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叫《动物与世界》,看过吗?说说看有什么感受? (出示课件,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图片。)
2.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要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来阅读。边读边想,看看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写的又是什么呢?
2.谁知道这句话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
课件: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
3.这段话与文中的句子有一个地方不一样,看谁发现了。
4.“对海鸥就像亲人样”与“和海鸥就像亲人样”有区别吗?
5.课文分几部分吗?每部分又分别讲什么呢?用简单的小标题概。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地第一部分,看哪些情景是在写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⑴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你从哪儿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就像对亲人一样。
课件: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面,你彷佛听到了什么?那你又彷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读出来?让我们想象着当时的画面一起来读读这句。
(师生读)老师读老人的表现,同学们读海鸥的表现,看我们能不能也这么默契呢?
⑵ 学习课文第10、11自然段:
谁能来给大家读一读,注意像亲人一样怎么读。
同学们,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就会立刻──(生:生动起来。)那在这生动的眼睛里,折射出老人怎样的心呢?读一读。
课件:“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zé)啧……”
谁读出来了?老人这生动的眼睛里包含着什么呢?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在这个省略号里,老人还想说什么呢?
⑶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他抓住了一个“企盼”就读出了这种亲人般的情义。谁来读一读?
用心来读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文看一看,在老人这企盼的眼神里,你读出了什么?老人在企盼什么?就把你们的理解通过这句话,通过老人企盼的眼神,读出来。(指名读、齐读、)(出示课件:图片)
四、读思感悟,学习14至19自然段
1.认真地读读第二部分,看哪些情景让你意想不到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一下。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⑴ 学习第15自然段:
海鸥们围着遗像的表现让你意想不到。我们都来看看这句话。自己来读一读,看看当海鸥见到老人遗像时,如果它们能够说话,在这连声鸣叫里,它们想说些什么呢?相机出示课件: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段话该怎样来读呢?“大不一样”怎么读?
⑵学习第16自然段:
想不想看看海鸥为老人守灵那一幕?这只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张开双翅,深深地埋着头,好像在说什么呢。(课件:图片)
指导读第16自然段。
课件: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⑶学习第17自然段:
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的心也再次为之震撼。你们还从哪儿感受到意想不到?从“白色的漩涡”中他理解到海鸥的心情,还有一个词也能体现出来。(炸了营、扑过来。)
指导朗读。
⑷(第18自然段)省略号的含义是什么?你认为作者会在这里省略什么呢?省略号的点点彷佛化着了什么?
五、拓展升华,激情薄发
1.这样意想不到的事为什么会发生呢?用心思考一下。我们来交流交流。
2.老人的举动感动了昆明的每一个人,人们在翠湖边为老人塑了一尊铜像。(课件:图片)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21 老 人 与 海鸥
喂
老人 (亲人) 海鸥
送
【教材简析】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一是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人类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
3、通过学文,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要力所能及地保护有益动物。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诗云:白鸥飞处带诗来。飘举而飞,上下翔舞的海鸥给人以美感,而且海鸥还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老人与海鸥的故事中。
2、回忆这篇课文讲述的感人的故事。
3、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人和海鸥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使得人和动物之间能发生这样感人的事。
4、比较“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这两种表达的区别。(预设:从“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这种表达中,可以看出老人和海鸥之间的亲情是相互的。)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关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13自然段,找到能体现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的语句。
2、学生读文、思考。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交流语句:“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跟海鸥相伴。”
这位老人是昆明化工厂的退休工人,名叫吴庆恒,他平时舍不得给自己买一点好吃的,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食物。引导学生理解老人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动力。
指导学生朗读。
(2)交流语句:“人少的地方,……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引导学生体会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中所听到的、看到的,以及仿佛听到的、看到的。
师生合作配乐朗读文本。
(3)交流语句:“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引导学生理解老人在企盼什么。
三、学习第二部分,感觉海鸥对老人的眷恋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14-18自然段,把认为意想不到的地方画下来。
2、学生读书,思考。
3、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交流语句:“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想想如果这些海鸥能够说话,面对老人的遗像,它们会鸣叫什么,呼唤什么。
指生朗读。
(2)交流语句:“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表达训练:海鸥们似乎明白了老人再不能和它们朝夕相处了,再不能为它们______,再不能________,也再不能________,这样一位把它们当儿女的父亲不在了,海鸥怎能不悲伤呢?
指导朗读。
(3)交流语句:“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文中第17自然段后是单列一段的省略号,思考这里省略的可能是什么。
理解这感人的一幕,作者没继续写,而是用省略号代替的用意。
(4)讨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预设: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将老人和海鸥间的真情生动地表达出来。)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正是因为老人这十几年来对海鸥的倾心付出,十几年来对海鸥亲人般的关爱,才唤回了海鸥更具人性的回报。动物也是有感情的,虽然老人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可是在翠湖边,有更多的人跟随了老人的足迹,人鸥和谐,人与动物和谐的美景将会定格在翠湖之畔,定格在我们心中。
五、布置作业
20xx年1月18日,海鸥老人的塑像已在翠湖公园揭开了面纱,请同学们课后写一段话来介绍塑像,也可以为塑像题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1、收看关于海鸥科普资料。
2、让学生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老人塑像图片)同学们,在昆明市翠湖湖畔,矗立着这样一尊老人的塑像,谁知道他是谁?
2、让学生介绍查阅到的老人的资料:他叫吴庆恒。十多年前的冬天,他在翠湖与海鸥相遇后,就爱上了海鸥这种可爱的动物。他每天步行20余里,从城郊来到翠湖公园,为的只是给海鸥喂食。他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甚至舍不得给自己买一点好吃的。可他却用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一半以上用来给海鸥买食物。十年来,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发生在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人故事。
3、(板书课题:老人与海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默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十多年前,一位老人在翠湖湖畔与一群前来过冬的海鸥相遇后,老人每逢冬季,他每天都会到翠湖喂海鸥,他视海鸥为儿女,天天来照顾它们。老人死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大声鸣叫、肃立不动,并站成两行,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
4、分析文章结构:
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三、品读课文,感悟深情
感知老人对海鸥的爱:
1、你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老人对海鸥那深深的爱?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⑴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 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⑵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⑶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3、小结:老人与海鸥构成了人类与动物之间和谐的画面,让我们随着悠扬的音乐在走进这和谐美丽的世界。(配乐有感情朗读3、4段)
老人无私的付出,都源于老人对海鸥那深深的爱!
感知海鸥对老人的情:
1、但是当老人去世了,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却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读14~19自然段,圈划重点词句体会。
2、汇报交流:
⑴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⑵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⑶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3、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海鸥对老人的深厚眷恋之情吧。(有感情朗读)
四、情感升华 感受老人形象
1、老人深爱着海鸥,海鸥眷恋着老人,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动物和人一样,它们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也知道知恩图报。)
2、老人用自己无私的爱赢得了海鸥深深的眷恋,让我们记住他吧。已故的老人──(引读最后一段)。正是因为老人心里一定是装着飞翔的鸥群,所以老人生前节衣缩食一心为海鸥,生前的老人──(引读第二自然段)
五、总结拓展
1、通过学习课文,海鸥和老人之间的情感,作者是通过具体写什么让我们感受到的?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
可从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方面来说和写。
2、小结: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
3、推荐篇目:《军犬黑子》。
【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准备】
1、了解海鸥的相关科普知识,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学习重点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学习新课《老人与海鸥》。(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快速将阅读,思考:课文讲了老人与海鸥的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人与海鸥的关系?(亲人)
2、出示句子: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样。”对比:“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
3、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给这两部分加小标题。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感受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
1、认真再读课文(1~13段),从哪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画一画,并做上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⑴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① 介绍老人的故事。
② 指导抓住关键词“褪色的”、“步行”、“只”,体会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
③ 句子训练。
⑵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① 抓住关键词“退开一步”、“应声而来”“有声有色”“扫”理解老人与海鸥的默契。
② 从“有声有色的乐谱”中,你听出了什么?
③ 感情朗读。
④ 写法指导:抓住动作进行细节描写,注意人与动物互动的场景表现。
⑶ (10~11段)“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① 抓住关键词“生动”、“小模样”,标点“……”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情感。
② 感情朗读,
③ 写法指导:抓住表情、语言进行描写。
五、小结
吴庆恒老人,十年如一日,一到冬天,就来这喂海鸥,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让我们把这种真情读出来!感情朗读:“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样。”
六、小练笔
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了吴庆恒老人喂海鸥,与海鸥和谐相处的感人场面,让我们拿起笔,回忆生活中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面,仿写一段话。注意抓住细节进行描写。题目:我和 _____。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老人关爱海鸥 海鸥为老人送行
【设计理念】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语言以及描写海鸥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8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随文理解“亲昵、抑扬顿挫”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标注法,抓住老人的言行、神态以及海鸥的动作,品味语句,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并进行语言运用。
4、在读中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明白只有人类付出爱,才能赢得动物的信任。
【教学重点】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由动物图片入手,启发学生谈感受。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梳理结构
1、出示词语,指读,正音。
2、理清文章大意,梳理结构。
三、抓住“意想不到”,感受震撼
1、海鸥的哪些举动让人意想不到?
2、反馈交流找到的句子。
四、品读句子,感悟“情理之中”
1、文中哪些地方能让我们感受老人给了海鸥亲人般的关爱?
2、交流、品读。
3、写话练习:
假如你是老人,你会说什么?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海鸥,你又会说什么?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写几句话。
五、深化感情,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3、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教学难点
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通过老舍先生的笔触感受到了猫的可爱;因为冯骥才先生的精心呵护,怕人的珍珠鸟与他能和谐相处;即将葬身大海的人们居然能被海豚挽救了生命……这些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一幕幕,让我们为之动容。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发生在人与鸟之间真实的故事。引出课题并板书。
(教师适时强调“鸥”字的笔顺笔画。)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检查预习生字、新词的读音情况:
⑴同桌互读,相互订正。
⑵指名读,强调:
旋(xuán)涡塑(sù)料袋模(mú)样扇(shān)动炸了营似(shì)的
⑶齐读加强记忆。
2、指名说说哪些字在写法上要注意的地方。如:俯、歇、瞻。
3、理解新词的意思。如: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亲昵──十分亲密。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遍,注意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准确。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从课文中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之后,同桌两人相互简单交流一下。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可以先设下悬念。)
3、认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着课题主要写了什么事?同时理清文章的结构。
(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不忍离去。)
四、引导学生学习第1至13自然段
通过课文中具体的描写初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1、默读老人精心呵护海鸥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2、根据学生汇报进行交流、点拨,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⑴喂海鸥:
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放、退、撮”,描写海鸥的“应声而来、扫”,感受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娴熟,他们之间那种默契的配合。联系上下文想象重点句描写的画面,感受到作者的比喻是恰当、形象的。
练习朗读。(出示课件)边读边想象翠湖边这道美丽的风景,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这份真挚的感情。鼓励学生把这句话背诵下来。
⑵唤海鸥:
①学生可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这部分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指名朗读4至9自然段。
③三个人为一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这部分,老师在行间中听听哪组最能表现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这份亲昵之情。
⑶谈海鸥:
①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
说起海鸥,内向的老人滔滔不绝。十多年了,每逢冬天,老人都到翠湖边喂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和海鸥就像是?(亲人一样,板书。)
②齐读第13自然段。
五、结合板书小结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六、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指导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齐说课题引入
二、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回忆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出示课件(老人喂海鸥的图片、海鸥送别老人的图片配乐)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过渡:这样的情景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难怪作者说:____的事情发生了。学生填写。(意想不到)能换个词语吗?
(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始料未及等。)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整体感受海鸥对待老人具有怎样的情感?
2、进行二次默读,边读边批画: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感情的?一会儿将自己体会到的准备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选取最令你感动的一组镜头,和同学们交流自己体会到的:
⑴镜头一: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①为什么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平时海鸥会以高兴的语调欢迎老人,见到老人是无比快乐的。而此时老人不见了,只剩下遗像,海鸥惊恐、疑惑更感到悲伤。)
②师生对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⑵镜头二: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排。
①海鸥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老人守灵,与老人做最后的告别,已经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②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⑶镜头三:收起遗像时,海鸥向遗像扑来。
①它们为什么要扑来?
(海鸥不舍得老人离去,希望老人留下来,永远和它们在一起,哪怕只是老人的一张像也好。)
②请你结合文章所描写的相关语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如果你当时在场,在这白色旋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海鸥与老人的感情太深了。)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评读。
【教学要求】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2、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学习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集体交流:
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3、指名朗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读第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事?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4、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2、拓展: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关心、爱护
老人──海鸥
保护自然,爱护生物,共创和谐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叫《动物与世界》,看过吗?说说看有什么感受? (出示课件,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图片。)
2.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要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来阅读。边读边想,看看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写的又是什么呢?
2.谁知道这句话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
课件: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
3.这段话与文中的句子有一个地方不一样,看谁发现了。
4.“对海鸥就像亲人样”与“和海鸥就像亲人样”有区别吗?
5.课文分几部分吗?每部分又分别讲什么呢?用简单的小标题概。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地第一部分,看哪些情景是在写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⑴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你从哪儿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就像对亲人一样。
课件: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面,你彷佛听到了什么?那你又彷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读出来?让我们想象着当时的画面一起来读读这句。
(师生读)老师读老人的表现,同学们读海鸥的表现,看我们能不能也这么默契呢?
⑵ 学习课文第10、11自然段:
谁能来给大家读一读,注意像亲人一样怎么读。
同学们,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就会立刻──(生:生动起来。)那在这生动的眼睛里,折射出老人怎样的心呢?读一读。
课件:“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zé)啧……”
谁读出来了?老人这生动的眼睛里包含着什么呢?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在这个省略号里,老人还想说什么呢?
⑶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他抓住了一个“企盼”就读出了这种亲人般的情义。谁来读一读?
用心来读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文看一看,在老人这企盼的眼神里,你读出了什么?老人在企盼什么?就把你们的理解通过这句话,通过老人企盼的眼神,读出来。(指名读、齐读、)(出示课件:图片)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8 个生字.
2 .能力目标
学习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 写具体的方法.
3 .情感目标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 写具体的.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对于大海上空飞翔的鸟类, 我们都很清楚一种动物, 那就是海鸥. 那么海鸥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 那不妨看看《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 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 .读课文, 每个字都读准, 句子读通(不能一个词一个词读).
2 .指名分段读. 提出认真听的要求. 评读.
3 .请5 位同学比赛读. 评议.
4 .学习生字:课文读好了, 看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 出示生字卡认读. 读生字卡背后的词语. 齐读. 开火车读. 看看生字回到课文中还会不会读.
出示句子, 读准加粗的字词:
1 .他背已经驼了, 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 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 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2 .侧耳细听, 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
3 .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 可惜我去不了.
三. 抓住重点句, 品读课文.
1 .听课文录音朗读, 想想课文中的哪几段具体写老人与海鸥的情谊?请你找出来.
2 .指导读重点句子.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鸣叫着, 翅膀扑得那样近,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 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 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 撮着嘴, 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 他的心里, 一定是飞翔的海鸥.
试着练读上面几句话, 选择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师生评价. 为什么这样读?你是怎样想的?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前文, 拓展延伸.
二. 通过回答问题, 整体感知.
1 .老人与海鸥的情谊是怎样建立的?海鸥为什么会成为老人的朋友?
2 .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结合课文内容, 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听了它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 读下列的句子,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1 .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 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 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2 .它们大声鸣叫着 , 翅膀扑得那样近 ,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为专题,单元读写训练重点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本课是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老人生前喂食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以及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表现了老人对海鸥那份无私的爱,为我们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课标要求和本班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塑料、饼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教学过程:
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如下的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小环节:
1、学习单元专题
这是本组第一篇课文,要紧紧围绕单元读写训练重点来学习,所以在开课伊始,带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及学习要求。这一单元的学习专题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围绕这一专题,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在学生读后师重点强调两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感情及这感情是怎样真实、具体表达出来的。让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让单元学习重点真正落到实处。然后顺势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 老人与海鸥(板题) 齐读课题。
2、解题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进而让学生带着“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等各种疑问走进课文。
【这一环节通过学习单元重点,明确习作要求,将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落实了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从题目入手,紧紧抓住了这篇课文的切入点,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六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一定的预习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的是要把预习检查进一步的落实。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小环节:
1、查读课文:指名分段接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错误要及时纠正。
2、检查字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夯实基础,因此在查读课文的同时就及时检查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随着学生的读,重点强调以下字词:“塑”、“饼”、“营”的读音;“抑”、“吉”、“塑”的字形,同时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这里要求学生边听边做好标记,以便课后整理。)
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在学生试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就写了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不忍离去的故事。
(2)围绕着这个故事,这篇课文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海鸥为老人吊唁。具体在文中哪些段落,让学生找准,从而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这一环节,我注重了教会学生方法,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让初步感知课文进一步扎实有效的进行,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本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因此教学中,我从课后习题1入手,紧紧围绕“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感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加强朗读指导,充分体会,最后能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这份真挚的感情。]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一)学习第一部分(1-13):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
1、按单元学习方法做,看老人与海鸥之间有什么样的感情,这感情是怎样真实、具体表达出来的,默读第一部分,划出关键词,用心地体会体会,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2、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时间,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1)从文中第2段中的“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中“只为了”可体会到老人只想和海鸥在一起,只想细心照顾它们,可见老人对海鸥的喜爱,愿意与海鸥相伴。
(2)继续汇报:文中第2段从一系列动词“放、退、撮”可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细心照顾,我让学生做做动作,想象画面,进一步体会。在这里,我重点引导这句,课后问题句子出示:海鸥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有声有色的乐谱”更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配合得默契,相处得和谐。抓住关键词初步理解后,我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联想当时的画面,通过练读,指读,评读后,让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情感真实的融入到一起,真正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正走进文本。师:同学们,这里从老人做什么看出来老人与海鸥有深厚感情?(喂海鸥))(板:喂 )还有哪儿看出老人与海鸥有深厚的感情?随生答 (板:唤谈 )这两部分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3)对重点部分的理解除了有感情的朗读之外,也要抓住重点句来理解。因此,我重点抓住这样一句话:“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中的关键词“亲人”,理解什么样的人被称为亲人,有血缘关系的人,亲近的人,是亲人,说老人和海鸥像亲人一样,能体会到他们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多么的和谐。这样和谐的情景再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这一环节,我紧紧抓住感悟点,带领学生感悟,教给学生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方法,将理解与体会,交流与读文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交谈、汇报中便能读懂,读透,体会深刻,同时,抓住课后问题来理解课文,更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时效性。】
(二)学习第二部分:海鸥为老人吊唁
1、让学生带着同样的问题及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部分。
2、(1)这里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大事。”抓住关键词“意想不到”,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什么事意想不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联系前文可体会到海鸥来为老人吊唁让人意想不到,是因为前文老人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海鸥,与海鸥有着深厚的感情,像亲人一样,海鸥才会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这里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句,也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随生汇报,(板:飞 叫 立)
(2)同时,我也注重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当我们不得不去……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脱出身来”这意想不到的壮观场面,抓住关键词句“扑得那样近、飞动的白色旋涡中”引导学生体会海鸥对老人的留恋,对老人的深厚的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重点读出扑的用意,读出海鸥对老人的不舍之情。同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感悟与作者的感情真实的融在一起,通过练读、指读、范读的方式有感情朗读,进而真切的体会。
(3)以上这些也是学生通过汇报交流出来的,老师随机板书:扑
【这一部分,我继续把握住感悟点,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悟,通过训练学生使用联系上下文及想象的方法,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做学习上真正的主人。】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再读课文,再一次感受人和动物之间这和谐而又深厚的感情。
2、人与动物之间感人的事你经历过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简单谈谈。
【这一环节总结全文,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得挖掘了教材的内涵,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板书设计: 21 老人与海鸥
喂 飞
唤 叫
谈 立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上海电力大学要多少分海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江苏高考排名109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老人与海英语读后感100字
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锦集9篇
名著老人与海读书笔记模板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十五篇)
老人与海英语读后感100字
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锦集9篇
名著老人与海读书笔记模板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湖北高考排名227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671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022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18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十五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锦集十篇
有关老人与海鸥教案汇总七篇
老人与海好词好句集合9篇
学生老人与海读书笔记通用
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关于老人与海的好词好句(三篇)
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模板10篇
关于老人与海读后感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