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衬托手法初探

李盛老师

  烘云托月,相得益彰——《边城》衬托手法初探

  沈从文的《边城》魅力无穷,单就衬托手法的妙用,足以使读者拍案叫绝。第四节是男女主人公傩送和翠翠初次相会的描写,可谓精彩绝伦。有必要从这一节和与这一节紧密相关的部分段落加以分析,管窥作者的匠心所在。

  第四节写的是两年前的事情,用的是回忆的方式,作者为了强化那个端午节对翠翠的吸引力,在第三节的末尾巧妙的运用了衬托手法:

  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黄狗。那黄狗汪汪的吠着,受了惊似的绕屋乱走,有人过渡时,便随船渡过河东岸去,且跑到那小山头向城里一方面大吠。

  翠翠正坐在门外大石上用棕叶编蚱蜢、蜈蚣玩,见黄狗先在太阳下睡着,忽然醒来便发疯似的乱跑,过了河又回来,就问它骂它:

  “狗,狗,你做什么!不许这样子!”

  可是一会儿那远处声音被她发现了,她于是也绕屋跑着,并且同黄狗一块儿渡过了小溪,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让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

  “蓬蓬鼓声”先被黄狗听见,狗先“吠”,接着“绕屋乱走”,还“随船渡过河东岸”“ 且跑到那小山头向城里一方面大吠。”黄狗这个发疯的举动,翠翠不解,就问它骂它:“狗,狗,你做什么!不许这样子!”可当那远处的声音被她发现时,她和黄狗的行动几乎完全一样,也先是绕屋跑着,也渡过小溪,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翠翠先骂狗“不许这样”,一旦自己听到,更加“这样”,足见鼓声的迷人。这里用狗的行动衬托翠翠的行动,(正衬)用翠翠的言与行的反差,(反衬) 写出了身不由己。狗的失态、翠翠的食言都是为了强调两年前那个端午节对主人公的影响之大。有了第三节末尾的铺垫,第四节的开启就显得水到渠成。

  第四节开头写端午看赛船的热闹:“鼓声蓬蓬响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河边人太多了一点,各人皆尽张着眼睛望河中,不多久,黄狗还留在身边,祖父却挤得不见了。” “祖父却挤得不见了”,就局部看,就是为了写人多,也算是衬托手法;连祖父都不见了,黄狗还留在身边,又见黄狗和翠翠形影不离,以人写狗,还是衬托;连最心爱的祖父都丢了,也没有觉察到,可见翠翠的着迷,由翠翠的着迷,我们又能想到赛龙舟的精彩。这环环相衬的手法就够奇妙的了,如果继续往后阅读,知道爷爷是有意走开,临走时还千叮咛万嘱托:“人太多了,站在这里看,不要动,我到别处去有点事情,无论如何总赶得回来伴你回家。”翠翠正为两只竞速并进的船迷着,祖父说的话毫不思索就答应了。祖孙两人分别时,是做了详细的交接的,翠翠也是答应了的。但是翠翠马上就忘了,她的确被两只竞速并进的船迷着了,爷爷说什么,自己答什么,浑然不觉。我们小时候看杂技顶碗,屏声敛气,手心里握的两只小鸟早被捏死,都没有觉察,可见演出的惊险。沈从文就是用这种侧面烘托的办法写出了翠翠对赛船的关注。

  祖父也好笑,明明说好要接翠翠,但那个替手被烧酒醉倒在岩石上,为了责任,又不便与渡船离开,只得守渡船了。可见祖父多么尽职。

  傩送是个泅水划船的好手,作者也没忘记用侧面衬托:城里军官派人驾小船在潭中放了一群鸭子让水手们抓,后来潭中的鸭子只剩下三五只,捉鸭人也渐渐的少了,再后来只剩下了一只鸭子慢慢地向翠翠所在的码头游过来。连鸭子都以为再没有人了,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傩送抓住了。鸭子越少,抓鸭子的难度越大;鸭子没有觉察,说明傩送潜水深,出手快。通过鸭子这种游泳高手对决傩送这个泅水好手,表现力不是更强了吗?加之作者故意省略了抓鸭子的过程,等翠翠发觉,鸭子已抓到那个人的手里,身手太敏捷了,如果是体育比赛,不放慢镜头,观众是看不到动作的过程的。小学课本里有写翠鸟迅捷的一段,说翠鸟忽地就不见了,只见芦苇还在晃荡,水波还在荡漾。沈从文的写法和这有异曲同工之妙,省略抓鸭过程写笑声,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种计白当黑的手法,深得中国绘画之妙。不正面用墨,反复侧面点染,却给人影响极为深刻。

  第四节所写的男女主人公相会给翠翠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第五节开头又做了一次补色:

  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通统不能如期举行,因此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两个新年虽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在小教场迎春,锣鼓喧阗①大热闹,到了十五夜晚,城中舞龙耍狮子的镇筸②兵士,还各自赤裸着肩膊,往各处去欢迎炮仗烟火。城中军营里,税关局长公馆,河街上一些大字号,莫不预先截老毛竹筒,或镂空棕榈树根株,用洞硝拌和磺炭钢砂,一千槌八百槌把烟火做好。好勇取乐的军士,光赤着个上身,玩着灯打着鼓来了,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从悬到长竿尖端的空中落到玩灯的光赤赤肩背上,锣鼓催动急促的拍子,大家情绪都为这事情十分兴奋。鞭炮放过一阵后,用长凳脚绑着的大筒烟火,在敞坪一端燃起了引线,先是咝咝地流泻白光,慢慢的这白光便吼啸起来,作出如雷如虎惊人的声音,白光向上空冲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人人把颈脖缩着,又怕又欢喜。玩灯的兵士,却在火花中绕着圈子,俨然毫不在意的样子。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小说第三节至第十节是描写三个端午节,这段文字旁逸斜出,不写端午,而写年节,看似闲笔,却是非有不可。首先是第三节提到“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端午已经写过,此处再补写中秋、过年,前后照应,周密无际。同时也为后文第十四节写傩送中秋月下唱歌预设伏笔。其次是前面写翠翠和傩送端午在河边相遇,此时把端午和二人之事暂时搁置,让刚刚燃烧起来的爱情之火忽然熄灭下来,使文章有波澜有起伏。但更重要的是,翠翠觉得这两年的中秋平淡,过年虽然热闹却“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翠翠在心里常常回味着和傩送初次相遇的情景,爱情之火从表面看是熄灭了,但翠翠的心里却在熊熊燃烧。小说对中秋和年节的描写,是为了从侧面写出翠翠对傩送的怀念,这既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又为第四节的叙述做了一次浓墨重彩地涂染,这种通过中秋、年节写端午也是有变化的:中秋无月,翠翠觉得平淡无奇,在情理之中;年节够热闹的了,翠翠觉得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年节别人看来越热闹,即使翠翠以前也觉得热闹,但有了和傩送相见的那个端午,再美好的节日也都索然无味了。这是真正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心理体验。我们如果忽视了沈从文侧面衬托的笔法,极有可能把这段精彩的叙述当做败笔批判,哪里体会得到其中的奥妙。

  边城字字珠玑,不同的观测角度将会看到不同的光艳,这虽是小小的体验,但阅读的快感还是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