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美丽美文

李盛老师

唐诗的美丽美文

  从古至今,很多人在阅读唐诗,也在研究唐诗。唐诗为何屹立千年而风采依然?答案非常简单:因为美丽,才是唐诗。不论什么事物,或者人物,因为美丽,才有魅力。这是世人公认的基本法则。这个法则伴随了人类文明的全过程。

  唐诗之美,意境先行。意境,是人类情感通达的境界,或借景抒情,或以情寄景,实现情由景出、景因情化,让人与自然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他要表达什么,不言自明,仅仅二十个字,其中一个“没”,一个“寒”,把诗人所有的思想情绪表达得几近完美,读来溢满凄怆之色。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语言苍劲,情感苍凉,寥寥四句,朗朗上口,既大气雄放,又悲愤沉郁。那是一种壮士的情怀,借着一个古老楼台,绽放得霞光满天。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其情其景,欲言无门,欲吐无人,令人在千回百转之中,思不尽,意难平。如一轮明月,映照千年。

  唐诗的意境,就是一种文明的意境。在人们的心灵世界,这种意境引发共鸣。因为,它始终在挖掘和追求本真的情感元素。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成为诗人灵感的载体,仅此,足可永恒。

  唐诗之美,简洁明了。唐诗,在不断卸掉繁琐累赘的浮华文字修饰之后,只留下筋骨。阅尽所有传统文学体裁,唯唐诗的简洁堪称旷世难再。五言绝句,只有四句,二十个字。读上两三遍,可铭记于心。

  在大唐的诗海里,七言诗具有很重的分量。欣赏其经典,领略其博大,所有人都能从中品味出深沉的气韵。

  且赏边塞诗的经典。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严武《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诸如此类的绝句不少,在他们的笔下,是纯净的简洁,是浓缩得无法挤压的凝炼。但是,这透明的简洁,傲然天地,纵横时空,飒爽挺拔,气吞山河,把边关冷月写进了豪情壮志的家国。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场凄婉的送别,却被诗人渲染成一次现实生活中最美丽鲜活的旅程。“烟花三月”温馨柔美,春意盎然,何来悲戚?那碧空之下,诗人欣赏到的是“孤帆远影”,放眼浩荡的长江,这是诗人的构筑,也是诗人的胸襟。

  唐诗的伟大,来自诗人对人生状态的准确领悟和体察,来自诗人心灵那映照世态炎凉、自然风雨的'纯净。这份纯净,既是诗歌的生命,也是诗人之为诗人的基本特质。只有纯净的心灵,才会有纯净的品质,最终才会有纯净的作品。

  唐诗之美,律韵天籁。李白《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些唐诗充沛的情感,流畅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毫无雕琢粉饰。不管今天的人们用什么看似冠冕堂皇实则繁琐夸张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都丝毫不能影响和改变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