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经名与通序解
《金刚经》的主要思想就是“无相”“无住”。“无相”就是诸法实相。“无住”就是般若之智。下面是《金刚经》经名与通序解,欢迎阅读。
⑴“金刚” 金刚是世间最为坚固的天然矿石,它有坚固、锋利、光明之特征,佛法用它比喻成佛之智,成佛之智如金刚一般,坚不可摧,锋利无比,光明透彻,以此金刚之智,力破一切世间烦恼障与所知障。在佛法中,“金刚”与“莲华”一样甚受敬仰。如《妙法莲华经》就是取“莲华”为喻,喻成佛之道,如莲华一样,纯洁无瑕。
在如佛法中,经常称佛之座为金刚台、莲华座,或称佛身为金刚身,称佛心为金刚心,称佛智为金刚智,称佛乘为金刚乘,称佛道为金刚道,称佛定为金刚定,或称金刚三昧。凡此等等,非常之多。我们学修佛法,要理事交参,深品佛法中种种蕴义,对金刚一词也应如是观也。
⑵“般若” 般若者是印度梵语之音译词,其义是“智慧”,不过“般若”这种智慧不同世间法中的智慧,世间法的智慧是有执着的,是虚妄分别的遍计所执自性法。它主要有三类:一是感性认识,二是理性认识,三是直觉认识。世间法的智力是一种世智辨聪,感官灵利,思维离奇而已,都不能亲证宇宙人生的真实性。然而于世间法中,尚有相对有效作用,这就是世间极成之法也。
直觉认识世间法中,一些发明创造和一些神秘主义及宗教体验,都有直觉认识。它虽然能够排除概念的抽象性,然而仍属于有情识的心理作用,不是出世间法。唯有佛法所讲的“般若”之智,它是出世间法,它是彻悟法性的无上妙智。
佛法关于“般若”的诠释非常丰富,可以说一部《大般若经》六百卷都是对“般若”妙义的阐释。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部佛法都是“般若”之内涵。佛法的本质在般若,因此经中云,般若是诸佛之母。一般地讲,般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文字般若,二是观照般若,三是实相般若。这三种般若实际是修行的三个层次。众所周知,佛法之道,以闻思修三慧而入道。文字般若就是闻思境界,观照般若与实相般若是修证境界。《金刚经》以三般若喻如金刚,以此金刚般若之智力破生死无明,成就无上实相真如。
⑶“波罗蜜” 波罗蜜者是印度梵语之音译词,其义是“到彼岸”“度无极”及事业成就之谓。《金刚经》讲“金刚般若波罗蜜”义,即是以金刚一样的智慧乘度彼岸,而成就佛果。大乘佛法中,讲波罗蜜有六种,亦即六度是也。六度者,一持戒度,二忍尊度,三布施度,四精进度,五禅定度,六智度,成佛之道是由六度而成就。修六度要以般若为旨,若离开般若波罗蜜,则一切法皆同魔法是也。故此我们应该深切认知般若及其它五度的关系与意义,这样才能建立起正确大乘佛法的实践道次第也。
⑷“经” 经者印度梵语音为“修多罗”,有贯穿之义。如同线可串连于物,经之汉义有经历、径路之义。南北之线为经,正道为经。故圣人设教为经典。佛经也是取此义以译也。佛教典籍有三藏,一是经藏,二是律藏,三是论藏。圣人是证果之人,他成就了功德道业,他所宣讲的法义就是经典,它能持万物的法理贯穿于经中,同时又将圣人的成道经验方法开示出来以供后人参悟修学。佛法的经典是真正的法宝。它是金科玉律,不可更改一字,增一字有增益罪,损一字有损减罪。佛教重视经典,视经典为无上权威。然而,对于经典的学习态度,佛教提出要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义不依语,以佛典的真实义为旨归,反对单纯的本本主义,佛法的经典是成佛之道的司南。所以我们学佛之人要深入经藏,这样才能智慧如海。
⑸“如是我闻” 一切佛经之首皆按此语,义即“我是这样听到”,关于一切经之首安此语是佛亲自教诫,以证此经实为佛经。“如是”就是指这本经,如者如此,是者事实,事实如此,故云如是。“我闻”,我者第一人称,结集经典之人,即佛之大弟子阿难,他多闻第一能总持,一切佛藏。故佛典结集,由他诵出。“闻”者听闻受教也。如上就是“如是我闻”的一般意思。
若从其字义中引申发挥地讲,则此“如是我闻”是有甚深意趣的。“如”者就是真如,法之实相也。如是就是与真如实相之理相应也。是者是其所是,本来如此,就是这样,故曰为是。“我”是主宰义,世间法中的“我”就是神我灵魂。佛法认为这个“神我”是没有的,因此佛法讲“无我”。
《金刚经》中也讲:“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然此“如是我闻之中的我,则不是神我之我,而是假施设句,是无我之我,是方便言说的第一人称而已,其我者无自性也。“闻”者是耳识,世间所闻是世间现量,不能如实体证真如法性,唯出世法中的闻量才能如实体悟真如法性,“如是我闻”的我闻是转识成智后的真实证量,不可以用世间法去理解,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如是我闻”实是一个真实量。
⑹“一时” 时间是虚妄分别的分位假法,客观上没有统一的时间,所以用“一时”以指事,其义是在“一个时间中”,“一”是数量词,也是虚妄分别的分位假法,若按唯识学讲,“数量词”与“时间”都属于不相应行法,也就是属于主观心识的中概念而已,并无客观实体存在。“一”者就是自性实体,一切存在物,都是以“一”为自身的存在特征,这就是世间的常见。
宇宙多元论就是认为宇宙中存在着无数个各自独立的“一”。依佛法观照,“一”也无自性,“一”是缘起的。依缘起义,故佛经也是“一”也,“时”是物之形式,依物而显,物无自性,“时”也无体。但是世间有一类外道认为宇宙起源于“时”,他们把“时”当成万物的本体,这主要因为他们仅看到了世间存在物都是以时间的形式存在的,而时间是普遍性,所以时间具有本体性。其实这是一大颠倒,“时”是心识的认知事物相续性的“符号”,本身就是由假施设,为了开示众生方便而说。“一时”,这“一时”是缘起也,不是世间实指的“一时”,《金刚经》中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破三世时间的,求时间自性是了不可得的。若依《金刚经》三句义讲:“所谓一时,即非一时,是名一时。”我等应如是观也。
⑺“佛” 佛者印度梵语音为“佛陀”,佛是简称,其义是“觉悟”。佛之觉悟,内义极为丰富。一般地讲佛之觉悟有三义:一是自觉,二是觉他,三是觉行圆满。佛之觉是正觉、等觉、究竟觉。佛之觉也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为无上正等正觉。此觉乃证究竟诸法实相,是般若波罗蜜之功德圆满。证此境界的圣人可堪称为佛陀。
佛陀有十法称号,佛陀是其中之一。十法称号是:一是如来,二是应供,三是正遍知,四是明行足,五是善逝,六是世间解,七是无上士调御丈夫,八是天人师,九是佛陀,十是世尊。如来者,《金刚经》中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是极妙的解释。
佛被称为如来,就是因为他是依真如为体,乘真如而来,依真如为体,乘真如而去,去来随缘,而真如法性不变,故名如来。如是其法性理体,来是应缘法相事用。事与理相应,智与如相续,故名如来。佛以法性为体为身。真如法性是一切法的平等理性。佛以亲证此理性,故可称为如来。应供者,佛是圣人,应受一切世间种种有情,至诚供养。此应供有三义:一是杀贼,二是应供,三是无生。此应供梵文即是“阿罗汉”,佛也是大阿罗汉,所以可以称为应供。此中杀贼是对治一切烦恼障。此中应供是佛具妙德应受供养,此中无生是佛所亲证境界,是涅槃。
无生就是不生不灭。一切法性即不生不灭。应供之三义可以表诠佛之对治法、佛之成就法和佛之应受法。正遍知者,佛是圆满的圣人,他的正觉遍知一切法,故名正遍知。经中云:“能知诸法自相共相名为佛。”正遍知就是圆觉一切之义。明行足者,明者智慧之喻,行是修行也,足是具足也,明行是就是智慧修行圆满具足之义。善逝者,此中善者无漏功德之业,佛之业行饶益一切有情,是至善也;逝者去也,善逝者就是好事已去,即成就也。世间解者,佛具无量智,于一切世间之法,无不了达,无不解了,故名世间解。
无上士调御丈夫者,佛是最高层次上的圣人,所以可称为无上士也,调御丈夫就是佛具广大神力,能调造一切,驾御一切是真正的丈夫。所以佛可称为调御丈夫也。天人师也,三界中天人皆属善道,有缘学修佛法,佛是三界导师,也是天人之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感也。佛出世为开示佛之知见,以令众生觉悟成佛,所以佛是天人之师也。佛者觉也。世尊者乃举世至尊也,梵语音“薄伽梵”。其义有六,一自在义,二炽盛义,三庄严义,四名称义,五吉祥义,六尊贵义。此中世尊义取尊贵也,其它义也兼有之。统上十名,皆是佛的功德受称,其中妙义甚深,应细体会。
⑻“在” 在者就是存在。世间的存在总是具体的在者。一个存在物总是在具体的时间、具体的空间以具体的存在形式而在场。佛说《金刚经》也是如此,“一时”就是说在一个具体的时间里,“佛在舍卫国”是具体的空间即场所。
佛于时空中而“在”,这个“在”,也是方便说的,为随应世俗习惯而假设也。佛的“在”是什么“在”?佛有三身:一是法身,二是报身,三是化身。法身无所不在,是周遍法界,是平等法性。此“在”是无所不在的在。报身是佛的智德常居净土,它的在是在净土。化身是应缘示现,变化无方,也无处不显,但此“在”是具有应缘性。
《金刚经》的“佛在”是指化身佛所化之处的“在”。这个“在”是缘起的,也是佛的应缘示现,此“在”不可执为实有,此佛之体是实在,《金刚经》中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由此可见,佛的真身是法身,佛的真在是无所不在,又不可以有相求之,实相非相,于一切相而不住,即是见真相,这个真相才是佛的真在。我们凡夫之人不知真在,误将时空中的存在体当成实在者,这是一大颠倒。《金刚经》中云:“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又云:“如来说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这是在否定一个有相实在观。
⑼“舍卫国” 舍卫国是古印度一个国家,旧译有“室罗伐”“室罗伐悉底”“舍婆提”“尸罗跋提”“拾罗婆悉帝夜”等。其义是“闻道”、“闻物”、“丰德”、“好道”等。舍卫国是古印度北部一个重要文化中心,它地处拉普提河南岸。佛在此弘教二十多年,是波斯匿王的国土。此国是侨萨罗国,舍卫城是其首都。
⑽“祗树给孤独园” 祗是祗陀太子,是舍卫国王子,他笃信佛法;树是树木森林;给孤独者是舍卫国著名长者居士,是大富商,富可敌国,在此花园,为他所有,然园中树木则是祗陀太子的,长者发心,以园供养于佛,然树不己有,故请祗陀太子施给,太子说您若将园供佛,我就将树木作供养,基于此因缘故,此道场名为祗树给孤独园,以志铭记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佛法的弘化是要由四众弟子的共同努力,才能兴盛。僧团是非赢利集团,一切资具,实需一切有能力的善士鼎力支持,方可具缘。佛教布金者也是有无量福报的,实是菩萨行之功德也。
⑾“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与者和也,大者称赞之词,比丘者出家受具足戒之修行人。比丘者义即“乞士”,可上乞佛法,下化众生。比丘有三义,一乞士,二怖魔,三破恶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佛之弟子也。俱者会集在一起。
拓展阅读:《金刚经》感应录
1、神奇的经卷
这是一则经卷救人的故事。
唐朝政和年间,有一位心地善良的石匠,人们都称呼他孙翁,每天持诵《金刚经》。有一天,他和三十多位伙伴一起上山采石,一路上说说笑笑,很高兴地来到山上,大家拿出工具叮叮当当凿起石头。突然,轰隆隆的一声巨响,山崩裂了,石头飞滚,石匠们就这样葬身于乱石中。十二年后,孙翁的子孙们上山寻找残骸,一块一块地搬开石头,奇迹出现了,石缝里有一个人端坐着,仔细一看是孙翁,大家惊呆了,欣喜又疑惑地问:“十二年中,没有任何东西吃,您、您怎么还活着?!”他笑着说:“唉,饥饿时发现身边有一张油饼,随手拿起吃掉,直到现在不觉得饿。”忽然忆起平日念的《金刚经》,便问是否还存在,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在、在、还在。”他们高高兴兴返回家园。到了家中取出经卷一看,惊讶不已,经卷上有一个如油饼般大的圆孔,大家明白了,孙翁在那场劫难中能幸存下来,是依靠不可思议功德的《金刚经》。祖孙们激动万分,泪水溢流。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知道此事的人们都生起了信心,称赞本经神奇功德,很多人也开始念诵。
2、猎人免苦
自古以来人们以肉食为美味,于是千方捕捉、百计搜罗使飞禽走兽失魂落魄、尸身横陈。莲池大师云:“造此弥天恶业,结成万世深仇。一旦无常,即堕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受罪毕时,仍做畜类。冤冤相报,命命填还,还毕为人,多病短命,或死蛇虎,或死刀兵,或死官刑,或死毒药,皆杀生所感应也。”杀生果报不可思议,使人胆战心惊。怎样才能清净怨障呢?《金刚经》具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曾经杀过生的人,应从内心深处悔过并立誓念诵本经,现世即可消罪灭障,后世得生善趣。
宋朝有一名叫王将国的猎人,他的妻子纯朴贤善、敬信三宝,从没有间断念诵《金刚经》,夫妇过着和睦富足的生活。
每次见王将国猎取很多动物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妻子总是愁眉不展,心中思忖:丈夫这样杀生,以后的果报很可怕。一天妻子劝告他另谋生计,不要再打猎了。王将国执意不听,一定要去打猎。妻子继续劝说:“这本经第十五分,主要讲金刚经的功德,经文很短,念一遍也是很好的。”经过妻子以温和善巧的语言再三劝告,只好陪同妻子念了一遍功德品。
事隔五年,王将国身患重病,昏迷不醒中青衣鬼把他提到冥府。凄凉惊恐中,阎罗王严声厉色地说:“你生性凶暴,残杀生灵,罪如山丘,判入号叫地狱中感受油锅煎煮之苦。”此时鬼吏查了善恶薄说:“他生前曾与妻子念过《金刚经》的一分。”阎罗王稍解怒气说:“以此功德,当受一分的`地狱之苦。”便命鬼卒把王将国带到油锅前,将少少的铁汁浇向他的后背。恐惧当中他惊醒了,感到背痛难忍,让妻子过来看,他后背确实有一块皮肉溃烂流脓,就像铁水烫伤一样。请了很多医生都无办法治疗。昼夜悲惨地号叫,他知道此是地狱铁汁浇淋所致,只有依靠佛法的威力才能脱离此苦。于是叫妻子沐浴、敬香,替他祈祷发愿:“从此断杀,慈悲众生,书写《金刚经》,终身持斋念诵。”妻子又将念《金刚经》的功德回向王将国,祈求三宝加持他的病马上好。晚上,王将国梦见一神僧手持宝瓶来到床前,将瓶中甘露水洒在背部说:“你的妻子为你念《金刚经》,现在你的病好了。”
3、三刀和尚
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不仅有生老病死之苦,还受到诸如王法、邪魔、怨贼等危害,但念此威力无穷的般若经,可以灭罪积福,免受种种危害的侵扰,诸事吉祥。
唐朝孝子张伯英,干元年在寿州当兵。他非常想念年迈的父亲。由于他的父亲在颖州居住,遂盗取官府的一匹马急急驰去。在淮阳休息时,不幸被官兵查获,寿州刺吏崔昭下令处死刑。在行刑时,刽子手举刀用力砍下去,不但没有伤害张伯英,刀反而断成两截,又换了一把刀,仍然无法伤害他,再换一把,如前一样。刽子手拿着剩下的半截刀,呆呆地发愣。一会儿,惊叫着:“我用尽所有的力气,每当刀刃快要砍到他时,刀突然断折,手臂也无力了!”
崔昭听到刽子手所说,深感惊异地问张伯英:“你曾经练过很高的武功?”伯英说:“我从没有练过武功。但从15岁时,断荤食素,持诵《金刚经》,至今已有十多年。昨天被捕,心想这次必死无疑,万缘放下,专心致志念诵。行刑之前我只是持诵《金刚经》而已。”说完,亦感到莫名其妙。崔昭心中暗自思忖,世间真的有这样奇异之事吗?命人将他的念诵《金刚经》取来,打开经匣一看,惊讶万分,《金刚经》上有三条清晰的刀痕。情不自禁地合掌赞叹:“我早就听说此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今天得以亲眼目睹,真正是佛法无边,果不虚传。”生起极大的信心。张伯英从此出家,被人们称为“三刀和尚”。
4、屠夫成就
佛经云:“杀业之上无余罪,十不善中邪见重。”由此可知,世间最可怜的人就是屠夫,他们生性愚昧,不知善恶因果,每日所造的杀生罪业无法形容,若能读诵此经也有解脱的机会。
宋朝时,湖州城南边有一位姓陆的老翁,父母以杀生为业,他从小就喜欢杀生,长大后继承父业做屠夫,每天所杀猪、鸡、羊等等不可计数。
他23岁时,一位云水僧来到他的门口说:“度化有缘人。”陆翁不解其意。云水僧善意劝说:“世间有各种各样的行业,何不改行断除恶业?”陆翁不耐烦地回答说:“改变祖业是很困难的,以后再说吧。”僧人和颜悦色地劝言:“如果杀生,来世一定堕入旁生,感受割杀之苦,若能精进持诵《金刚经》,业障能得清净。”听到这一番话,陆翁心中半信半疑,但这时云水僧就消失不见了。他如梦初醒,意识到杀生及用杀生挣来的钱过着奢侈的生活是一种恶业,从此立誓断恶行善,皈依三宝。
后来,他请画匠绘制一幅西方三圣像,早晚至诚礼拜佛像,每天在佛前精进读诵《金刚经》忏悔恶业,并回向所杀的众生,希望它们早生净土。如此精进修持了五年,陆翁就能很熟悉地背诵《金刚经》。在81岁那年,通知亲朋好友说:“11月9号那天,我要走了,希望你们都到我的家做客。”届时亲友聚集在陆家,陆翁一一告别,给他们留下一个偈子:“五十余年离杀业,手抛刀秤暗修行,今朝得赴菩提路,水里莲花火里生。”意思就是离开杀生业已有五十多年,手上也抛弃屠刀和秤暗中修行,像我这样罪业非常重的人,今天也能前往菩提路,就像水中莲花在火中盛开一样,确实非常稀有。大家都知道,水中莲花不能在火里生长,但甚为奇妙的是,缘起具足水里莲花,可以在火焰中盛开。说完端祥现示圆寂,凡所见闻者无不瞻仰称叹。曾经杀过很多生命的人,希望从此公案获得启示。
5、舌如金刚石
密宗修行者以不共的信心,殊胜的方便即生获得成就。其成就之相是什么呢?《金刚萨埵意镜续》中说:“乃至现出舍利亦为成就之相。”并且广说舍利是成佛之相。显宗也有即生成就之捷径,只是没有广泛宣说。在了义经典中明确说出利根者不需经三大阿僧祇劫可以成就,《楞严经》云:“不历僧祗获法身。”很多显宗修行者临终时的各种瑞相,证实了这一点。
明朝正德年间有位皮匠叫严江,平日喜欢持诵《金刚经》。中年时,常去寺庙担柴做饭,更加精进修持《金刚经》,声声不绝地念阿弥陀佛圣号。到了六十多岁,忽然有一个月不吃饭,每天只喝一点水,没有饥饿的感觉,身体亦无有痛苦。他向别人说:“现在我的身心没有一点痛苦,非常快乐。”并清楚地讲出圆寂的时间。圆寂那天,劝告别人此经不可思议功德,要经常念诵。之后沐浴更衣,金刚跏趺坐,安祥圆寂了。遗体进行荼毗时,出现了许多舍利子,舌头犹如金刚石般烧不坏,成为坚固舍利,用手敲时发出锵锵的声音。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湖北高考排名227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671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022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18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539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称扬金刚经之殊胜与功德
金刚经赞研究内容提要
金刚经口诀讲记
金刚经18项利益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金刚经讲义-善现启请分
金刚经讲义-应化非真分
每日一句金刚经
金刚经讲经记录
金刚经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