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⑴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⑵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⑶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三、学习第二部分
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
(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⑴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⑵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⑶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4、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
四、拓展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
一、复习导入,初步认识老人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老人(出示图片)
2、书中是怎样描述老人?
3、出示描述老人的句子:他的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4、这段话中注重了强调了哪个词?从三个“褪了色”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是啊,就是这样一位生活俭朴的老人,天天都步行二十余里到翠湖来喂海鸥,几十年如一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老人,走近海鸥,去感受这个鸥间的真挚情感。
二、与文本对话,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深情
1、快速读课文1-13自然段,边读边想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老人干什么的画面?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交流学习: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呢?(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
喂海鸥小心
(1)课文哪儿写了老人喂海鸥呢?(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2)怎样喂的?(很小心)
(3)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儿体会到的?(抓住重点词谈体会)
(4)品读老人喂海鸥这段话。
唤海鸥亲昵
(1)老人怎样唤海鸥的?(亲昵、抑扬顿挫)
(2)让我们学学老人亲昵地抑扬顿挫地唤海鸥。(学生唤海鸥)
(3)海鸥们听得懂吗?从哪儿知道?
(4)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这海鸥还真能听懂老人的话呀。独脚还落在老人的手上吃食呢?
(5)面对只有一只脚的独脚,老人正亲昵地对它说些什么呢?
(6)多感人的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对海鸥的爱,他视海鸥为自己的儿女)
谈海鸥生动
(1)是啊,这如同儿女的海鸥,成了老人的至爱,因而每每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就……(生动起来)
(2)如果你就是老人,你会怎样生动地谈海鸥呢?
(3)指名读谈海鸥这段。
(4)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老人说这名话时心情是怎样的?应怎样谈?(略带伤感)
(5)对了,老人就是这样,为海鸥忧,为海鸥喜。
(6)太阳偏西、海鸥要回滇池,老人要回家了,可望着远去的海鸥,老人的眼中却充满着企盼。谁知道他企盼什么?(与海鸥朝夕相处,与海鸥永远相伴……)
(7)老人能与海鸥永远相依相随吗?(不可能)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15-17自然段,找出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1)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大声鸣叫,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只海鸥,你会怎么想?
(2)海鸥们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排,肃立不动,它们这是在干什么?想想如果你是只海鸥,会说些什么?老人看着这如同儿女的海鸥们又会说些什么?
2、而当我们不得不收遗像时,海鸥们有什么表现?(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1)像了营似的,是怎样一幅情景?
(2)这白色旋涡指的什么?
(3)如果你在场,在这白色旋涡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海鸥太怀念老人了,海鸥对老人的情太深了)
3、反复、深情地读15-17自然段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多么感人的画面,让我们再回顾这一幕。(放喂海鸥……送老人的画面)
2、学到这,你觉得这是位怎样的老人?
3、从老人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五、总结
人鸥间的真情打动了所有的人,如今在翠湖边,市民为老人塑了一尊铜像。每到海鸥飞临翠湖边的季节就有许多市民像当年的老人一样,给海鸥喂食。老人虽已故,但他关爱动物的善举永远在人们中间传承下去。
板书:21、老人与海鸥
喂海鸥小心爱(儿女)飞
唤海鸥亲昵老人海鸥叫
谈海鸥生动送(父母)立
扑
人鸥情深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过老人对海鸥和海鸥对老人两方面的描写,用几幅动人的画面,抓住细节,传达出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和震撼人心的亲人般的情谊。很多学生养过小动物,对于动物富有灵性的表现有一定的体验积累,同时还学习过几篇反映人与动物深厚情谊的文章,如《珍珠鸟》等,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再加上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浅显、感情真挚,这些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帮助。但由于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想让那份震撼人心的情感达到能令学生感同身受的程度,有一定难度。
处于六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对于那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抓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边读边想,提出问题;读文章,想画面;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表达效果等,要在本课教学中更加注重巩固和熟练运用。教师在本课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入情入境地感受人鸥真情。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中展现老人与海鸥深情的画面,抓住海鸥的外在表现体会海鸥的内心世界,深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初步揣摩文章的表达方式。
3、懂得动物也是有灵性的,万物都有感知爱的灵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知课文,酝酿人鸥亲情。
1、齐读课题,从课题入手,初步认识到老人与海鸥的特殊关系,为后文的学习营造“意想不到”的氛围。
2、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味语言,感悟人鸥亲情。
1、人与动物的故事读过很多,但老人与海鸥的故事还是带给了我们一份与众不同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走进课文,默读1——13自然段,用横线画下那些令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2、生自学后交流。
3、为什么海鸥和我们就没有这样的表现,唯独和这位老人这么亲密。再次默读这几段,看看老人的哪些举动打动了海鸥的心,用波浪线画下来,并且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4、生默读思考,圈画批注。
5、交流重点语句。
预设一: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欧送餐,跟海鸥相伴。
(1)指导学生在读中抓住“每天”“步行”“二十余里”“褪色”等词语,感悟老人生活节俭,但却数十年如一日来喂海鸥有多么不容易。
(2)老师补充介绍喂鸥老人生活拮据的故事,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老人对海鸥那份与众不同的爱。
(3)小结:老人无私的付出,一定打动了海鸥的心。
预设二: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1)引导学生抓住这段话中最令自己心动的细节,体会老人对海鸥无微不至的照顾。
(2)也许打动海鸥心灵的还有老人的这份细心。正是这份细心的呵护,才换来了海鸥的信任,也才有了这样一幅颇富诗意的画面。指导朗读“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读出老人与海鸥默契、和谐的美。
预设三: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理解“亲昵”的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有谁亲昵地跟你说过话。
(3)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也用这样的语气、语言对海鸥们说说话。
(4)小结:这亲昵的语言里全是关爱,海鸥怎能不被打动呢?
6、师小结:在老人眼里,海鸥还仅仅只是鸟吗?
(三)读写结合,体悟人鸥亲情。
1、师动情地渲染老人去世的消息,引导学生画出最令自己“意想不到”的情景。
2、海鸥不能像人一样说话,它们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化成了动作,找出文中海鸥的语言。
3、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动作后面海鸥的语言,体会海鸥悲痛、不舍的心情。
4、动笔将海鸥想对老人所说的话写下来,读给老人听。
(四)总结全文,引发人生思索。
1、故事学到这儿,还觉得老人与海鸥的故事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吗?
2、送给学生本文作者邓启耀的话——“万物都有感知爱的灵性”。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像亲人一样
万物都有感知爱的灵性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1,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老人与海鸥- 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叫《动物与世界》,看过吗?说说看有什么感受? (出示课件,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图片。)
2.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要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来阅读。边读边想,看看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写的又是什么呢?
2.谁知道这句话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
课件: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
3.这段话与文中的句子有一个地方不一样,看谁发现了。
4.“对海鸥就像亲人样”与“和海鸥就像亲人样”有区别吗?
5.课文分几部分吗?每部分又分别讲什么呢?用简单的小标题概。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地第一部分,看哪些情景是在写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⑴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你从哪儿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就像对亲人一样。
课件: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面,你彷佛听到了什么?那你又彷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读出来?让我们想象着当时的画面一起来读读这句。
(师生读)老师读老人的表现,同学们读海鸥的表现,看我们能不能也这么默契呢?
⑵ 学习课文第10、11自然段:
谁能来给大家读一读,注意像亲人一样怎么读。
同学们,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就会立刻──(生:生动起来。)那在这生动的眼睛里,折射出老人怎样的心呢?读一读。
课件:“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zé)啧……”
谁读出来了?老人这生动的眼睛里包含着什么呢?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在这个省略号里,老人还想说什么呢?
⑶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他抓住了一个“企盼”就读出了这种亲人般的情义。谁来读一读?
用心来读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文看一看,在老人这企盼的眼神里,你读出了什么?老人在企盼什么?就把你们的理解通过这句话,通过老人企盼的眼神,读出来。(指名读、齐读、)(出示课件:图片)
四、读思感悟,学习14至19自然段
1.认真地读读第二部分,看哪些情景让你意想不到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一下。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⑴ 学习第15自然段:
海鸥们围着遗像的表现让你意想不到。我们都来看看这句话。自己来读一读,看看当海鸥见到老人遗像时,如果它们能够说话,在这连声鸣叫里,它们想说些什么呢?相机出示课件: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段话该怎样来读呢?“大不一样”怎么读?
⑵学习第16自然段:
想不想看看海鸥为老人守灵那一幕?这只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张开双翅,深深地埋着头,好像在说什么呢。(课件:图片)
指导读第16自然段。
课件: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⑶学习第17自然段:
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的心也再次为之震撼。你们还从哪儿感受到意想不到?从“白色的漩涡”中他理解到海鸥的心情,还有一个词也能体现出来。(炸了营、扑过来。)
指导朗读。
⑷(第18自然段)省略号的含义是什么?你认为作者会在这里省略什么呢?省略号的点点彷佛化着了什么?
五、拓展升华,激情薄发
1.这样意想不到的事为什么会发生呢?用心思考一下。我们来交流交流。
2.老人的举动感动了昆明的每一个人,人们在翠湖边为老人塑了一尊铜像。(课件:图片)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把它写下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老人与海鸥,老人与海鸥-教案1,老人与海鸥-课堂实录,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8 个生字.
2 .能力目标
学习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 写具体的方法.
3 .情感目标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 写具体的.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对于大海上空飞翔的鸟类, 我们都很清楚一种动物, 那就是海鸥. 那么海鸥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 那不妨看看《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 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 .读课文, 每个字都读准, 句子读通(不能一个词一个词读).
2 .指名分段读. 提出认真听的要求. 评读.
3 .请5 位同学比赛读. 评议.
4 .学习生字:课文读好了, 看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 出示生字卡认读. 读生字卡背后的词语. 齐读. 开火车读. 看看生字回到课文中还会不会读.
出示句子, 读准加粗的字词:
1 .他背已经驼了, 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 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 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2 .侧耳细听, 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
3 .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 可惜我去不了.
三. 抓住重点句, 品读课文.
1 .听课文录音朗读, 想想课文中的哪几段具体写老人与海鸥的情谊?请你找出来.
2 .指导读重点句子.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鸣叫着, 翅膀扑得那样近,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 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 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 撮着嘴, 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 他的心里, 一定是飞翔的海鸥.
试着练读上面几句话, 选择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师生评价. 为什么这样读?你是怎样想的?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前文, 拓展延伸.
二. 通过回答问题, 整体感知.
1 .老人与海鸥的情谊是怎样建立的?海鸥为什么会成为老人的朋友?
2 .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结合课文内容, 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听了它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 读下列的句子,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1 .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 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 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2 .它们大声鸣叫着 , 翅膀扑得那样近 ,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这是一篇读后颇令人感慨和感动的文章。感慨的是老人十几年如一日,步行二十余里,给海鸥送餐;老人和每一只海鸥都是知心朋友,熟悉它们的样子,懂得它们的语言,了解它们的情感。感动的是,老人去世,海鸥为他举行特殊的葬礼。
一、激情导入
教师:你们听说过人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为动物送餐直至告别人世吗?你们看见过动物为人举行奇异非凡的葬礼吗?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故事里,去感受一位老人与海鸥之间浓浓的情谊吧。
二、整体感悟课文
先要理清文思。
教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围绕着“老人与海鸥”,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讨论明确: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老人为海鸥做了什么;二是写海鸥对老人怎样。)
你们很会读书。我们先跟随作者去了解老人为海鸥做了什么。
三、分层阅读理解
(一)理解第一部分──老人对海鸥
目标:读出形象,读出画面,读懂感情。
指名读。思考:课文讲了老人哪几个事例?
(1)老人给海鸥喂食;
(2)老人与海鸥交流;
(3)老人讲海鸥故事。
学习方式:分组选读。分三个组各选读一个方面的内容。(一、二组重点学习“喂食”部分;三、四组重点学习“交流”部分;五、六组重点学习“讲述”部分。)
读书建议:先在小组里读读议议,从哪些词句中感悟出什么,再设计一种读书方式呈现感悟。
1.在第一组汇报的基础上,加深感悟,在读中浮现老人喂食图──
(1)填补动词,品味读,感受老人爱鸥如爱子。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在湖边的栏杆上,()一步,()起嘴向鸥群呼唤。老人()着栏杆()。
要求:把空着的词语补出来。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栏杆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教师:补出的是哪些词语,从中你体会出什么?
(2)分扮角色“呼应读”,感受人鸥相亲相爱相依相随。
男生读描写老人喂食的语句,女生读描写海鸥吃食的语句。
2.在第二组汇报的基础上,加深感悟,在读中浮现人鸥亲昵图──
(1)同桌分角色读。
(2)换角色再读。
3.在第三组汇报的基础上,加深感悟,在读中浮现老人深情讲述图──
教师:这是我们跟随作者看到了“老人喂食图”、“人鸥亲昵图”、“老人深情讲述图”。再听听作者的朋友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文字篇: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般。
(十几年如一日多么可贵,二十多里多么不易。真是人鸥情义重。)
4.合作读。
方式:男女生合作读老人给海鸥喂食—一对男生合作读对话部分—教师读老人讲述部分。
读中思考:
从老人给海鸥喂食中,感受到什么?从老人与海鸥交流中,又感受到什么?从老人的故事中,还感受到什么?
(相知、相亲、相爱;人鸥情谊深重。)
(二)理解第二部分──海鸥对老人
教师:“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当你们得知这样一位老人永远地走了,你的心情怎样?
教师:当海鸥知道老人离去,它们是怎样的表现呢?“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学生接读)
1.整体感悟读
你们读懂了海鸥为老人做了什么吗?
交流后,学生板书:为老人哀鸣、为老人追悼、为老人守灵。
小结:对逝去的所敬爱的人哀悼、守灵,是人才有的行为,发生在动物身上,是多么令人惊异和震撼啊!
2.自由体会读
我们好好读一读这部分课文,你对哪些词语有感悟,就谈谈你的感悟,读出你的感悟。
分三个画面品读,即哀鸣、追悼、守灵。伴随学生的理解,点红重点语句。
(1)理解“往常的”──往常的鸣叫是怎样的,表示什么?现在的鸣叫是怎样的,表示什么?
(2)用补读法理解“竟”──补读的词语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出什么?(没有想到海鸥也有人一样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3.提炼总结读
教师:从海鸥为老人哀鸣、为老人追悼、为老人守灵中,你感受到海鸥对老人有着怎样的感情。
(爱戴、怀念、悲痛。)
小结:为老人对它们所做的一切而深怀敬意,为老人离开它们而深感悲痛,为老人对它们的情义而深深怀念。
四、以感悟带动表达,以表达促进感悟
教师:读完课文,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写下可以表达你心情的词语。再用上这些词语表达你的心情。
板书
老人与海鸥
老人 海鸥
给海鸥喂食 为老人哀鸣
和海鸥交流 为老人追悼
讲海鸥故事 为老人守灵
对联:人爱鸥如爱儿女 鸥敬人如敬亲人 人鸥情义重
出示小资料。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
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情感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情感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们认识图片上的动物吗?
师:(指着图片)这就是昆明的翠湖公园,那在湖面上翩翩飞舞的就是海鸥,这里就像是海鸥的乐园,人们在这和海鸥和谐相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海鸥的故事。(板书课题,读一读)
二、引导质疑,指导自学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
(学生预设问题可能有: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海鸥是怎么样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其实这些答案都在课文当中,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
三、激发兴趣,直奔重点
以前我们学习课文,大多数都是老师提问,同学们回答,今天,你们来猜一猜老师会问你什么问题?
要想猜出老师会问什么样的问题,你自己必须用心地去阅读课文,下面同学们再一次用心地去默读课文,想一想老师会问你什么样的问题?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抓重点词句,感悟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师: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吗?
生:恋恋不舍。
生:难舍难分。
生:焦急万分。
生:心如刀绞般疼痛。
这位老人叫吴庆恒。十多年前的冬天,他在翠湖与海鸥相遇后,就爱上了海鸥这种可爱的动物。他每天步行20余里,从城郊来到翠湖公园,为的只是给海鸥喂食。他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甚至舍不得给自己买一点好吃的。可他却用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一半以上用来给海鸥买食物。4、5元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地买给海鸥,他知道,这是海鸥最喜爱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十年来,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伴随着哀婉的音乐,师启发谈话:
1、海鸥看到照片,为什么翻飞盘旋,连鸣带叫,姿势跟平时不一样?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只海鸥,你会怎么想?
(预设答案:海鸥通人性,可能是悲哀,也可能会感到吃惊,会有很多问题,会……)
2、海鸥为什么会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站成两排?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一群海鸥中的“独脚”、或是“灰头”、“老沙”、“红嘴”、“公主”……,你会怎样向老人说?
当我们不得不收起老人的遗像时,海鸥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如果你变成了一只海鸥,此时你会怎么讲?
3、如果那位老人此时会说话,他会说什么?
4、你的周围有小动物吗?你愿意与小动物交朋友吗?说一说你打算怎样与小动物交朋友。
【课后反思】
一、成功之处
第二幅画面应该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尤其是海鸥为老人守灵的场面,我也将重心倾斜在这里。和学生一起品读送别段,品悟海鸥情。在初步的朗读交流之后,我比较得意的设计是:伴着哀婉的音乐,引导学生们把自己当成海鸥,回忆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点滴,让学生互动,扮演海鸥与老人进行对话,倾吐无尽的思念和牵挂……随后让学生伴着音乐,读课文片段,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最后,再伴着音乐,出示老人喂鸟的形象,和老人的名字,让孩子们永远记住这个可敬的老人!
二、反思上课“不足”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课堂中,教学时间把握不准,前松后紧,导致拓展延伸不到位。为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急于求成,注重了学生想象,但却在品读方面做得不够,深度不够,细节不细。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背后所藏的深意,并能通过读、写、说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话题
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昆明翠湖,走进发生在十几年前一个真实、平凡却又震撼人心的故事,齐读课题──老人与海鸥。
二、初读课文,引导质疑
(一)初识文本,感悟“词”境。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组,反复品味。
撮起嘴 炸了营
应声而来 翻飞盘旋
抑扬顿挫 连声鸣叫
起起落落 白色漩涡
3.读了这两组词,说一说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在这两个画面中哪个画面最令你“意想不到”?
(二)再识文本,引导质疑。
1.浏览课文,提出问题。
再读课文之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问题预设归纳:老人究竟对海鸥做了什么?海鸥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寻常的举动?)
2.初识海鸥行为的“意想不到”。
三、精读课文,理解“意想不到”
默读勾画出老人爱海鸥的句子并尝试批注概括,围绕“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展开品悟交流。
(一)预设一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1.抓住“褪色”品读一个勤俭的、爱海鸥的老人形象。
2.理解“十多年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对海鸥奉献出无私的爱的“意想不到”。
(二)预设二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细节描写,你认为哪个词写得生动、传神?可以看出什么?
2.创设情境朗读。
3.理解海鸥居然和老人配合得如此默契,令人“意想不到”。
(三)预设三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情境朗读,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就像“亲人”一样。
2.理解在成千上万只海鸥中,老人居然能准确地“认出它们”,令人“意想不到”。
(四)预设四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你看他那小模样!啧啧……”
1.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老人对海鸥的。(理解老人在谈海鸥时的幸福,对海鸥的牵挂。)
2.指导读好拟声词“啧啧”。
四、总结梳理,书写情感
十多年的冬天,几千个日子,几万里路程啊,老人就是这样与海鸥相依相伴。他时常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里充满无限的企盼,海鸥也望着这位慈祥的“亲人”胸中涌动着千言万语。
(依据学情确定写话内容)
1.学生自由写话。
2.交流。
五、入情入境,铺垫后文
当我们彼此怀揣着美好祝愿的时候,老人却静静地、永远地离开了翠湖,离开了海鸥……(音乐响起)
1.师生合作朗读画面二。
2.再识“意想不到”。
六、抛出议题,提升文本
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你认为老人的一生应该是的一生。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上海电力大学要多少分海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江苏高考排名109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老人与海鸥教案模板集锦9篇
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集锦八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七篇
老人与海读后感优秀范文600字10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模板集锦9篇
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集锦八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七篇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湖北高考排名227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671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022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18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老人与海读后感优秀范文600字10篇
有关老人与海鸥教案集合八篇
老人与海有感(十五篇)
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有关老人与海鸥教案集锦六篇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书心得范文
老人与海的读书心得集合11篇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精选十五篇)
老人与海读书随笔(7篇)
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集锦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