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器物类意象

阿林老师

唐诗中的器物类意象

  唐诗中的器物类意象主要有哪些呢?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下面来赏析下!

  1、酒

  ⊙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酒是古代文人日常生活及创作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物品,从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少到穷途末路的暮年白头,从礼仪威严的庙堂深宅到简陋破旧的酒肆野舍,从久别重逢的欣喜到生死茫茫的送别,从觥筹交错的宴请到清冷孤寂的独酌。一杯浅浅的酒,承载多少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

  (1)悲

  例1:“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陆机《短歌行》)。

  例2:“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戴叔伦)。

  例3:“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表达历经世事回首往昔的独酌,凄凉感慨,恍然如梦。

  (2)欢

  例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尽酒》)。把借酒浇愁写得激情澎湃,具有大河奔流的气势和力量。

  例2:“五陵年少金市东,争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这是青春时代少年游侠的豪饮,侠气干云,放荡无羁。

  例3:“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写出了少年游侠的昂扬意气,富有浪漫主义气息。

  (3)离

  例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两句看似脱口而出的劝酒之辞,却是作者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映现。其中既有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也有对友人处境与心态的深刻体察,同时还寓有前途珍重的恳切祝愿。

  例2: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饯别之作,其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表面上是在写离人酒醒之后,看到岸边萧疏的杨柳,残月在天,清光如水,更加触发了离别的伤感。而其中的意蕴却不止于此,它甚至使人联想到,人生的许多痛苦在人的清醒之时,将会愈发感到痛苦,所以不如不醒。

  (4)合

  例1:“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颜。”(欧阳修《浣溪沙》)。

  例2:“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储光羲),

  例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相聚总是一种欢乐,人生喜相逢。酒在这时充分展现了相聚的心境。

  (5)喜

  例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例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李白),这是盛唐的美酒,酒香浓烈,洋溢着唐帝国雄健开朗、自信乐观的民族豪情。

  (6)乐

  例1:“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杜甫《客至》)。例2:“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闲暇无事与朋友对饮,其乐也融融。

  (7)哀

  例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酒御寒,而酒敌不过寒,借酒消愁,酒又不能解愁。此时的菊花满地堆积,虽言其盛,却已憔悴凋零,它隐含着生命将逝的悲哀。这种悲哀来自于作者所经历的国破、家忘、夫死、独守的苦难的人生经历,表达了一种饱经忧患的绝望之情。

  (8)愁

  例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赵一度“负笈远游”,重九饮酒赏菊,本是诗人雅兴。如今,美酒无人共饮,好菊只能独赏。不言其愁,但愁在其中,但这只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虽然,“人比黄花瘦”,但却是既有对菊花的赏识,也有孤芳自赏的味道。因为她与丈夫的离别只是暂时的缺憾。

  例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例3:“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例4:“欲持一飘酒,远慰风雨夕。”(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例5:“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酒,或清冽,或温醇,到了诗中,都能把诗人的感情进行发酵,使喜愈喜,悲愈悲,愁愈愁,读起来自然“酒不醉人人自醉了”。诗中有酒,酒中有诗。作者醉酒,诵者醉诗。郁郁酒香溢满浓浓诗意,穿越时空,纵扬千古。

  2、船

  ⊙漂泊、自由

  舟乘载了五味人生,尽显众生百态,舟中的无奈几乎就是世上风风雨雨的一个缩影;舟是人生不称意的仕子遨游江湖,远离喧嚣红尘的最终寄托;同时,舟也给诗人带来成功到达彼岸的希望。逆水行舟的劳累与艰辛,顺流而下的轻松与自由,徜徉水面的宁静与空灵,都给人一种启示和愉悦。因此舟也沉淀为一种美学意象——客帆远水,秋月钓船,孤篷落日,野渡舟横等以舟为中心的审美意象,历来都是古典诗歌艺术中的典型象征。在千百年的反复歌吟中,舟成为一种特殊意义的诗学语词。本文主要通过对唐诗舟意象的分析,从中折射出唐诗人的百态人生。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1)舟的漂泊意象

  “出现在诗词中的意象,首先必须是具体的物象,其次必须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意”②。舟如浮萍一样,都是水上漂浮之物,行驶在茫茫的水面上,舟无所依持,行止无根这种特性正如那飘泊天涯的诗人,因此,诗人往往将自己人生情感以及在行舟中的感受融入舟中,于是舟便成了漂泊不定的象征了。在唐诗人中,无论是求仕,还是漫游,漂泊他乡始终都是诗人的一个心病。如尽管李白生性豪迈,曾高吟“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但对于一生漂泊诗人来说,思乡之情、漂泊之感自是他多彩人生的一种况味。

  例1:“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青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秋浦歌之二》)

  李白一生主要时间都在漫游,作者漂泊四方,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很多时候陪伴诗人的只有一叶孤舟,试问,诗人怎能不潸然泪下呢?可见,漂泊的彻骨之痛始终是作者的一块心病。作者的刻骨铭心思乡之情,沉痛的漂泊之感,一句“雨泪下孤舟”便表达的一览无疑。作者在舟中漂泊天涯,命运与舟一般。

  例2:“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常如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寄崔侍御》)

  诗人的命运如不系之舟一样,孤独无所寄托,漂泊天涯,伤感之情久久回溯于诗人的心头。因此,舟在李白的笔下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渡水的工具,而是凝结了诗人漂泊天涯的.辛酸和刻骨的思乡之情的生命之舟了。

  而对唐朝另一个诗歌神话——杜甫来说。“在他一生的飘泊生涯中,舟对于他同样是悲凉的,堪与屈原同调了。”

  例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正月,杜甫辞去严武暮府职务,四月严武卒,杜甫于五月带领全家离开成都,乘舟南下,在途中写下这首诗。此时作者伤老年多病,辞官飘零,孤独无助,犹如黑夜的孤舟。

  例4:在风浪险恶的江湖,在孤苦自伤的漂泊中,杜甫留下了哀伤古今的思乡诗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杜甫在异乡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半时间几乎以舟为家。

  例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登岳阳楼》)

  诗人年老多病,亲朋零落,只身飘泊,身系一舟。诗人感时伤怀,感叹陪伴自己的只是一片孤舟,最后亦客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诗人通过孤舟间接地向读者传递、倾诉诗人在漂泊状态中的心灵遭际与生命感悟。在孤舟上,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

  例6:“扁舟泊云岛,倚悼念乡国”白居易父亲早逝,不得不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天涯漂泊。诗人站在舟上,望着故乡的方向,淡淡的忧伤与秋江的暮色浑为一体,令人感到作者漂泊异乡的惆怅和孤独。

  唐诗人现实的遭遇与舟的特性联系在一起,于是舟变成了漂泊的生命之舟。

  例7:“暮行河堤上,四顾不见人。衰草际黄云,感叹愁我神。夜归孤舟卧,展转空及晨。谋计竟何就,嗟嗟世与身。”(韩愈《暮行河堤上》)

  例8:“霜月明明雪复残,孤舟夜泊使君滩。一声钟出远山里,暗想雪窗僧起寒。”(刘言史《冬日峡中旅泊》)

  例9:“少年离本国,今去已成翁。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鳌沈崩巨岸,龙斗出遥空。学得中华语,将归谁与同。”(顾非熊《送朴处士归新罗》)

  例10:“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于武陵《夜泊湘江》)

  例11:“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韦庄《江边吟》)

  在无常的世事前,舟陪着孤独的人,就这样的飘流。伴随着诗人的四处飘荡、漫游,行使过多少急流,多少险滩,避过了多少礁石、多少漩涡,而此时的舟已经不再是一个积极的朝着一个明确目的地进发,而是在江上孤独徘徊,彷徨,远离故地的诗人漂泊形象。一方舟留下了多少辛酸的泪水,留下了多少无奈,舟也成为诗人漂泊不定的象征。诗人的飘泊之感,乡思之情全都倾注在舟中。在唐代多少诗人或忙于生计或逃难之中,而不得不浪迹天涯,与舟船为伴,舟如其人。在茫茫的江水与阴云之间,只有一只孤舟在跋涉,在飘荡,显得那么那样孤单、渺小、无助。正是如此,诗人借助舟这一意象来抒发自己风雨飘摇中流浪江海的悲凉心境。

  (2)舟船的止泊意象,远离尘世喧喧嚣的宁静、愉悦与自由

  例1:“东西车马尘,巩洛与咸秦。山月夜行客,水烟朝渡人。树凉风皓皓,滩浅石磷磷。会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许浑《早发寿安次永寿渡》)

  例2:“功成名著扁舟去,愁睹前题罩碧纱”(李洞《和曹监春晴见寄》)

  例3:“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温庭筠《利州南渡》)

  例4:“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李泌《长歌行》)

  例5:“功名若及鸱夷子,必拟将舟泛洞庭。”曹邺

  例6:“还须待致升平了,即往扁舟放五湖。“(陆龟蒙《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三首》)

  (3)舟的愁绪意象

  唐代的人们,老老少少都在奔波,在马背上,也在舟船上。为了功名,为了还乡,为了告别和为了聚会,更为了山山水水本身。谁能统计出唐诗中有多少首是在渡口和舟中写成的呢?舟船是一种交通工具,它送往迎来,自然与人的离别息息相关。小小扁舟,常常把生活在一起的亲朋故友隔离开来,从此天各一方,因而,无论是辞亲远别的行人,还是居家守地的送行者,往往一见到舟船便离愁顿起,忧思难禁。朋友的远别令他们无限牵挂,他们担忧着行人的旅程行宿。

  例1:“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诗人假托问舟,实则寄托着诗人对友人的无比担忧。

  例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朋友看不见了,舟也看不见了,只有隐隐约约的一点孤帆。豪迈万千的诗人此刻也有轻愁淡绪。

  例3:“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纶”王昌龄《送韦十二兵曹》蕴涵着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担忧和不舍。

  例4:“莫听声声催去悼,桃花浅处不胜舟”(王之涣《宴词》)尽管添愁助恨的悼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理它吧,要不越来越来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舟上,舟就会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这时的舟,就如李清照笔下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一样,成了离别愁绪的一种寄托。

  一方舟楫承载了多少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天下多少人在的渡口执手离别,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一方小舟中完成的,送别的人看着友人、亲人那一方小舟,而留下难舍的泪水,于是舟就有了许许多多的情感寄托,也就寄托了万万千千的情感,并让这许多的情感和许多寄托活化与诗化。漂逝的孤舟唤起了他们的愁思,只好把满腔别意曲在胸中。

  例5:“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行舟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此时,种种离情,万船愁绪,一起涌上诗人的心头。舟带走了依依不舍的友人,留下的只有诗人的叹息,诗人的淡淡的哀愁。

  例6:今朝一杯酒,明日千里人。从此孤舟去,悠悠天海春。(刘禹锡《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

  例7:“千里隔烟波,孤舟宿何处。遥思耿不眠,淮南夜风雨。”(裴夷直《扬州寄诸子 》)

  例8:“拜省期将近,孤舟促去程。”(朱庆馀《送盛长史》)

  例9:“吴僧诵经罢,败衲倚蒲团。钟韵花犹敛,楼阴月向残。晴山开殿响,秋水卷帘寒。独恨孤舟去,千滩复万滩” (许浑《晨别翛然上人》)

  例10:“别筵欲尽秋,一醉海西楼。夜雨寒潮水,孤灯万里舟。酒飞鹦鹉重,歌送鹧鸪愁。惆怅三年客,难期此处游。”(李群玉《广江驿饯筵留别》)

  例11:“此别天涯远,孤舟泛海中。夜行常认火,帆去每因风。蛮国人多富,炎方语不同。雁飞难度岭,书信若为通。”(贾岛《送人南游》)

  例12:“黯黯闭宫殿,霏霏荫薜萝。晓峰眉上色,春水脸前波。古树芳菲尽,扁舟离恨多。一丛斑竹夜,环佩响如何。”(温庭筠《巫山神女庙》)

  舟是渡水工具,送往迎来,这就容易引起送别的人愁思,于是舟在诗中便成为一种愁绪的载体,面对舟,多少诗人生发出无尽的忧思。特别是漂泊他乡的游子,常常借舟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郁郁的愁绪。

  例13: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例14:明月满深浦,愁人卧孤舟。(白居易《将之饶州,江浦夜泊》)

  例1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霜、江枫、渔火,诗人看着这些景物,愁绪满怀,难以成眠,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便知道作者此时是羁旅在外,周围的景物也便染成了诗人的愁绪,诗人独卧舟中,凄冷的钟声敲击着诗人的满怀愁绪的心。此时的舟中人是何感觉呢?客心如舟,舟在漂泊。更兼风吹雨打,声声重重点点滴滴的敲击。笼罩了天地也笼罩了人间的这些客人。

  (4)舟的“桥梁”意象,表达理想与志向

  水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阻隔,如果没有舟,茫茫的水域将永远寂寞冷清,彼岸永远遥不可及,人类便超越不出世代蛰居的陆地,而舟对水这种自然的挑战,使荒凉的水面撒满了人类的阻足迹与声音。舟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可以绝河渡水,有了舟人类边可以借助它达到彼岸,舟是桥梁是路一一种超越。连接起此岸和彼岸,于是舟便成了连接现实与理想的一座桥梁。唐朝伟大诗人李白一生渴望自由地实现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实现“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人生理想”但“盛唐士人积极入世而弘扬自我精神,在实践中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历史唤起士人的追求,给予他们的满足却极为有限。”人们在现实中得不到的,常常会通过想象来补偿。现实既不能满足李白的自由要求,他就常把希望寄托在超现实的理想境界中,在他的诗中,“天”意象自然就成为现实之外的一个自由世界,而舟又常成为他到达理想境界的媒介和工具。

  例1:“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之二》月意象的明丽将一切意象映照得明丽剔透,诗人借舟意象的沟通功能和酒意象的生幻造境功能,达到了他理想中的自由境界“天”之中了。

  例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作者孟浩然心情无限孤寂,空有才能而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世上无处寻觅知音。迫切希望能得到伯乐的推举,“欲济无舟楫”此时的舟已经不是一般的交通工具了,诗人借助舟这种桥梁意象,委婉道出了自己的怀才不遇。

  例3:李白在《行路难三首(其一)》写到“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诗是作者被变相撵出长安时所作。诗人在茫然中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成为大人物,吕尚九十九岁在潘溪钓鱼,得文王遇;另一位是伊尹,在受汤俜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此时李白并没有消沉,而是要继续追求,乘舟梦日边,意即是有朝能够有所作为,作者最后还唱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者仍然相信总有一天会乘风破浪,挂上风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3、笛声

  (1)游子思乡,归心似箭。

  例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借满城飘荡、无处不在的笛声传万千游子飘泊天涯、思念故园的殷殷情怀。

  (2)征人思乡,嗟怨连连。

  例2:王之涣千古名篇《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借羌管悠悠,抒万千感慨。

  例3:边塞诗人李益的《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更是将戍边将士的荒寒苦怨、思家念亲之情渲染得格外悲壮动人。

  4、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5、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6、灯

  ⊙(1)温暖、美好、团圆、希望、向上、亲切

  例1:《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晰晰!君子至止,鸾声哕哕。夜如何其,夜向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这段中古老的吟唱,在宗教与政治的威严中表现着人类对光与火的原始膜拜。

  例2: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例3:王维《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

  “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燃。”

  例4:“人生不相间,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杜甫《赠卫八处士》)

  例5:“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钱起《送僧归日本》)

  例6:“终宵处幽室,华灯光灿烂。”(韩愈《江汉答孟郊》)

  例7:“绿树深深处,长明焰焰灯。”(齐己《书古寺僧房》)

  例8:“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柳永《戚氏》)

  例9:“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

  例10:“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例11:“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2)孤独、凄凉、愁苦、哀伤、凄婉、惨淡

  例1:“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腔长叹。”(李白《长相思》)

  例2:“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例3:“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白居易《长恨歌》)

  例4:“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眼。”(杜牧《旅宿》)

  例5:“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例6:“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韦庄《章台夜思》)

  例7:“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周邦彦《关河令》)

  例8:“竟日微吟长短句,帘影灯昏,心寄胡琴语。”(贺铸《蝶恋花》)

  例9:“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张伦《烛影摇红》)

  例10:“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7、珍珠:美丽 无瑕

  8、簪缨 (冠):官位 名望

  9、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