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草书唐诗

黄飞老师

黄庭坚草书唐诗

  黄庭坚不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还是著名的书法家,那么他的书法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黄庭坚草书特点

  1.学古创新

  由于宋代“尚意”书风盛行,尚意支配下的个人抒情为主产生下的个性、人品对书法作品影响很大,对书法创作的影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黄庭坚极具个性的书法创新在北宋书法独树一帜。黄的老师苏东坡不仅重人品而且在书法创作上提出“不践古人”曾云:“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作为苏门四士之一的黄庭坚对苏东坡的这个口号加以阐发,在实际创作上更出新意,创出比其老师苏东坡更具新意的书法作品。他曾言:“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这是他在诗学、书学上的典型的创新精神。他强调创意,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古创新,《宋史?本传》称:“山谷善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黄庭坚草书唐诗

  2.高古自然

  黄庭坚书法追求高古的同时,将个人的性格、感情、才气等主观的要素都化为客观的表现,使客观境界代替主观达到物我融合的境界,即所谓“天人合一,一一自然”。他的书法常以“韵”来体现其纯朴平淡的“自然”,代表其“超逸绝世”的境界。他学古而不泥古,崇古而出古,依靠自己对书法上不同常人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个人性格、才气、感情等特性,“学古而创新”,最后自成一家,将“自成一家”的“创新”化为“自然”,达到书法境界最为高尚的一种理想程度。

  黄庭坚草书唐诗

  草书作品

  黄庭坚于草书用功尤勤,取法亦广。先从小草入手,钟繇、王羲之、张芝、智永无不涉足。后他又倾心狂草,黄庭坚于草书是竭力反对“弄笔左右残绕”(《山谷提跋》)的造作之态,他同样追求自然,但他所追求的自然,既包含作书时的自然状态,又包含从生活、自然界的自然之理中获得的用笔之意。黄庭坚草书十分强调节奏韵律,注重笔法腕法,绫条沉着老辣,极富振荡感、立体感;在结字和章法上也有重大突破,形成独特风格――苍老跌宕。黄庭坚的狂草实乃是上承唐代张旭、怀素,下启明朝祝允明、王铎,是唐代之后传递狂草的重要黄庭坚的草书是随着他对草书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这从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

  1.早期

  《花气诗帖》为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早期所作。这件书作无款印,原是元�二年(1087)附在寄扬州友人王巩二诗之后,今已单独成一帖。草书,纸本,纵30.7厘米,横43.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篇字用笔顿挫分明,遒劲雅健,墨色浓枯变化相当自然。但作此书时,但用笔生硬,少圆转,结字缺乏生动,似乎尚未见到怀素《自叙帖》。还没形成驰毫骤墨,飞舞盘旋,谲怪恍惚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诗”字右旁写成“寸”,与“讨”字不分,这在草书中是不多见的。山谷素善雅谑,是否怪王诜一再送花催讨诗作,所以故意写成这样相戏?整幅字妙趣横生,是一件难得的小品。前面原有识语,说:“王晋卿(诜)数送诗来索和,老�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频送花来促诗,戏答。”诗中说:你送来的花香气袭人,彷佛使平日修行禅定的功夫都被扰乱了,但我毕竟已过了中年,今春欲写诗,思路艰涩,像在逆水的滩头行船一样。可知原诗是为王诜所作,确实有开玩笑的意思。

黄庭坚草书唐诗

  2.中期

  《杜甫寄贺兰�诗》帖,黄庭坚书,纸本,草书,纵34.7 cm,横69.6cm。北京故宫藏故宫博物院藏。

  该帖系《宋元宝翰》册中的一开。笔法圆劲,笔势连绵,如龙蛇飞舞,达到心手两忘的境界。尾“寄贺兰�”四字写作行楷书,矫拔精健,与前草书诗文的飞动气势相映生辉。虽短短八行,却是黄庭坚的草书佳作。此诗帖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黄庭坚《花气诗》帖堪称双美。《吴氏书画记》卷五、《平生壮观》卷二、《石渠宝笈初编》卷二著录。

  3.晚期

  独看黄庭坚的每个字,都不是正的,都东倒西歪,但正是这种歪,使字型有一种跌宕的节奏。他的很多字写得很内敛,向里缩,但由于每个字重心的变化,有摇荡的动感,有一个跌宕的整体,内敛的字不但不拘谨,反而显得很舒展。黄庭坚的用笔好像很随意,但通篇看来,字很精美。产生的.原因是用笔的自如。黄庭坚非常随意的使用笔尖,正如苏轼所说的“点画信手烦推求”。方笔极少,直笔极少,遇到转折的地方,绝大部分都是旋转而过。尽管圆笔多,但笔画的圆都是不规则的,在黄庭坚这里,所有的圆弧都是不光滑的,不规则的。下笔直率,有落纸即行的掠笔,有落纸轻按的带笔,有重按的蹲笔,很少有回锋入笔。黄庭坚的行笔比较慢,所以不需要回锋以蓄其势。用笔很轻,没有剑拔弩张的笔画。章法是疏朗的,用笔是轻松的,线条是匀净的,节奏是自然的。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仿佛是一支悠扬而婉转的小夜曲,静静地读一遍,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