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工作述职报告

王明刚老师

  文化馆工作述职报告1

  本人在文化局和本单位主要领导的直接带领下,和其他同志一道,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严格执行内部管理制度、深化群文理论研究,较好地履行了副馆长的工作职责,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继续抓学习、努力促提高。

  除了日常读书看报、按要求完成个人学习计划之外,主要做到了“两个偏重”:

  一是偏重于业务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在分管“调编”工作后,能尽可能的从较为繁忙的行政性事务中解脱出来,抓住一切时机,参与业务工作、和业务干部交流沟通,尽一切可能了解业务工作现状、业务工作规律进而引发理性思考,指导实际工作。比如,今年6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省舞蹈家协会主办的“舞蹈师资培训班”,明白了以“渔篮花鼓”为代表的江苏民间舞“三道弯”的特点、舞蹈创作的一般过程和规律等;在局文艺处带领下,赴扬中、丹阳调查农村文化,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我市群众文化工作有了最直接的接触;10月,会同其他同志一道分别就大市口街道、中华路街道迎江社区的社区文化建设进行调研。在参加一些学术研究活动中,我虚心向兄弟馆的领导专家请教,广交朋友,建立联系,为今后从事业务工作打下基矗

  第二个偏重是偏重于学用结合。从实际工作中提炼深化发展群文理论,从理论的角度运用理性思维思考一些问题,指导具体工作。比如,为了参加“广场文化与城市文明”长三角地区群文理论研讨会,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结合我们的“欢乐家园”,进行充分的思考和酝酿,撰写了《广场文化是城市文明的灵魂》一文,在撰文的同时形成了一些新颖的观点。最近,我正在撰写一篇“文化单位组织结构分析研究及对策”的论文,这是从管理学角度来阐述“如何优化文化单位组织结构”的问题。

  二、继续抓务实、努力求实效。

  我始终坚持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无论是在竞岗期间,还是在分工调整以后,都本着为单位负责、为事业负责、为职工负责的精神,和其他同志一道高标准、高要求始终如一的干好本职工作,当好“一把手”的参谋助手。

  在行政管理方面,主要是做好日常事务的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上半年,没有调整分工前,重点抓了经营上的几个遗留问题:一是大西路舞厅原承包人拖欠承包款进行法律诉讼,并进行新一轮招标的前期准备;二是对一楼酒店使用的我馆餐具进行价值评估,为收回或有偿使用进行前期准备;三是通过法律手段妥善解决原KTV承包人拖欠承包款的经济纠纷。

  在基建方面,重点抓了办公区的改造。今年,按照去年制定的大楼整体规划,分别退出了“茶楼”和“都市潮”这两个经营项目。上半年,和基建领导小组的同志一道着重进行了改造方案、设计方案的论证和确定,并按照设计方案联系了几家施工单位进行询价,在工程预算上进行了严格认真的审核、讨论,最终,在不改变设计、用料的前提下,将预算从29万多确定为16万多,下降将近50%。此外,配合年初的全省社文工作会议,进行了三楼“多媒体教室”的改造。建设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通过政府招标,购置了一部“日立”电梯,可望春节前后安装调试到位。

  在宣传方面,主要作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了馆宣传领导小组,建立了本馆宣传网络,有关部门都确立了宣传信息员,加强了本馆宣传工作力度。全年被报社、电台采用稿件16篇,被《镇江文化》采用20多篇,用稿率在文化系统名列前茅;二是恢复印发了内部刊物《群众文化信息》,已出了4期,并以此为平台和各县市区文化馆建立了宣传信息工作联系,形成了以市馆为中心的宣传信息网络;三是会同本馆美术干部主持设计印刷了全面介绍我馆基本情况的品位较高的宣传画册。

  三、继续抓勤廉、努力树形象。

  在工作中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带头执行本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自己的言行带动和影响其他同志。在购置电梯、电脑等设备中,严格按照规定,实行政府招标。在办公区改造过程中,完全公开、公平、公正,不搞暗箱操作。最后16万的工程预算就是领导小组成员本着能自己做的自己做,能省钱的尽量省钱的原则坐下来一条一条核算,和施工方争出来的。

  在班子内部,严守组织纪律,不该说的坚决不说、维护班子决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从不信谣、传谣,更不造谣;摆正自己位置,从不越位、越权,协调处理好和其他领导的关系,虚心向其他领导学习,相互取长补短。

  在工作中,能正确处理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由于我爱人常年出差在外,每天都要接送女儿,日常起居都要由我一人承担尽管如此,遇到时间要求比较紧迫的工作,白天忙不完,就带到家,等到晚上孩子睡觉以后再坐下来忙自己的事情。休息天也经常抽出时间,到单位转一转、看一看,处理一些平时没完成的事务,从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而耽误工作。

  当然,本人也有很多工作不到位的地方。一是今年的调查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缺乏主提性和导向性,忙于应付上级征文活动。到社区、乡镇还不够。二是在一些工作中还缺乏一抓到底的狠劲。比如,计划04年要建设群众文化网站的,考虑到人员问题、技术问题,一直犹豫不决;还有今年干部职工的计算机培训的问题等。三是在学习上还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特别在业务上还要进一步的加强。

  文化馆工作述职报告2

  一年来,文化馆在繁荣民间文艺事业、组织展览、艺术创作、队伍建设和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花香果硕。

  自11年4月xx县东蒙民间故事保护基地——南哨镇的白音爱里村被辽宁省命名为“辽宁省民间文化艺术基地”以来,文化馆积极配合县民委抓基地建设。先期投入近30万元在村里建起文化广场,建成水泥地面篮球场一个,广场四周铺设彩砖,安装12套体育健身器材,在广场西侧的围墙上,以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主要题材,建起了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画廊。另外建蒙古包5个,其中大的蒙古包1个,直径达10米,小的蒙古包4个,直径达7米。敖包园13个,已建成1个,直径达13米,其余的12个正在施工中。蒙古村村赛门2个,建完1个。在民族文化广场和村委会中间,是村里的中心大道,蒙古族风情一条街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

  在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一位剪纸艺人,叫高延云。在馆里领导的鼓励和帮助下,拟以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题材,将剪出150幅剪纸,这是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与喀左剪纸艺术的有效结合,也可以说是对喀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途径的又一创举。目前她已剪出20幅栩栩如生的剪纸画,后续工作正在进行中。

  在对新近发现的151名故事传承人进行走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加大了录制音像资料的力度和整理文字的速度,搜集整理了近600则故事,现在文字稿已经校对完毕,截止年底,工作人员已经整理出13—17卷的所有内容,正在打字中。

  今年又成功申报两个市级保护项目:喀左民族秧歌和喀左皮影。近日,馆里又将这两个市级保护项目积极地向上一级保护项目申报,争取早日申报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今年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如: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国家级传承人平房子镇平房子村的刘永琴、卧虎沟乡郝杖子村李丙贤、北公营子的韩宝玉、皮影艺人原凤鸣等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是不定期地走访并在年节进行慰问,让他们永葆身心健康,为喀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贡献力量。

  二、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在x省第八届艺术节上,创作的《那达慕》成为入选的.美术作品;在由x省群众文化学会、辽宁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新形势下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主题论坛的征文活动中,佟涛获二等奖,张丽娟和李淑萍获三等奖、陈蕊获入选奖;在由xx县作家协会、xx县创卫办、xx县报社和喀左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举办的“奋进七十年,放歌新喀左”创卫杯国庆征文中,姚翔宇获一等奖,刘文莉获优秀奖;在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星光灿烂”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展示活动中,李瑞芬荣获最佳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姚翔宇、宋久文、田丽红、刘文莉等多名同志在辽宁群众文化、《辽西文学》、辽宁日报、辽宁职工快报、朝阳日报、朝阳广播电视报、燕都晨报、xx县报和喀左政协报上发表作品。

  三、各门类艺术展览及文艺活动大放异彩。

  20xx年文艺组积极下基层进行辅导,其中主要有:到社区厂矿策划“职工联欢晚会”;去南哨镇白音爱里村为农民“送对联”“迎新春、送温暖、送吉祥”演出活动;参加朝阳市“宏达杯老年文艺展演”节目的组织辅导工作;为新华钼矿策划辅导“钼矿之夏”文艺节目,为各乡镇辅导“十一迎国庆”文艺节目,近日又下乡去辅导业余剧团,为利州之春戏剧调演做了准备工作。

  举办的活动及展览有:举办“今昔对比、精彩十年利州迎春”摄影展;配合朝阳市艺术馆举办“新人新作声乐大赛”选拔活动;举办六一少儿书画大赛;利州之夏文化馆专场演出;八月份与北京市延庆县、葫芦岛连山区三地联合举办楹联书画展;同时举办xx县老年书画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书法展览。

  在这一年中,更让人激动的是:20xx年1月xx县文化馆荣获辽宁省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优秀文化阵地”的光荣称号;今年年底,xx县文化馆又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辽宁省仅有两家。这些可喜成绩,是一年来全馆工作人员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全馆工作人员攻坚克难、超越自我的成果,也可以当之无愧地说,这一年,是事业辉煌的一年,是成就显著的一年。可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结合我县地域文化的独特优势,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在今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成绩面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难题有:

  1、如何最大效益地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2、如何将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走产业化道路?

  3、如何将民间艺术产品作为高价值的商品来开发利用,推向市场?……

  这些诸多新的课题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文化馆特制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首先,文化馆应主动出击,取得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早日建成以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的农村文化网络。其次,文化馆工作人员要及时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文化现状和农民的文化需求。积极发现和培养农村文艺拔尖人才,重用业余创作人才,组织农民绘画书法摄影爱好者采风,扩大他们的视野,举办各种展览和比赛。尤其要注重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引导他们改变农村文化现状。文化馆要对他们进行方方面面的文化培训,成立民工艺术团,开展才艺展示及文学摄影书法绘画等文艺比赛。最后,仍要加大对各乡镇业余剧团文艺辅导力度,搞好一年一度的利州之春——小戏调演和利州之夏广场文化活动。

  二)、继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第一,积极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让人们能够正确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主动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做到细致入微。第二,继续对喀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抢救,积极申请立项,加大对国家级保护项目——《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如期再续十二卷,对省级保护项目——天成观皇会十道会的恢复工作也要如期完成,对市级保护项目喀左皮影、喀左民族秧歌争取申报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喀左紫砂、喀左地毯这两个县级保护项目要积极申报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继续执行学习制度、签到制度和业务考核制度。积极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继续扩大对外交流,在原有楹联展的基础上,扩大周边兄弟县的不同民间文化的联系,互通有无。继续执行每周五全体员工的学习制度,继续执行签到制度,继续大力开展业务练兵,举办年末全馆业务素质考核,使我馆业务人员实现一专多能,提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下一年工作计划,仍需要全馆人员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超越自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取如期完成本馆下一年的工作计划,为我县的群众文化工作再作贡献。

  文化馆工作述职报告3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文化强县”发展战略,以全面提升文化馆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全民文化素养为目标,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基本情况

  炎陵县文化馆始建于1951年,1993年建新馆,占地面积7亩,建筑面积2024.53平方米,内设展室、少儿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外来务工人员活动室、艺术培训教室等,集办公、娱乐、培训于一体。先后被命名为“湖南省一级文化馆”、“国家标准文化馆”等称号。全馆现有在岗人员8人,其中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3人,未评职称1人;大学本科学历4人,大学专科学历3人,高中学历1人。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评估定级工作进展有序

  加强组织领导。接到上级文件通知后,我局及时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了专题汇报。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我局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明确了以评估定级工作为契机,推动文化馆工作大发展,为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奠定基础,更好地发挥文化馆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作用的指导思想,制定了《炎陵县文化馆第三次评估定级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文化馆馆长为副组长,文化馆全体干部职工为成员的评估定级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统筹协调,有序推进评估定级工作。

  及时查漏补缺。评估定级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我局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组织相关工作人员集中开展讨论,认真学习领会《省级、地市级、县(市区)级艺术馆、文化馆评估标准和定级必备条件》等文件,吃透精神,把握标准。严格对照上级评估标准要求,在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的基础上,系统搜集整理相关佐证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归纳,实时指导全体干部职工按照评估要素集中力量查漏补缺,逐项加以落实。

  加大资金投入。克服资金困难,20xx年下半年起,先后投入12.5万元,有序实施了文化馆幼儿园搬迁工程,为文化馆腾出了三楼办公室和幼儿园占用的室外场地;20xx年3月起,投入4.8万元,对文化馆办公楼墙壁进行了粉刷,更换了部分电气设施,制作了非遗展板和标识标准等,文化馆硬件设施得到完善,面貌焕然一新。

  (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文化馆担负着全县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创作、辅导工作。今年以来共协助完成省内外、海内外社会各界祭祀活动100余次;组织、策划各类大型文艺演出活动30余场(次);组织馆办文艺团队下基层(社区、农村)演出128场次,其中到农村演出占50%以上;举办社会文化艺术培训班12期,举办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班12期,举办外来务工人员文化艺术培训班4期。

  近年来,努力挖掘整理了富有炎陵地方特色的炎帝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和以瑶族、畲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客家文化等民间民俗文化。其中三人布龙曾代表湖南省在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表演金奖,“龙腾狮跃”在湖南省农民运动会上获二等奖;炎陵“三人龙”参加广东(江门)嘉年华国际旅游节展演、省非遗项目展演、市元宵节非遗项目展演;客家山歌两度获金奖;瑶拳获省少数民族运动会金奖。

  (三)文化作品精品不断

  在长年开展农村、企业、社区文化活动中,文化馆既抓繁荣又抓创作,先后组织创作编排了《朱军长挑粮上井冈》、《圣地炎陵》、《炎陵情思》、《山妹子出嫁》、《瑶山乐》、《数票票》、《迎宾酒歌》等“古”(炎帝陵)、“红”(革命根据地)、“绿”(神农谷国家4A级原始森林公园)文化旅游节目。《圣地炎陵》、《一号文件暖人心山里嫂子笑哈哈》分别获湖南省金旋律音乐创作奖和株洲市农村工作会议专场演出最佳节目奖、创作奖;《客家人喜欢唱山歌》、《山歌唱来丫哇多》分别获广东省“盛世山歌唱和谐泛珠三角优秀山歌邀请赛金奖”和湖南省第三届艺术节金奖(非遗保护贡献奖)。组织创作的版画《华夏始祖》、油画《高坡人家》、摄影《炎帝陵祭典》、书法《桃花源记》等,在国内外广泛发表或展出。

  (四)免费开馆意义重大

  今年2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到20xx年底,全国所有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我县文化馆第一时间对此进行响应,有序实施了文化馆幼儿园搬迁工程,为免费开放腾出了三楼办公室和幼儿园占用的室外场地;常设演出、培训、交谊舞排练、美术辅导、音乐辅导、体育6项免费服务项目,每周免费开放时间达到60个小时。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自20xx年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炎帝陵祭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三人龙》、《炎陵客家山歌》、《苏区歌谣》、《炎帝传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龙渣瑶拳》入选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金子仙的传说》等150项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立了炎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了保护机制,确立了项目继承人,每年有计划地在炎帝陵祭祀大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节和群众文艺演出中开展传习活动,使全县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顺利传承。

  近年来,我县文化馆工作在继承和发扬民间民俗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指导和辅导基层文化活动,不断扩大文化活动阵地,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果。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完善软、硬件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公益事业,更好地发挥文化馆职能作用,争取在“文化强县”和“五个炎陵”建设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