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童话的好处和坏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离不开童话故事的,当孩子还没有踏进校园时就已接触了许多童话故事,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等,这些都是妈妈们的选择,因为孩子还小,买其它类型的故事孩子更不理解,更主要的原因是上面的童话故事是现在年轻父母都熟知的,给孩子讲起来比较的方便,可是这些故事也存在一定的危害,对孩子的性格或者社会认识造成不良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一、 童话故事的意义
1、什么是童话?
童话故事大多都是代代相传,经过个别人搜集整理得来的。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装》)、知识体童话等等。阅读时,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的童话在文章中借主人公之口或用总结性语言把要说的道理直接说出来了,有的则须认真阅读理解,深入分析文章,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阅读童话时,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生活真谛。人类童话发展源远流长,古代的神话与民间故事也可算是童话的一种。人类的童话作家两大最杰出的代表都是北欧人,丹麦的安徒生和瑞典的塞尔玛·拉格霍芙。
2、童话故事的意义
童话故事无法教导孩子们人生道理,但可以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人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扩散幼儿的思维。由于幼儿天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未知的探索欲,因此童话故事正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幼儿特别的喜欢。“陌生的世界”就是幼儿的心理剧,在异想天开的奇幻情节背后,却是反映现实人生挣扎的写实剧。故事的意义最好是让孩子经由自己的直觉得到,但在孩子的因好奇而发问的情况下,说明故事着重的“罪恶”,仍有助于孩子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以嬉戏探索,而非解释说明的方式给予回馈,能更增强童话故事对孩子心理的影响,解决他们内心正面与负面力量的冲突。
二、 童话故事对幼儿的负面影响。
任何孩子的成长都必须经历一个从童话世界走向现实世界的阶段,童话世界的打下的基础直接影响到现实世界孩子成长的素质。人们利用童话故事生动而广泛向幼儿揭示自然和社会的面貌,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启迪心智。因此,童话故事对于幼儿发展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着远远超过我们已有认识的意义,其中负面的影响不容忽视。
1、血腥的、残忍的手段的较多
很多经典的童话中都出现了打斗、伤害、杀人、死亡等残忍的内容。如《灰姑娘》中灰姑娘的继母姐妹削足以试水晶鞋;《白雪公主》红的恶毒王后为了杀掉白雪公主,每一次都扮成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以及最后王后的惨死状……童话里的这些残忍的内容会不会对幼儿阅读产生负面影响呢?很多研究者认为是否定的,但也不能确切的说没有。
幼儿阅读故事的方式和成人不一样,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见解,尤其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喜欢刺激的东西,当其阅读残忍的情节时,就会表现出好奇,同时也会在脑海里幻想那些画面。
记得有一次,给孩子讲《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里面有以女佣麦尔卓用滚烫滚烫的菜油把三十八个强盗都给烫死了。孩子们当时听到这个故事,认为麦尔卓把强盗杀死了获胜了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在我总结时,教育孩子遇到什么事要动动脑筋思考,自己解决,也没有教育孩子被别人欺负时要有报复什么的,结果有个孩子就告诉我说:“老师,以后谁要是欺负我,我也用滚烫的油烫死他。”听了这话,我直接冒汗,这孩子怎么会想到用故事里麦尔卓的手段,实在残忍呀,于是我还得花时间去和该幼儿沟通,引导幼儿往好的方向去想。
孩子从出生起就不停的模仿成人的活动,也是在模仿中成长的,天生模仿性强,所以说不能说血腥的、残忍的故事对幼儿没有影响,有的孩子会模仿的。
2、被动的接受
不知道看过童话故事的人们有没有觉得,童话汇总的女性都是被动。大部分童话中,公主总是等待王子来拯救,所谓的善良的公主就是被坏人施魔法,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甚至被折磨死了也没有怨言,反正有神仙和仙女或王子来拯救。最经典的就是《灰姑娘》这个故事,灰姑娘被他的后妈和两个姐姐欺负、折磨,而她却一点反抗的能力也没有,任人摆布,直到仙女的帮助她才得以与王子相见。该故事和《白雪公主》等还让人们被动的接受了一个观念,那就是后妈一定是坏的。其实不要小看童话对我们的影响,现在我们的观念里经常会另眼相看“后妈”这个角色。不管她做的好不好,人们就会认为他会虐待前妻的孩子,毕竟是没有血缘的。若她做的好的话,别人认为那是做给别人看的,只会做表面功夫;做不好的话,那难听的话大家都会指向她。
还有一个被动接受的观念就是坏人一定得死,不管你看哪个童话故事,只要里面有坏的,那他结果肯定得死,现在的人们经常对那些坏角色的人物说:一定没有好下场。其实他们就是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坏的不死,难不成让好的死吗?说真的,这些观念从小就在人们的大脑里根深蒂固。
3、部分故事激发不了孩子的想象。
国外引进的童话故事内容大同小异,很多故事不是激发孩子的想象,而是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传输给孩子,让他们的思维符合每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并且树立父母的权威。而且许多关于王子公主的童话故事,给幼儿讲时,幼儿都会出现一个画面“王子和公主结婚了,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管我们是做老师的还是做家长,在给孩子讲到结尾时,为了激发孩子的想象,会问:“你猜最后怎么样?”大多数孩子天真的回答你王子和公主生活在一起来,而有个性的孩子回答说:“故事结局都是一样的,真没劲。”
在大班教学中有一节活动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目标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同情心,最后情感延伸的问题是:如果能帮助她,自己想怎样帮助?
甲:叫她的爸爸不要打她,还给她买鞋子。
乙:给她很多吃的,陪她一起玩。
丙:我又不再童话里,帮不了她
……
在这个教学后,仔细想想孩子们的回答,一部分孩子的同情心是被激发了,可是还有一部分孩子把“小女孩”的苦处归咎于她的父亲。若她的父亲自己去卖火柴的话,小女孩会被冻死吗?现在的父母都是宁愿自己苦,也要让孩子享受到最好的生活。其实并不是说童话就一定限制了孩子,只是我们应该明白从另一种角度在看待童话的意思,并且重视童话对孩子的影响。
4、是非的判断
前面也说道故事里都有好坏之分,幼儿受心理定势影响,在幼儿的眼里“好人”做什么都是对的,“坏人”做什么都是错的。幼儿心目中的好人,就是童话故事中的正面形象,也是幼儿羡慕、拥护、称赞及模仿的对象。而事实上,那是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非概念的形成,并且孩子的思维往往是非此即彼的,不是“是”就是“非”,不是“好”就是“坏”。人们总有美好的愿望,“是的”“好的”最终得到胜利。童话故事的这个特征也恰恰印证了孩子的这个思维特带你,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征。
往往我们在给孩子讲完故事后,都会问“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曾有个老师给她班级里的孩子放《海的女儿》看,之后就问她的孩子们“你们喜欢谁?为什么?”,结果令她吃惊的是有个孩子是这样回答她的“我喜欢巫婆,因为她给了海的女儿一双脚,让她变成了人。”因此若把女巫完全解释为自己内心不好的一面,也并不太符合孩子阅读时的心理感受。或许这些“非”这些“不是”,孩子内心也有,但因为童话故事中的这种厉害的结局,也会彻底消失。
5、产生恐惧的心理
处于儿童期的幼儿不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又缺乏良好的控制能力,他们常常为自己的无意识活动感到困惑和震惊,被焦虑、欲望、恐惧、爱与恨等所压倒。大人们都喜欢用一些故事来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比如说《木偶奇遇记》里的匹诺曹说谎,鼻子就变长,其实就是教育孩子不要说谎,在孩子不理解的情况下害怕自己的鼻子变长就不敢说谎了。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小女孩对童话故事《狼来了》情有独钟,但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产生了排斥。
案例转述如下:
敏敏(化名)本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经常在父母面前撒娇,有时说点小谎以博得老师或家长的表扬、赞许和喝彩或逃避责罚。可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不跟父母那么亲近了,也不大爱往外面跑了,反倒喜欢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于是父母很担心,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但据父母反映她最近特别爱读童话故事《狼来了》,床头就放着那本书。老师也告诉家长敏敏最近上课老是魂不守舍,有时候还会拿《狼来了》这本书问她,那个放羊娃是不是真的被狼吃掉啦。我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于是我问“敏敏,你怎么了,不爱粘爸爸妈妈了啊?”她想了很久,然后问我,“自己是不是坏孩子”我安慰她说“当然不是了,你是讨人喜欢的好孩子”“但我会撒谎,我会不会被狼吃掉,爸爸妈妈都不喜欢我了。”说完她就哭了,我说:“《狼来了》是童话故事,那不是真的,只要敏敏以后不说谎,那还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爸爸妈妈还是一样的疼爱你的啊。”敏敏这才慢慢停止了哭泣。
不仅案例中的小女孩有过这样的经历,想想每个人大概都经历过恐惧,胆怯而成长的。只有当自己长大了,理解了故事内容以及父母的教育意义,才消除了心中的那份恐惧。
三、 如何避免童话故事潜在的负面影响
给孩子讲述故事意不在明确的给孩子什么教育意义,所谓意义最好经由孩子自己的直觉去感受,但我觉得更主要的是,童话故事在什么年龄提供给孩子,才是最适宜的。不同的童话故事里,有不同的蕴涵的心理冲突,而孩子不同的年龄段会出现不一样的心理冲突,所以父母和老师要有选择的给幼儿童提供适宜的童话故事。
1、故事的选择
面对市场中大量的故事书或动画版的童话故事,不可能都买下来给自己的孩子,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选择的。婴儿期的,可以买些亲子共同阅读的连环画故事书,以图画为主的。而两岁左右的孩子,有了一定认识后,可以选择故事内容简单明了的,如《三只熊》,里面讲述的内容就是三只熊进行了比较以及使用的物体大小关系,孩子听了可以跟自己的父母比较大小,对孩子有一定的启发。3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或无厘头的童话故事,但也不能过于复杂或是含有血腥、残忍的内容,如《三只小猪》《小猫钓鱼》《龟兔赛跑》等故事。因此只要根据幼儿年龄逐渐增长选择内容复杂的故事即可,只有当孩子在自我的心思成长得更细密,他们能从更复杂的童话故事中获取滋养时才会适合复杂的故事。
若想选择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的童话故事的话,不妨选择绘本故事,现在许多童话故事也改成绘本版本的,在同行们不断的教学尝试中,发现,孩子对绘本故事特别喜爱,不仅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而且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得到很好的提高。
选择故事也是一门学问,选择对了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受益,选择错了或许不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或许隐藏的危害你没有发现。
2、说故事者需注意方式
不是说童话故事选择对了就能对孩子不造成影响,而是说故事者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引导的方法不当,同样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孩子小的时候,说故事不要过高要求孩子能理解故事,就是简单的亲子阅读,尤其是那些无厘头的故事,让孩子在欢笑中度过童年。
当今还有不少有精神污染之嫌的童话流人了市场,并在公主、王子、猎人、老奶奶、老爷爷等“美丽”或“慈祥”脸谱的遮掩下,流向了幼儿的心田,它同市场上有毒的奶粉一样伤害着我们的幼儿。其实,当某些童话的价值取向与幼儿的和谐健康发展相悖时,教育者首先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责任心,在选择供幼儿欣赏的童话故事时,应该精心选择那些不仅娱乐性强,而且易于使幼儿生成美感、有助于儿童精神成长与情感发育的精品。
好的童话好似阳光,照耀着每一条童年的路;好的童话似雨露,滋润着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为此,教育者应以生态教育理念关注童话,这是对幼儿的重要关怀与扶助。
湖南高考排名2188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高考排名443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3902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63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323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和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六年级睡前童话故事大全【四篇】
讲给女朋友的温馨童话故事【四篇】
温馨感恩节祝福语短信40条
爱情变成破碎的童话
六年级睡前童话故事大全【四篇】
讲给女朋友的温馨童话故事【四篇】
爱情变成破碎的童话
关于童话故事作文600字
自编童话故事优秀作文
五年级童话故事作文800字
新疆工程学院和河北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北京高考排名3674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530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30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2777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01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长沙理工大学要多少分四川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海口经济学院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湖南高考排名194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187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097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328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5895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26333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高考排名81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龙岩学院和山东建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四川高考排名2103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86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920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871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关于童话作文300字
学生课堂童话故事作文
自编童话故事作文300字(通用二十五篇)
童话是什么
德国民间童话圣母的孩子
就算世界没童话
童话和现实中的爱情
幼儿园大班童话欣赏听雨
狐狸的童话故事作文300字8篇
关于狐狸的童话故事作文300字合集五篇
中秋节童话故事中秋团圆
白羊村的美容院中班童话剧
森林王的童话故事
一片骄傲的树叶童话500字文
魔法袍子童话舞台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