,又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回顾梳理,构建联系
(一)复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1.课件出示:
(1)16枝铅笔,装在4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多少只?
(2)16枝铅笔,每8枝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3)16枝铅笔,装在7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几枝?还剩几枝?
2.学生分析后列式并计算。
3.学生汇报
(1)三道题如何列式,为什么用除法列式?
(2)计算时用什么乘法口诀?
(3)第三题余数是多少?余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
4.学生自主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并解答。
例如:每3枝装一盒,至少需要几个盒子?
5.说一说: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异同。
6.练一练:
(1)出示习题:如果每枝铅笔8角,小英带了6元钱,她最多能买几枝?还剩多少钱?(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2)汇报交流,并说说用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3)比较: 60 ÷8=6(枝)……12(角) 60 ÷8=7(枝)…… 4(角)
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第一种错误的原因,为什么不能剩余12角,(因为12角里面还有1个8角,还能买一枝铅笔。)从而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串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更好地理解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的能力。
(二)复习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 128-64+36 6+18÷3 48÷8×6 8×(36-29) 64-40÷8
(1)说一说:先请学生说说这些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分一分:让学生将这些算式按运算顺序进行分类。
如:第一类: 128-64+36 48÷8×6
第二类: 64-40÷8 6+18÷3
第三类: 8×(36-29)
(3)根据分类结果分别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举出类似的例子。
2.练一练:
(1)课件出示: 18-6÷3 (18-6)÷3 18÷6×3 18-6×3
(2)学生计算。
(3)汇报交流计算方法:先看运算顺序,然后计算。
设计意图:混合运算的重点是先看运算顺序,因此在复习前出示三类不同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分类,既突出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又给学生复习混合运算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基础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结合直观图巩固对除法及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沟通两者间的关系。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2题。
巩固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强化试商的技能。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
以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的方式,突出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巩固,同时培养认真审题的能力。
(二)实践应用。
1.40个图形如下排列:……第34个图形是( ),40个图形中有( )个。
2.小晨准备用一星期(7天)看完一本60页的图书,第一天看了12页,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几页?
设计意图:本环节复习题的选择突出了不同层次,由简单巩固到实际应用,不仅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还有哪些疑问?
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例文3
教学目标:
1、能读懂统计图表,并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并让学生不断地收获成功的喜悦。
2、让学生体会统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渗透健康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睡眠的好习惯。
3、通过小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统计图
教学难点:
在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奥运会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少儿频道要举行一次儿童体育比赛,可是应该赛什么呢?这可把董浩叔叔难住了!我们一起帮帮他好吗?
(2)出示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学生观察。
二、探索新知
1、导入:出示统计图,你们认识它吗?
这个统计图会说话,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数学信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统计图表。(板书课题)
2、读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①请看大屏幕,从图上你能知道或调查的是什么内容吗?你从哪知道的?
②最喜欢是什么意思?
调查项目每人只能选一个最喜欢的
③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说一说。
④学生汇报。
⑴ 踢毽子、踢球、游泳、跳绳,这些词表示体育项目的名称。
⑵ 0、1、2??16,这些数表示具体“人数”,人是单位名称。
⑶ 每行都有16个格子,1格代表1个人,1格代表一个单位。
⑷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最喜欢某种体育项目的人数是多少?(汇报)??
⑤教师小结。
3、预测
董浩叔叔看到这个统计图,你猜他会决定举行什么比赛?为什么?
4、体会统计图的优点。
5、读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①比较两幅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并小结。 ②读统计图并体会统计图的好处。 ③小结 ④预测。
到了2008年8月份时,猜一猜喜欢哪一项电视节目的人会更多? 教师提问:到时候我们再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读奥运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1)导入
(2)出示统计表,说说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3)汇报 a.你知道了什么?
b.你觉得中国的运动健儿怎么样?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小调查
1、师:同学们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要想身体好,必须有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还要有充足的睡眠。不知道咱们班的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有多长呢?是不是有充足的睡眠呢?谁来说说看,你每天大约睡几个小时呢?(指名汇报)
2、大家想不想了解全班同学的睡眠情况,并亲手制作统计图呢? 请看书本第88页的“小调查”:课前,我们已经调查、统计了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情况,并完成了统计表。
3、现在请每个同学拿出水彩笔,独立完成书本上的统计图。比一比,哪些同学完成得最快!(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并进行汇报、交流。
5、你们知道吗?一般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应保证10个小时的睡眠。你觉得咱们班的同学是不是都有着充足的睡眠,如果没有,你想说些什么?(合理化建议)
五、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统计图表,你们见到过哪些统计图表呢?
师:同学们见识可真广,老师也从网上找到了一些统计图表。来看看,看我们还能读到些什么?
课件展示各种统计图表:有折线形的、条形的、圆形的、地图形的。
统计图的花样可多了,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统计知识,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可以收集一些统计图表自己研究研究看能发现些什么?
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例文4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中和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中1格代表1个单位。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难点:
1.根据实例,读懂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准备:
草稿纸。
教学过程:
一、读懂纵向统计图
1.会看统计图。
师:这是育才小学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统计图和你们以前接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发现:
(1) 现在的统计图中有很多的直条。
(2) 在统计图的左边还有许多数。师:你知道统计图中的直条和左边的数各表示什么吗?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说明:图中的直条表示喜欢各种电视节目的人数;图中左边的数的意义是:1格代表1个单位,在这里1格代表1个人,2格代表2个人……
2.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师:这个统计图告诉了你什么?
(1) 学生独立思考。
(2)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 最后小组代表汇报。
学生可能会从图中看出:喜欢卡通片的人数最多,有12热;喜欢看歌舞片的人数最少,才4人;喜欢看新闻和喜欢看电视剧的人数同样多……从图中还能计算出一共统计了39个人。
3.延伸。
师: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你又想到了 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给统计图起名字。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统计图,你认为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1)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名字。
(2) 教师指出:因为这种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高矮表示数量的多少,所以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条形统计图”。
5.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1) 学生说一说用条形统计图进行统计有哪些优点。
(2) 教师总结: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只管得看出数量的多少,一目了然。
二、读懂横向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可以是横向的。
师:这是育才小学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这副统计图和第一副比较,又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第一副统计图是直条是竖着的,第二副的直条是横着的…… 教师肯定:条形统计图也可以是横向的。
2、会看横向统计图。鼓励学生自己说一说横着看、竖着看各表示什么。
3、从图中获取信息。让学生与同伴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4、讨论。
师:如果我们班要组织单项体育竞赛,你认为组织哪项比赛欢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当他们的意见不一致时,使学生体会到通过统计有助于做出决策。
三、读懂统计表
1、会看统计表。
师:这是某地安装电话情况的统计表。你们知道这个统计表中的第一行和第二行各表示什么吗?
(1) 学生自由发言。
(2) 引导学生说出: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年份,每隔5年统计一次,而第二行表示这个地区安装电话的部数。
2、对统计表所呈现的信息作出分析。对统计表所呈现的信息作出分析,学生会感到比较捆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作出简单的分析:如1985年安装的电话很少,只有18部,以后每五年统计一次,电话数量逐年增加:1985到1990年增加142部;1990—1995年增加190部;1995—2000年增加950部,远远高于前些年的增长速度。
3、估计。
在学生对统计表所呈现的信息作出简单分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表中组数的变化情况估计一下现在可能有多少部电话。
四、课堂总结
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教师给予评价。
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例文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2、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喜欢“六.一”儿童节吗?(喜欢)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的节日,电视台的叔叔阿姨准备给小朋友送上一份节日礼物——动画片大餐,那么小朋友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动画片呢?他们请老师帮忙调查一下。昨天老师对二(2)班的小朋友进行了调查。老师根据调查情况制作了一幅统计图
(出示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画片情况统计图)
二、活动探究,认读统计表
(一)认读纵向统计图表
1、先独立思考:请你仔细观察统计图,从统计图面,你知道了什么?想好的举手
2、同桌交流:有好多小朋友已经知道了,那么请你跟你的同桌说一说、比一比谁从图中了解的信息多。
3、反馈交流:
师:谁愿意向大家说一说从统计图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人最多,喜欢看《西游记》的人最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看边上有24就是个人(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这部分涂得)(实际上这种统计图我们可根据各种直条的高矮一眼看出喜欢什么节目的人最多、最少。我们来数一数各涂了几格)
师:这边上有哪些数?这些数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喜欢看的人数《喜羊羊和灰太狼》。 师:从统计图里你还知道什么?
生2:喜欢《海绵宝宝》的小朋友有8人--------
师:(我们来数一数)谁还有补充吗?
生3:喜欢《海绵宝宝》的人数和喜欢《猫和老鼠》的人数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喜欢《海绵宝宝》的人数和喜欢《猫和老鼠》的人数一样多的?
生3:它们都是8人,
师:我们还可以从它们的高度上看出它们是一样高的。你还会去比较 想法跟别人不一样,谁还能像他这样去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4:喜欢-------比——多或少几人,一共有几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4、预测:根据这个调查结果,你认为电视台的叔叔阿姨在六一儿童节会播放什么动画片当作节日礼物送给大家呢?为什么?
过度:电视台的叔叔阿姨的想法也跟我们小朋友一样,会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为我们送上节日礼物,大家高兴吗?
(二)认读横向统计图
过渡:六一儿童节我们不仅能收到电视台叔叔阿姨的礼物,我们学校也要为大家庆祝节日,学校准备举行一些体育活动,由于学校学生有1000多个受场地限制,学校要求每个班只选一个体育项目,请你从下面四个体育项目中选一个喜欢的,想好举手
1、生成统计表
指名不同学生回答,意见产生分歧
师:要决定到底举行什么活动怎么办?
生:数一数,统计
生成统计表
2、制作统计图:
师:根据这个统计表我们能不能制成统计图呢?怎么制作?
生:在踢毽子那里画6格
师:怎么画?为了能让大家一眼看出6格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办法?一般把数字写在下面
师:再怎么画?为了区别不同的项目,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
3、读统计图:
师:在这个统计图中,你又知道了哪些信息?
4、预测:根据这副统计图,你认为我们班组织哪项活动小朋友们的欢迎?为什么?(那么我们班就决定组织跳绳活动)
5、比较两幅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用直条表示人数,一格都表示一个人,都用不同的颜色
不同点:横、竖不同,说一说横竖都表示什么。
(三)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过渡: 有那么多的人要为我们庆祝节日,我们要精神饱满的玩一天,要有精神就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刚才我们都计算出了自已每天的睡眠时间我们把它做成一个统计表和统计图好吗?
1、做统计表:要统计一组同学的睡眠时间有什么方法?谁来说一说
(小组完成统计表、集体检查)
2、画统计图:请根据统计表中的结果画好统计图,比一比谁画得对又漂亮
3、评价统计图
4、全班汇总
5、读统计图
6、小秘密:10岁小朋友一般应保证每天10时的睡眠,知道这个小秘密和我们班小朋友睡眠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只有保证了充足的睡眠时间,我们才有健康的身体去学习、生活,希望小朋友能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三、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统计图表,你们见到过哪些的统计图表呢?
师:同学们见识可真广,老师也从网上找到了一些统计图表。
课件展示各种统计图表:有折线形的、条形的、圆形的、地图形的。
统计图的花样可多了,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统计知识,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可以收集一些统计图表自己研究研究看能发现些什么,好吗?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0字10篇最新
物理中考考点梳理
初三数学中考考前复习指导建议整理
开学第一课教育片观看心得最新范文六篇
初三数学中考考前复习指导建议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例文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文案
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
最新一年级数学跷跷板教案模板
二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文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最新二年级数学奥运开幕教案例文
数学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数学功课新学期教学计划范文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范文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最新优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文案
最新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最新文案
五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教案最新
苏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例文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例文
新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文案教案
名师数学幼儿园教案范文五篇
名师指导归纳初一数学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