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重点分析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难点分析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提问:你喜欢海鸥吗?您见过海鸥吗?谁能说说自己喜欢的海鸥是什么样的?
2.组织展示,引导说话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引导质疑,指导自学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然后组织小组讨论、思考
三、检查效果,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或自学情况
2.指导朗读,教师正字正音。指导理解相关字词。
3.启发思维,总结板书:识老人→老人喂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送老人→赞老人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精读重点段落。
5.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指导朗读,提出思考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够很容易从人群中找出那位老人老人从城郊来到翠湖是为了什么?你觉得这一位老人有什么特点?
5.引导理解老人是如何喂海鸥的?
6.引导学生理解难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7.品味美句,体会其好处:写出了海鸥的动态美、色彩美。
五、布置作业1.说一说你了解的关于海鸥的知识
2.展示搜集到海鸥的图片,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海鸥。
3.听教师导入,齐读课题
4.学生回答问题: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海鸥是怎么样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5.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找一找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6.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读一读您最感动的段落?
7.学生分节读书。
8.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谊的?
9.朗读写得好的段落。仔细体会一下文章中的感情。
10.把您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或段落划出来,小组合作一起来研究研究。
11.细细地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老人有哪些特点?
12.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特点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
13、思考并回答问题
13.说一说你对“老人撮起嘴呼唤……”这句话的理解,你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关系或感情。
14.细细地品味一下“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这句话,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5.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本篇课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在生生交流的思维碰撞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及海鸥回报以老人的爱,在引导交流体会的同时,要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说感悟和朗读要有机结合,读体现悟,悟促进读。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为专题,单元读写训练重点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本课是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老人生前喂食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以及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表现了老人对海鸥那份无私的爱,为我们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课标要求和本班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塑料、饼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教学过程:
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如下的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小环节:
1、学习单元专题
这是本组第一篇课文,要紧紧围绕单元读写训练重点来学习,所以在开课伊始,带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及学习要求。这一单元的学习专题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围绕这一专题,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在学生读后师重点强调两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感情及这感情是怎样真实、具体表达出来的。让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让单元学习重点真正落到实处。然后顺势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 老人与海鸥(板题) 齐读课题。
2、解题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进而让学生带着“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等各种疑问走进课文。
【这一环节通过学习单元重点,明确习作要求,将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落实了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从题目入手,紧紧抓住了这篇课文的切入点,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六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一定的预习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的是要把预习检查进一步的落实。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小环节:
1、查读课文:指名分段接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错误要及时纠正。
2、检查字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夯实基础,因此在查读课文的同时就及时检查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随着学生的读,重点强调以下字词:“塑”、“饼”、“营”的读音;“抑”、“吉”、“塑”的字形,同时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这里要求学生边听边做好标记,以便课后整理。)
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在学生试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就写了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不忍离去的故事。
(2)围绕着这个故事,这篇课文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海鸥为老人吊唁。具体在文中哪些段落,让学生找准,从而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这一环节,我注重了教会学生方法,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让初步感知课文进一步扎实有效的进行,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本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因此教学中,我从课后习题1入手,紧紧围绕“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感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加强朗读指导,充分体会,最后能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这份真挚的感情。]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一)学习第一部分(1-13):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
1、按单元学习方法做,看老人与海鸥之间有什么样的感情,这感情是怎样真实、具体表达出来的,默读第一部分,划出关键词,用心地体会体会,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2、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时间,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1)从文中第2段中的“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中“只为了”可体会到老人只想和海鸥在一起,只想细心照顾它们,可见老人对海鸥的喜爱,愿意与海鸥相伴。
(2)继续汇报:文中第2段从一系列动词“放、退、撮”可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细心照顾,我让学生做做动作,想象画面,进一步体会。在这里,我重点引导这句,课后问题句子出示:海鸥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有声有色的乐谱”更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配合得默契,相处得和谐。抓住关键词初步理解后,我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联想当时的画面,通过练读,指读,评读后,让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情感真实的融入到一起,真正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正走进文本。师:同学们,这里从老人做什么看出来老人与海鸥有深厚感情?(喂海鸥))(板:喂 )还有哪儿看出老人与海鸥有深厚的感情?随生答 (板:唤谈 )这两部分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3)对重点部分的理解除了有感情的朗读之外,也要抓住重点句来理解。因此,我重点抓住这样一句话:“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中的关键词“亲人”,理解什么样的人被称为亲人,有血缘关系的人,亲近的人,是亲人,说老人和海鸥像亲人一样,能体会到他们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多么的和谐。这样和谐的情景再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这一环节,我紧紧抓住感悟点,带领学生感悟,教给学生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方法,将理解与体会,交流与读文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交谈、汇报中便能读懂,读透,体会深刻,同时,抓住课后问题来理解课文,更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时效性。】
(二)学习第二部分:海鸥为老人吊唁
1、让学生带着同样的问题及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部分。
2、(1)这里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大事。”抓住关键词“意想不到”,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什么事意想不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联系前文可体会到海鸥来为老人吊唁让人意想不到,是因为前文老人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海鸥,与海鸥有着深厚的感情,像亲人一样,海鸥才会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这里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句,也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随生汇报,(板:飞 叫 立)
(2)同时,我也注重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当我们不得不去……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脱出身来”这意想不到的壮观场面,抓住关键词句“扑得那样近、飞动的白色旋涡中”引导学生体会海鸥对老人的留恋,对老人的深厚的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重点读出扑的用意,读出海鸥对老人的不舍之情。同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感悟与作者的感情真实的融在一起,通过练读、指读、范读的方式有感情朗读,进而真切的体会。
(3)以上这些也是学生通过汇报交流出来的,老师随机板书:扑
【这一部分,我继续把握住感悟点,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悟,通过训练学生使用联系上下文及想象的方法,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做学习上真正的主人。】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再读课文,再一次感受人和动物之间这和谐而又深厚的感情。
2、人与动物之间感人的事你经历过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简单谈谈。
【这一环节总结全文,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得挖掘了教材的内涵,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板书设计: 21 老人与海鸥
喂 飞
唤 叫
谈 立
【教学要求】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2、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学习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集体交流:
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3、指名朗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读第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事?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4、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2、拓展: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关心、爱护
老人──海鸥
保护自然,爱护生物,共创和谐
【教材简析】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一是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人类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
3、通过学文,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要力所能及地保护有益动物。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诗云:白鸥飞处带诗来。飘举而飞,上下翔舞的海鸥给人以美感,而且海鸥还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老人与海鸥的故事中。
2、回忆这篇课文讲述的感人的故事。
3、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人和海鸥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使得人和动物之间能发生这样感人的事。
4、比较“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这两种表达的区别。(预设:从“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这种表达中,可以看出老人和海鸥之间的亲情是相互的。)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关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13自然段,找到能体现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的语句。
2、学生读文、思考。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交流语句:“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跟海鸥相伴。”
这位老人是昆明化工厂的退休工人,名叫吴庆恒,他平时舍不得给自己买一点好吃的,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食物。引导学生理解老人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动力。
指导学生朗读。
(2)交流语句:“人少的地方,……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引导学生体会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中所听到的、看到的,以及仿佛听到的、看到的。
师生合作配乐朗读文本。
(3)交流语句:“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引导学生理解老人在企盼什么。
三、学习第二部分,感觉海鸥对老人的眷恋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14-18自然段,把认为意想不到的地方画下来。
2、学生读书,思考。
3、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交流语句:“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想想如果这些海鸥能够说话,面对老人的遗像,它们会鸣叫什么,呼唤什么。
指生朗读。
(2)交流语句:“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表达训练:海鸥们似乎明白了老人再不能和它们朝夕相处了,再不能为它们______,再不能________,也再不能________,这样一位把它们当儿女的父亲不在了,海鸥怎能不悲伤呢?
指导朗读。
(3)交流语句:“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文中第17自然段后是单列一段的省略号,思考这里省略的可能是什么。
理解这感人的一幕,作者没继续写,而是用省略号代替的用意。
(4)讨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预设: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将老人和海鸥间的真情生动地表达出来。)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正是因为老人这十几年来对海鸥的倾心付出,十几年来对海鸥亲人般的关爱,才唤回了海鸥更具人性的回报。动物也是有感情的,虽然老人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可是在翠湖边,有更多的人跟随了老人的足迹,人鸥和谐,人与动物和谐的美景将会定格在翠湖之畔,定格在我们心中。
五、布置作业
20xx年1月18日,海鸥老人的塑像已在翠湖公园揭开了面纱,请同学们课后写一段话来介绍塑像,也可以为塑像题词。
《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二、导入新课
照片导入: 课件出示吴庆恒老人的照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请看大屏幕,照片上的老人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这位老人就是昆明市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名叫吴庆恒。吴庆恒老人被昆明市民亲切地称之为“海鸥老人”,他和海鸥之间的故事在各大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吴庆恒老人,去感受他和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整体感知:
1、指名读文,扫除字词障碍
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3、回答课文主要内容
4、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四、品读感悟:
1、梳理问题:
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说说你感受最深的部分。
2、学生圈点勾画后小组交流
3、汇报:
①〔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是什么给老人这么大的动力?是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②〔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重点抓住“很小心”、“退开一步”、“撮起”、“扫”这几个词理解。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细节描写,从这段可以看出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多么娴熟,他和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
③〔在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倾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多么神奇的老人,在空中飞翔着那么多海鸥,他都能一一喊出他们的名字,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老人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特别的爱。
开放:老人与海鸥之间可能有怎样的对话?
④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体会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过渡语:这是一个普通的老人,更是一个特殊的老人,他爱海鸥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海鸥身上,让我们再看一看那幸福的眼神,多么美好的画面,可是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短暂,这样美好的画面再也看不到了,老人去世了,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当这张照片出现在湖边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感)
⑤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瞻仰”写出了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
从“急速”一词,我感受到了海鸥那种焦虑、急切的心情。
⑥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从“纷纷”一词,我体会到这么多海鸥行动一致,似乎有谁在无声地指挥。“站成了两行”“肃立不动”“白翼天使”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对老人的一片深情。(指导学生朗读,读好这句话)
⑦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态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是否可以用“飞”来替换)
因为海鸥们意识到就要和老人永别了,所以希望能阻止我们拿走遗像,希望能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的遗像能停留一会儿,所以用“扑”比较好,更体现出海鸥们那种伤痛,那种无奈,那种急切、焦虑的心情。(指导朗读)
开放:海鸥的心里是老人,海鸥在鸣叫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文章14——19自然段
开放:老人离我们而去了,许多人来送他,没有悼词,没有哀乐,只有那张与海鸥一起的照片相依相随,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给老人写点什么吗?
五、巩固拓展
收集描写人和动物之间的真情故事,并写一写读后的感受。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重点句的理解,体味海鸥对老人的深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件。
一、品读课文,感悟深情(老人关爱海鸥)
(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请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老人把海鸥当作了亲人,关心照顾?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学生交流。
随机交流(喂海鸥 唤海鸥 谈海鸥)
A、 老人把饼干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师:从这个片断中你读出了老人与一般人喂海鸥有哪些不同?
2、那老人喂海鸥的节奏应该是怎样的?
3、老人喂海鸥为什么时快时慢?
4、师:表面上看来,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在依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
5、师:这起起落落的海鸥,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在这乐谱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听到了那么多,感受到了那么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合作读)
7、假如你就是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
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海鸥,你会说些什么?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色,写几句话。
8、师:这么和谐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老人与海鸥浓浓的亲情呀!还有哪儿你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像亲人一样?
B、唤海鸥
在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这是写老人呼唤海鸥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在老人心里,海鸥就是他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它的名字。
3、他是用怎样的语调呼唤这些孩子的?
4、指名读这一段。
C、老人外表描写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的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从老人的外表
描写,你能感受到什么?
2、从第二句话能体会到什么?
3、老人仅仅是一个冬天这样来到翠湖边给海鸥喂食吗?看看课文后面哪句话说明他不止是一个冬天来给海鸥喂食?
4、投影出示,补充资料。
“海鸥老人”名叫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
尽管每月的退休工资只有308元,但吴庆恒总要拿出一半钱来买饼干、面粉合着鸡蛋喂海鸥,而他自己一天只吃两个馒头一碗饭就点咸菜;他穿自己缝制的粗糙布衣、抽3角钱一包的香烟;他从不舍得坐5角钱一趟的公车,他每天走3个多小时从城郊的家到市中心的翠湖公园去喂鸥;他背上那个破破烂烂的布包里,装着他沿途捡的、带回家当燃料的煤渣和树枝,还有一瓶用旧饮料瓶装着的茶水。
5、读了这两段文字,你又有什么体会?
6、一起来将这段话有感情地读一遍。
D、谈海鸥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1、生动是怎样的表情?
2、老人为什么谈起海鸥就会有这样的神情?
E、企盼
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1、老人在企盼什么?
2、抓住了“企盼”的眼神就能读好这一自然段。齐读。
二、品读课文,感悟深情(海鸥送别老人)
1、老人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照顾、喂养海鸥,和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可是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当老人的遗像出现在湖边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快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想一想,海鸥的哪些举动让你意想不到。
2、汇报自学所得,教师相机点拨。
抓住以下重点词句,感悟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为什么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2、师:你能把这种急切的心情读出来吗?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仪容的亲属。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他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海鸥为什么要这么做?
2、从这段话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3、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4、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我们一起来读,和海鸥一起向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告别吧!(齐读)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1、你觉得课文中的“扑”能不能换成“飞”?
2、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3、“白色旋涡”写出了海鸥飞得怎样?为什么会这样飞?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
三、想象情景,诉说心声,随堂练笔。
1、是呀,面对老人的遗像,海鸥们翻飞肃立,声声鸣叫,是在表达着对老人的呼唤,是在诉说着自己的思念。
2、(出示画面及写话提示)
想象一下,海鸥们似乎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假如你是那群海鸥中的一个,此时此刻你会诉说些什么?先想一想,再写下来吧。
3、交流写话,升华情感
同桌交流。请同学来代表海鸥,说一说心里最想说的话吧。
4、师:老人去世后,他心中恋恋不舍的是什么呢?
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拓展升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师:多么诚挚的语言,多么动人的情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人,后来,人们在翠湖公园里建立了一个雕塑。
师解说:老人满脸慈祥的笑容,周围,海鸥翩然翻飞,多么和谐的场面!大家知道这雕塑的寓意是什么吗?
是啊,人与动物之间充满了亲情、关爱,生活就会充满和谐幸福。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鸥间真挚的情感。
2、体会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老人与海鸥间的深厚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步认识老人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老人(出示图片)
2、书中是怎样描述老人?
3、出示描述老人的句子:他的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4、这段话中注重了强调了哪个词?从三个“褪了色”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是啊,就是这样一位生活俭朴的老人,天天都步行二十余里到翠湖来喂海鸥,几十年如一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老人,走近海鸥,去感受这个鸥间的真挚情感。
二、与文本对话,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深情
1、快速读课文1-13自然段,边读边想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老人干什么的画面?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交流学习: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呢?(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
喂海鸥小心
(1)课文哪儿写了老人喂海鸥呢?(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2)怎样喂的?(很小心)
(3)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儿体会到的?(抓住重点词谈体会)
(4)品读老人喂海鸥这段话。
唤海鸥亲昵
(1)老人怎样唤海鸥的?(亲昵、抑扬顿挫)
(2)让我们学学老人亲昵地抑扬顿挫地唤海鸥。(学生唤海鸥)
(3)海鸥们听得懂吗?从哪儿知道?
(4)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这海鸥还真能听懂老人的话呀。独脚还落在老人的手上吃食呢?
(5)面对只有一只脚的独脚,老人正亲昵地对它说些什么呢?
(6)多感人的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对海鸥的爱,他视海鸥为自己的儿女)
谈海鸥生动
(1)是啊,这如同儿女的海鸥,成了老人的至爱,因而每每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就……(生动起来)
(2)如果你就是老人,你会怎样生动地谈海鸥呢?
(3)指名读谈海鸥这段。
(4)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老人说这名话时心情是怎样的?应怎样谈?(略带伤感)
(5)对了,老人就是这样,为海鸥忧,为海鸥喜。
(6)太阳偏西、海鸥要回滇池,老人要回家了,可望着远去的海鸥,老人的眼中却充满着企盼。谁知道他企盼什么?(与海鸥朝夕相处,与海鸥永远相伴……)
(7)老人能与海鸥永远相依相随吗?(不可能)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15-17自然段,找出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1)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大声鸣叫,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只海鸥,你会怎么想?
(2)海鸥们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排,肃立不动,它们这是在干什么?想想如果你是只海鸥,会说些什么?老人看着这如同儿女的海鸥们又会说些什么?
2、而当我们不得不收遗像时,海鸥们有什么表现?(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1)像了营似的,是怎样一幅情景?
(2)这白色旋涡指的什么?
(3)如果你在场,在这白色旋涡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海鸥太怀念老人了,海鸥对老人的情太深了)
3、反复、深情地读15-17自然段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多么感人的画面,让我们再回顾这一幕。(放喂海鸥……送老人的画面)
2、学到这,你觉得这是位怎样的老人?
3、从老人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五、总结
人鸥间的真情打动了所有的人,如今在翠湖边,市民为老人塑了一尊铜像。每到海鸥飞临翠湖边的季节就有许多市民像当年的老人一样,给海鸥喂食。老人虽已故,但他关爱动物的善举永远在人们中间传承下去。
板书:21、老人与海鸥
喂海鸥小心爱(儿女)飞
唤海鸥亲昵老人海鸥叫
谈海鸥生动送(父母)立
扑
人鸥情深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用心灵去倾听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从“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中,感受真情。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图片,这是西班牙的一个小乡缜,在这曾发生过一个美丽而真实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故事:用心灵去倾听。(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谁?)
3、什么样的听才是倾听?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大声读全文并想:
(1)苏珊是干什么的?
(2)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2、交流:苏珊是问讯处的话务员。
3、学生概述故事
(三)研读课文
1、苏珊一个普~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了——(我的第二个母亲)你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2、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3、读句子:谋面什么意思?未谋面却把她当成了第二个母亲这是为什么?(她用心灵去倾听我,帮助了我)
4、默读课文,请在书中找出有关句子。
5、全班交流,读中悟情。
A、“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小精灵用悦耳的声音问我。
(1)我对她说了什么?(“我一个人在家……”)
(2)她从我的话中听出了什么?我当时心情怎样?谁读读我的话。
(3)这么可怜的孩子,让我们来帮他读苏珊的话,注意用悦耳的声音说。
B、“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1)她为什么这么说?(抚慰我)
(2)为什么抚慰我?(难过)她怎么知道?(从我的话中)我说什么了?一齐说,注意要让苏珊听出我的伤心、难过来。
(3)苏珊听后,对我说……,注意用愉快的声音说。
C、“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1)对我的问题,苏珊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2)让我们读这句话,读出苏珊的耐心和爱心来。
D、“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歌唱”
(1)苏珊以我的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从哪句话知道的?请找出来。
(2)她留言的目的是什么?(乐观面对生活,别难过)
(3)苏珊在留言前会想些什么呢?请以我就要离开了,苏珊想:写段话。
(4)交流写话。
(5)多么平凡而又伟大的一个人啊!作者对他深感怀念,让我们再读这句话。
四、知识延伸,前后照应。
1、过渡:在课文中还出现了与这句话相类似的句子,是哪句呢?(这只可爱的小鸟,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2、像这种在文章前面埋下伏笔,行文至某处对前文的伏笔运接作答,这就是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
3、她用心灵去倾听我的心声,使我快乐幸福,而她自己也收获了快乐幸福,从中你有何启示?
4、同学们让我们去做个倾听者,去倾听这人世间的真情冷暖用爱心去对待这绚烂多姿的明天,让我们再次读响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六、作业设计:完成练习册。
板书:
苏珊用心灵去倾听汤米
(乐观、善良、爱心)(怀念)
快乐幸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
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情感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情感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们认识图片上的动物吗?
师:(指着图片)这就是昆明的翠湖公园,那在湖面上翩翩飞舞的就是海鸥,这里就像是海鸥的乐园,人们在这和海鸥和谐相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海鸥的故事。(板书课题,读一读)
二、引导质疑,指导自学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
(学生预设问题可能有: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海鸥是怎么样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其实这些答案都在课文当中,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
三、激发兴趣,直奔重点
以前我们学习课文,大多数都是老师提问,同学们回答,今天,你们来猜一猜老师会问你什么问题?
要想猜出老师会问什么样的问题,你自己必须用心地去阅读课文,下面同学们再一次用心地去默读课文,想一想老师会问你什么样的问题?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抓重点词句,感悟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师: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吗?
生:恋恋不舍。
生:难舍难分。
生:焦急万分。
生:心如刀绞般疼痛。
这位老人叫吴庆恒。十多年前的冬天,他在翠湖与海鸥相遇后,就爱上了海鸥这种可爱的动物。他每天步行20余里,从城郊来到翠湖公园,为的只是给海鸥喂食。他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甚至舍不得给自己买一点好吃的。可他却用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一半以上用来给海鸥买食物。4、5元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地买给海鸥,他知道,这是海鸥最喜爱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十年来,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伴随着哀婉的音乐,师启发谈话:
1、海鸥看到照片,为什么翻飞盘旋,连鸣带叫,姿势跟平时不一样?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只海鸥,你会怎么想?
(预设答案:海鸥通人性,可能是悲哀,也可能会感到吃惊,会有很多问题,会……)
2、海鸥为什么会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站成两排?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一群海鸥中的“独脚”、或是“灰头”、“老沙”、“红嘴”、“公主”……,你会怎样向老人说?
当我们不得不收起老人的遗像时,海鸥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如果你变成了一只海鸥,此时你会怎么讲?
3、如果那位老人此时会说话,他会说什么?
4、你的周围有小动物吗?你愿意与小动物交朋友吗?说一说你打算怎样与小动物交朋友。
【课后反思】
一、成功之处
第二幅画面应该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尤其是海鸥为老人守灵的场面,我也将重心倾斜在这里。和学生一起品读送别段,品悟海鸥情。在初步的朗读交流之后,我比较得意的设计是:伴着哀婉的音乐,引导学生们把自己当成海鸥,回忆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点滴,让学生互动,扮演海鸥与老人进行对话,倾吐无尽的思念和牵挂……随后让学生伴着音乐,读课文片段,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最后,再伴着音乐,出示老人喂鸟的形象,和老人的名字,让孩子们永远记住这个可敬的老人!
二、反思上课“不足”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课堂中,教学时间把握不准,前松后紧,导致拓展延伸不到位。为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急于求成,注重了学生想象,但却在品读方面做得不够,深度不够,细节不细。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学情分析】
由于这篇课文语言明白晓畅,学生容易理解。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和体会,可以结合选读课文《军犬黑子》进行对比阅读教学,深化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会回报以爱;但假如人类欺骗了动物,他也就得不到动物的信任了。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亦要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设计意图: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这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然后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并进行文章内容概括的练习。
三、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设计意图:有疑则有思,可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而此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第一部分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然后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⑴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⑵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⑶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而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设计意图:勾画、批注已成为高段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要让学生多动笔,“不动笔不读书”成为习惯。
三、学习第二部分
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
(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然后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因为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⑴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⑵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⑶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采用了先整体感知再深入感悟,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四、交流感受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总结采用了一种学生练笔的方式,进行了写的训练。
五、拓展训练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上海电力大学要多少分海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江苏高考排名109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合集九篇
老人与海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名著老人与海读书心得六篇
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合集九篇
老人与海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湖北高考排名227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671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022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18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名著老人与海读书心得六篇
老人与海的读书心得(集合11篇)
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汇总十篇
老人与海初中的读后感范文800字(通用18篇)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领悟感想
老人与海教案范文汇编7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18篇
老人与海教案范文集合7篇
名著老人与海读书心得通用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