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经典语句赏析

李盛老师

  1、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如果菩萨在心中有了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或长寿的相状,那么他就不是菩萨了。 “相”即形相或状态之意。佛教认为人生是由色(物质)、受(感觉)、想(知觉)、行(意志)、识(意识)五蕴法构成,“我相”指执著于构成“实我”的外在相状,“人相”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作真实存在的外在相状,“众生相”指把依五蕴而生的众生之体当作真实存在的外在相状,“寿者相”指把假相的生命存在时限当作真实存在的相状。

  佛陀以特有的智慧告诉人们,要安顿心灵、安顿人生,首先要放下身心,以开放的心态,超越世俗的偏见和偏执。

  2、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菩萨对于万法都应该无所执著,以不执著来进行布施,不执著于色而布施,不执著于声音、香气、味觉、触觉、思想而布施。只有不执著于法相而修行布施,他所获得的福德才不可估量。

  色、声、香、味、触、法:即六尘,六尘是针对六种主体认识功能的“六根”而言的感觉对象。“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色,指物质现象,相当于眼而言;声,指耳的认识对象;香,指鼻的感觉对象;味,指舌的感觉对象;触,指身的认知对象;意,指大脑的思维意识。

  不俗才能超越,不俗才能契悟佛门智慧。以世俗的功利心追寻佛道,是人生解脱、心灵解放的障碍,也是德性圆满的障碍。为得到某种好处而做善事的人,仍然是痴迷无明的人。

  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一切的法相,都是虚妄不真实的,假如能悟得各种法相本身其实不是真实的相状,那就能认识到宇宙的真实本质,体证如来实相。此句代表《金刚经》所阐发的缘起性空的般若思想,及“扫相破执”的主题。

  相,即法相。“法相”是佛教术语,指诸法之相状,包含体相(本质)与义相(意义)二者。“法相”与“法身”的区别在于法相是一个包含外延与内涵的,是法的象;而法身没有形相,它是一切形相的根源。

  在佛法里讲,修持成功的人,禅宗所谓大彻大悟,也就是金刚经上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悟是悟的什么呢?是宇宙万有生命的本体,就是法身,也就是心经上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金刚经的开经偈所说:‘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也是指法身而言。一念不生全体现,也是指的法身,法身是无相的。

  金刚经大体上,是着重在见法身。如何见到法身?就是悟道、见道。金刚经是般若的部分,所谓般若是侧重于证得实相般若,就是生命万有无始以来的本体。报身、化身则是属于境界般若,所以佛提出来,不可以身相见如来。金刚经这里所讲的如来,就是与一切众生共同的生命的本来,生命的本体。所以说,我们有信仰,有虔诚是可以的',但是过份著相是不可以的;不但学佛不可以,任何一个宗教,都不可以著相。

  4、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众生不应该执著于任何法相,也不应执著于非法相,连不著相的道理也不要执著。正因为如此,如来才常常强调说:你们这些比丘,应该知道我说的佛法对你们的修行证悟成佛来说,就好像渡河的筏,过了河登上彼岸就要舍弃。佛的正法尚且要舍弃,何况那些于佛法相违、被曲解了的非法呢?

  法相,即一切存在现象的相状;非法相,即一切存在现象绝对断灭的相状。法相通常指执著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为实有,是一种“有病”;非法相指执著诸法皆空,是一种“空病”。《金刚经》强调“无相”,是有无并破,不落两边,是以般若智慧彻底超越世俗偏见。

  5、所谓佛法,即非佛法。

  所谓佛法本身不过是方便设施,对佛法本身也不应该执著,因此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

  得道的境界是超越世俗认知的境界,悟道的智慧不是分割性的概念名相所能定义的智慧。大道无言,大智若愚,大善无功,以为自己达到觉悟、得道境界的人,仍是俗人。超越善恶美丑才是最高智慧。居德居功而自夸的人是不详之人。无上的功德不是世俗的福报可比拟的。

  6、是故,诸菩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此,诸位菩萨应该生起清净心,不应该执著于色上生起心念,也不应该执著于声、香、味、触、法这些外尘上生起心念,应该拥有对一切有为之相皆不执著的清净心。

  清净心:即人人本具的自性清净的内心,亦即不生不灭,清净不染,远离客尘烦恼,不住法、非法,超越能所对待、有无分别的本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道出了《金刚经》的精髓,即无相无著扫相破执,与中土慧能禅宗“无住为本”的法门宗旨密切相关。

  7、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果是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在,就应当像弟子尊重佛那样尊重这部经典。

  经典的价值在于它能超越时代和地域的局限,代代相传,处处弘播。作为智慧的载体,它的精神启发作用,决定了经典永远不是一件古董。

  8、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法无定法,佛说般若波罗蜜,是虚幻不实在的般若波罗蜜,非法非非法,只是假借这个名字而已;所有的微尘(因为没有自性),如来说,是虚幻的微尘,只是名叫微尘;大千世界(因为缘起性空),如来说世界即是非世界,也只是名叫世界。

  《金刚经》是一本流传极广的经,但其中有许多语句,不是常人所能了解的,例如“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如果用Ⅹ代表佛法,那么就可变作这样一个公式:“所谓Ⅹ者,即非Ⅹ,是名Ⅹ。”这个Ⅹ可以指众生,指天地日月,山川草木,乃至一切机器工具,各种科学工艺,以及精神的物质的种种名词。在一般人看来,这样说法是不通的,或者是滑稽的,因为Ⅹ决不能变成非Ⅹ,就以代数来讲,也是Ⅹ不能等于-Ⅹ (Ⅹ≠-Ⅹ)。

  经过思考,可以用科学的事实解答这个谜语。比如桌上的茶杯,现在就拿这茶杯当Ⅹ吧,那么根据这一公式就应该这样说:“所谓茶杯,即非茶杯,是名茶杯。”同时还说明,茶杯的定义,应该是圆筒状可供人饮茶用的瓷器,这样除了瓷之外,那里还有茶杯的本体?而且同一杯子,今日饮茶,是叫茶杯,明日饮酒,不就变成酒杯了吗?这样看来,“茶杯”毕竟是个假名罢了,它的本体是空的。第一句“所谓茶杯”者,在佛教中叫做 “假观”,第二句“即非茶杯”,叫做“空观”,第三句“是名茶杯”,叫做“中观”。只有懂得佛法三观道理的才知道茶杯的本体虽空,可是茶杯的用,还是有的,所以不妨假名为茶杯;虽明空假,而不落空假二边,这就是中观。空假中三观合一,才能如理观察,对于那茶杯就能获得最合理而透彻的了解了。

  9、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如来就是真如的体现,而真如即是诸法皆如的意思。所谓如来者,即真如也,真如不离诸法,诸法性空,如如不动,无取无舍,所以真如无形无相,佛法无得无失。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一句,提出了《金刚经》中关于“如”的重要思想,成为般若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如”:空者,即诸佛法之实相也。所谓如来,即是真如,真如即宇宙万法的真实相状,如来是宇宙万法真如本质的真实体现。万法性空,真如无形无相,获得般若智慧后,就可以证见:一切万法都是“如”的体现,一切万法也都是佛法,佛法无处不在,这就是如来。

  10、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对一切法相均不执著,对万法不作分别妄想,从而观照、证悟诸法的真实相状,诸法实相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的。正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修行成功的佛与阿罗汉们的心。他们面对一切世间的境缘,心里不产生执著。不取于相是指他们不执著世间的任何一种事物;如如不动是指他们心的平静状态,指他们面对一切事物,心理上完全以随缘与平静来应对。

  拓展阅读:如何把《金刚经》运用到生活中

  在2500多年前,我们的佛陀释迦牟尼佛与须菩提等弟子,在古印度的舍卫国,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谈论的主题就是“如何修证成佛”。这场对话被记录下来,流传翻译到中国,它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顾名思义,它是一部属于般若思想的经典,就经题来看。所谓“金刚”,其实本意是一种矿物名,在这里引用,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用来比喻般若智慧如金刚一般,能破除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第二种解释是将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比喻成金刚,坚固难断。

  所谓“般若”,是一种智慧,破除一切执障而圆悟真理的大智慧。

  所谓“波罗蜜”,就是“到彼岸”,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这部经的名称用白话简单来说,就是用无坚不摧的锋锐的般若智慧,来破除凡夫的一切烦恼执着,破除一切无明执障而到达究竟圆满的彼岸。

  《金刚经》历来被人们看成是一部非常深奥的经典,同时也广受人们的喜爱。

  从姚秦的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到唐朝的义净法师,在这三百年间,总有六种《金刚经》的译本。其中以罗什法师的译本最具特色,最吸引中国人的风格。无论在语言的简练流畅,还是内容的忠实程度,其他译本都不能与之媲美,这才使它至今仍独步于教界。

  《金刚经》在中国不管是教界还是学界,对它都是非常的喜爱,比如一些文人们爱其文字优美而去读诵,像一些爱好哲学的人们仰慕它的哲理丰富而去研究。在中国佛教界内部的弘扬也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被誉为是修行的指南,开悟的钥匙。尤其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与本经结有深厚的因缘。据说六祖慧能,就是听了本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豁然开悟的。

  本经在民间也很受欢迎,普通信徒也以读诵《金刚经》为日常功课,并从中得到受用。

  那么,《金刚经》的特点是什么呢?那就是它把如此甚深的般若思想经典,却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作为他的发起因缘,这也是我今天要选“《金刚经》的生活实践”这个主题的原因。

  下面分为三点来讲述今天的主题:

  第一点:简单介绍《金刚经》的核心思想

  第二点:以朴实生活为修行的起点

  第三点:以《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来作为我们生活实践的核心内涵。

  首先第一点:简单介绍《金刚经》的核心思想

  《金刚经》是一部表述般若经典思想的核心代表作,整部《般若经》的核心思想就是在阐述缘起性空的教义,这也正是《金刚经》的核心思想。在《金刚经》中处处可以体会到缘起性空的般若之理,如《金刚经》最后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如经文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意思是说世界上一切有所作为的事物,都是虚妄不实的,如同梦、幻、泡、影、露、电一般。因为这一切都是缘起的,既然是缘起的,那必定是性空的,这缘起性空的般若思想,就是《金刚经》的核心思想。

  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思想对我们学佛来说,非常重要,如《大智度论》云:“般若波罗密,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密。”又如《大般若经》中说:“摩訶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摩訶薩母,能生諸佛。攝持菩薩。”

  如此重要又如此甚深的般若思想,但在《金刚经》中却以日常的朴实生活来作为他的发起因缘,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接下来第二点所要谈的“以朴实生活为修行的起点”。同时也是修行的重点。

  第二点:“以朴实生活为修行的起点”。

  说到修行,通常会让人联想到诵经、坐禅、礼拜等等,总之是有固定的形式。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这是修行,但“修行”二字,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就如《金刚经》的开篇,有一段关于佛陀生活的细节描写,很细致的交代了佛陀入城乞食,回到僧团后,“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的简朴生活过程。这在其他经典中,比较少见。那么,为什么《金刚经》要以佛陀的这段生活细节,做为本经的开篇之首呢?

  我们知道,世间上的一切技能,都可以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佛法更是如此。如果我们不能将高深的佛法理论,运用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那么,佛法将失去活泼的生命力。在这段经文之中,佛陀就是以自身为表率,示现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之中,处处都可以展现佛法最尊贵的般若之光!

  据《传灯录》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公案:当年马祖道一年轻时在南岳坐禅,但苦修禅坐而无法开悟,其师怀让禅师为了点化他,前去相问:“你坐禅图什么呢?”道一说:“图作佛。”於是,怀让禅师就拿砖在他面前的石上磨,道一诧异的问:“你磨砖作什么呢?”怀让禅师说:“磨作镜。”道一顿时觉得好笑:“磨砖岂能成镜?”怀让禅师不失时机地反问他:“磨砖不能作镜,坐禅又岂能成佛?”道一又问:“那应该怎么办?”怀让禅师进一步开导他说:“如果一个人坐一辆牛车,假如车突然停下来,那你应该打车还是要打牛?”马祖道一当下就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我们平常修行也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总是把修行局限在某种固定形式上,却不知道其实修行就在修我们的一颗心。那么,如何修这颗心?这里告诉大家要在日常生活中去修持,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才真正显现我们内心的烦恼,也只有在日常中才真正显现我们凡夫的一面,当真正烦恼现前的时候,才是修行的最佳时机,这也就是《金刚经》以日常生活为发起因缘的目的所在。

  古大德也常说:“挑水担柴,无非是道;行住坐卧,无不是禅”。

  在古代禅者的修道中很重视将修行落实在简朴的生活中,落实在平凡的日常作务中,从吃饭、穿衣中体会道,从采茶、砍柴中体会道。

  因此,当你请教禅师们如何修道时,他会告诉你:吃饭、睡觉、喝茶……但禅者吃饭、穿衣不同于我们一般人。凡人吃饭不好好吃,挑挑拣拣;睡觉不好好睡,百般思想,碾转反侧。而禅者吃不住吃相,穿不住穿相,处处随缘,处处自在。

  那么,既然说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去修行,那我们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如此甚深的般若智慧呢?这是我接下来第三点所要谈的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来作为我们生活实践的核心内涵。

  第三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禅宗的六祖惠能,就是由听闻《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可见,“无住生心”是般若法门修行的精要。

  无住是相对执著而言。我们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执著,凡夫执著身体、家庭、财富、名誉、地位等等。

  这里我们不妨对世人的生活作个透视:每天从早上起床开始,无非是吃饭、上班、下班,有家庭的人还要操持家务、教育孩子,此外的时间,可能就被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占据了。由于长期对外境的攀缘,逐渐就会对外境产生依赖,然而,就会不断的引发内心的贪嗔痴烦恼种子,造种种业,使内心失去和谐与清净。甚至唯有在外境的刺激下,内心才会感到平衡和充实。因此,尽管现代人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中,依然感到空虚无聊和孤独失落。

  而《金刚经》的无所住的修行,就是叫我们破除对外界种种的执著,时时要如实的观照我们的一颗心,要时时防止自己不要被世间的假相所迷惑。因而本经也告诉我们:在度众生时,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样才能广度无量众生;在布施时,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如此才能成就无限功德;菩萨在庄严国土时,同样不能住庄严国土相,如《金刚经》所说:“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正如维摩诘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室,常修梵行”,他过的就是一种无住的生活。

  我们虽然也在修行,但往往不懂得如何用心,由于我们对内心以及外界时时执著,时时抓着不放,所以,总是被种种事相所转,无法突破。正如《坛经》中六祖慧能大师对一个叫法达的和尚所说的“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解,与义作仇家”一样的道理,如果不懂得破除内心的执著,看破内心的真相,那就像法达和尚一样,既使诵了三千多部的《法华经》又如何呢?当他见到慧能大师的时候还不是一身贡高我慢的心。

  所以修行,关键还是在于如何用心?而《金刚经》的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给我们指出了如何用心之道。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么,人世间的功名富贵,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种种,又怎能奈何我们呢?那时,我们就能达到如同“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那种境界。

  所以《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活,就是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解脱生死之道。无住生活,实是一种最为美满的生活。不住相的修行,能使我们消除心灵上的负担,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更能使我们增长智慧,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

  以上三点是我从生活的角度来讲述《金刚经》的教义,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点,那就是如何将《金刚经》的般若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将它作为我们生活的指南,来破除我们生活中的种种执著,如此,我们的人生才是最为完美的人生。最后,愿大家都能从《金刚经》中彻见本来面目,圆满无上菩提。谢谢大家!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