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3、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4、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5、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
6、佛者觉也,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勤了。
7、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人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怨进道,是故说言报怨行。
8、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心,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9、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于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则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
10、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时识摄色,迷时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
11、见一切法有,有不自有,自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不自无,自心计作无;乃至一切法亦如是,并是自心计作有,自心计作无。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见己之法王,即得解脱。
12、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废,故非无。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无。
13、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
14、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15、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
16、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亦如甲折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
17、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着色,眼为禅门;耳不着声,耳为禅门。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与心俱清净。
18、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19、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见相,则离迷悟;既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者,菩提也。
20、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
21、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自性真实,非因非果。法即是心义,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
22、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
23、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
24、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25、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
1、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鹿而见形。
2、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3、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4、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
5、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
6、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於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7、众生迷妄,於无心中而妄生心,造种种业,妄执为有。
8、於无心中,妄执有心,造种种业,而实无不轮回六趣。
9、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生死即断。
10、定是无心,只为众生,妄执有心,即有一切烦恼生死,菩提涅盘。
11、若觉无心,即无一切烦恼生死涅盘。是故如来为有心者说有生死。菩提对烦恼得名,涅盘对生死得名,此皆对治之法。
12、当知有心,即一切有,无心一切无。
13、虽复无心,自然出种种妙法教化众生。
14、虽复无心,善能觉了诸法实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应用无妨。
15、虽复无心,自然能作种种变现,而我无心,亦复如是。
16、但於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故知无心即一切,寂灭即无心也。
17、始知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举止动用皆得自在,断诸疑网,更无挂碍,即起作礼,而铭无心。
18、若无心可得,即烦恼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盘亦不可得。
19、夫无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无心也。
20、无有少法可得,诸佛如来但以不可得而得。
相关阅读:
达摩面壁的故事
达摩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据说是二十七世祖师班若多尊者的大弟子,在南北朝时期航海来到了中国,在中国游历,遇山朝拜,遇寺讲禅,到处弘扬佛法,后来就来到了嵩山少林寺,在嵩山少林寺开坛讲禅,并且在嵩山之西麓五乳峰的中峰上部、离绝顶不远的一孔天然石洞中面壁十年,参禅悟法,进行修行,称为达摩面壁。
嵩山五乳峰中峰的上部距离峰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的石洞,石洞深约有5米,高约3米,洞门呈现出方形,向着阳光敞开,石洞之内冬暖夏凉,空气清爽。这个天然石洞前面有一块小草坪,石洞周围浓荫蔽日,遮住洞口,达摩祖师来到这里之后就将这个石洞当做自己修禅的地方,达摩面壁就发生在这个石洞之中。据说达摩祖师在这个石洞之内盘膝而坐,面对着石壁终日默然,双目紧闭,五心朝天,祖师入定之后,洞内静悄悄的好像是没有人一样,禅师入定之后,甚至是飞鸟都要在达摩祖师的头上做巢了。
什么是入定呢?入定就是指高僧坐禅的境界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出现思想高度集中,排除了一切杂念,外界的一切,都不会对他产生任何的干扰,属于高僧修禅的'高深程度。达摩祖师就这样入定,然后开定,开定之后吃点东西,活动一下四肢,然后再次入定,这样反复的进行,达摩祖师在这个山洞之中修行了十年,后来在达摩祖师坐禅的地方的石壁之上留下了达摩祖师的影像,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人们将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并且将这个石洞称为“达摩面壁洞”,僧人们将这块“达摩面壁影石”开凿下来,放在寺庙内,供人们瞻仰。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湖北高考排名227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671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022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18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539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高考排名217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645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佳木斯职业学院和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0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2918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范仲淹渔家傲诗词翻译赏析
范仲淹为将原文
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小故事
六祖坛经原文 自序品
读范仲淹的故事有感 五篇
北宋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的名句
断齑划粥范仲淹名人故事
范仲淹苏幕遮朗读
范仲淹的名言名句(精选5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