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是什么朝代的

秦风学老师

  柳宗元是什么朝代的?

  柳宗元是唐朝的。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773年―519年)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从政21年,经历了少年仕途得意,短暂体验了权力核心的风暴与争斗之后,柳宗元参与的历时仅半年的永贞改革失败,作为改革派的一员,被贬永州。虽为永州司马,却是编制外人员,不得干涉政务,没有官舍,柳宗元历尽了身体的折磨与内心的摧残。但从小所受儒家之教育,使他始终不忘自己辅时及物的志向,他立足现实,深入基层,重新审视为官之道,著诗立作,认为官吏乃是人民之仆役,官吏应该仁政爱民,实现自己为人、为官的价值。

  《送薛存义之任序》是柳宗元论为官之道的名篇,其中,柳宗元提到:“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农民收入的十分之一拿来雇佣官吏,所以官吏乃是人民之佣吏,而不是人民的主人。正如柳宗元所说:“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他对现实中官吏之所作所为洞察很深,清醒的认识到,当时天下官吏拿了百姓的钱却不能尽职尽责,为人民办事,更有甚者,窃取老百姓的财产。柳宗元比较了家佣与官吏,同样的是拿了百姓的'钱来为百姓办事儿,如果家佣偷了百姓的钱,肯定会受到责罚,但是官吏们贪**败,百姓却无能为力,拿他们没辙。柳宗元“官为民役”的思想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又一次发扬,正如章士钊先生在《柳文指要》中所说:“子厚之政治理解,完全以‘为民之役而非役民’为主干”。而“官为民役”也成为柳宗元为官之道的基调。

  作为民之吏,官吏都应该做到什么呢?首先是仁政爱民。官吏应该对百姓充满仁爱之心。在《捕蛇者说》中,柳宗元描写了永州蒋氏一家宁愿冒死捕蛇而不愿缴纳沉重的赋税,感慨人民生活之困苦而苛捐杂税之繁重,发出“苛政猛于虎”的悲叹,凸显了他对人民的仁爱之心。作为官吏真正的关心人民,就要勤于政事,为人民做实事,正所谓“蚤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在《全义县复北门记》中,柳宗元记叙了一件事,全义县北门堵塞一百余年,因巫师言出入北门不利于本县政令的施行。县令卢遵咨询群吏,最后复建北门,使居住城中的人们方便出行,人民欢呼雀跃。柳通过遵之口说:“贤者之作,思乎利人;反是,罪也。”政令的施行,要以人民的利益、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做到这点才是贤明的官吏,不然政令再多,对人民无益,只能导致行政效率地下,而不能真正为人民办事。所以,爱民便要利民。利民的同时,柳宗元更进一步提出了“民自利”的观点。《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记录了一个善于种树之人,通过种树类比为官之道。要种好树,不能违背树之性,过多的关爱,干扰不但不能使树木繁茂,反害其生长,这正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为官之道,亦是如此。利民的同时让“民自利”,民众依据天时生产生活,繁衍生息,而不被官员过多的自以为利民的措施政令所干扰,人民自然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安定的生产生活。顺民之天性,亦可使民安居乐业。在专制社会中,单纯的依靠行政命令进行直接管理是其表现之一,柳宗元立足儒学,结合道家“清静无为”之说,提出“民自利”的观点,是他对现实的深刻认识的表现啊!由此可见,柳宗元的为官之道正是:爱民而仁政,利民且民自利。

  同时,作为“官为民役”的题中之义,官吏还必须公平公正,讼者平,赋者均。而且人民拿出自己的钱雇佣官吏,官吏应该清正廉洁,不可窃民之财。柳宗元为官之道是在封建制度之下提出的,难逃其局限性。可是他终其一生思考如何做好官,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其位,则尽职尽责。不在其位,便著书立作。他“官为民役”的光辉思想,仁政爱民的行为准则,利民且“民自利”的观点都是我们值得欣赏和学习的宝贵财富。

  【柳宗元的文学作品】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为六类。

  (一)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的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二)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

  (三)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

  (四)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作品中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

  (五)诗词骚赋:独具特色(代表作《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江雪》《渔翁》《溪居》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六)作品集:刘禹锡始编柳集《河东先生集》。宋代注本较多,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为现存柳集最早本子。明蒋之翘辑注有《柳河东集》。事迹见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文安礼《柳先生年谱》。