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⑴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⑵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⑶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三、学习第二部分
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
(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⑴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⑵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⑶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4、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
四、拓展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重点分析
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难点分析
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提问:你喜欢海鸥吗?您见过海鸥吗?谁能说说自己喜欢的海鸥是什么样的?
2.组织展示,引导说话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引导质疑,指导自学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然后组织小组讨论、思考
三、检查效果,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或自学情况
2.指导朗读,教师正字正音。指导理解相关字词。
3.启发思维,总结板书:识老人→老人喂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送老人→赞老人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精读重点段落。
5.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指导朗读,提出思考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够很容易从人群中找出那位老人老人从城郊来到翠湖是为了什么?你觉得这一位老人有什么特点?
5.引导理解老人是如何喂海鸥的?
6.引导学生理解难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7.品味美句,体会其好处:写出了海鸥的动态美、色彩美。
五、布置作业
1.说一说你了解的关于海鸥的知识
2.展示搜集到海鸥的图片,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海鸥。
3.听教师导入,齐读课题
4.学生回答问题: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海鸥是怎么样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5.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找一找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6.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读一读您最感动的段落?
7.学生分节读书。
8.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谊的?
9.朗读写得好的段落。仔细体会一下文章中的感情。
10.把您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或段落划出来,小组合作一起来研究研究。
11.细细地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老人有哪些特点?
12.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特点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
13、思考并回答问题
13.说一说你对老人撮起嘴呼唤这句话的理解,你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关系或感情。
14.细细地品味一下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这句话,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5.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在生生交流的思维碰撞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及海鸥回报以老人的爱,在引导交流体会的同时,要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说感悟和朗读要有机结合,读体现悟,悟促进读。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1,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老人与海鸥- 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叫《动物与世界》,看过吗?说说看有什么感受? (出示课件,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图片。)
2.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要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来阅读。边读边想,看看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写的又是什么呢?
2.谁知道这句话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
课件: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
3.这段话与文中的句子有一个地方不一样,看谁发现了。
4.“对海鸥就像亲人样”与“和海鸥就像亲人样”有区别吗?
5.课文分几部分吗?每部分又分别讲什么呢?用简单的小标题概。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地第一部分,看哪些情景是在写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⑴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你从哪儿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就像对亲人一样。
课件: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面,你彷佛听到了什么?那你又彷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读出来?让我们想象着当时的画面一起来读读这句。
(师生读)老师读老人的表现,同学们读海鸥的表现,看我们能不能也这么默契呢?
⑵ 学习课文第10、11自然段:
谁能来给大家读一读,注意像亲人一样怎么读。
同学们,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就会立刻──(生:生动起来。)那在这生动的眼睛里,折射出老人怎样的心呢?读一读。
课件:“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zé)啧……”
谁读出来了?老人这生动的眼睛里包含着什么呢?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在这个省略号里,老人还想说什么呢?
⑶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他抓住了一个“企盼”就读出了这种亲人般的情义。谁来读一读?
用心来读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文看一看,在老人这企盼的眼神里,你读出了什么?老人在企盼什么?就把你们的理解通过这句话,通过老人企盼的眼神,读出来。(指名读、齐读、)(出示课件:图片)
四、读思感悟,学习14至19自然段
1.认真地读读第二部分,看哪些情景让你意想不到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一下。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⑴ 学习第15自然段:
海鸥们围着遗像的表现让你意想不到。我们都来看看这句话。自己来读一读,看看当海鸥见到老人遗像时,如果它们能够说话,在这连声鸣叫里,它们想说些什么呢?相机出示课件: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段话该怎样来读呢?“大不一样”怎么读?
⑵学习第16自然段:
想不想看看海鸥为老人守灵那一幕?这只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张开双翅,深深地埋着头,好像在说什么呢。(课件:图片)
指导读第16自然段。
课件: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⑶学习第17自然段:
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的心也再次为之震撼。你们还从哪儿感受到意想不到?从“白色的漩涡”中他理解到海鸥的心情,还有一个词也能体现出来。(炸了营、扑过来。)
指导朗读。
⑷(第18自然段)省略号的含义是什么?你认为作者会在这里省略什么呢?省略号的点点彷佛化着了什么?
五、拓展升华,激情薄发
1.这样意想不到的事为什么会发生呢?用心思考一下。我们来交流交流。
2.老人的举动感动了昆明的每一个人,人们在翠湖边为老人塑了一尊铜像。(课件:图片)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把它写下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老人与海鸥,老人与海鸥-教案1,老人与海鸥-课堂实录,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3、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教学难点
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通过老舍先生的笔触感受到了猫的可爱;因为冯骥才先生的精心呵护,怕人的珍珠鸟与他能和谐相处;即将葬身大海的人们居然能被海豚挽救了生命……这些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一幕幕,让我们为之动容。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发生在人与鸟之间真实的故事。引出课题并板书。
(教师适时强调“鸥”字的笔顺笔画。)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检查预习生字、新词的读音情况:
⑴同桌互读,相互订正。
⑵指名读,强调:
旋(xuán)涡塑(sù)料袋模(mú)样扇(shān)动炸了营似(shì)的
⑶齐读加强记忆。
2、指名说说哪些字在写法上要注意的地方。如:俯、歇、瞻。
3、理解新词的意思。如: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亲昵──十分亲密。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遍,注意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准确。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从课文中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之后,同桌两人相互简单交流一下。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可以先设下悬念。)
3、认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着课题主要写了什么事?同时理清文章的结构。
(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不忍离去。)
四、引导学生学习第1至13自然段
通过课文中具体的描写初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1、默读老人精心呵护海鸥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2、根据学生汇报进行交流、点拨,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⑴喂海鸥:
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放、退、撮”,描写海鸥的“应声而来、扫”,感受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娴熟,他们之间那种默契的配合。联系上下文想象重点句描写的画面,感受到作者的比喻是恰当、形象的。
练习朗读。(出示课件)边读边想象翠湖边这道美丽的风景,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这份真挚的感情。鼓励学生把这句话背诵下来。
⑵唤海鸥:
①学生可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这部分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指名朗读4至9自然段。
③三个人为一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这部分,老师在行间中听听哪组最能表现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这份亲昵之情。
⑶谈海鸥:
①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
说起海鸥,内向的老人滔滔不绝。十多年了,每逢冬天,老人都到翠湖边喂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和海鸥就像是?(亲人一样,板书。)
②齐读第13自然段。
五、结合板书小结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六、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指导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齐说课题引入
二、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回忆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出示课件(老人喂海鸥的图片、海鸥送别老人的图片配乐)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过渡:这样的情景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难怪作者说:____的事情发生了。学生填写。(意想不到)能换个词语吗?
(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始料未及等。)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整体感受海鸥对待老人具有怎样的情感?
2、进行二次默读,边读边批画: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感情的?一会儿将自己体会到的准备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选取最令你感动的一组镜头,和同学们交流自己体会到的:
⑴镜头一: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①为什么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平时海鸥会以高兴的语调欢迎老人,见到老人是无比快乐的。而此时老人不见了,只剩下遗像,海鸥惊恐、疑惑更感到悲伤。)
②师生对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⑵镜头二: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排。
①海鸥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老人守灵,与老人做最后的告别,已经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②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⑶镜头三:收起遗像时,海鸥向遗像扑来。
①它们为什么要扑来?
(海鸥不舍得老人离去,希望老人留下来,永远和它们在一起,哪怕只是老人的一张像也好。)
②请你结合文章所描写的相关语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如果你当时在场,在这白色旋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海鸥与老人的感情太深了。)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评读。
这是一篇读后颇令人感慨和感动的文章。感慨的是老人十几年如一日,步行二十余里,给海鸥送餐;老人和每一只海鸥都是知心朋友,熟悉它们的样子,懂得它们的语言,了解它们的情感。感动的是,老人去世,海鸥为他举行特殊的葬礼。
一、激情导入
教师:你们听说过人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为动物送餐直至告别人世吗?你们看见过动物为人举行奇异非凡的葬礼吗?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故事里,去感受一位老人与海鸥之间浓浓的情谊吧。
二、整体感悟课文
先要理清文思。
教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围绕着“老人与海鸥”,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讨论明确: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老人为海鸥做了什么;二是写海鸥对老人怎样。)
你们很会读书。我们先跟随作者去了解老人为海鸥做了什么。
三、分层阅读理解
(一)理解第一部分──老人对海鸥
目标:读出形象,读出画面,读懂感情。
指名读。思考:课文讲了老人哪几个事例?
(1)老人给海鸥喂食;
(2)老人与海鸥交流;
(3)老人讲海鸥故事。
学习方式:分组选读。分三个组各选读一个方面的内容。(一、二组重点学习“喂食”部分;三、四组重点学习“交流”部分;五、六组重点学习“讲述”部分。)
读书建议:先在小组里读读议议,从哪些词句中感悟出什么,再设计一种读书方式呈现感悟。
1.在第一组汇报的基础上,加深感悟,在读中浮现老人喂食图──
(1)填补动词,品味读,感受老人爱鸥如爱子。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在湖边的栏杆上,()一步,()起嘴向鸥群呼唤。老人()着栏杆()。
要求:把空着的词语补出来。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栏杆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教师:补出的是哪些词语,从中你体会出什么?
(2)分扮角色“呼应读”,感受人鸥相亲相爱相依相随。
男生读描写老人喂食的语句,女生读描写海鸥吃食的语句。
2.在第二组汇报的基础上,加深感悟,在读中浮现人鸥亲昵图──
(1)同桌分角色读。
(2)换角色再读。
3.在第三组汇报的基础上,加深感悟,在读中浮现老人深情讲述图──
教师:这是我们跟随作者看到了“老人喂食图”、“人鸥亲昵图”、“老人深情讲述图”。再听听作者的朋友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文字篇: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般。
(十几年如一日多么可贵,二十多里多么不易。真是人鸥情义重。)
4.合作读。
方式:男女生合作读老人给海鸥喂食—一对男生合作读对话部分—教师读老人讲述部分。
读中思考:
从老人给海鸥喂食中,感受到什么?从老人与海鸥交流中,又感受到什么?从老人的故事中,还感受到什么?
(相知、相亲、相爱;人鸥情谊深重。)
(二)理解第二部分──海鸥对老人
教师:“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当你们得知这样一位老人永远地走了,你的心情怎样?
教师:当海鸥知道老人离去,它们是怎样的表现呢?“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学生接读)
1.整体感悟读
你们读懂了海鸥为老人做了什么吗?
交流后,学生板书:为老人哀鸣、为老人追悼、为老人守灵。
小结:对逝去的所敬爱的人哀悼、守灵,是人才有的行为,发生在动物身上,是多么令人惊异和震撼啊!
2.自由体会读
我们好好读一读这部分课文,你对哪些词语有感悟,就谈谈你的感悟,读出你的感悟。
分三个画面品读,即哀鸣、追悼、守灵。伴随学生的理解,点红重点语句。
(1)理解“往常的”──往常的鸣叫是怎样的,表示什么?现在的鸣叫是怎样的,表示什么?
(2)用补读法理解“竟”──补读的词语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出什么?(没有想到海鸥也有人一样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3.提炼总结读
教师:从海鸥为老人哀鸣、为老人追悼、为老人守灵中,你感受到海鸥对老人有着怎样的感情。
(爱戴、怀念、悲痛。)
小结:为老人对它们所做的一切而深怀敬意,为老人离开它们而深感悲痛,为老人对它们的情义而深深怀念。
四、以感悟带动表达,以表达促进感悟
教师:读完课文,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写下可以表达你心情的词语。再用上这些词语表达你的心情。
板书
老人与海鸥
老人 海鸥
给海鸥喂食 为老人哀鸣
和海鸥交流 为老人追悼
讲海鸥故事 为老人守灵
对联:人爱鸥如爱儿女 鸥敬人如敬亲人 人鸥情义重
出示小资料。
【设计理念】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语言以及描写海鸥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8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随文理解“亲昵、抑扬顿挫”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标注法,抓住老人的言行、神态以及海鸥的动作,品味语句,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并进行语言运用。
4、在读中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明白只有人类付出爱,才能赢得动物的信任。
【教学重点】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由动物图片入手,启发学生谈感受。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梳理结构
1、出示词语,指读,正音。
2、理清文章大意,梳理结构。
三、抓住“意想不到”,感受震撼
1、海鸥的哪些举动让人意想不到?
2、反馈交流找到的句子。
四、品读句子,感悟“情理之中”
1、文中哪些地方能让我们感受老人给了海鸥亲人般的关爱?
2、交流、品读。
3、写话练习:
假如你是老人,你会说什么?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海鸥,你又会说什么?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写几句话。
五、深化感情,拓展延伸
【教学理念】
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研读课文、探究疑难的过程中,教师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结合课前播放的音乐,随即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二、试读质疑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对课文的印象,初步感知老人与海鸥之间亲密的关系。
三、研读交流
感知老人对海鸥的深爱:
1、感受老人对海鸥深深的爱从何处体现。勾画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相机板书(喂、唤、谈)。
⑴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翻飞的白色”、“有声有色的乐谱”,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
⑵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通过朗读,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昵。)
⑶ 太阳偏西,海鸥即将飞离,老人眼里满是企盼;十多年了,老人每天必来……
老人视海鸥为儿女,对海鸥一片深情。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情感。
3、小结:穿插介绍老人生活的艰辛,进一步感知老人无私的付出,都源于老人对海鸥那深深的爱!
感知海鸥对老人的情:
1、紧扣“意想不到”,读14~19自然段, 圈划重点词句。
2、汇报交流,体会海鸥的动作、姿态意味着什么,作者是怎样通过这样的写法将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⑴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飞”、“瞻仰”等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⑵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语,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⑶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3、有感情朗地读课文,再次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厚眷恋之情。
四、拓展延伸
展示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一幅幅场景,加深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整体感悟。课件出示配乐小诗《海鸥老人》,升华主题。
【板书设计】
老人海鸥
喂、唤、谈、爱、飞、扑、叫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1到13节,体会人鸥间真挚的情感。
2、学习褪色、撮起、抑扬顿挫、亲昵等词语,并学会用抑扬顿挫说话。
3、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教学预设】
一、谈话导入,初步认识老人
1、同学们,在昆明的翠湖公园有这样一座塑像,请看(出示)你看到了什么?
2、是的,这位老人名叫吴庆恒,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读读这段文字吧。
出示: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自由读──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
3、是啊,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他与海鸥之间有着十分感人的故事呢。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用心地读课文,去感动吧。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 想想课文的哪些事情让你感动,让你读了之后内心很不平静。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
褪色 撮起 塑料 乐谱
亲昵 啄食 歇落 滇池
应声而来 应声跃起 抑扬顿挫 啧啧称赞
驻足观看 高空盘旋 翻飞盘旋 瞻仰遗容
白翼天使 白色旋涡 相依相随 扇动翅膀
说说课文的哪些事让你感动?
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总结板书:
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悼念老人。
三、与文本对话,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深情
1、是啊,从刚才同学们的交谈中我已经感受大家被老人对海鸥的爱与海鸥对老人的爱所深深打动了,他们的故事之所以让我们如此感动,原来这都缘于一个爱字!(板书:爱 。)
2、这爱中有老人对海鸥的爱比如: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也有海鸥对老人的爱,当老人去世时海鸥悼念老人。
3、人间之爱听得最多的是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晚辈对长辈的爱,但人与动物之间的爱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吧。用心地读第 1到13小节,哪些句子或词语让你品味到了老人对海鸥的爱?
⑴ 喂海鸥:
句子出示一:
朋友告诉我,这位海鸥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① 二十余里多远?从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那份挚着的心。
② 步行,为什么要步行?每天不为别的,只为了给海鸥送餐。
句子出示二: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① 理解撮起。
② 出示喂海鸥的画面了解饼干。
③ 拓展关于饼干的资料。
④ 总结,老人把海鸥当作了自己的孩子一样,指导读句子。
⑤ 出示写海鸥的句子引读: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
出示句子三: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① 你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课件出示老人喂海鸥的五幅画面。
② 如果请你给这段文字配上一段音乐,我们来配乐读的话,你会配上一段怎样的音乐?
③ 在音乐声中师生配合反复读这句子。
师:好一片翻飞的白色,好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同学们,亲临现场,我们一定也会陶醉其中,一定会久久伫立观看那一道美丽的风景!
⑵ 唤海鸥:
师过渡:喂,喂出了人与鸟的甜美、温馨、和谐,那他们是以什么方式来表达的呢?唤海鸥。
① 老人是怎样亲切的喊海鸥的?
出示句子: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
② 老人怎么呼唤?抑扬顿挫地呼唤;亲昵地呼唤;变了调的呼唤;用地方话呼唤。
③ 一生呼唤,问:他呼唤得怎么样?为什么?自己试着来呼唤,一起呼唤海鸥。
④ 在呼唤声中海鸥应声而来,引读第9节。
⑶ 谈海鸥:
过渡:你知道老人为什么那么爱海鸥吗?来看看老人是在怎么谈海鸥的,在他眼中海鸥是怎样的呢。
① 出示句子齐读: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顿时生动起来。
② 眼睛生动是怎样的?在怎样的情况之下眼睛会生动起来,比如?
③ 学着老人的样子谈谈海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五、总结
师:同学们,老人就这样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的与海鸥相伴!那一天,老人又与海鸥度过了愉快的一天,(音乐响起,课件出示夕阳图)太阳已经偏西,海鸥们要回滇池了,老人也要踏着夕阳回家,你们说这是一幅怎样的告别图呀?
(依依惜别、恋恋不舍、几步一回头、人鸟情深何忍别,天涯翠湖话斜阳。)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拿起你的笔把你脑海中的画面写下来吧。
【全课板书】
老人与海鸥
喂海鸥
唤海鸥 爱 悼念老人
谈海鸥
【教学小记】
那次从杭州听课回来,与符老师一起切磋学习体会,于是谈到了我们的展示课该怎么去上,是否可以改变一下形式,搞些特色,不是有其他的目的,而是想在教学上有些创新,两人一拍即合。
原本我们初步定的是要进行一次同课异构,后来深读课文发现这篇课文很难异构,于是改为合作上,两人分别上一教时。虽然各自备教案,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我们始终没有停止过交流,包括教案的预设,课件的制作,配合很默契,合作得很愉快,就像课文中老人在给海鸥喂食时海鸥起起落落那般和谐!
尽管课上下来还有一些问题:钻研教材的功夫还不够;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没有对症下药,只是一味地期待孩子的精彩,导致课堂时而出现沉闷的现象;语文工具性还落实得不够等等,但我想这就是课堂,教学原本就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我们的目标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遗憾少一些!
一、谈话导入
在与滇池一箭之遥的翠湖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冬天的早晨,车水马龙的翠湖边,徘徊着一个孤独的老人。老人的名字──吴庆恒,10余年里,他节衣缩食,用微薄的退休金喂养着向他儿女一样的海鸥们,守护着这群小精灵不受路人的伤害。
揭示课题:老人与海鸥(读题)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在预习基础上,说说文章围绕着课题主要写了什么事?
(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不忍离去。)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同时理清文章的结构。
出示句子: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理解,读。
三、引导学生学习第1至13自然段,通过课文中具体的描写初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从哪儿看出老人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1、默读老人精心呵护海鸥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2、根据学生汇报进行交流、点拨,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⑴ 喂海鸥:
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放、退、撮”,描写海鸥的“应声而来、扫”,感受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娴熟,他们之间那种默契的配合。联系上下文想象重点句描写的画面,感受到作者的比喻是恰当、形象的。
练习朗读。(出示课件)边读边想象翠湖边这道美丽的风景,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这份真挚的感情。鼓励学生把这句话背诵下来。
⑵ 唤海鸥:
① 学生可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这部分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 指名朗读4至9自然段。
③ 三个人为一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这部分,老师在行间中听听哪组最能表现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这份亲昵之情。
⑶ 谈海鸥:
① 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说起海鸥,内向的老人滔滔不绝。十多年了,每逢冬天,老人都到翠湖边喂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和海鸥就像是?(亲人一样,板书)
过渡:教师语言创设情境:老人就这样与海鸥亲密相处,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多年过去了,就在我们见到老人的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能换个词语吗?
(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始料未及等。)
四、轻声朗读
1、整体感受海鸥对待老人具有怎样的情感?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2、默读14~,边读边批画:哪个镜头最使你感动?边读边做好批注。
3、师生共同交流:选取最令你感动的一组镜头,和同学们交流自己体会到的。
⑴ 镜头一: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在这连声鸣叫里,仿佛在说些什么?)
① 为什么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平时海鸥会以高兴的语调欢迎老人,见到老人是无比快乐的。而此时老人不见了,只剩下遗像,海鸥惊恐、疑惑更感到悲伤。)
② 师生对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⑵ 镜头二: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排。
① 海鸥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老人守灵,与老人做最后的告别,已经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此时,海鸥会说些什么?
②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⑶ 镜头三:收起遗像时,海鸥向遗像扑来。
① 它们为什么要扑来?
(海鸥不舍得老人离去,希望老人留下来,永远和它们在一起,哪怕只是老人的一张像也好。)
② 请你结合文章所描写的相关语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如果你当时在场,在这白色旋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海鸥与老人的感情太深了。)
③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评读。
省略号的作用省略了什么?写,为什么作者不写出来呢?
五、小结全文
谁说他走了,这儿有他的身影,这儿也有。这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身边环绕。一幅人鸥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永久定格在翠湖边,定格在翠湖人的心里,定格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永远记住他。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上海电力大学要多少分海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江苏高考排名109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中学生老人与海读后感五篇
小学生读后感老人与海四百字
老人与海学生读书心得(8篇)
老人与海教案范文汇总9篇
中学生老人与海读后感五篇
小学生读后感老人与海四百字
老人与海学生读书心得(8篇)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湖北高考排名227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671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022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18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老人与海教案范文汇总9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模板9篇
老人与海读后感及感想范文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 精选十五篇)
关于老人与海读书心得集合十三篇)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后感范文(精选21篇)
读老人与海后感集合11篇
海明威老人与海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12篇)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优秀读后感(通用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