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开讲绪言

李盛老师

六祖坛经开讲绪言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

  禅伏述要― 六祖坛经开讲绪言

  甲、戒定慧与无上禅,六祖法宝坛经是禅宗主要的宝典之一,在讲『 六祖坛经』 之前,先为各位简介一下「禅」的要义。学佛的最终目的当为断惑证真。「惑」即是烦恼,惑有见惑与思惑一一种,若能断见、思二惑则可出三界,成就声闻乘阿罗汉果。惑又名「结」或「使」。惑之产生是由于无明,无明之义为昏暗,脑子不清楚,心不明白。由无明遂易生惑、 生结;佛法中所说的「结」与精神分析学所称之「情结」虽有点近似,却不一样。众生由于无明,而生贪、瞋、 痴、所「贪」者如名、利、色、 财;「瞋」则是面对不如意境、或逆境,对他人起忿恨之心,而形之于外,或存之于内:「痴」即是迷执于外境,认妄想为真实。凡此皆是由于不明事物之因果与道理所致;但若能心中一念生起光明,则能照破无量之无明;亦即,若般若大智现起,则可照破无始无明。「无始无明」一词之设,是由于以我们凡夫短浅之智慧,无法得知其本末终始,此唯有诸佛如来之智能知,故方便立名;换言之,即因众生之智慧短浅,不能知其本末及终始等,故诸佛方便称之为「无始」。学佛的第一要务即在于断惑,而断此贪、瞋、痴无明之惑的方法为修三无漏学―

  戒、定、 慧。

  戒的意义是清净,持戒为求身、语二业之清净。定,即禅定。由戒修定,依定修慧,是为三无漏学。「无漏」者,与「有漏」相对,凡夫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均为烦恼进出之门户,故六根即为「漏」之门。无漏为阿罗汉及大菩萨所证境界,因其烦恼已断,染法再无漏洞可人其心而恼乱之,故称无漏。凡夫人若修戒定慧三学,便可达无漏境界,故称此三者为无漏学(亦称「三圣学」,因为可令人即凡成圣道故)若戒定慧修行成就,则可直达真如之境。真如即是本性、 或佛性;,「真」是真实不假,「如」为「平等、不动」。若说「如如不动」,则是指「内法如、外法如」界性真如本性在『 大般涅槃经』 中称为「佛性」,在『 楞伽经』 中称为「真如」或「如来藏」「自性」,内外皆如,故称如如。,均言清净平等之性也有佛性之大用入真如本性,以下介绍「禅」之种种次第与差别之相:

  乙、禅那

  我们若确实依三无漏学去精修,即可证真如本,在『 华严经』 中称「一真法,六祖大师称之为「本性」或。由「断惑」至「证真」整个过程,可说皆是本。即从开始觉知「惑」之源起,以至于「惑」之破除,最后完全契于整个过程中,实无一念得离于真如本性之用;然而要起无碍之大用,还须破障、除惑,方能完全证入;如是依真如本性一禅」修,即是「无上「禅那」, 此有二义:

  1 .思惟修..一心思惟如来净法,用以熏转八识;亦即是,心系一境而专力熏修之。

  2 .静虑:「静」即能定,「虑」即有慧,故「禅那」意为「定慧等持」,或「定慧均等」,若偏于定则愚,偏于慧则狂。又,「定」即是「止」,「慧」即「能观」,「止观」即是定慧,有时亦言「寂照」:「寂」者止息烦恼而令心不动也,「照」者起智慧光明照破合惑也。故寂为体,照为用;是故禅那为「体用」并修。「禅」又义为一切时中,念念分明。宗门常说习禅者应「念念分明」;若能念念分明则达「念念皆禅」的境界;反之,若非念念分明则必有「无明」。禅之初阶主要在训练精神统一、心不散、不乱,故能心中澄明地安住、观察当下此心。时间有过去、 未来与现在「三世」之分:有人一直活于缅怀过去,有人则活在憧憬未来,而少有人能脚踏实地活于当下此刻者。有人问佛,佛弟子大都过午不食,生活简陋,但精神饱满,神情怡悦,是何缘故?佛答:「佛弟子不懊悔过去,亦不妄想未来,每个人都很实在地活于现在,故很快乐。」我们知道:想要活于现在,最不容易的一点为须面对现实,然凡夫却少有勇气及智慧,去面对自己及面对现实者(所谓「现实」者,其深义为「现在之实相」),故而时常逃避,而成对过去之沉缅、或对未来之憧憬等不实际的行为。而禅即是能训练你,使你勇敢地、睿智地活在现前这一刻,了了分明,而不为其它乱相、幻相所迷惑。

  丙、禅与生活

  现在讲个故事来简单说明「禅」的内涵。有一次佛世尊看见一个人(此人名叫周利盘陀伽)在精舍前的路旁哭,状至伤心,遂问其原因。他回答说他哥哥认为他太笨,不堪修学佛道,叫他回家去。佛安慰他,并且将他带回精舍,请舍利弗教他。三个月之后,连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对佛说,这人实在是太笨了,什么都记不住,无法再教他。慈悲的世尊于是亲自教他。世尊看他既然记不住任何经文或愒颂,便问他会不会扫地,他说会,世尊于是教他,每天只要打扫精舍,及为比丘们去除衣物尘垢。如此行之有日,众比丘十分厌烦其骚扰,但世尊要求众比丘稍加忍耐,以帮助周利盘陀伽继续以此方法修行。因此,周利盘陀伽每天勤于作务。如是三年,后来渐自思惟。一日,忽然心开悟解:「既然外界肉眼可见之污物,能借着扫除之力而复得清净;那么内心中不可见的,会沾染心地智慧光明的污垢,如贪瞋无明等,也应该可以心力去除,而复得清净光明才对。」如是思惟已,他便求世尊印证。经世尊印证、开示后,他便很快就证了阿罗汉圣果。这是从做中悟道,而非只是讲求文字言说。这个故事很可代表禅的一部份精义,亦即是:虽只修一行,若能尽力专心、 持之以恒,深入思惟,终有入道之日。

  丁、「悟」之解析-、「悟」的意义「悟」也者「心感而通」、「一念心通」、「一念相应」谓之悟。白话言之,即是通彻了达,无有障碍之意。又,依所悟的对象来说,悟有四种:悟心、悟法、悟理、悟事。

  -、悟心:从文字学上来看,悟字「以心以吾」,意即,见吾心者为悟。可知人若自见其心,则名为悟;因此「见自木心」为一切悟之根本,一切悟中,以悟自心为难;若不见自心,则不名为真悟,以「一(一界唯心」,若识得本心,即得悟三界一切法。故一切悟中,悟心为木,其它悟为从;悟心为体,其它悟为用。

  二、悟法:即悟佛所说之种种法,如悟大乘法、 悟小乘法、 一佛乘法等法。总相之悟,及悟布施法、悟忍辱法、悟禅定汰,悟轮回法,乃至悟无常法、空法、 无我法等别相悟,皆是悟法。

  三、悟理:理与法二者实不可分,然法为总称,理为此法之道理、 此法之所以然者,侧重法之来由、 本末、 因果、逻辑、 及运用演变之相与性。

  四、悟事:事则偏于某法在实际人生中所起的作用,所显之现象;又,事即是理之具体表征与力用,故悟事者,即是于生活中、动用中悟得,悟后亦立即能运用;然事之悟通常偏于个别之事体,故不易普遍。而于理上之悟虽能普遍,然却不易于个别的事上起用,悟者仍须于个别境上去磨练,方能体会此理于事上之用。其次,依悟的层次之高下,有大悟、小悟、 大彻大悟三种。大彻大悟则是成正等正觉,亦即是成佛。一般利根精进的修行人也能有些小悟,但大悟则很稀有;至于「大彻大悟」则须到成佛,证得三明六通、十力具足,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时已能化身千百亿,放光动地,方是大彻大悟成佛之相。所谓八相成道,亦包含在其中。因此切莫听某些愚痴人狂言乱语,说他已经开悟、 成佛(因为依照佛于经中说,在释尊灭度后,下一尊佛是弥勒佛;而弥勒菩萨下生成佛,是要在距今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的事。在这之间,于此娑婆世界,不会有别佛出世。弥勒菩萨是释迦佛所授记成佛的.,若有别人言他已成佛,则可问他是谁授记的?由是观之,便可知其言之虚妄。此是余话,然不可不知,以免为人欺诳)。悟了之后,即能统摄明白许多道理,而能在表面上看来杂乱无章的众多外相,理出个头绪,有条不紊,皆知其因果,不是乱七八糟、 委之于毫无道理的「或然率」、「命运」、 「天意」、「上帝的旨意」;而且事事相摄相人,而不相碍。悟了之时,皆有如忽然一念心通,故称「恍然大悟」;而悟后常会自说:「原来如此」这「原来」,即是六祖大师所说的「本来面目」。此本来面目即是「实相」,实相英文称为闷。经过一番究竟的修证所得的实相,即是真如本性,亦即已证知一切法之「动因」或「能动者」,而其本源,世间一切法除此「动因」外,余皆随其而动,称为「所动者」。

  二、世学中之领悟科学家对世间法也常有所领悟之处,如阿基米得在澡盆里悟出了浮力原理;牛顿由见苹果从树上掉卜来,而领悟出地心引力及万有引力;瓦特由壶水煮沸掀起壶盖,悟出水一蒸气的压力,从而发明一蒸气机。科学上的领悟,多半是对器世问外境的了解,有益于物质生活,然而却无法帮助我们断除或减少心中的烦恼,更无法令人得解脱。修学佛法则为反求自心、往内推求,在佛法上称一切世学皆是「向外驰求」,因此是「外烁」的,而佛法则为「内敛」的。能观自心,才能把握自心,能把握自心,才能把握住万法。因此六祖大师说自心本性「能生万法」

  三、顿悟与渐悟

  大悟所通达的境界,有如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对「人」与「事」皆能通达。若对世上人与事皆能全部贯通了知,当然是非大悟莫办了。再者,悟又可分为顿悟与渐悟。然而,并非「悟」之一事本身有顿、渐之分:顿悟或渐悟,乃是依于行者悟前的修行所花时问的久暂而言。若其悟前所花的时间较长,我们就称之为「渐悟」;若他在悟前所花的修行时问较短,则称之为「顿悟」。然而「悟」这件事本身,却都是由于因缘具足、 成熟而「一时顿发」的,非是「慢慢悟了」。有如灯的开关一打开,室内就「顿时亮了起来」,并非「慢慢亮起来」。至于你在暗室中要摸索多久,才能找到开关,则与「灯亮、 室明」这一事无关。因此,最严格说来,悟只有一种,即是「顿悟」;渐悟可说只是方便之「假名」,以勉励钝根之人,使不气馁废懈,令渐渐修行以充实善根与道力,终得业障消除,而能有朝一日心开悟解。

  四、「悟」与「灵感」(品继机一动)

  悟极似一时迸发的「灵感」。近代心理学将人的心理作用分为意识、 下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意识」为思惟的表层;我们于日常生活中,以意识思惟的动作,反复做多、做久了,便成为习惯而积存于心底,成为「下意识」作用。例如老烟枪一支接一支地抽烟,他拿烟、点烟等动作已不必再像最初刚学抽烟时一样,不必付诸思考即可做出,且毫无差错,这便是下意识中业习力的功能。「潜意识」则为心理最幽暗、最底层的部份。「精神分析学」说这属于非理性的范畴,也是属于梦境的范围,并说这是非理智所能控制的。当「下意识」的数据被压到最底层的「潜意识」中以后,到了某一时刻,有时是紧急状况,有时则是好整以暇时,此时「不假思索」,而一些意料不到,或绝妙的想法或动作,便会忽如从空而降似地迸出来。心理学家与文学家对此无以名之,便称之为「灵感」。其实这全是平常的努力练习的功夫,积压在八识田中而已(佛教的解释如此清楚、明白、简要,且令我们了知并没有什么神奇)。因此,「悟、 「灵感」或「灵机一动」,并非平白无故即可获得;而是必须藉由平时之努力修持或用功,一俟时机与因缘成熟时,便会有如忽从天降一般迸发出来,此现象名之为「悟」。因此,简言之,所谓悟,也是「久修而得」,非不修而能得者。

  戊、禅与定

  「禅」与「定」严格来讲是两件事。「禅」是「禅那」(静虑),「定」是「奢摩他」,其义为「止」。然而,一般拢统说来,修习定学所得到的「止息乱心」、「系心一处」、「心一境性」等境界,皆统称为「禅定」。禅定在佛法中很重要,如戒定慧「三无漏学」中的「定学」即是修禅定。六波罗蜜中亦有「禅波罗蜜」;五根中有一「定根」;五力中有「定力」;七觉支中有「定觉支」;八正道中有「正定」。因此可知定学之重要。佛扶修习中,必须得定后方能发无漏慧,因为未得定前,即是散位乱心;散位乱心是与染怯相应的,不能引发清净的无漏慧。最高的禅定有很多种,如法华三昧、真如三昧、般舟三昧、首楞严三味等。(首楞严三昧为如来之定。佛在『 大般涅槃经』 中解释「首楞严」为「健行一切事究竟」。「健」者精进也,全句之义为精进地去实践一切断惑证真之事,而皆得究竟成就,此时所得之定,即称为「首楞严大定」。)中国许多禅师大德亦对禅定有其独到的解释;如大珠慧海禅师在司顿悟入道要门论』 中说;「妄念不生谓之禅,坐见本性谓之定。」这妄念不生即是「止」;「坐见本性」的「见」即是「观」。止观并用,定慧等持,即是禅定。若如此解释,则禅与定就不能分。六祖惠能大师说;「外离相曰禅,内不乱为定」;此「相」字,在『圆觉经』 中称为尘染,若能于外离种种相,则得「无相禅」。外道如婆罗门教等,亦可修到定,但外道定为依于谬见以及内外贪着,故不能引发无漏慧,不能断生死烦恼、无法得解脱。因此外道定与佛定截然不同。

  己、五味禅

  禅可分为五种,称为「五味禅」,以其各得「法味」不同故。

  一、凡夫禅此为社会上一般人,为了「修养身体」,或「静一静」,不含任何宗教色彩之禅。此种禅之弊病主要在于贪着身相,只为了「养身」,而不知修心,不求增长智能。故『 楞伽经』 中说这是属于「患夫所行禅」的一种。

  二、外道禅这是指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所修习的禅。如耶教之「冥想」,道教之静坐调息吐纳等。此种禅之缺点在于其依于邪见、妄想,而欲与身外或「心外」之众生、神、灵等沟通,乃至合一。如婆罗门教之欲与「梵我」合一、 耶教之欲与耶和华合一,道教之启灵或求神灵附侬,乃至驱使鬼魂附身而言语、办事等,如是种种外道所行境界皆如出一辙,相差不远。其行人皆自以为得此等境界为「善境界」,其实皆是「心外求法」,以其为执「心外有道」(不知自心即是道),故称「外道」。因为他们往外驰求,故始终为外法所拘,而不得自在,这便是「外道禅」。这是楞伽经中所说的第一一种「愚夫所行禅」。此种愚夫禅,末法时期特别多,且常渗入佛法,或伪称为佛正法,不明了者常易受其惑,求法者其谨慎乎!

  三、小乘禅灰心泯智,抑制六识令不起现行,而妄称之为涅槃(非实涅槃,故世尊称之为「非得谓得」),是为小乘禅。这是小根小智人所行的不究竟之禅。

  四、大乘禅

  此为大乘菩萨所行之禅,为不味、不乱,不着「染、净」,亦不着「空、有」等两边,为中道实义之禅。

  五、最上乘禅又名「如来禅」,为一乘根熟、福智具足、 上上根人依于如来藏(真如本性)所行之禅。至此则不假方便、亦无渐次,以无门为门,一门顿超,离心意识,觉自心现量,得自觉圣智,顿入如来藏真如之境,故称「如来禅」。此为诸佛如来及诸大菩萨所行境界,非凡外权小之所能知、能解。阐发禅定修习之经论甚多,今介绍几本有关禅定的书:『 天台小止观』 及『 六妙门』 介绍禅法甚为精要,确定禅法的止知见,是为学佛者所必读者。袁了凡所著的卿静坐要诀』 适合初机参考。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 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师所著『 摩诃止观』 ,加上唐朝湛然大师所写的注― 『 辅行传弘决』 ,学者可参考。

  4 .『 安般守意经』 中所讲的数息法亦须修学。

  5 .『 大智度论』 中有关禅定部分。

  6 .再者,欲习禅坐,『 楞严经』 是必读的。尤其是最后讲「五十种阴魔」的部分,有志习禅者应详加研读,方不致「走火入魔」,甚或,为魔所趁而受诸魔事时,仍不自知。

  7 .此外,『 六祖坛经』 及『 圆觉经』 ,亦是习禅者所必读者。

  8 .若能详阅、详参印心要门,融通性相,

  庚、禅宗述要

  『 楞伽经』 入无上禅门则是更上层楼,速入诸佛如来及达摩祖师之禅宗又称「佛心宗」,因为诸佛祖师皆是以心印心、以心传心,故称「佛心宗」。禅宗所传有两种禅:一为「如来禅」,一为「祖师禅」。有人说此一一种禅不一样,其实此一一种禅,名字与表相虽不一,内涵则是无、一无别。又,依经而言,经上只说有「如来禅」,未有言「祖师禅」,此乃后世学者所立之名,于经无据,连达摩祖师,乃至中华六祖,乃至西天二十八祖,亦未言有所谓「祖师禅」,盖历代祖师所传者无他,唯如来正传之正法眼藏,亦即是楞伽经所说之「如来禅」,是故须知:诸祖师所传,乃佛佛相传之「如来禅」,此外历代祖师并无自创自立任何一法,而得名为「祖师禅」者;是故习禅者不应自生分别,巧立名目,令怯分歧,而有争竞,心生高卜。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当如是知。禅宗的传承,依经教所说,为七佛及三十三祖。「七佛」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弗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 以及释迦牟尼佛。七佛之后则为「三十三祖」:

  第一祖摩诃迦叶

  第二祖阿难

  第三祖商那和修

  第四祖优婆也多

  第五祖提多迦

  第六祖弥遮迦

  第七祖婆须蜜

  第八祖佛陀难提

  第九祖伏驮蜜多

  第十祖肠尊者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

  第十一一祖马呜大士

  第十三祖迦毗摩罗

  第十四祖龙树大士

  第十五祖迦那婆提

  第十六祖罗喉罗多

  第十七祖僧伽难提

  第十八祖伽耶舍多

  第十九祖鸠摩罗多

  第二十祖阁夜多

  第二十一祖婆修然头

  第二十一一祖摩击罗

  第二十一一)祖鹤勒那

  第二十四祖师子尊者

  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

  第二十六祖不如密多

  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

  第一一十八祖菩提达摩,是为中国禅宗第一祖达摩大师之后,依次为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当年世尊在灵鸶山上,拈花微笑,默然对着与会大众,众弟子皆茫然无措,唯大迦叶尊者破颜一笑。世尊遂对他说:「五口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段话中之「正法眼藏」即指禅宗之法,又称「无上法」。「正」为中正不偏;「法」是指一切佛法;「眼」为能观,有慧眼才能观照诸法实相;「藏」则是宝藏、含藏之义。「涅槃」意为寂灭,灭尽一切贪瞋烦恼,而得究竟解脱。『 大般涅槃经』 内解释「涅槃」有六十六义,但其中心意义为「寂灭解脱」或「无生」,烦恼不生之意;、切圣人证寂灭之后仍是有「心」,故不会落空;此「寂灭之心」即为如如之体,可起大神通变化之用,能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倘若唯有寂灭,成为稿木死灰,即不能起利他之用,这是一一乘境界。唯有再进而发无上菩提心,修学大乘(菩萨乘、佛乘)用,而开悟一切有情,境界。,方能进一步从枯寂之「空」中,出生一切「妙有」之故究竟能达到「自觉、觉他、 觉行圆满」的无上正觉之

  ! !一九八三年夏讲于美国德州「达拉斯学佛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