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贺

张东东老师

关于李贺

  关于诗人李贺有哪些事情呢?他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27年,但他在人们心里却是活了上千年,至今仍被人们所怀念着。

  一

  公元768年,深秋。在美丽的汉江平原上,一位叫杜甫的诗人,正在送一个远房亲戚去四川。

  这位亲戚的名字有点拗口,叫做李晋肃。“远房”究竟有多远呢?已知的一条是,杜甫的外公的外公的八叔,是李晋肃的先祖。

  这时的杜甫,已是人生最后两年,很瘦,很憔悴;那位亲戚还是少年,很质朴,很阳光。

  杜甫是个重感情的人。对这个超级远的远亲,他依依不舍,写诗送别:

  “我们的船啊,

  就要相背远离了。

  那天上的雁啊,

  也排成一行在悲鸣。”

  秋风中,年轻人含泪紧握杜甫的手:“表兄,我也喜欢写诗,可什么时候才能写到你这个水平啊!”

  杜甫拍了拍他肩膀,安慰说:“加油,你可以的。下次我们再交流。”

  以上对话是我的揣测。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次别离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杜甫大概想不到的是,虽然李晋肃的诗最终默默无闻,但他的儿子,却会成为一代文豪。

  40年后,这个孩子将会从自己手中接过熊熊火炬,照耀唐诗的辉煌之路。

  二

  790年,这个男孩出生了。他身体很差,又瘦又小。父亲李晋肃却很爱他,希望他健康幸福。

  “我要用最吉利的字给他取名。”李晋肃想。他给儿子取名“李贺”,字“长吉”,希望他一生都吉祥。

  李贺的气质很忧郁,不爱说话,眼里经常闪着奇怪的光。

  “孩子,你将来打算做什么?”家人问。

  “我要写诗。”李贺淡淡地说。

  “快算了吧!”家长头都大了。“写诗早就没出路了,你以前的那些猛人,什么王维李白杜甫,把这个世界上能写的好诗都写完了!你看后来那什么‘大历十才子’,不肯认怂,非要继续搞诗,搞出了什么鬼。现在不都时兴写散文了嘛。”

  李贺不吭声。他的目光穿越云层,直达苍穹。

  冥冥之中,仿佛有个声音对他说:“你真的想清楚了?诗的殿堂里,已经没有你的位子了。”

  李贺四面看去,果然,在唐诗的光辉圣殿里,诗仙、诗圣、诗佛、诗狂、诗魔、诗豪、甚至诗囚都已经就位,真的没位子了。

  “一定还有位子的。”他坚定地说。

  “有是有,可是……只剩一个诗鬼了。”

  李贺仰天长笑。我就来做这个诗鬼吧。

  三

  李贺慢慢长大了。

  他的家乡在河南昌谷,一个神秘寂静的地方。他常常骑着父亲送的小毛驴,独自走出很远。他会爬上充满神话色彩的女几山,看兰香女神升天的古庙。他还来到残破的福昌宫,那里人迹罕至,是龙和凤凰出没的地方。

  在这神奇的地方,小李贺郑重宣布,自己确定了写作风格。

  “现实?浪漫?武侠?言情?”家人问。

  “都不是,我的主攻方向是——魔幻。”李贺淡淡地说。家人又仆倒一片。

  转眼到了十八岁。李贺整理好了诗,准备走出家乡,征服外面的世界。他的目标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东都洛阳。

  家里很担心:“你虽然是大唐王孙,但是家道败落了,说是富农都够呛。现在考试都要托关系,你的写作风格又这么魔幻,谁帮你啊?”

  李贺反问:“现在文坛上,最大的腕是谁?”

  “这……当然是韩愈院长。”

  “好,我就找他。”

  “人家是大V,你是个小号,你找他做什么?”

  李贺傲然一笑,说出了让家人再次晕倒的话:“互推!”

  四

  别误会,所谓“互推”,不是互相推倒,而是互相推荐。

  比如两个微信公号,互相说对方好,欢天喜地一起涨粉丝,这就叫做互推。

  小李贺想去找韩愈互推,难比登天——无论文坛还是武林,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大号不和小号搞互推,怕吃亏、掉粉。

  以我的主业读金庸为例,《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热情地邀请老爸黄药师和江南七怪搞互推:“爹,我给你引见几位朋友。这是江湖上有名的江南六侠,是靖哥哥的师父。”

  有数十万粉丝的大号黄药师粗鲁地拒绝了。他“眼睛一翻”,臭屁地来了一句:“我不见外人”。

  韩愈在文坛的地位,相当于黄药师在武林。当时文坛最牛的原创文学号叫“古文运动”,是一个几十万粉丝的超级大号,运营者就是韩愈。

  韩愈也写软文,因为腕儿大,开价贵死人。他给人家写个墓志铭,收费动不动“马一匹,并鞍、衔及白玉腰带一条”,或是“绢五百匹”,值好几百贯钱。而当时京城里三品大官不算禄米和职田,月俸也就6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