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筝的情缘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关于白居易与筝的情缘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并奉行开放政策,吸收外来文化,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下的基础,终于使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达到了全面发展的高峰。由于音乐和诗歌技艺的精进和普及,诗人中有许多精通音律的人,有的甚至就是音乐家,于是,在唐诗中就出现了大量以音乐为表现对象的作品,且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白居易与筝的情缘及其筝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白居易写有多首筝诗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时年44岁的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惩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其政敌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时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样的遭遇使他写出了许多“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政治讽喻诗,并导致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出现。
江州5年,是白居易“疯狂”的创作时期,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其中就有脍炙人口的《琵琶行》。这首诗除感叹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遭遇外,诗中对琵琶乐音的描写可谓承古今一绝。除此之外,他先后还写过多首与古筝相关的诗。
筝,是华夏民族创造的一件具有悠久历史的弹拨类乐器,源于秦而盛于唐。在唐代,筝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发展到了十三弦,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在弹奏技法与指法上,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浓墨重彩给中国文学史上留下辉煌篇章的唐代诗人们,例如李白、岑参、刘禹锡等大诗人,都不吝笔墨,为筝写下了许多佳词丽句,而白居易更是其中的突出者。
在唐代众多的诗人中,白居易对音乐舞蹈的精通,是任何人都无法与其相比的。他在这方面的诗,是诗史,也是史诗。他曾为许多人导演过《霓裳羽衣舞》。在乐器方面,他对许多乐器都很精通,而且达到极高的成就。
唐代是各种乐器盛行的时代,拍扳、笛子、笙、排箫、琵琶、箜篌,多得难以计数,而筝是其中影响很大的一种乐器。唐代筝乐盛行,非常普及。都城长安,骑马走在大街上随时都能听到筝声。白居易与筝、琵琶、琴等乐器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常听筝消遣,弹筝自娱,在他的不少诗文中流露出对筝的酷爱。在著名的《废琴》诗中,他就写下了“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的名句,而且他把人们不再喜欢听琴的原因,也归咎于筝,所谓“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琴是那样的无奈,筝却是那样的风行。即便是能弹一手好琴的诗人,也绝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地于筝乐无动于衷。所以,白居易在他众多的吟诵音乐的诗篇中,除了咏琴,就是咏筝的,比琵琶等其他乐器都多。
据不完全统计,在白居易的诗中,至少有不少于14篇的咏筝诗,而且篇篇都对筝充满情感。具体作品有《听崔七妓人筝》《夜筝》《听夜筝有感》《筝》《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筝筝未到先寄诗来走笔戏答》《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戏答思黯》《代谢好妓答崔员外》《云和》《夜宴惜别》《杨柳枝二十韵》《奉酬维扬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以及谈筝诗《废琴》《霓裳羽衣歌》等。
二、白居易对筝有独特感悟
音乐空灵微妙,本身就很难把握,用诗歌形式将它表现出来就更难了。因此,诗人们在诗歌中多是将音乐作为点缀,很少有以音乐本身为描写对象的。而白居易无疑是一个例外。在白居易的诗中,多次出现过类似于他在《听幽兰》诗中所写的“自弹不及听人弹”这样的话,表明他是精通音律的诗人,不仅可以弹奏许多乐器,而且可以说是一位音乐大师。且看他的《夜筝》诗: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此诗前两句中用“紫袖”“明月”不仅扣住了诗题,而且是皓月当空,“紫袖红弦”,彩色搭配之和谐,深蕴其中,滴水不露。“自弹自感闇低容”,七个字就连用了两个“自”字,写出弹筝者全神倾注于筝乐的情态。“自弹”,是信手弹来,得心应手;“自感”,可见弹奏者完全沉浸在乐曲之中。唯其“自感”,方能感动人。“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闇”,从构字法来说,为音于门中,《说文解字》说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内心的苦处,不为外人所知,把自己的心酸全部寓于筝声中,为此也就水道渠成地有“闇低容”。前后两句,对比强烈,外表的艳丽与内心的凄苦,景喜情悲。
从“自弹自感闇低容”来看,与“自弹不及听人弹”一样,表明白居易不仅是一位筝手,而且是一位乐技高超的筝手。
音乐之美本在于声,可此诗中对筝乐除一个笼统的“弹”字外,几乎没有正面描写。但是,在此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却集中笔力,写出一个无声的顷刻。这无声是“弦凝”,是乐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无声是“指咽”,是如泣如诉的情绪上升到顶点所起的突变;这无声是“声停”,而不是一味地沉寂。正因为与声情攸关,它才不同于真的无声,听者也从这里获得了“别有深情一万重”的感受。此时此刻,音乐虽然停止了,却产生了比有声时还要强烈的效果,达到不可想象的意境。这才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从侧面落笔,收到了“睹影知竿”的效果。不仅引导读者发现了奇妙的无声之美,更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让读者去领悟、想象那筝曲的美妙。
再看白居易的《听崔七妓人筝》诗:
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此诗前两句的“花脸”即“花面”,意为如花的脸,形容女子貌美;“云鬟”是指高耸的环形发髻;“玉楼”根据诗题应该是指“妓楼”。全句之意不解自明。“十三弦”指的就是筝。在当时,十三弦的筝广为流行。十三弦寓意颇为深刻,根据一些《唐宋诗词选》 中注疏得知,在十三弦中,其中12条代表12个月,另一条弦则代表闰月。“一时”一词用得非常妙,“一时愁”非筝声愁,而是诗人心愁也。所以就自然有了以下的两句。
此诗的后两句是前两句的自然延续。“凭君”就是托人了,但所托何人,不得而知,也不需要知道。“向”者,朝也。所以整句的意思就是:托你告诉她不要再弹了,还是离去吧!再弹下去,因为“愁”的缘故,我的头发全都要变白了。虽有夸张,但与白居易当时在江州的心情非常相符。
《听崔七妓人筝》全诗二十八字,无一字写筝声,但点缀一“愁”字,意便全出。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说此诗“作计之妙,实与景遇,则语意自别”。确为精当之评。
再看白居易的《听夜筝有感》诗: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此诗前两句“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显然是在写其任职江州司马期间,夜闻筝声,座中泣下,泪湿青衫的那一幕。其时白居易虽身遭贬谪且华发新生,但雄心犹存。被落寞的筝声感染,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虽是仙音,亦不忍卒闻。
此诗后两句“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说的是如今已是银丝满头,欺霜赛雪,历尽沧桑,壮志消磨殆尽,看透红尘,心如死水,已无波澜,如此情形下,任你的筝声再如何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我早已充耳不闻,就算弹上一整夜,我亦是无动于衷。
读白居易此诗,最大的感受便是,哀莫大于心死。由起初对筝声的不愿闻,到最后的'“弹到天明亦任君”,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变化啊。这是两种境界,前者虽遭受挫折,但尚留希望在心中;后者则已忘物忘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如止水,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已漠然。其实我们知道,白居易虽然说他已经看透红尘,心如死水,再无波澜,但是,他并没有颓废,毕竟,还心存憧憬,毕竟,还有喜怒哀乐……所以,应该认为,白居易对筝是有独特的感悟的。
三、白居易与牛僧孺的筝缘
白居易写有一首题为《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筝,筝未到,先寄诗来,走笔戏答》的五言律诗:
楚匠饶巧思,秦筝多好音。
如能惠一面,何啻直双金。
玉柱调须品,朱弦染要深。
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禅心。
仅从这首诗的诗题中的“觅得筝”“筝未到”“走笔戏答”这些字眼就可以知道,这首诗中一定包含着一个与筝有情缘的故事。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的晚年,闲居在洛阳的时候。其时,他常与裴度、刘禹锡等人举行诗文酒会、音乐雅集,“尽风光之赏,极游泛之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过着潇洒闲适的生活。天性喜好音乐的他,得知他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的好友牛僧孺“弄”到一张“维扬筝”后,心血来潮给牛僧孺去信,想要这张筝。
牛僧孺与白居易同朝为官多年,且官比他当得大,但是小白居易7岁。白居易在另一首诗中曾经记叙了牛僧孺无论任京官或是“外放”,15年间其所任职务皆“同平章事”,即与宰相相当,所以白居易称他为“牛相公”。
牛僧孺所在的扬州,当时极东南繁华之盛,不仅歌舞管弦盛行,而且能制作良筝。白居易所处的洛阳,是“东都”所在,其文化繁荣应该毋庸置疑,难道就找不到一张好筝?那么,白居易为什么偏偏要到“维扬”去“觅”筝,而且还不怕麻烦地让友人“封寄”给他呢?这在“戏答”的前两句已说得非常清楚了:“楚匠饶巧思,秦筝多好音”即是说,扬州制筝的工匠富有巧妙的构思,制作出来的秦筝大多有美妙的声音。扬州的筝好,“如能惠一面,何啻直双金”,他当然要到“维扬”“觅”筝了。
牛僧孺在“封寄”筝之前的赠诗中有“但愁封寄去,魔物或惊禅”两句,是因为白居易曾在《咏筝》诗中称秦筝为“魔物”,白居易又信佛,常与寺庙高僧论禅,所以就开玩笑说,就怕我将筝“封寄”后,这张筝(魔物)的美妙声音会惊动你的禅心。而白居易在回诗的最后说“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禅心”。意思是说,你送给我的维扬筝这个“魔物”,我会教“魔女”来弹奏的,但是我的禅心是不会因之而被撼动的。
白居易身处洛阳却要到扬州“觅”筝,而牛僧孺也毫不客气地说他寄赠的“维扬筝”说不定是能惊动白居易禅心的“魔物”。这足以说明,牛僧孺与白居易这对诗友、筝客的友谊不是一般的深厚,而当时扬州筝也的确精妙无比,令人羡慕。
不久,白居易就收到了牛僧孺“封寄”给他的“维扬筝”,他激动无比,于是又满怀激情地写了一首长达48句的《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诗。诗中称牛僧孺是“济世贤”,说:“白老忘机客,牛公济世贤”,“远讯惊魔物,深情寄酒钱,霜纨一百正,玉柱十三弦。楚醴来尊里,秦声送耳边。何时红烛下,相对一陶然。”接着又写有《因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呈思黯奇章公》《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又戏答绝句》《戏答思黯》《早春忆游思黯南庄因寄长句》《奉和思黯自题南庄见示兼呈梦得》《与牛家妓乐雨后合宴》等10多篇。
诗中的“思黯”,即是牛僧孺的字。《戏答思黯》诗说:
何时得见十三弦,待取无云有月天。
愿得金波明似镜,镜中照出月中仙。
这种对秦筝的情感,多么深厚,多么独特,多么有趣味,多么感人,确有“筝狂”“筝迷”的味道。所以,说白居易与筝有特殊的情缘,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白居易江楼宴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白居易的诗15首
观刈麦改写成作文800字
苏轼词对白居易诗的化用
白居易江楼宴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白居易的诗15首
观刈麦改写成作文800字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湖北高考排名227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671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022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18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539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高考排名217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645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佳木斯职业学院和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0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2918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2188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高考排名443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3902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63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323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和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苏轼词对白居易诗的化用
白居易咏老赠梦得
浅析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与绿化的故事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及翻译
从百道判看白居易的思想价值观
观刈麦的教案
白居易的诗词集锦
杭州春望 白居易
白居易著名诗句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