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的教学教案
《边城》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理解小说的主旨.
2.了解沈从文小说的风格特征,感受田园牧歌式抒情小说的情调和诗意.
教学重点
在整体感知和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味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理解小说的主旨。
课前准备
阅读《边城》,收集有关沈从文的资料
教学难点
了解沈从文小说的风格特征,感受田园牧歌式抒情小说的情调和诗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请同学交流。
二、导入新课
放映《边城》电影的开头片段,介绍沈从文其人其作。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二、积累整合
(一)补充注释
1. 边城:指湘、鄂、黔、川四省交界的地方,也有人把它理解成和主流汉文化不同的苗文化地区。
(二)结构安排
《边城》整个小说共有二十一章,课文节选自原文第一和第十三章。
第一章:交代环境及主要人物——翠翠和爷爷。
第十三章:翠翠的心理变化。
三、分析人物。
(一)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讨论下列问题:
1.第十三章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预设: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
预设: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预设: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预设:神往倾心→沉重压抑
5.关于翠翠的性格特点:
预设: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又情窦初开,不免思绪纷乱,举动反常。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
(二)爷爷的性格特点
(结合爷爷对待船夫工作的表现,对不幸女儿的态度,对翠翠的情感以及对翠翠心理的不解来分析)
善良慈祥、淳朴诚实、坚强,生活清贫却乐善好施,对孙女充满疼爱又不解女儿心。
四、分析讨论作品人物间的情感关系,感受人性美。
1. 船夫与渡客之情
船夫对工作尽责尽力,对渡客服务周到、不收钱财、乐善好施;渡客对老船夫心存感激。
2.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预设: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点分析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再让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让他们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
分析中让学生感受悲剧中的人性美。
五、开放讨论题:小说中人物孤独感的分析。
1.孤独而坚强的爷爷:内心里藏着关于女儿的悲伤故事,却不能说与人;说给翠翠的只是掩去了伤痛的缅怀。年迈衰老,却必须坚强地生活,因为对于翠翠的未来还感到茫然。一心为了让翠翠快乐地生活,却不理解翠翠的心理。
2.孤独而单纯的翠翠:生活于边城的渡船边,封闭的环境让纯真的翠翠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她只能孤独地久久在内心回忆;想出去,却更担心爷爷;心里感到孤独却无法从爷爷那里得到安慰;听了关于母亲的故事,也只增添她孤儿的感受……
第二课时
六、感受鉴赏
(一)圈化你最欣赏的语句,用心诵读、体会并交流
1.典雅性与口语化的结合。典雅性主要体现在作者的描述性语言上,如:“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的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这种语言有着诗歌的意境,哲理的隽永,而且其中自然夹杂着的一些文言词语,更具有一种古典的精美。口语化则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对话中。
2.凝练、清新。在朴素的叙写中,注入诗的节奏,使语言充满感兴,富有灵气:“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
(二)自然风景和地方风物的描写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的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些。”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
这些淡然、素雅的描写,充满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异域情调,具有田园牧歌的风味和浪漫抒情的色彩,浸润着作者对湘西苗地乡土文化的真诚的讴歌和迷醉。如此环境,仿佛世外桃源,本身便诗意盎然。
(三)诗意的人及人的“生存形式”
如果说翠翠美丽、聪慧、善良是一首恬静优美的诗,那祖父的爱、责任、坚持、淡泊钱财就是一首动人的歌。
作者笔下的湘西世界是封闭的停滞的,它几乎没有受到外界的侵蚀,保持着古朴、自然、原始的民风,人们善良、热情、质朴、好客、真诚。翠翠和爷爷,相守于封闭的渡船溪边,在孤独中相互照应,在单调的生活中依然知足。文中人物生存的世界诗意盎然。
(四)故事情节的散文化和诗化
文中没有什么大开大阖,惊心动魄的事件,写的多是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故事情节平淡如水、节奏悠然迂徐、和谐而有张力。
七、拓展、延伸
(一)人们提到沈从文的时候,总是会想到废名(冯文炳),因为沈从文自己说他的创作是学废名的。如果说沈从文是散文化、诗化、写意乡土小说的扛鼎之人。那么废名大约可以算是开山之祖了。废名的《竹林的故事》、《桃园》等都具有强烈的写意色彩,它们都影响了沈从文的创作。废名、沈从文这一派写意式的乡土小说,后来在孙犁以及汪曾祺身上有了继承。而这一派乡土小说和鲁迅开创的写实一派共同构成了乡土小说的两支。由于历史的原因,鲁迅的写实一派一直占据着文坛的主流,而废名、沈从文这写意一脉则一直是支流,甚至是潜流。
散文化、诗化的写意乡土小说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注重风景、风俗、风情、人情、人性的描写,都多少具有田园牧歌的调子,情感都较为美好,温暖。更具有艺术性。
(二)有人认为,《边城》是“一个关于水的故事”。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从课文中举出实例,并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故事本身就发生在水边上,写的是水边常见的风景,如渡口、渡船、龙舟、水面的雨等;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内心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水一般清澈、透明;到处是水光、水声。水给了小说明净、清澈的语言、色调和意境,小说节奏也如流水一般,纡徐平缓;写记忆中家乡的水,其中注入了他的乡愁,表达他对家乡和家乡底层人民的文化思考等等。见赵园(《<边城>——一个关于水的故事》)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沈从文边城知识要点梳理
关于边城的600字读后感
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的翻译赏析
名著边城读后感范文800字
沈从文边城知识要点梳理
关于边城的600字读后感
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的翻译赏析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湖北高考排名227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671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022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18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539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高考排名217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645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佳木斯职业学院和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0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2918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2188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高考排名443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3902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63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323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名著边城读后感范文800字
边城精品教案设计参考
边城一课的教学反思
边城读后感850字
边城 赏析
边城读后感1000字范文
沈从文边城读后的感悟(精选39篇)
边城的好词好句摘抄
梦在边城高中作文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范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