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苏幕遮译文

黄飞老师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苏幕遮·怀旧

  bì yún tiān , huáng yè dì , qiū sè lián bō , bō shàng hán yān cuì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shān yìng xié yáng tiān jiē shuǐ , fāng cǎo wú qíng , gēng zài xié yáng wài 。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àn xiāng hún ,zhuī lǚ sī ,yè yè chú fēi , hǎo mèng liú rén shuì 。

  黯乡魂①,追旅思②,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míng yuè lóu gāo xiū dú yǐ , jiǔ rù chóu cháng , huà zuò xiāng sī lèi 。

  明月褛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①黯:形容心情忧郁。②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

  注释

  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翻译: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简析:

  《苏幕遮》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此词上片着重写景,下片重在抒情。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其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展现了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的方式,他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这说明,抒写离愁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后世影响:

  这首《苏幕遮》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元曲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直接化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碧云天,黄叶地”,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衍为曲子,同样极富画面美和诗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