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两个“君不见”句品读

秦风学老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李白诗歌名篇《将进酒》开篇的一组整句。理解起来并无困难,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这八个字即可尽其意。八字尽意,偏偏要用三十四字,妙处何在?

  我们知道,自从孔夫子在水边发了“逝者如斯”的感慨之后,水即成了时光的`隐喻。这可作时光代称的黄河之水,如果只是像小溪一样缓缓流淌,人们自然不会惊叹光阴似箭;即便黄河之水汹涌澎湃,如果能够周而复始,去而复回,人们也无须悲叹光阴不再;现在的问题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落差如此巨大,流速如此迅急,裹挟万物,电闪雷奔,一泻千里,势不可当,让人只能徒唤奈何。但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黄河千古流,依然是黄河,人呢,早晨还是青丝红颜,傍晚已经霜雪满头,都说是人生短促,现在短促的人生只在早晚之间,如何叫人不悲伤?这里的黄河,既是时光的最佳对应物,又是伟大永恒的象征。黄河奔流愈急,人生愈显短暂;黄河越是永恒,人生越显易老;黄河越是拥有无穷的生命活力,人生越是显得渺小脆弱。“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而人生的痛苦又莫过于对生命短促的忧虑,诗人将无情的事实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呈现在人们面前,真是惊心动魄。不仅如此,诗人又连用两个“君不见”,一再呼告,剥夺了人们逃避思考的全部空间,让你没有任何回避的余地。这又是李白的一大创造。一般的乐府诗只在篇首或句末偶尔用之,李白两句连用,构成长句铺排,如挟天风海雨,铺天盖地而来,其艺术感染力之强,风雨惊之,鬼神泣之。

  诗人如此经营诗的开头,用意却在劝酒。既劝别人,也劝自己。原来诗人素有“安社稷,济苍生”之志,却因遭谗被迫离开长安,胸中郁积很深,于是借酒兴诗情,抒写政治上不得志的深沉愤懑。说是劝酒,其实多半是酒后所为。“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与尔同销万古愁”,当是饮酒过程中的酒人酒语。在李白如此强大的劝酒攻势面前,有谁能不痛饮乃至狂饮呢?当然,诗仙的思想情感不会如此单一,《将进酒》同样流露出复杂而矛盾的思想情绪,傲视圣贤、蔑视富贵、及时行乐的思想,都借豪迈奔放的诗句宣泄出来。试想,没有鬼斧神工的两个“君不见”,能有如此动人心魄的力量吗?

  [知识拓展]

  将进酒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