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大义

黄飞老师

  1、无相布施

  提到“布施”大家都知道,我们到寺院里,把钱往功德箱里一扔,那是布施;甚至我们买一条黄瓜、香蕉在佛前供养,那也是布施;在大街碰到很多穷人或者残疾人, 我们发慈悲心,放上一个铜板,那也叫布施。《金刚经》中的布施是什么呢?它讲的是无相布施。什么叫无相布施?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三轮”可不是三个车轮。三轮中第一个是能布施的人,第二个是受布施的人,第三个是所布施的物。《金刚经》要求我们在布施时不能执著于这三样东西,要见到这三样事物的空性。这叫作“三轮体空”。为什么要讲三轮体空呢?因为我们众生第一个执著就是“我”。

  我们总是认为“我”是能布施的人,“你”接受布施者。一个香蕉我送给你,香蕉就是所布施的物。就是因为如此,就会在这三样事物上产生执著。我布施5块钱,你布施1块钱,我的功德比你大,因为我布施的钱比你多;香蕉买2斤比1斤要多。这就是执著。《金刚经》就是要我们破除执著。《金刚经》中讲:“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它说我们在布施的时候要远离这种种境界。有些人布施是为了求名,为了求利,或是为了自身的健康,这都是有相布施,就是说执著布施的相。佛教里讲有相布施的功德是有限的。无相的布施是不计较利益,不计较代价,更不存任何报偿的思想。这很难做到。

  就因为很难做到,我们才要去做,这才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们要转变我们的观念,并非拿一点钱、拿一点东西给人家就是布施,我们更要布施掉烦恼,这是最主要的。布施几块钱不是很主要的,把烦恼痛苦布施掉,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今年在居士林里作讲座的时候,有一位居士很有意思。他说:“我出100块钱,那位居士出50块钱,我的功德是不是比他大一点呀?”我说:“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功德比他大一点,那你的功德可能要小一点。”我们的观点像梁武帝一样,他建寺度僧,做种种功德,然后问达摩祖师: “我有无功德?”达摩祖师说:“无功德。”这是因为我们执著一个“相”在里面。如果事物产生一个相,那么你就住在这个相上。花很漂亮,我们就停留在花很漂亮上。哪一天花凋谢了,我们就很伤感:落花无意人有情!都是因为我们执著花的相啊。《金刚经》的破相就是要破除这样的烦恼。它并不是说,万物都空了,天也空,地也空,花也是空的。好,我花也不种了,我现在也不拿花供养佛了。《金刚经》的用意就是破除我们做事情时的那种认识、观念,让我们转变过来。这样才是真正的“布施”。

  昨天晚上有一个同学问到如何培植福田,我说要从布施中培植福田,我说其实布施并不是平常所理解的光拿几块钱的事情。其实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布施。我先讲一讲福田。佛教中的福田有两种:第一种是敬福田,就是说我们所尊敬的人,父母、师长、三宝是我们要尊敬的,我们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供养三宝,这就是敬福田。第二种是悲福田,社会上有很多贫穷的、孤苦的、残疾的人,他们属于可悲悯的。我们去帮助他们,也是种福田。这叫作悲福田。参加希望工程、参加爱心运动,乃至参加志愿者运动,都是种福田。

  布施种类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别人需要我们在物质上去帮助他,我们用物质来帮助别人、解决别人的困难,那就是财施。第二个是法施,是用佛法来帮助别人解决人生问题、解决人生的疑惑。第三个是无畏施,别人产生一种恐惧或悲伤的心理,我们去安慰他,这就是无畏施。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在做功德。功德不是需要你特意去做,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做。我们在身口意三个方面都可以做到布施。首先布施要从心里面发出来,我们有一颗布施的心是最主要的。我们要同情别人,对别人慈悲,理解别人,然后从内在到外在,从身口两方面来付诸实践。语言很重要,我劝大家要在语言上多下功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口伤人六月寒”。为什么我们平时总是让别人讨厌?就是在语言上不注意。见到别人也没有好脸色看,别人以为你对他有意见了。我们应该有一颗欢喜的心,讲柔和的语言、欢喜的语言,让别人听得很高兴, 那你就是布施。别人摔倒,你去扶他一下,那也是布施。

  还有一条讲讲布施的原则。佛告诉我们,布施的原则是不自恼、不恼他。我母亲信佛很早,她大概在二十几岁时就开始信佛,我受她的影响很深。我母亲信佛很虔诚,80年代初到处建寺院,很多师父到我们家里来住。我母亲不但带师父到我们家里化缘,还带他们到别人家里去化缘。母亲把家里的许多东西都拿去布施,钱啦,木材啦。每一位师父来她都给一点,有时候一天好几次。父亲回家发现有些东西不见了,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很多次,他很生气。所以大家要了解布施的原则,不自恼、不恼他。我们没这能力,但我们要有布施的心;即使有这个能力,也要注意到亲人、朋友,因为我们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不要使别人生烦恼。我们自己欢喜去布施,就不仅要使自己欢喜,还要使别人欢喜。

  佛经上讲:“令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大家碰到这种情况要多多劝导。现在这种情况比较严重,我回去很多人向我告状,说:“我们家里人信佛怎么信成这个样子啊!”我说:“这个样子不好,你们要改掉。”他说“我做得很好啊,我天天做布施啊。”要学会正确的布施,要有原则性。佛教并不是说,你信佛了,什么东西都可以不要,你家庭可以不要、社会可以不要,你把什么东西都供养出来、都拿出来。佛教不会这样的。我们学佛要增进人生的快乐、增进家庭的幸福、增进社会的和平安稳。如果因为我们学佛,使家人烦恼,使朋友远离我们,社会也不稳定,那么学佛一点意义都没有。希望大家在今后几十年的学佛道路上要多多注意,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我小时候也经常跑寺院。但是后来我发现,回家以后我母亲总是不在,老在寺院里。我们以后要注意这一点。以后我们会成家立业,成为别人的长辈,令下一代生欢喜心很重要。父母学佛了,如理如法,孩子跟着也会很欢喜,他会因为这下念欢喜种下善根。希望大多多注意。

  我们还是回到《金刚经》里来。《金刚经》里讲无相布施,它劝我们要在日常生活里布施。我们虽然不能做到无相布施,但我们在布施时应该减少相的执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当然这很难做到,我们要慢慢去做,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不可急于求成。

  2、无我度生

  佛教中讲发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奉献人生”的意思就是要度众生,这是用现代语言表达的。《金刚经》里说度众生要做到无我度生。“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是说众生的种类有很多,有胎生的,我们就是胎生的;有卵生的,鸡就是卵生的;有化生的;有有色的,像我们有形体存在的是有色;还有无色的;还有一种有想,有思想的存在。十法界中,除佛界外,其他九界都要度化。要度所有的众生,这是发大心。怎么度?在寺院门口经常有很多讨钱的人,我们给他钱,这样并不究竟,我们度众生并不是说给他饭吃,给他钱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告诉他们道理,使他们能够产生一种向善的心,这才是真正的办法。《金刚经》里讲:“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大家都知道,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

  我们要使他们明白佛法的道理、宇宙人生的真理,这是我们度众生的最主要目的。《金刚经》中又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所以说《金刚经》很徽妙,它劝你去做善行善,它劝你要产生般若智慧。要真正地度众生,要无众生可度才是真正的度众生。这是因为我们凡陵在观念上产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种种相都使我们产生执著。“我”是能度众生的人,“你”是所度化的对象,这种种都产生一种相,产生一种执著。就像我们平常在人际关系里面,我们讲,这是我的朋友,那不是我的.朋友。为什么?这是因为你我之间产生一种差别。就是因为有这种差别,使我们的心量不能广大。你布施有相,布施有一个“我”存在,那么你布施的功德就大不起来。同样,度生有一个我存在,你度生的慈悲心就发不起来了。

  为什么说我们发的是玻璃心而不是慈悲心?玻璃杯不是瓷杯,玻璃杯很容易打碎。有时我们发心发得很大,但发的不是恒心而是行心,我们的心一下子发起来,一碰到境界就不行了,就说算了吧。这一个算了吧,就倒退十万八千里了。就是因为有个“我”存在,他跟我是冤家仇人,要对他好太困难了。佛陀在经典中经常劝导我们,要以德报怨,不要以怨报怨。为什么?怨怨相报无了时。你跟他有意见,然后他跟你有意见,这意见永远也没有了结的时候。大家在学校里面,同学和同学间产生一点小矛盾,如果两个人中没有一个先去认错的话,那么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都弄不好。两个人见面,远远地躲开了,没有勇气会面,说一声 “你好啊”。这句话平常很容易出口,但是在这时候,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发不出来了。这都是因为“我”的存在。

  度众生要做到无我度生。度众生要远离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佛说度众生,一要发广大心,要度尽所有众生;二要发无对待心,对事物容易产生对待心,有我有你有他,这就是对待,如果说无你、无他, 这就是发无对待心;第三个要发最上乘心,就是你明白的道理是最究竟的,不是枝末小节;第四是无颠倒心。有一个营员学佛很早,他的同事告诉他一些很颠倒的道理,其实就是一些离佛法较远的道理,听起来很相似。有些东西自己没有明白,就是不确切的,我们不能告诉别人这些道理。禅宗里有一个公案,有人问惟宽法师: “道在何处?”答曰:“只在目前。”“我何不见?”“汝有我故,所以不见!”我怎么看不到?因为你有一个“我”存在。他又说:“既有一个我存在,和尚你见到没有?”和尚就说:“有你有我,那怎么还能见得到?”他又问:“没有一个你,没有一个我,见得到见不到?”和尚答:“没有一个你,没有一个我,谁去见到?”这就是关于我跟无我的道理。

  平常我们总是认为,既然没有一个“我”,那么这个我有用没用呢?我叫圣凯,我还有其他名字,叫圣凯是我,叫其他名字是不是我呢?身体是属于我的,手也是我的,脚也是我的,眼睛也是我的。但是“我”在哪里?请大家找一找。坐禅就是参究“我”在哪里、念佛是谁。脚很痛,是不是我在痛?就这样一直参究下去。佛教讲的无我,是在指出我们认识上的一种错误。我们平常总是认为,我们的身体乃至这个外在世界都有一个自在的、可以主宰的东西。“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家白我一眼,我很生气,因为“我”被侵犯了。我们平常的种观念使我们产生了很多颠倒烦恼。

  佛教讲的无我,指示我们一种真正的存在,一种境界的转变,它劝我们在对待上、在人我上摆脱种种束缚,使我们安住在无人我无对待上面。这是佛教说无我的真谛。就是因为这样,我们众生才可能超越自己,如果不能打破我的界限,就永远不能超越自己。你有一个我存在,你的朋友关系可能相处得不好。朋友侵犯了你的利益, 你很不高兴,就因为“我”的界限没有打掉。佛教讲的度众生,是心佛众生原无差别。一切众生,是我们心中的众生;一切诸佛,是心中的诸佛;一切万事万物,都在我们心中。

  功课本里有句话,“自性众生誓愿度”。这是真正度众生的道理。因为众生是自性中的众生,是我们心中的众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才能符合般若空性的道理。

  3、无住生活

  无住生活就是在生活中不要迷执五欲六尘的外境,在衣食住行上不要贪著。《金刚经》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原来是停留的意思,引申出来是执著的意思。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产生执著,就因为我们停留在一个境界上。《金刚经》讲,我们要无住生活。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面,我们很容易产生执著。如果说我们住在名利里,那么就是执著于名利,名利变化了,就会很苦恼。我们住在爱情上, 就被爱情所迷惑,爱情变了,我们很苦恼,就是因为产生一种执著。无住生活并不是叫我们不要生活,而要我们生活得更好。这就是佛说“无住生活”的目的,这主要是改变我们的思想和态度。有句话:“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一种态度,不要随外境而转,心不要为外物所扰,要境随心动。

  宁朝理学家有二程:程颢、程颐。兄弟二人的性格差别很大,程颢的性格比较随和,他的心胸很宽宏,度量很大;程颐的性格很刚毅。有一个故事,两个兄弟参加宫廷宴请,朝中男女欢笑歌舞,生活浪漫奢侈,程颢很随和,参予各种娱乐活动,同他们一起作乐。弟弟没有参加,他觉得哥哥太不像话。他心中一直放不下,过了好几个月,终于忍不住问哥哥为什么参加那些唱歌、跳舞,那样是否有违他们的本性?程颢说:“宴会结束时我就已经忘记了,你现在还没忘记,多累呀。”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人生不能没有生活,我们要在思想上、观念上有真正的超越,这才是目的。

  有句话叫作:“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春天我们去赏花,但是没有一片花沾在我们的身上。《维摩经》里有天女散花的故事,维摩诘居士演说经教,天女散花供养。这些花散在佛菩萨的身上,抖一下就掉了。散在居士、阿罗汉的身上,就怎么抖也抖不掉。这是因为菩萨的心证得空性,就不会执著,花是空的,自会随风飘落。阿罗汉想,这个“花”不符合戒律,掉在身上怎么行,就赶快拍, 却怎么也拍不掉,这就是因为执著。我们就是需要这么一种生活态度。无住生活应该是一种最美好的生活,大家今天之所以来参加生活禅夏令营,就是为着这个目的,学会一种生活态度,改变我们过去的生活态度,这也是我们夏令营的意义所在。这种生活态度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只有在生活里去提升,我们才能学会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这就是佛在《金刚经》中说无住生活的重要。

  4、无得而修

  《金刚经》告诉我们,要无得而修。无得才是真得,无得而修才是真正的修行。《金刚经》中讲:“复次须菩提,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金刚经》开示我们要建立这样一种修行理念。我们平常总是认为我们在修行,我们在修行上也产生一种执著,有些人修行很执著,大家可能见得比较少。广化寺藏经阁上有一位老修行,整天很少下楼,总在藏经阁上看藏经。他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干扰,这是因为他有一种修行道德, 这种道德使他有这种想法,看到我们不修行很着急。

  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的执著很大。无得而修就是因为我们在修行中会产生一种执著。《金刚经》中讲,要做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奢者,修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还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你能做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你还要修一切善法。这二者是二轮并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金刚经》。在修一切善法之上,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样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因为我们的心跟佛一样,我们的自性跟佛是一模一样的,一切诸佛是我们心中的诸佛。我们成佛了,我们才是得到一个真正的自己。

  我们修行修什么?修的是我们心中的一些染污,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即禅宗中讲的“本地风光”。只有真正地悟到本地风光,认识本来面目,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只有无得而得才是真得,无修而修才是真修,无证而证才是真证。平常我们认为无就是什么都没有是不对的,“无”并非没有。佛说:“无用之用才是大用。”一个人看起来很没用,但他有他的价值,往往是我们认识不到的。《金刚经》中的这个“无”、这个“空”,它看起来是一无所有,其实它很有用,这个空其实是有。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思想价值及文化意蕴

  佛法东传,佛教与中国文化撞击和交融,伴随着印度佛教经籍的不断译介、阐释的进程。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宗经宝典。

  就中国佛教宗派内部而言,隋唐以后天台、三论、法相、华严诸宗都十分崇奉《金刚经》,各宗领袖都结合宗义,写下了不少有关《金刚经》的注疏。禅宗六祖慧能因闻《金刚经》得悟,从此中国禅宗与《金刚经》结下不解之缘。《金刚经》与中国文化、中国佛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必要了解《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为最刚硬的金属,是金中之精坚者,百炼不销,能断万物,以此比喻以大智慧断除人的贪欲恶习和种种颠倒虚妄之见。“般若”为音译,意思是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波罗蜜”也是音译,是“到彼岸”的意思。该经经名的全部含义就是说,以金刚般的无坚不摧、无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对治一切虚妄执著,达到对实相的理解,得到解脱,到达彼岸。

  《金刚经》属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相当于唐代高僧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十六会、长达六百卷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第九会“金刚能断分”(《金刚般若》),被视为般若类经典的总纲。般若类经典的主要思想是讲诸法“性空幻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假而不实,本身没有一个恒常自在的自性,所以“性空”,然而自性虽空,因缘关系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事物并非绝对地不存在,并非虚无,只是幻化不实而已,所以叫“幻有”。一切诸法本性空寂,非生非灭,非一非异,无取无舍,无我无所,所以只有以深广无边的般若智慧,洞见宇宙万物的真实相状、本来面目,无住无著,广破见执,显诸实相,才能真正契合世界的实相,得到解脱。般若类理论是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因而被历代高僧称之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般若思想也成为大乘佛教的共通思想。

  吕澂先生认为,在所有的大乘经典中,般若类经典出现得最早,在各种各样的般若类经典中,又以《金刚经》出现得最早。在中国,历代僧俗各界都对《金刚经》倍加重视,所以它曾多次被译出,现存的主要译本有:

  (一)姚秦印度来华高僧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二)北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三)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四)隋南印度三藏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五)唐三藏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

  (六)唐三藏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

  今有清代同治十一年金陵刻经处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六译》行世。

  历史上《金刚经》虽有以上六个译本,但最为流行的,还是鸠摩罗什的译本。需要指出的是,唐三藏玄奘的译本,是他所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中的一部分,并非专门另译,后来唐代长安崇福寺律宗高僧智升将其单独分出流行。后世通常所说的《金刚经》一般是指鸠摩罗什所译的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